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2017年《朗讀者》王學圻觀後感

2017年《朗讀者》王學圻觀後感

本週《朗讀者》將以“第一次”為主題詞。本站小編整理了《朗讀者》王學圻觀後感,歡迎欣賞與借鑑。

2017年《朗讀者》王學圻觀後感

2017年《朗讀者》王學圻觀後感【篇一】

本週末,大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將以“第一次”為主題詞,邀請到戲骨王學圻、航天英雄楊利偉、作曲家許鏡清、作家劉震雲、京劇餘派女老生王佩瑜、世界圍棋第一人柯潔等嘉賓,與大家共同走進值得回味和感恩的“第一次”。

王學圻講述第一次當導演的經歷

提到王學圻,大家首先會想到這位資深老戲骨塑造的軍人、硬漢等形象。但也許很多人不知道他在1998年的時候也當過電影導演,拍的是舞蹈家楊麗萍的故事,名叫《太陽鳥》。

時隔近20年,王學圻在《朗讀者》與大家分享他第一次當導演的故事時,他時而開懷大笑,時而神情凝重,時而滔滔不絕,時而陷入沉思。“這是自己第一次做導演,所以從前期籌備到最終成片一共花了5年的時間。

在這5年裏,幾乎放下了其它所有工作,期間的經歷現在回想起來對於我來説是一段痛並快樂的經歷,記得每次送審甚至連出租車都不敢打。”王學圻坦言道。他會朗讀什麼?又將把這段朗讀獻給誰呢?

2017年《朗讀者》王學圻觀後感【篇二】

相比於文字,《朗讀者》更注重“人”,節目不但要塑造立體的人,更是通過情感的紐帶聯繫不同時空的生命。節目中第一個“人”是可見的朗讀嘉賓,針對不同的主題,每一位嘉賓都帶着自己的故事來講述。

2月15日,《朗讀者》媒體見面會在京舉行。發佈會上,董卿爆料節目嘉賓王學圻將於今年再次擔任導演,王學圻順勢邀請董卿未來有機會一起合作拍戲,並調侃董卿在央視春晚的魔術表演中表現地非常好。

2017年《朗讀者》王學圻觀後感【篇三】

文學作品“最正確的打開方式”,莫過於朗讀。通過聲音——這種語言最原始的表現方式,聆聽字句背後作者的情感表達,這樣才最真切動人。在信息爆炸時代,巨量信息流衝擊下,人們變得無暇朗讀,“碎片化”、“讀圖”等信息獲取方式擠壓着朗讀的`存在空間。以至於我們一度忘卻了最後一次朗讀文章是在何時。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今春電視節目“朗讀者”亮相銀屏,頗受關注。受邀嘉賓帶來自己的故事與選擇的文章,登台動情朗讀,分享自己的獨特經歷,喚醒觀眾的朗讀記憶,同時又將觀眾帶入各自情感世界,與其同哭同笑。

熱度背後,不乏熱捧:觀眾們通過這檔節目找到久違的朗讀體驗,將其視作文化精品。但面對日益萎縮的朗讀生活和國人並不高漲的讀書熱情,一檔電視節目,能夠拯救我們日漸遠去的朗讀嗎?或者,這樣一次文化嘗試,又能帶來怎樣的思考呢?朗讀者在繼續,朗讀的故事也在繼續。

不能忽視的朗讀危機

只有瀕危物種,才會受到保護;只有將近滅絕的動物,才屢次在銀屏亮相。人們不會關注一隻麻雀的生死,也不會顧及一隻牛羊的情感,往往因為其數量龐大,而且尋常可見。“朗讀者”出現,透露着一個事實——我們已經與朗讀漸行漸遠,一旦走出校園,可能終生也不會朗讀一篇文章。

2016年讀書日期間,2015年度國民閲讀調查的數據公佈:當年,我國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閲讀量為4.58本,報紙和期刊閲讀量分別為54.76期(份)和4.91期(份),電子書閲讀量為3.26本。與2014年相比,紙質圖書和電子書閲讀量略有上升,紙質報紙和期刊閲讀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今年4月將發佈2016年相關數據,預計數字不會有太大波動。在閲讀已經不甚興旺的時代,聲情並茂,生動悦耳的朗讀更彌足珍貴。

朗讀不會滅絕,只會與我們漸行漸遠,直至我們想不起來最後一次捧起書本,高聲朗讀的記憶。隨着這種文學審美方式的落寞,以朗誦為代表的嚴肅文學閲讀難免相應縮減,加重了讀者與嚴肅文學間無形的隔閡。面對現狀,以電視節目面貌出現的“朗讀者”能做些什麼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rekqq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