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

當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你好李煥英》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

“自從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也總是忘記,媽媽曾經也是一個花季少女。”

——題記

走出電影院,我還在呆呆的望着那被淚水浸濕了的紙巾,任沉在剛剛的觀看裏好禮歡迎這部電影時的情緒中無法自拔。原來每一位媽媽。都曾是花季少女。只是作為子女的我們,卻總是忘記他們也曾有青春。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是在今年過年的時候上映的,一經上映便好評如潮。經過我的親身觀看,我更是可以打包票保證,《你好!李煥英》是真的很好看。

電影主要講述了一位名叫賈曉玲的女孩兒,從小到大都沒有讓媽媽李煥英女士高興過一次。為了讓媽媽開心一回,她便告訴李煥英自己考上了藝校,而實際上她只考上了成人教育。在為了慶祝賈曉玲考上藝校而舉辦的宴席上,陰差陽錯,李煥英發現了真正的錄取通知書。可沒想到的是在回家的路上,李煥英出了車禍。而就在賈曉玲趴在躺在病牀上的李煥英身邊痛哭時,她意外的穿越回了李煥英正值青春的時候,完成一段奇妙經歷。

賈曉玲回到過去以後,為了彌補沒讓李煥英開心過這件事兒,開始使盡渾身解術,讓李煥英開心。幫李煥英成為廠裏第一個買電視的人;幫李煥英參加排球賽;幫李煥英相親。當賈曉玲知道自己即將要回去的時候,她卻忽然間想起,那時的李煥英根本就不會繡花,可她為什麼能在她的牛仔褲上縫那麼精美的圖案呢?原來李煥英也是從未來穿越回來的。她一直在默默地守護着賈曉玲,從未離去。當電影播放到這時,情感到了高潮部分,我的眼淚也開始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往下掉。

當賈曉玲從天上掉下來時,是李煥英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她;當賈曉玲與廠長的兒子沈光林在台上表演二人轉時,台下所有觀眾都被逗得哈哈大笑,可唯獨李歡英早已淚流滿面;當賈曉玲喝醉了,是李煥英用她那瘦小的身軀背賈曉玲回家……我們的媽媽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生活中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有時可能因為我們為她做了一點兒小事,就可以感動的一塌糊塗。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李煥英和賈曉玲一起吃飯,賈曉玲説起李煥英日後的女兒很厲害,可李煥英只是笑着擺擺手説:“我的女兒,只要她健康快樂就行。”“我的女兒,只要她健康快樂就行。”多麼樸實的願望。當聽到這句話時,我不禁潸然淚下。我看了看身邊同樣感動到哽咽的媽媽,突然想起無數個她早晨送我上學時的忙碌身影;想起無數個她深夜陪我學習到很晚的疲憊身影。我總是嫌她嘮叨,覺得她就是一箇中年婦女,根本不懂我。可我卻忘了,她也曾是個花季少女呀!她青春時也是那樣的意氣風發。

母親是水,我們是魚兒,水讓我們生存,更將自己最好的水源讓我們去享受。

媽媽,這輩子我們當母女,我這個做女兒的卻讓你操勞了一生,在這裏想對您説:“謝謝您,您辛苦了!下輩子咱倆還當母女,但我來當媽媽,您做女兒!”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2

在寒假期間,我們全家看了一場關於母愛的電影,名字叫《你好,李煥英》。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賈曉玲從小和別的孩子不太一樣,沒有做過一件讓媽媽開心的事。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總是闖禍,上學後又經常被老師叫家長。她的媽媽李煥英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就是:“曉玲啊,你什麼時候能給媽媽長回臉啊?”於是在高考後,賈曉玲終於給媽媽“長了臉”,因為她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

媽媽大擺酒宴招待四方,卻無意中發現了賈曉玲的錄取通知書是假的,賈曉玲只是被普通大學錄取了,之所以這樣做只為了討媽媽開心。知道了這一切的媽媽並沒有為此生氣,反而安慰曉玲今後一定可以大有作為。就在這時,迎面駛來的汽車將這一幕温馨場景打破。

賈曉玲再次醒來時已經在母親病牀邊,看着母親蒼老的面容,賈曉玲追悔莫及,懷着悲痛萬分的心情她竟然穿越到了1981年,並意外和20歲的李煥英成為了遠房親戚。於是賈曉玲決定,這次自己要親手改變母親李煥英的命運,讓她的母親過的比現在幸福。

她先是幫李煥英搶到了電視機,讓她成為了勝利化工廠第一位擁有電視機的人。又鼓勵李煥英參加女排比賽,得到廠長的青睞,和廠長的兒子相了親,並決定給自己“換個爹”,暗中撮合李煥英和廠長兒子。可這時李煥英卻和賈曉玲的父親偷偷領了結婚證。賈曉玲深知已無法改變母親的人生軌跡,想再次回到20xx年,卻發現了一個祕密,原來母親竟是和自己一起穿越回來的。本來想守護母親的自己,原來是被母親一直保護着。影片的最後,賈曉玲做到了大有作為,承諾給母親的東西也兑現了,可母親卻不在了。

隨着影片片尾曲的響起,我的眼淚一滴滴的掉下來,周圍的觀眾也在低聲抽泣。這部影片在我看來完美的詮釋了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以及“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楚。回想一下我的媽媽,也在為我默默的付出,正是因為她的付出我才得以茁壯成長。看完這部影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失去了再追悔莫及了。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3

“下輩子咱倆還做母女......”

這句話就好像一根帶刺的針,扎進了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淚水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來,真希望賈曉玲和李煥英下輩子可以再做母女,但人又怎麼會有下輩子呢?

在我的印象裏,親情便是最重要的感情,也是我最容易忽略的感情,與母親的相處模式也是相愛相殺,也總是把家人對我的好當做理所當然,從未想過去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當我看完這場電影,我有些慶幸自己可以和母親一起生活很久很久,也有些內疚自己總是讓母親操心,生氣。

以前一直都對與父母相處時間沒有什麼概念,一直是走讀生,天天都可以見到父母的面,天天都可以吃上母親做的飯,自然沒有什麼顧慮。但當我上了高中,第一次住校,與父母一別便是大半個月後,我終於感受到了在父母身邊的幸福。

一學期下來,猛然發現自己在家裏待的時間竟不足一個月,和父母真正待在一起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面對面交流的時間甚至比通電話的時間還短,我知道,以後我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將會更少,我應該珍惜與他們在一起的時光,不要像電影裏的賈曉玲一樣,等到沒有了母親後才懂得珍惜,這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情況,也只能感動自己感動他人罷了,並不能換回再與母親李煥英相處的日子。

現在的我雖然已經上高中了,但與周圍的同學相比,我和我媽的相處方式不僅沒遠反而更親了,不知為何,我總喜歡和媽媽打嘴仗,喜歡聽她對我指指點點,我也總能精準的預判到她下一句要批評我的話語,在學校的我也一定會每天抽出時間來給媽媽打個電話,反正和媽媽聯繫一下就能讓我一天都精神飽滿,媽媽就是我的精神支柱,那我可不得更加珍惜?

電影中的李煥英常説不管女兒有沒有出息只要自己的女兒可以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就好,雖然這確確實實都是每個母親的心裏話,但作為女兒,如果自己變得有出息,讓母親開心了,豈不是更好,這樣也算是對母親的一個回報,也算是珍惜親情的一個方式,對嗎?所以還是努力學習吧!要對得起母親對我的付出。

下輩子會怎麼樣我們無法決定,但我們可以努力過好這輩子,珍惜這輩子與家人待在一起的時光吧,不要等到失去時才追悔莫及。

如果真的有下輩子,我也還要做我媽媽的寶兒......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4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女主小玲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回了1981年,在一次次的線索中,她發現他的母親竟也是穿越過來的,後來她便回到了現實。

這部電影令我感觸很深,從小玲邊哭邊跑向媽媽時,我就感受到了她們母女倆的愛是相互的,也是深切的。從這部電影中,我們大家都可以感受到母愛的偉大,因為母愛它是無私的,它是不求回報的,李煥英生下賈小玲兒,她不讓孩子去給他爭光,去給他長臉,他是讓孩子快快樂樂的生活成長,再來看看我們母親總是把最好看的衣服留給我們,把最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們。可是我們竟然還不領情,甚至破口大罵,但是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過母親的感受呢?

她們可能為了一件我們喜歡的衣服,一塊我們想吃的蛋糕,而吃一個月的泡麪,所以請珍惜眼前人,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還不能讓爸爸媽媽操心我們的安全與學習問題,這樣只會讓他們添加一份負擔,我們平時應該做到出門説一聲,作業按時完成,這樣才能為爸爸媽媽減輕負擔。

同學們,我們平時也要多多關心爸爸媽媽,一句温暖的祝福,一盆温暖的洗腳水,這也足矣了!同學們看着慢慢變老的母親們,看着他們已經出了老繭的手,請我們大家從現在開始,開始學會關心爸爸媽媽,讓我們來報答他們。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5

今天早上去電影院,看了正在熱映並受大眾好評的一部電影——《你好,李煥英》。

我在看之前,有在朋友圈中瞭解了一些觀眾的感受,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感動到哭,大喜大悲,而且好評如潮,因此我抱着極高的期望去看了這部電影,在此之前,我也聽説這部電影是賈玲用來紀念她和她母親十九年的感情,我也抱着好奇,十九年?為什麼是十九年,難道她媽媽在她十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嗎?

這部片子主要是講女兒從小到大都是個淘氣不太爭氣的孩子,她從來沒做過一件讓媽媽高興的事情,但她的媽媽只希望她健康快樂就行了,在她高中畢業那年,她用假的錄取通知書騙了媽媽,可是媽媽還是跟她説,相信她以後會有出息。也許老天就是這樣,用一場意外來換取她的懂事和成熟,車禍讓她失去了媽媽,她用回到媽媽年輕時的這種方式,想要讓媽媽高興一回,想去彌補她沒在媽媽生前的遺憾,作為賈玲自己,她在很多和媽媽的對話中就哭的不行了,也許是我還有媽媽,所以有很多不太理解的感情。

整部電影的前大段都以幽默來表現,到了後面從她開始説:“她以前不會縫,”就把感情帶到了高潮,我在這裏跟自己的邏輯掙扎了一番才醒悟,這時候淚水也開始在眼眶裏打轉,特別是她以第三視角來回憶媽媽對她的愛的時候,讓人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媽媽。

這部電影表現的一種感情,一種偉大而細膩的愛。

看完這場電影,我覺得感觸挺大的:很多東西都是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如果不想讓自己遺憾,那就應該好好珍惜身邊的親人,愛人。

我的媽媽雖説不到四十歲,但頭上的銀絲也早已數不清了,然而,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是因為我們才變成箇中年婦女的。

我也是第一次當兒女,所以會有很多做得不對的地方,希望您見諒。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6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開放,採一朵,送給我小小的姑娘,陪着你長大了再看你做新娘”。賈玲將《萱草花》作為電影的片尾曲,在張小斐悠揚舒緩的歌聲中,道出了全天下每一位母親對孩子最深的愛與牽掛,温情脈脈,感人至深。

影片是以回憶方式展開的。從一個九斤多重的女孩兒呱呱墜地到她高中畢業。賈曉玲成長過程十分的笨拙,經常被老師叫家長,但即使是這樣也絲毫沒有影響母親對女兒滿滿的疼愛。隨着女兒慢慢長大,她體會到母親的辛苦,生活的艱難。為了安慰母親,她用一張假通知書哄母親開心,結果弄得啼笑皆非。雖然她讓母親大失顏面,但母親仍沒有去指責她,在回家途中,悲劇驟然降臨,發生了車禍。母親身受重傷,深度昏迷,賈曉玲追悔莫及,痛哭不止。賈曉玲帶着遺憾穿越到了1981,以表妹的身份,竭盡全力的讓李煥英高興。穿越可分為倆部分,第一部分是以“讓李煥英更高興”展開,先是幫她買下了全廠第一台電視機,其次是組建了排球比賽,其中在排球比賽中還告訴了我們:“人只要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就會有光彩”第二部分則是以“試圖改變母親命運”展開,試圖撮合沈光林跟李煥英,但最終沒有成功。在冷特母親生病之後,他説:從小到大,我都沒做過一件讓我媽高興的事兒。此時的冷特好比賈曉玲,他們有相同之處。在沈光林和賈曉玲表演二人轉時,我想,在賈玲出名之前,她的母親一場演出也沒看過,這也許是賈玲內心永久的遺憾吧。

影片的精彩之處就是讓你笑着笑着眼淚就奪眶而出了,在末端,賈曉玲發覺異常,邊哭邊回憶日常。看到這時,我聽到了周圍同學們細細碎碎的抽涕聲,這讓我想起來上次在母親節我的一篇《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聽的同學們淚流滿面;其實電影也好,作文也罷,感人只能算其微不足道的一面,更多的是情節內容觸動了我們內心深處,我們有其共鳴。影片很好的詮釋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心酸,更是啟迪我們,珍惜眼前人眼前時,遺憾可能會成為永久。叛逆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這過程中你並沒有成長。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7

假期,我隨媽媽去觀看了《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既充滿搞笑氣氛,又令人感動痛哭,看完後,眼淚汪汪,久久無法止住。

這部電影是由賈玲的親身經歷所改編的,主要講述了在20xx年的某一天,賈曉玲考上了大學,終於為母親李煥英長臉。但母女倆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車禍,母親受傷住進了醫院,賈曉玲在母親的病牀前埋頭痛哭。在情緒極其崩潰的情況下,賈曉玲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並與自己年輕的母親李煥英形影不離,還想試圖改變母親的人生,讓母親再有一次重生的機會。但是最後的結果令我們所有人都驚訝不已。賈曉玲知道自己的母親手笨,什麼都不會縫,但卻給穿越時曉玲穿的那條破洞褲,縫了一個小狗圖案,針線細密,一點都不像賈曉玲口中那個不會縫補的李煥英。她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媽媽也穿越到了這裏,可為時已晚,穿越的時間已經到了。看到這裏我的淚瞬間就流了下來。得知真相的曉玲瘋了似的跑,只為找到李煥英。轉眼間,她從1981年又回到了病牀前,李煥英的心臟指數也變成了零。

電影的前一個小時非常搞笑,我的嘴幾乎都沒有合攏過。但在後面的一個小時中,我的情緒也跟隨着電影起起落落,眼淚也情不自禁的從眼眶裏流了出來,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賈曉玲從來沒有做過一件讓李煥英開心的事,還總是給媽媽丟臉,因此曉玲很自責,就藉着這次穿越能讓母親高興。她幫助媽媽買下了廠上的第一台電視,令全廠都羨慕不已,並且賈曉玲還幫助李煥英參加女排比賽。

電影結束的時候,賈玲對自己媽媽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讓她穿上那件綠皮大衣。整部劇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李煥英在劇中説的那句話:“我的女兒啊,我只求她平平安安開開心心就好!”每一位母親都是第一次做母親,都會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可無論怎樣,母親都是愛自己的孩子呀!

看完整部電影,我已哭成了“淚人”。內心感慨,時光流逝,曾經的花季少女已經老去。我只願我的“李煥英”眼角永遠帶着笑,容顏永年少。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8

我以為是我穿越到過去,去拯救你的人生。結果是你在生命的最後,撫平了我心底的裂痕傷口,陪我做了一場好夢。

“下輩子咱倆必須得做母女!”

這句話就像是一根帶刺的針,扎進了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淚水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來。真希望賈曉玲和李煥英下輩子可以再做母女。

影片中笑點很多,淚點也不少。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賈曉玲和年輕時的母親在喝酒,賈曉玲回憶起自己和母親相處的一點一滴,一邊流着淚一邊和母親説她會看相,並和她的母親説她未來的女兒會很優秀,但母親的回答卻是:“我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賈曉玲瞬間淚流滿面,接着又説道:“下輩子咱倆得做母女,但是得我當媽。”看到這裏我的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我被賈曉玲對母親的愧疚和愛深深感動,也被劇中母親用她瘦小的身軀背起喝醉了的賈曉玲説的一句:“下輩子還是我當媽。”而落淚不止。天底下的母親大概都是這個樣子,普通而又偉大。

下輩子會怎麼樣我們無法決定,但我們可以努力過好這輩子,珍惜這輩子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如果真的有下輩子,我還要做我媽媽的寶兒。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9

從年初一以來,一部春節檔期的電影《你好,李煥英》時不時上微博熱搜,同時也打破了各項記錄,最新一條熱搜是這部電影進入全球票房前100。不可否認這部電影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時也引來了許多網友的熱議。

這部電影是根據20xx年賈玲參加喜劇總動員第一季時的小品以及賈玲的親身經歷所改編,電影講述的是:剛考上大學的賈玲因偽造入學通知書被戳穿,回家路上母親騎車遭遇意外進入急救病房,賈玲在病房哭泣時意外穿越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與年輕時期的媽媽相遇。此時的兩人像要好的朋友一樣,賈玲為了讓媽媽開心以及為了她未來的幸福,利用自己的已知信息做了一系列的努力......

《你好,李煥英》雖然是一部好電影,但卻經不起深層的挖掘,因為真正健康的親子關係,並不該如此。

最能夠被這部電影所打動的那部分觀眾,可能不是在和睦的親子關係中成長的那羣人。正好相反,是那些在親子關係中沒有被父母接納過的人。因為反觀整部電影,最能催淚的地方,就是賈玲飾演的女兒貫穿始終的犧牲感,和做出一系列討母親開心的事。甚至,她選擇不再做媽媽的女兒,也不想再讓媽媽失望,恰好詮釋了那些從小沒有被父母接納過,最終也無法完成自我接納的人。而這一切都如同電影裏那句“你什麼時候能給媽媽爭口氣。”

其實很多人初為父母時,都曾像李煥英一樣信誓旦旦的表示只要孩子開心快樂地成長就好,其他的都不重要。但為什麼他們慢慢地就忘記初心,開始抱怨孩子不爭氣了呢。因為大部分人都敵不過塵世中最險惡的東西:攀比心。例如:你家有電視我家就得有,你背LV的包我至少背愛馬仕,你家孩子會跳舞我家孩子就必須會彈鋼琴。正因為有了攀比心,孩子無形中也成為了大人們互相攀比的籌碼。若能比得過就作罷,若比不過便開始抱怨,甚至説出“你真讓我丟人”“你讓我抬不起頭”這樣“扎心”的話。而當孩子們聽到這樣的話,他們的第一感受就是不被接納。

這時候,很多人會説“可這部電影的結局很讓人暖心很感人啊,最終母親接納了女兒。”但是,這裏面有一個邏輯漏洞,我猜連賈玲都沒想到,那就是作為觀眾的你,真的能忽略掉賈玲如今功成名就的身份去看這部電影嗎?在微博上關於這部電影有這麼一條熱門評論“賈玲的逆襲太勵志,現在的賈玲一定會讓媽媽刮目相看,我也想像賈玲一樣成功,向媽媽證明自己。”所以説,讓人們記住的並不是電影中母親接納了一事無成的女兒,而是隻有成功的兒女才值得被父母接納。這才是我想要警醒大家的'地方,越是在原生家庭沒有被接納的孩子,越是試圖通過成功來獲得家人的關注和認可。在他們的小時候,父母不會因為他的一個有趣的想法或小發明而開心,卻只會在他考100分時喜上眉梢。因此在他們的潛意識裏,只有足夠優秀才值得被愛。而更深一層他們覺得真實的自己不配被愛。

因此想告訴所有為人父母的人,去接納孩子本真的樣子,不要給最無私的愛設置任何條件,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來治癒,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後者。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0

一場車禍喚醒了賈玲深處的柔情,一滴淚水沖刷了人們對母愛的不解。

《你好,李煥英》這部影片,融了悲劇,亦融了社會各象,更多還融了愛與温情,又不乏遺憾。一票難求的電視機,熟悉而親切的綠皮大衣,喚醒了我對兒時母親的回憶。

劇中賈母因車禍離世後,原本被封存的記憶,逐漸被泛起。懵懂的玲兒每每遇到了“危險”她的母親李煥英便挺身保護女兒,並帶她去看電影。似水的母愛悄無聲息地蔓瀉,濕潤雙眼。這母愛,多麼可貴且珍惜。為了讓孩子開心,賈母奉獻着,傾盡了她的所有去愛自己的寶貝。

今有賈母愛女,古有岳母刺字。

牀前,岳飛向母稟明自己將要踏入戰場,衞國殺敵。岳母掠過一絲温暖的微笑,她愛國,更愛子。亦願子為國家獻力,岳母將這袋母愛,則親手刺在了岳飛的背上。

中有賈母愛女,外有母疼女孝。

海倫·凱勒自幼失明,狂燥不安的她在家裏摔打吵鬧,哭笑無法自控。她的母親温柔地按摩着她的頭髮,她愛女,亦願女能拋掉枷鎖,重新擁抱生活。海倫母親這袋母愛,傾注在請來沙莉文老師上。開朗活潑的沙莉文,是海倫受到的母愛。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今有賈母愛女,古有孟母三遷。

孟子聰明穎慧,卻不分是非美醜,樣樣模仿。孟母焦慮地皺起眉頭,她愛子,亦願子能學有所成。孟母搬離屠場,搬離墓地,她這袋母愛,傾注在學校旁邊的家裏。散發書卷氣的學堂,是孟子受到的母愛。

人間母愛種種,舉不勝舉!母愛,潺潺流淌,汩汩成溪,但終因有魚蝦在其中愉悦玩樂,這汪水才富有了生機。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年輕的朋友們別再等,趁早,還來得及。你專屬的那袋母愛,更值得你去珍惜。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1

今年春節,我和父母去電影院觀看了年度感人親情片《你好,李煥英》。

這是一部非常真實的電影,歌頌了母愛的偉大,看完讓人潸然淚下。影片講述了主角賈曉玲騙母親説考入了名牌大學,母親李煥英知道真相後選擇原諒,就在母女倆騎車回家之際,卻不幸遭遇車禍,賈曉玲只是受了輕傷,而母親卻因此丟了性命。就在這時,她意外穿越到了母親年輕的時代,於是便假扮母親的表妹,發誓要讓母親過上快樂的生活。她先讓母親買到了廠裏第一台彩色電視機,又讓母親在排球賽上大放異彩。為了讓母親日後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她又想方設法給母親和廠長兒子製造機會見面。但當她有一天發現自己的褲子竟然是當時不懂針線的母親縫好的時,她才意識到母親也是穿越來到1981年,接着她跑着去找母親,腦海中閃現過與母親美好過往的一幕幕畫面:她從小就不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女孩,總是調皮搗蛋,但母親並不罵她,還細心地照顧她。長大後,她也沒能讓母親驕傲,只考上了成人本科。她沒能讓母親在有生之年得到幸福與快樂,所以才在穿越之後做了很多,卻不曾想,知道一切的母親還是一句:“我的女兒,只要她健康快樂就好。”到了這裏,故事也就在母親心電圖上變成一條直線的地方結束了。這是一個充滿歡樂與悲傷的故事,讓人看了思緒萬千。

我的母親也是我的“李煥英”。聽説她懷孕時身體本來就很虛弱,每天都吃不下一點東西,聞到食物的味道就不舒服,但為了我的營養,她堅持每天吃飯,吃了不舒服就大口地喝水使東西進到肚子。就這樣,我還是早產了,並且提前出生了兩三個月。母親臨生我的時候,父親還在外地出差,母親忍受着身體的不便,堅持着來到醫院,打電話叫來了乾媽。要進產房前,她告訴乾媽:“早產風險很大,要有了意外,一定要先保住孩子啊!”幸好最後還算順利,我呱呱落地了,母親卻因為太虛弱,被醫生安排住院休息。

待到我要出院回家,母親的身體依然虛弱。她不顧自己,一心要和我一起出院,説是好照顧我。那時,她對醫生説:“我的孩子還小,我不能不陪伴在她身邊啊!”到最後,她與保姆阿姨一起抱着我回了家……

每當她跟我説曾經對我的付出時,總是顯得那麼平淡如水,可我早已枰然心動。我總會想:第一次做母親,她就做得如此動人,付出一切把我養大。而我第一次做孩子,卻什麼也沒有做好。

每次陪我學習到深夜的是母親,每天早早起牀為我做營養餐的是母親,每次我生病了照顧我的也是母親……我所有的一切都來自母親。

我想:每一位母親都是一棵老樹,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棵新苗。我們在母愛的濃蔭裏成長。幼苗在長大,老樹卻在慢慢地枯萎。所以,趁着現在,好好陪伴我們的母親吧!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2

大年初一,我們也趕了個時髦——看電影。看完電影,雖然已經初春之夜一點鐘了,但心裏卻是滿滿的暖意。

賈玲的真誠、真實與用心處處可見。影片喜劇的點設計得精巧自然,讓觀眾忍俊不住笑聲不斷;感動的點鋪陳得十分動人,情不自禁的淚水也是稀里嘩啦的。在收穫歡笑與感動的温情體驗中,不知不覺讓人有了更多的思考與感悟。

影片中那些觸人心絃的情感表達深深地感動着每一位觀眾。女兒一心想要為母親做的事情,就是“讓媽媽高興”——這是貫穿全片最核心的一個情感表達,也是最打動人心的一份樸素願望。賈玲飾演的“曉玲”努力地、想方設法地讓母親“李煥英”開心,尤其片中的那段對話讓人倍覺温暖,動人,直擊人的心靈:

“我來了你高興嗎?”

“我高興!”

“那我還要做許多事情,讓你更高興!”

這種情感很細膩,很真誠,也很動人。而反過來,母親看着女兒如此努力地為自己製造高興,那種欣慰與愛護的內心流露,似乎更為温暖動人。比如縫褲子的細節;比如看到曉玲掉下來母親第一反應是奔跑過去,喊着“我寶”;比如母親冒着大雪捨不得坐車而悄悄走路……如此這般的細節,看起來很日常,很有生活氣息,但卻最為樸實動人。難免會讓人聯想起自己與媽媽相處的細節,進而生出感動。

影片用穿越的表現手法,講述了曉玲在媽媽因為車禍離世之際,來到了媽媽的少女時代,極力試圖改變媽媽的生命軌跡,從而改變媽媽的命運,以此希望媽媽可以活得開心一點,希望媽媽以自己為榮。故事美好而又傷感,不由得讓我們聯想到自己,更要珍惜當下的擁有。

我的媽媽今年已經92歲了,她的一生像塵埃一樣普通平凡,經歷了很多波折和磨難,不幸和痛苦,卻練就了堅強不屈的性格,寬廣的胸懷。我想即使我擁有超能力穿越到她的年代,也無能為力改變媽媽命裏的東西。

現在她越來越年老,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我們能做的就是有時間多陪陪她老人家,坐在她跟前,聽聽她説過千遍萬遍的故事,看看她滿臉皺紋的笑臉,摸摸她條條青筋綻出的雙手,洗洗她踏過坑坑窪窪土地的雙腳……也讓我想到: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人生千萬不要給自己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終生遺憾,趁擁有好好地陪伴他們,好好地愛他們,是我們每個作為兒女最該做的事兒!

“我的女兒,我就要她健康快樂就行!”這應該是天下所有母親的心願。

“我還要做更多事情,讓你更高興!”這應該是世上所有兒女的心聲。

我覺得賈玲導演的這部作品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它的真誠與真實,一想到這是賈玲根據自己真實的經歷改編而成,就不由得肅然起敬。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3

“打有記憶,她就是中年婦女,所以總是忘記,媽媽也曾是花季少女。” ——題記

“謹以此片,獻給每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當銀幕上緩緩打出這幾個字時,電影院內燈驟然亮起,我才發覺影片已經結束了,臉上留着未乾的淚水,手中攥着的紙巾不知被淚水沾濕了多少張,內心的情感久久無法平靜。

《你好,李煥英》的介紹是一部喜劇片,是呀,有賈玲、張小斐、沈騰等一眾喜劇演員參演,可不就應該是部喜劇片嗎?可當影片結束後,你才發現這是一部既好笑又好哭的影片,有人評價説它賺足了觀眾的淚水,是笑出來的,也是哭出來的。

故事的開頭簡單講述了主人公賈曉玲“不一樣”的人生經歷,自小與周圍小孩的與眾不同,在媽媽李煥英的教導和開解下,賈曉玲並未顯現出自卑,而是快樂健康的成長,直到她長大成人、參加高考、拿到錄取通知書、又偽造一個錄取通知書、父母替她大辦開學宴、宴會上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後,意外不期而至。母親在騎自行車載她回家的路上,與她交流時因為分心,被前方駛來的一量大貨車撞倒,昏迷不醒,而賈曉玲並未受傷,她趴在牀前痛哭,這時一道金光閃過,故事便從這裏開始了。

接着便有了賈曉玲穿越回自己母親李煥英還未與她的父親結婚前,於是她為了彌補自己未曾讓母親高興一回的願望,她先想方設法替母親買下了當時廠裏的第一台電視機,又因為記得母親好友曾説過,當時舉辦了一場排球賽,但因為她和賈曉玲母親李煥英並未參加排球賽而被另一個死對頭王琴“撿”走了天大的好事兒。於是她希望李煥英參加排球賽,並以李煥英表妹的身份出現在眾人的面前。接下來便是她們遇上了一羣“惡霸”,並遭其威脅;排球隊無法成立,眾人皆有事;排球賽場上意外連連;努力撮合李煥英與“廠二代”沈光林而非自己的父親,以及後面的與李煥英一起喝酒,説到她以後未來的生活,告訴她的卻與上一世截然相反,丈夫是上一世眾人羨慕的王琴的丈夫沈光林,女兒有出息、出國留學,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李煥英卻説她只希望她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第二天醒來,李煥英告訴她自己與賈文田領了結婚證的消息,但她並不希望結果如此。但在看見李煥英與賈文田的相處之後,她便釋然了。故事的最後是賈曉玲無意間發現自己母親也穿越了回來,並以回放的形式放映了母親為她所做的一切。

故事的最後,也是最感人的地方,就像結局中寫到,“打有記憶,她就是中年婦女,所以總是忘記,媽媽也曾是花季少女。”每一個母親都有一個淳樸的希望,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求富貴,但為健康;不就優秀,但常快樂。

感謝所有平凡而偉大的母親。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4

一個人在家,用手機投屏的方式,觀着了渴望已久的電影《你好,李煥英》。

影片根據同名小品及賈玲親身經歷改編,片名中的李煥英是賈玲已故的母親,電影講述女演員賈曉玲在經歷“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痛後,穿越時空回到過去,觸摸年輕的父母和他們的夢想的故事。

影片一次又一次地戳中了我的淚點,在我的心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淚光中,我忽然想起了幾年前在網上讀到的一首詩,一首如這部電影一樣,觸動心靈的詩。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種子從遠處飄回,聚成傘的模樣,太陽從西方升起,落在東方。子彈退回槍膛,運動員退回起跑線上,我交回錄取通知書,忘了十年寒窗。廚房裏飄來飯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簽好名字,關掉電視,幫我把書包背上。你還在我的身旁。

當我偶然讀到這首詩的時候,正如我觀看影片《你好,李煥英》的時候,我心靈深處那最柔軟的部分被狠狠地觸動了。

這首詩,並沒有華麗的辭藻,是那麼的平淡,質樸,但是這平淡和質樸中,卻藴含着作者對已逝的母親深深的懷念。作者多麼希望,時間能夠倒流,一切的一切都能回到母親在世時的模樣。假如,瀑布的水可以逆流而上,我能變回十年前的模樣,母親還能慈祥地陪伴在我的身旁,可是,一切只是假如。

影片中,主人公穿越到父母年輕的時候,與母親朝夕相處,還有主人公從小到大與母親在一起時的一幕幕温馨美好的瞬間,深深地打動了我,不知不覺中,淚水早已模糊了雙眼。

淚光中,我彷彿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又回到了在姥姥膝下承歡的快樂的日子。茅屋,小院,冉冉升起的炊煙,慈祥的老人,淳樸的鄉音呼喚着我的乳名……這一切的一切,都早已離我遠去,只能在夢中出現。我多麼希望,時光能夠倒流,姥姥能夠永遠陪伴在我的身邊,讓我好好孝敬她,報答她天高地厚的養育之恩,讓我的生命裏再也沒有遺憾。但是,昨日不再,過去美好的時光,只能存在於我的記憶中。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李煥英“,把無私的愛都給了子女,不求任何回報,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平安,快樂。而我的"李煥英",不是媽媽,而是媽媽的媽媽,我的姥姥。媽媽在我四歲的時候就因病離我而去了,是年邁的姥姥接替她最小的女兒,肩負起撫養我的重擔。在姥姥含辛茹苦的精心呵護下,我茁壯成長,一天天長大了,而當我有能力回報的時候,老人卻沒有給我回報的機會,永遠地離我而去了。給我留下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終生遺憾。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與賈玲是何等的相似!

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經歷生老病死,這是人世的輪迴,誰都躲不過。望着慢慢變老的父母,你有沒有想過,將來真的有一天,他(她)只能生活在你的記憶裏?

在一起的時候,當時只道是尋常,尋常到不懂得怎麼去珍惜,因此,我們總是對熟悉的給予默默面對,對陌生的微笑卻報以感動。一轉眼,他們都老了,他們要走了,時光卻不能倒流,假如,也只能是假如。當父母還在身邊的時候,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多想,你還在我的身旁,可是,你已離我遠去……

人生最傷,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多想時光能夠倒流,回到姥姥還在身邊的小時候;多想能像影片中的賈玲一樣,能夠穿越到從前,重温過去美好的時光。

可是,時光不能倒流,人生不能重來,我們要做的,就是珍惜眼前人,趁父母還在的時候,多陪陪他們,多享受親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讓我們的人生不留遺憾。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5

李煥英,這個名字既屬於一位偉大的母親,也是藝人賈玲一生都忘不了的一個人,於是為了緬懷她,便有了這麼一部温情但又有趣的電影——《你好,李煥英》。而我也有幸在今天早上觀看了這位母親傳奇的一生,以及她對孩子們滿滿的愛,並發表了這篇感想。

漫漫人生路,您又在何處?相信賈玲對這句話一定深有體會,畢竟親人的離世,生命的一去不復返,唯有經歷過才會明白,賈玲的母親在她上學後的第二個月便因意外去世了,當時的賈玲不願相信這個事實,跪着求車上的每個人借給她手機,讓她給家裏打電話。但天不由人,李煥英還是去世了,可賈玲卻只能夠“袖手旁觀”,既不能讓故事重來,也不能再為對方做任何事,只能靠想象來彌補這份心中的遺憾,相信這種想法便是賈玲她拍這部電影的理由吧。她也為這部電影起了一個十分單純,但又包含着那種對母親的不捨與懷念的一個名字——《你好,李煥英》(《hi,mom》)。

其實當我們回看時可以發現李煥英這個名字在電影裏被叫了很多次,只可惜沒有一次能得到真正的迴應,不過我在看電影之前並沒有發現這一點,同時我也一直沒能明白,為什麼這部電影會起這樣的一個名字。但現在想來這部電影的名字,不也是同母愛那般看似簡單卻又飽含深度嗎?有時僅僅是一個動作,一句話裏面都包含着媽媽對孩子滿滿的愛,在電影中李煥英哪怕是死前的最後一刻,都從未有過後悔,沒有後悔自己生下賈玲,沒有後悔自己沒有嫁到好人家裏去,她只認為只要能讓自己的孩子過上開心的生活,自己便死而無憾,還能心平氣和的説出:“我這輩子過得很幸福,你咋不相信呢?”這種話,賈玲幾乎沒有為李煥英買過任何東西,除了一件有點小了的綠皮大衣,不過李煥英也只是説這件綠皮大衣要再綠一點就好看了,她也從來沒有怪過賈玲從未讓自己開心過,在這位母親的心裏,她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也一直都覺得賈玲是一個值得她驕傲的孩子。也許大多數母親都是這麼想的吧,即使生活過得再累,過得再苦,孩子再不省心,也難以放下心中的那份愛。

在電影的最後,賈玲開上了給媽媽承諾要買的敞篷車,在現實生活中她也當上了夢寐以求的明星,併成為了導演,但仍是喚不應李煥英這個名字,漫漫人生路,您又在何處呢?

標籤: 李煥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pmpxv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