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5篇)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5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你好李煥英》有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

賈曉玲最想做的事就是讓母親開心,但是在她母親在世時卻一次也沒做過,直到回到八十年代才讓母親真正的開心過。

只可惜已經晚了,母親死了。

看完這個電影之後我一路一直在平復自己的心情,現在我也想寫觀後感。

電影裏有一段李煥英女士送女兒坐車的場景讓我哽咽,這個場面我感同身受,每次不管是到一個城市唸書還是去外地演出,媽媽都堅持把我送上火車,然後空前目送,兩隻手握在一起放在胸前,眼裏有不捨,有擔心,也有祝福,直到車子走遠了她還站在那兒。

就像電影裏説的;我一次也沒讓我媽高興過,我沒有成為一個貼心小棉襖,沒有考過一個好的成績,我滿懷愧疚。可她總是笑着安慰我,其實她只是希望我好,健康快樂,這就是媽媽最大的心願。

看完這個電影想起一句話:“你討厭父親的平庸,即不知道他也是個曾經懷着楚想的少年,你嫌棄母親嘮叨,卻不記得她也曾是個對鏡貼花黃的姑娘”。人最大的悲哀在於拿着爹媽提供的物質,學着他們不懂的知識,見識他們沒有見識過的世面,體驗他們沒有體驗過的人生,到頭來,卻嫌棄他們如此笨拙。

望大家都能珍惜眼下歲月,善待身邊的人,時間一去不復返,再多的眼淚,我們都回不到從前。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2

帶着孩子看《你好,李煥英》,剛開始大家笑的可開心了。可是當劇情反轉(好像是我第一次沒有猜到劇情),淚水便控制不住的流下來了。孩子在我身邊,轉過頭來看着我,我想控制卻控制不住,伊伊還沒有到能夠理解父母為什麼會哭泣的時候。在劇情高潮部分,在我們淚眼婆娑之際,前排有一個觀眾突然衝出了影院,隱約看到她在揉拭着眼睛,應該是控制不住自己了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好的藝術作品能夠深深的撞擊受眾,就因為這淌在影院裏的無數的淚水,我就認定這部電影要勝過今年春節檔排片最多的《唐探三》(雖然我還沒有看)。

在劇中,李煥英説,我未來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這是母親對孩子的真情告白。賈曉玲一心想讓母親為自己驕傲、自豪,這也是每個孩子心中的願望。但是母親們要求的可能並不多,也許健康快樂其實才是真正的成功。優異的成績,驕人的工作,傲人的財富。這些其實都比不上心靈的滿足。中國人從來都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我們中國人活着的一個最明顯的動力就是為了父母,為了子女。做父母的要為孩子準備一切,讓他們幸福。做子女的想要“立身揚名,以顯父母”。有的時候,因為這,彼此傷害。而更多的時候,因為這,彼此成就。有最好的父母才有最好的子女。反過來,最好的子女身上從來都映射着父母的光輝。

看電影時,我想到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同樣的想要讓母親得到光榮,同樣的“子欲養而親不待”,同樣的“當時只道是尋常”。一個讓我印象極深的情節是,賈曉玲讓母親做車回家,她甚至要看到母親買票,然後心安理得的走了,卻不料母親會退票,走進了茫茫的大雪中。穿越回來的賈曉玲看着雪中母親漸行漸遠的身影痛哭不已。而這就是母親,而這就是為母則剛。史鐵生説,孩子的痛苦在母親那裏是要加倍的。而這樣的感覺,深陷痛苦中的年輕的他是不會有的。這就是人生吧,我們感謝史鐵生,感謝賈玲給了我們觀照母親的視角。而這種理解,這種智慧,也許真的無法複製粘貼。

我們都無法回到過去,就像目下我的孩子也許不久就會忘記父母今天看電影時流下的眼淚,她還在問,你們為什麼哭啊?我們都希望有能回到過去的能力,因為很多東西一旦過去就再也無法回頭,如影片那熟悉的黑白照片,父母年輕時候英俊美麗的容顏。我們也在逐漸老去,逐漸老去的過程就是理解的過程,就是真正長大的過程。真希望年輕的時候,就能有年老的智慧啊!娑婆世界就是這樣令人悲欣交集!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3

今年春節,我和父母去電影院觀看了年度感人親情片《你好,李煥英》。

這是一部非常真實的電影,歌頌了母愛的偉大,看完讓人潸然淚下。影片講述了主角賈曉玲騙母親説考入了名牌大學,母親李煥英知道真相後選擇原諒,就在母女倆騎車回家之際,卻不幸遭遇車禍,賈曉玲只是受了輕傷,而母親卻因此丟了性命。就在這時,她意外穿越到了母親年輕的時代,於是便假扮母親的表妹,發誓要讓母親過上快樂的生活。她先讓母親買到了廠裏第一台彩色電視機,又讓母親在排球賽上大放異彩。為了讓母親日後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她又想方設法給母親和廠長兒子製造機會見面。但當她有一天發現自己的褲子竟然是當時不懂針線的母親縫好的時,她才意識到母親也是穿越來到1981年,接着她跑着去找母親,腦海中閃現過與母親美好過往的一幕幕畫面:她從小就不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女孩,總是調皮搗蛋,但母親並不罵她,還細心地照顧她。長大後,她也沒能讓母親驕傲,只考上了成人本科。她沒能讓母親在有生之年得到幸福與快樂,所以才在穿越之後做了很多,卻不曾想,知道一切的母親還是一句:“我的女兒,只要她健康快樂就好。”到了這裏,故事也就在母親心電圖上變成一條直線的地方結束了。這是一個充滿歡樂與悲傷的故事,讓人看了思緒萬千。

我的母親也是我的“李煥英”。聽説她懷孕時身體本來就很虛弱,每天都吃不下一點東西,聞到食物的味道就不舒服,但為了我的營養,她堅持每天吃飯,吃了不舒服就大口地喝水使東西進到肚子。就這樣,我還是早產了,並且提前出生了兩三個月。母親臨生我的時候,父親還在外地出差,母親忍受着身體的不便,堅持着來到醫院,打電話叫來了乾媽。要進產房前,她告訴乾媽:“早產風險很大,要有了意外,一定要先保住孩子啊!”幸好最後還算順利,我呱呱落地了,母親卻因為太虛弱,被醫生安排住院休息。

待到我要出院回家,母親的身體依然虛弱。她不顧自己,一心要和我一起出院,説是好照顧我。那時,她對醫生説:“我的孩子還小,我不能不陪伴在她身邊啊!”到最後,她與保姆阿姨一起抱着我回了家……

每當她跟我説曾經對我的付出時,總是顯得那麼平淡如水,可我早已枰然心動。我總會想:第一次做母親,她就做得如此動人,付出一切把我養大。而我第一次做孩子,卻什麼也沒有做好。

每次陪我學習到深夜的是母親,每天早早起牀為我做營養餐的是母親,每次我生病了照顧我的也是母親……我所有的一切都來自母親。

我想:每一位母親都是一棵老樹,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棵新苗。我們在母愛的濃蔭裏成長。幼苗在長大,老樹卻在慢慢地枯萎。所以,趁着現在,好好陪伴我們的母親吧!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4

最近被賈玲導演的處女作《你好,李煥英》刷屏了。電影表達的那種子欲孝而親不在的感覺,相信大部分人都有同感,或許我們的父母都還健在,但是可能很多不在身邊,甚至不在一個省份,一座城市。

看完這部片子,我想,藉此機會,也寫寫我的媽媽吧。

我媽這人吧,也挺樂觀的。那種樂觀,真的是少有的,是發自骨子裏的。好像煩惱啊、憂慮啊這些詞,跟她從來就沒啥關係似的。整天就樂呵呵的,心大,特別的大。這樣的好處是,不顯老。前幾年,她帶我女兒在小區玩耍的時候,還有鄰居誤以為我女兒是她的二寶呢。

可能和大多數國人一樣,有孩子之後,就把長輩接過來幫忙帶孩子。因為我是獨生子女,我老公不是,所以大部分時間,是我父母跟我們生活在一起。有時候是父親母親一起來,有時候是輪着來。本來今年我們打算回四川老家過年的,因為疫情,沒回成,我老爸提前回老家置辦年貨去了,留老媽跟我們一起回,結果我們和老媽都沒走成。

可能正是因為媽媽現在還在我身邊,所以我沒有想過如果媽媽哪天不在我身邊了,我會怎麼樣。我其實也是一個不太愛想太多的人。不過看了這部電影,我想,應該珍惜和媽媽在一起的日子,也可以趁媽媽還和我在一起,把這篇文章獻給她,向她當面“表白”,免得以後留下遺憾。

我媽經常自嘲自己笨,很多事情她都哈哈一笑而過,我幾乎沒見她真正生過誰的氣。其實在我現在看來,我媽那不叫笨,叫“大智若愚”。比如,現在很多家庭婆媳關係處不好,但我奶奶還蠻喜歡我媽媽的,甚至那些所謂的很難處的妯娌關係、姑嫂關係,我媽媽都處理得很好,我嬸嬸和姑媽,都還蠻喜歡我媽媽的。大家都説我媽這人很好相處,不記仇。

我媽特別自來熟,在我家沒住多久,就和小區的阿姨們打成一片。去年回老家,小區的阿姨們還開了一個歡送會,去公園合影啊什麼的,搞得依依不捨的樣子。大家都説她是開心果。

確實,我媽媽在哪裏,都是開心果。她的開心,是由心發出的歡喜,笑容也很有感染力,笑聲也很有穿透力。

在我的原生家庭,基本上都是我爸説了算。從傳統意義上來講,我媽應該算不上一個賢良淑德的妻子。小時候,我反而跟我爸更親一些,因為我爸屬於那種大事兒小事兒都要管那種,對我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漸漸對於我爸那種愛起了逆反的心理,覺得是一種掌控式的愛,搞得我特想掙脱。而和我媽在一起,就讓我覺得很自由,很舒服,因為我媽媽很少替我拿主意,很多事情都讓我自己做主,她不插手。可能人生的每個階段對愛的需求不一樣吧,小時候需要被精心呵護,長大後需要獨立自主。很幸運,在我我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有人用適合的愛的方式給愛我。但我小時候是不懂媽媽那種愛的。我家還挺特別的,大多數母親的愛是細膩的,父親的愛是深沉的,而我家貌似有點正好相反的感覺。但母親那種大大咧咧的性格,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所以,才有我現在的陽光和開朗吧。

我小時候也是一個有點微微胖的女孩。我生下來的時候有九斤半,而且還是順產。我是真的佩服我媽。因為外公家成分不好,我媽媽沒上過什麼學,好像也就小學畢業吧。這點,經常被我爸笑話。我爸其實還是有點驕傲的,覺得自己讀的書還算比較多(那個年代的師範畢業,其實我爸爸考大學完全沒問題,不過也是生不逢時,眾所周知的原因,那個年代,很多人也沒都機會上大學),所以經常説我媽媽沒文化。我媽倒是也不生氣,也自嘲自己沒文化,然後哈哈一笑而過。正是因為成分不好,學歷不高,我媽媽幹過很多工作。賣過米麪,做過女工,服裝廠、鞋廠,都工作過。不過那個年代,在我們那個小縣城,工廠相繼倒閉。我媽去服裝廠,沒幹多久,服裝廠倒了,然後又去鞋廠,沒幹多久,鞋廠又倒了。我都開玩笑説我媽是掃把星,去哪哪垮。我媽也倒是不生氣,也是哈哈一笑過了。現在想想,有些玩笑話,我是真不應該開。

我爸是一個心很細的人,幹啥都特別小心謹慎。這和我大大咧咧的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上帝真的很奇妙,經常會把兩個互補的人安排在一起,比如我爸媽。他們都用各自的方式來愛我,但是有時候確實會有衝突。記得我小時候有一次發燒,我爸要給我蓋很厚的被子,説捂出汗,多出點汗就好了,我媽又把被子給我掀開,説我都那麼熱了,少蓋點好。結果這一來一回,兩個人為這事兒給吵起來了,還吵得很厲害。小時候不懂,為人母之後才知道,尤其是女兒生病的時候,當媽的那種焦灼感。真的是,養兒方知父母恩。

我看過我媽年輕時候的照片,濃眉大眼,我想應該是個美女。我想,在我媽眼裏,我肯定也是美美的。我媽媽很少因為別人説她而生氣,卻因為聽到別人説我而動怒了。我記得那是我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放學,我媽來學校接我,聽到同學叫我鍾胖娃兒,我媽臉一下子拉下來了,對我同學説:胖?哪個胖啊?你説誰是胖娃兒?這就是我媽,可以容得下別人嘲笑她,卻容不下別人嘲笑我。

其實我也是挺不爭氣的。平時學習成績還行,一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小學考初中考得超級爛,初中考高中,又差了三分上我們縣最好的那所中學。我爸花了六千塊錢給我買了一個委培的名額,硬生生的把我塞進去了。這筆錢在當時不是個小數目。這個時候,我媽去了西藏拉薩打工,我表姐在拉薩開了一家餐館,我媽過去幫忙。大概幹了一年吧,差不多掙了六千塊錢,把這個窟窿給補回來了。去的時候皮膚還好好的,白裏透紅,回來的時候,成了兩坨高原紅,但她卻從來沒叫過一聲苦。

我很小的時候也是因為父母要上班,所以跟奶奶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所以,我一直覺得我媽媽可能不太會照顧小Baby。我生完孩子後,我爸還沒退休,所以,只有媽媽和我一起照顧女兒。我和老公當時工作都挺忙的,所以白天我們工作的時候就是我媽一個人在照顧女兒。當時我還挺擔心的,覺得我媽可能帶不好孩子。沒想到,我媽還帶得挺好的,我女兒就那麼一天天的健康快樂的長大了。

我媽最大的愛好就是唱歌跳舞。現在每天一大早就要外出去公園跳舞,晚上也還要跳一場。以前也愛去K歌,現在開始用唱吧、全民K歌之類的APP在家錄歌了,而且唱的是川普,聽起來特好笑。有時候,還用抖音,我看她錄的抖音小視頻,真的把我肚子都給笑痛了。總之,她挺會找樂子的。我爸在上海就呆不慣,不太喜歡社交,整天在家無聊的刷手機。我媽就不一樣,她去哪兒都很快能夠融入當地的生活,當然,她最最喜歡的,還是老家。

人真的挺矛盾的。有時候,希望父母可以生活得快樂一些,自由一些,就希望讓他們回老家去。現在我女兒也大了,上小學了,我也辭職了,成了一名自由職業者。按理説,父母可以不用來我身邊了。但有時候,看着電視上或者網上説的那些空巢老人,又覺得蠻可憐的。而且父母年齡漸長,而且又只有我這麼一個孩子,遲早還是要在一起吧。

總之,無論是他們在老家還是在我身邊,我都應該好好待他們。

末了,再説一句:媽,我愛你。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5

坐在電影院裏,等待着一部人間影劇的正式開始……

“啪!”

電影院裏的燈滅了,在大屏幕的中心,赫然出現了一個標題——你好,李煥英。不過,在中文的下方,有一段英文,那段英文是HI,MOM。

李煥英是本電影的導演賈玲已故母親的名字,人生,就如這部《你好,李煥英》有開懷愉悦的時刻,有孤獨寂寞的年華,它們,還有整個人生,不過是一指流沙,很快的逝去……

此片的主人公是賈曉玲和她的母親李煥英,這對母女,演繹了平常人平平淡淡的一生。賈曉玲小的時候學習成績非常不好,李煥英也是老師辦公室的“常客”。

到後來,賈曉玲託人做假證,騙母親自己考上了“省藝校”,不過,卻以一種最難堪的方式讓母親,和前來參加聚會的所有親友知道,自己不過只考上了成人教育學校。

在回家路上,李煥英和賈曉玲遭遇車禍,在醫院,賈曉玲和李煥英都穿越回了八十年代,那是李煥英還很年輕,賈曉玲陪着自己的母親度過了李煥英最後的一段美好時光……

每一位母親都是偉大的,她們不僅創造了生命,還竭盡所能撫養自己創造的生命,把他們培養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才。

標題下方的那段因為,是“你好,李煥英”譯文,是的,李煥英是位母親,是一位偉大的母親,而且,天底下所有的母親都是偉大的英雄!

珍惜當下,珍惜時光,陪陪家人,孝順爸媽!

電影閉幕,影院重新恢復光明……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6

李煥英,這個名字既屬於一位偉大的母親,也是藝人賈玲一生都忘不了的一個人,於是為了緬懷她,便有了這麼一部温情但又有趣的電影——《你好,李煥英》。而我也有幸在今天早上觀看了這位母親傳奇的一生,以及她對孩子們滿滿的愛,並發表了這篇感想。

漫漫人生路,您又在何處?相信賈玲對這句話一定深有體會,畢竟親人的離世,生命的一去不復返,唯有經歷過才會明白,賈玲的母親在她上學後的第二個月便因意外去世了,當時的賈玲不願相信這個事實,跪着求車上的每個人借給她手機,讓她給家裏打電話。但天不由人,李煥英還是去世了,可賈玲卻只能夠“袖手旁觀”,既不能讓故事重來,也不能再為對方做任何事,只能靠想象來彌補這份心中的遺憾,相信這種想法便是賈玲她拍這部電影的理由吧。她也為這部電影起了一個十分單純,但又包含着那種對母親的不捨與懷念的一個名字——《你好,李煥英》(《hi,mom》)。

其實當我們回看時可以發現李煥英這個名字在電影裏被叫了很多次,只可惜沒有一次能得到真正的迴應,不過我在看電影之前並沒有發現這一點,同時我也一直沒能明白,為什麼這部電影會起這樣的一個名字。但現在想來這部電影的名字,不也是同母愛那般看似簡單卻又飽含深度嗎?有時僅僅是一個動作,一句話裏面都包含着媽媽對孩子滿滿的愛,在電影中李煥英哪怕是死前的最後一刻,都從未有過後悔,沒有後悔自己生下賈玲,沒有後悔自己沒有嫁到好人家裏去,她只認為只要能讓自己的孩子過上開心的生活,自己便死而無憾,還能心平氣和的説出:“我這輩子過得很幸福,你咋不相信呢?”這種話,賈玲幾乎沒有為李煥英買過任何東西,除了一件有點小了的綠皮大衣,不過李煥英也只是説這件綠皮大衣要再綠一點就好看了,她也從來沒有怪過賈玲從未讓自己開心過,在這位母親的心裏,她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很幸福的,也一直都覺得賈玲是一個值得她驕傲的孩子。也許大多數母親都是這麼想的吧,即使生活過得再累,過得再苦,孩子再不省心,也難以放下心中的那份愛。

在電影的最後,賈玲開上了給媽媽承諾要買的敞篷車,在現實生活中她也當上了夢寐以求的明星,併成為了導演,但仍是喚不應李煥英這個名字,漫漫人生路,您又在何處呢?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7

趁時光未老,用我們的愛好好守護父母的餘生。

笑着笑着就哭了...在眼淚中結束了《你好,李煥英》的觀影。影片片尾的畫面卻一直深深地縈繞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賈曉玲開着敞篷跑車載着媽媽兜風,一臉春光明媚的笑容,突然畫面一轉,身邊的媽媽消失了,孑然一身的賈曉玲笑容漸漸地凝固、消失...子欲養而親不待,多少世人心中永遠的痛。

我們每天忙忙碌碌,忙工作、忙孩子、忙應酬...總有做不完的事,幹不完的活,我們總有無數個理由無法踏上回家看望父母的路。這條路小時候把我們送往遠方,長大後把我們和父母隔在了兩端。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等我忙好了再去孝順父母,卻忘了世事無常。恰如影片片頭中的賈曉玲,她正開心地坐在母親的自行車後座上,陽光正好,母子倆一路歡歌笑語,突然一輛大車疾馳而來,一陣緊急的剎車聲......李煥英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賈曉玲失去最愛她的媽媽,一對幸福的母女剎那間天人永隔。有些人,本以為可以一直見面的,然而就在剎那間,就再也見不到了,連告別的話都來不及説出口,就真的分別了。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即使世事安穩,陪伴我們走過漫長路途的父母也已經開始慢慢變老了,我們真正能和父母相處的時間又有多少?拿我和我母親為例。我母親今年61歲,若無病無災,以她的體質高壽到85應該沒什麼問題。85-61=24,24年的時間,一年約52個星期,我每星期回家看望1次,真正相處的時間小1時左右,一年約52小時,24年總共1248小時,合計52天。也就是説即使我媽媽高壽到85歲,從今天開始,我每個星期都能抽空看望她一次,餘生和她相處的時間大約還有52天,24年約等於52天!我和我媽同居住在一個小縣城內,每個星期去看望一次的`計劃還是基本能實現的,而那些和父母分居兩地過年過節才回家的遊子們呢,他們和父母相處得時間還剩多少?

24年很長,52天很短!餘生很長,餘生也很短!

觀影初始以為賈玲是為了實現讓媽媽開心的願望而穿越了,直至影片結束才明瞭,這不是穿越劇情,而是賈曉玲進入了媽媽編織的夢境,媽媽用人生最後的一口氣(傳説中的的迴光返照)苦苦支撐一個夢境來配合女兒開心,讓女兒放下心結,了卻遺憾。

我們的父母就是這樣的人,他們或許沒有多大的能耐,卻是人世間最愛我們的人。小時候為我們遮風擋雨,長大後為我們牽腸掛肚,即使是在人生燈盞的油即將耗盡之時,想得依然是孩子孩子孩子...正因為有父母愛的護航,我們才有了堅實的步履。

即使再忙,抽個空多回家陪陪父母吧!陪他們吃吃飯、仔細傾聽他們囉囉唆唆地重複着一個!個老掉牙的故事、認真聆聽他們唸叨了無數遍的叮嚀、幫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那個把我們含辛茹苦養大的人,其實已經漸漸老去了。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時光荏苒,來日並不方長!趁父母健在,趁時光未老,用我們的愛好好守護父母的餘生!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8

我以為是我穿越到過去,去拯救你的人生。結果是你在生命的最後,撫平了我心底的裂痕傷口,陪我做了一場好夢。

“下輩子咱倆必須得做母女!”

這句話就像是一根帶刺的針,扎進了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淚水再也止不住的流了下來。真希望賈曉玲和李煥英下輩子可以再做母女。

影片中笑點很多,淚點也不少。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賈曉玲和年輕時的母親在喝酒,賈曉玲回憶起自己和母親相處的一點一滴,一邊流着淚一邊和母親説她會看相,並和她的母親説她未來的女兒會很優秀,但母親的回答卻是:“我的女兒,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賈曉玲瞬間淚流滿面,接着又説道:“下輩子咱倆得做母女,但是得我當媽。”看到這裏我的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我被賈曉玲對母親的愧疚和愛深深感動,也被劇中母親用她瘦小的身軀背起喝醉了的賈曉玲説的一句:“下輩子還是我當媽。”而落淚不止。天底下的母親大概都是這個樣子,普通而又偉大。

下輩子會怎麼樣我們無法決定,但我們可以努力過好這輩子,珍惜這輩子和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如果真的有下輩子,我還要做我媽媽的寶兒。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9

賈玲是我很喜歡的一名喜劇演員,她和沈騰主持的《王牌對王牌》我就經常觀看,這次又是她倆主要,我一定要看一下,沒想到看到花絮我就很喜歡了。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那一天賈玲和媽媽正在熱聊人生,想擁有一樣什麼樣的車子,結果媽媽騎自行車馱着她過馬路,沒想到被身後開過來的汽車給撞倒了,倆人都被送到了醫院救治,賈玲沒有受多大傷,但是醒了發現媽媽不見了,她着急找媽媽,結果發現時間倒轉,她被吸入一股颶風之中,一下子從天而降落到了地上,這時正被年輕的李煥英接中,壓倒了身下,這時年輕的張江感到,揹着賈玲又是一通奔跑,張江説他們安全人員已經盡了全力,發生的後續事情和他們無關。賈玲認識張江,並沒有糾纏,她看到了年輕的李煥英,這時正好是購買電視機的時間,大家都拿着自家的購買票去排隊,李煥英和王琴都希望這周可以買到電視機,但是電視機只有一台了,倆人互不相讓,售貨員説大家謙讓一下,下週電視機就到了,這時賈玲裝扮成盲人和售貨員説她的心願就是可以有一台電視機,售貨員説這個半導體比較適合你,賈玲不甘示弱説我那失聰的弟弟的心願也是可以有一台電視機,售貨員覺得她很上進,希望李煥英和王琴都可以犧牲自己,讓給賈玲,結果賈玲買到電視給了李煥英,大家都很開心,大家都可以看電視了。李煥英成了全廠第一個買到電視的人。

大家聚集在一起看女排比賽,廠領導決定辦一場女排,賈玲聽過這次比賽媽媽沒有參加,一個天大的好事媽媽沒有趕上,賈玲為了這天大的好事決定幫助媽媽完成心願,一起湊足女排隊員,王琴由於生氣電視機被賈玲和李煥英搶走,決定女排賽上比高下,結果女排賽上他們隊員們的失利,失去了冠軍,但是媽媽和戰友們都很開心,説廠領導破天荒第一次花這麼多錢辦比賽,參賽就有禮品,他們都很高興,賈玲説原來這就是天大的好事啊,原來他們的心願這麼簡單就容易滿足,就容易開心啊。

女排比賽之後廠長看上了李煥英,要介紹給他兒子沈光林認識,賈玲有意撮合他倆在一起,但是賈玲的認知是20xx年現在,而他們生活在1981年,發生了一些列有趣的故事,她給李煥英和沈光林購買電影票,結果忘記了當時是雙號一排,單號一排,不是連號在一起,所以即使在看電影,連號的座位是不挨着的,只能遙遙相望,沈光林帶了一盒愛心毛豆無法給李煥英,賈玲不氣餒要給他們製造第二次機會就是划船,結果沈光林又帶着他之前的毛豆來了,沒想到毛豆壞了,沈光林划船的時候肚子突然不舒服,情急之下跳入湖中,這一點演的惟妙惟肖,笑死我了。

一次次撮合,李煥英和賈玲回家吃飯喝酒閒聊,透露出她已經領證結婚了,對象是賈文田,他們廠鍋爐房的,是個好人,她過得很幸福,難過的只有賈玲,李煥英看到賈玲的褲子破了,於是給她補了一個小狗在上面,賈玲發現她的媽媽在她小學時候還不會補褲子,這個時候怎麼會補小狗呢?她發現了端倪,原來她的媽媽和她一樣穿越到了1981年,並且她的媽媽穿越回了自己年輕的時候,這時她看到了賈玲從天而降,於是她去接她,這一路陪着賈玲給她製造愛心情節,她很感動。她希望賈玲可以健健康康就好。

故事太感人了,看到最後我都止不住的流出了淚水。

現在電影已經突破42億票房了,簡直是一匹黑馬,誰能想到一個如此簡單的人物可以創造這麼大的輝煌呢?她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媽媽和一個平平凡凡的孩子,有趣的事情也是家家都能發生的片段,沒想到放到大熒幕上一樣璀璨,賈玲説她沒有學過導演,沒有任何經驗,只是用心去演,在場的工作人員都比她有經驗,大家齊心協力完成了這麼一個壯舉,值得我們為她鼓掌歡呼,這次的成功,可以讓她的媽媽開心,讓他們家的生活過的更加的好,這是我們都很開心的事情。她的爸爸也為她驕傲。

我的媽媽看完也很開心,説我們最大的快樂就是孩子健康成長,你要好好學習,有個健康的身體,未來的路走的順暢,生活愜意,就是最好的安排。可是現在呢,我太調皮,太讓她生氣,這點做的不好。希望我看完這部電影可以有一點改觀,有一點進步,看我今年有什麼變化。

我也想在這一年可以進步一些,再努力一點。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0

昨晚,羅姐約“五棉君子”一同看電影《你好!李煥英》。在手機和電視氾濫成災的時候,在影院裏正襟危坐真有些不習慣。不曾想電影一開場,電影畫面就把我的目光緊緊抓住,在捧腹大笑之餘,更多的是一絲酸楚。

是呀,誰都是父母的孩子,而後又成了孩子的父母。在成為孩子的父母之前,我們都曾有過絢爛的青春,無憂無慮、浪漫至真。初為人妻、十月懷胎,誰都不能預見腹中的小寶寶是否健康。直到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一顆懸着的心才落了地。在產牀裏看到孩子的第一眼,初為人母的喜悦充斥了一生。

“生”才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小時候只是洗洗屎褲兜,管飽就好,咿咿呀呀學語、逗得大人再累都開心地笑。

小學畢業進入初中,叛逆的倔強少年,沒有一樣省心。叛逆期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直到高中,有的甚至到了大學。可叛逆期始終是更年期陪伴的,在生活無比充盈的陪伴中,孩子進入大學,也讓他們養成了過於自我的情感意識。

目送着孩子走遠,一顆負重的心卻空落了下來……本想着孩子上大學了,就有時間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了。兒女大了,父母卻老了,兩鬢間白髮苒苒,步履蹣跚,好多事情都力不從心了。雖然如此,可一想到寒暑假孩子就可以回來了,心裏依然是充實的。雖然一生辛苦,為孩子操勞,可是人生不就這點念想嘛!只要心裏有孩子為念想,內心就是快樂的。

人生餘年,不求孩子飛黃騰達,只盼孩子一生健康快樂,幸福平安。由於生存的壓力、就業的競爭成幾何式增長,在孝敬好老父老母之餘,還要努力養好身體,盡最大努力支持孩子一把。所以,作為人父人母的自己還真不能病倒呀!否則,上有老,下有小,如何能心安?

電影的許多情節雖然有不少喜劇色彩,然而電影所表達的意義卻是令人震撼人的。當孩子們走進影院之前,在歡聲笑語中一定感受不到父母的不容易。通過電影的洗禮,之前的歡聲笑語少了許多,更多的是對電影所表達的真實情感的思考。隨着影片結尾女兒對母親的懷念,我們也在體味着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真正的長大,他們也會懂得感恩!

“你為什麼而來?為你的快樂而來”這句經典的電影台詞一直充盈着我的內心,就像潮汐一樣久久不退。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1

大年初一,我們也趕了個時髦——看電影。看完電影,雖然已經初春之夜一點鐘了,但心裏卻是滿滿的暖意。

賈玲的真誠、真實與用心處處可見。影片喜劇的點設計得精巧自然,讓觀眾忍俊不住笑聲不斷;感動的點鋪陳得十分動人,情不自禁的淚水也是稀里嘩啦的。在收穫歡笑與感動的温情體驗中,不知不覺讓人有了更多的思考與感悟。

影片中那些觸人心絃的情感表達深深地感動着每一位觀眾。女兒一心想要為母親做的事情,就是“讓媽媽高興”——這是貫穿全片最核心的一個情感表達,也是最打動人心的一份樸素願望。賈玲飾演的“曉玲”努力地、想方設法地讓母親“李煥英”開心,尤其片中的那段對話讓人倍覺温暖,動人,直擊人的心靈:

“我來了你高興嗎?”

“我高興!”

“那我還要做許多事情,讓你更高興!”

這種情感很細膩,很真誠,也很動人。而反過來,母親看着女兒如此努力地為自己製造高興,那種欣慰與愛護的內心流露,似乎更為温暖動人。比如縫褲子的細節;比如看到曉玲掉下來母親第一反應是奔跑過去,喊着“我寶”;比如母親冒着大雪捨不得坐車而悄悄走路……如此這般的細節,看起來很日常,很有生活氣息,但卻最為樸實動人。難免會讓人聯想起自己與媽媽相處的細節,進而生出感動。

影片用穿越的表現手法,講述了曉玲在媽媽因為車禍離世之際,來到了媽媽的少女時代,極力試圖改變媽媽的生命軌跡,從而改變媽媽的命運,以此希望媽媽可以活得開心一點,希望媽媽以自己為榮。故事美好而又傷感,不由得讓我們聯想到自己,更要珍惜當下的擁有。

我的媽媽今年已經92歲了,她的一生像塵埃一樣普通平凡,經歷了很多波折和磨難,不幸和痛苦,卻練就了堅強不屈的性格,寬廣的胸懷。我想即使我擁有超能力穿越到她的年代,也無能為力改變媽媽命裏的東西。

現在她越來越年老,身體一日不如一日。我們能做的就是有時間多陪陪她老人家,坐在她跟前,聽聽她説過千遍萬遍的故事,看看她滿臉皺紋的笑臉,摸摸她條條青筋綻出的雙手,洗洗她踏過坑坑窪窪土地的雙腳……也讓我想到: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人生千萬不要給自己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終生遺憾,趁擁有好好地陪伴他們,好好地愛他們,是我們每個作為兒女最該做的事兒!

“我的女兒,我就要她健康快樂就行!”這應該是天下所有母親的心願。

“我還要做更多事情,讓你更高興!”這應該是世上所有兒女的心聲。

我覺得賈玲導演的這部作品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它的真誠與真實,一想到這是賈玲根據自己真實的經歷改編而成,就不由得肅然起敬。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2

“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

這是電影《你好,李煥英》結尾部分的一張黑白照片旁出現的一行字。

《你好,李煥英》是由賈玲主演和導演的一部電影。與其説是一部電影,不如説是賈玲對母親的追思和感激。20xx年,考上大學不久的賈玲得到了母親意外去世的噩耗,未來得及與母親進行一次告別。二十年過去了,賈玲是用這樣的一部電影,用這樣的一種方式,與母親相遇,然後告別。

電影裏,賈玲穿越到1981年。那時,李煥英是與賈玲同齡的少女,熱情開朗的李煥英與“表妹”賈曉玲,彷彿形影不離的閨蜜一般。來自20xx年的賈曉玲想要彌補母親後來經歷的種種遺憾,並試圖改變母親的命運,“讓她開心”。但結果卻讓賈曉玲自己都無比意外。

電影的前半部分與大多數喜劇電影並沒有太大差別,電影院裏笑聲不斷。電影裏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賈曉玲和年輕的李煥英喝酒。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優秀、沒有做過一回讓母親高興的事情的的賈曉玲,帶着醉意對李煥英説:“下輩子咱們必須做母女,但是得我做媽。”但年輕的李煥英卻回答“我的女兒,我只要她健康快樂就行。”“下輩子還是我當媽。”但臨近結尾,賈曉玲偶然明白年輕的李煥英其實是早自己一步穿越過來的母親時,當她滿眼含淚跑向年輕的李煥英時,那一幕讓太多人動然和感動,我也沒忍住淚如雨下。

原來,穿越過來的李煥英一路配合着賈曉玲去“彌補”自己的種種遺憾,買了電視機、參加了排球賽、與廠長的兒子相親、笑着看了賈曉玲的現場表演並開懷大笑……快速閃過的一個個鏡頭裏,全是不斷給母親惹來麻煩的賈曉玲:摔倒了抱着包子的賈曉玲、尿褲子的賈曉玲、考上省藝校的賈曉玲——過往種種,逐漸變老的李煥英始終展現給賈曉玲的,是一張張温暖的、不變的笑臉。

我們在一天天長大,而我們的父母卻在我們尚未發覺時,歲月已在他們的身上留下了痕跡,不經意間,他們逐漸白了雙鬢、彎了身軀。我們的父母都遠比我們自認為地更愛着我們,而我們卻只是習慣着去索取財物、發泄情緒。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3

知道這部電影上映之前,都一直很期待了。到了春節期間,這部電影上映了,卻一天拖着一天,沒法看。大年初五之前,全家人在外地遊玩,到了初六,正好可以約慧敏一起看了,可慧敏卻説我已經看過好多回賈玲演的小品了。一天天過去,眼看年就快結束了。終於在元宵節前一天,我如願地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前面感人,中間搞笑,後面感人。這部電影是賈玲獻給她的媽媽(李煥英)所拍攝的電影。女主曉玲一路的成長都是給媽媽添麻煩,從來沒有做過一件為媽媽爭氣的事。一次最讓媽媽生氣的是是製造假學歷來矇騙媽媽。可沒想到就是在這件事情之後,曉玲的媽媽出車禍逝世了,曉玲對自己感到萬分的悔恨,她還沒能來得及報答她的媽媽。

時光穿越到曉玲的媽媽結婚前,曉玲與煥英成為了好姐妹,曉玲在這過程中一直想辦法讓煥英高興,也是為了更好地報答她。在與煥英的死對頭王琴兩人搶購一台電視,排球比賽為了盡力爭奪第一,為了能和廠長的兒子相親,曉玲出謀劃策,想了種種招數。只要能夠盡孝的事,曉玲都做了。

時光又穿越到未來,假如曉玲的媽媽沒有逝世,曉玲開着敞篷車帶着她兜風,旅行。是一個多麼美好的畫面啊。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反思了一下自己,讓自己成長的速度大於父母老去的速度。自己還有很多地方要提升。可是時間不等人,我們要做的唯獨只有努力去做好一切事。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4

假期,我隨媽媽去觀看了《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既充滿搞笑氣氛,又令人感動痛哭,看完後,眼淚汪汪,久久無法止住。

這部電影是由賈玲的親身經歷所改編的,主要講述了在20xx年的某一天,賈曉玲考上了大學,終於為母親李煥英長臉。但母女倆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車禍,母親受傷住進了醫院,賈曉玲在母親的病牀前埋頭痛哭。在情緒極其崩潰的情況下,賈曉玲意外穿越到了1981年,並與自己年輕的母親李煥英形影不離,還想試圖改變母親的人生,讓母親再有一次重生的機會。但是最後的結果令我們所有人都驚訝不已。賈曉玲知道自己的母親手笨,什麼都不會縫,但卻給穿越時曉玲穿的那條破洞褲,縫了一個小狗圖案,針線細密,一點都不像賈曉玲口中那個不會縫補的李煥英。她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媽媽也穿越到了這裏,可為時已晚,穿越的時間已經到了。看到這裏我的淚瞬間就流了下來。得知真相的曉玲瘋了似的跑,只為找到李煥英。轉眼間,她從1981年又回到了病牀前,李煥英的心臟指數也變成了零。

電影的前一個小時非常搞笑,我的嘴幾乎都沒有合攏過。但在後面的一個小時中,我的情緒也跟隨着電影起起落落,眼淚也情不自禁的從眼眶裏流了出來,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賈曉玲從來沒有做過一件讓李煥英開心的事,還總是給媽媽丟臉,因此曉玲很自責,就藉着這次穿越能讓母親高興。她幫助媽媽買下了廠上的第一台電視,令全廠都羨慕不已,並且賈曉玲還幫助李煥英參加女排比賽。

電影結束的時候,賈玲對自己媽媽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讓她穿上那件綠皮大衣。整部劇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李煥英在劇中説的那句話:“我的女兒啊,我只求她平平安安開開心心就好!”每一位母親都是第一次做母親,都會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可無論怎樣,母親都是愛自己的孩子呀!

看完整部電影,我已哭成了“淚人”。內心感慨,時光流逝,曾經的花季少女已經老去。我只願我的“李煥英”眼角永遠帶着笑,容顏永年少。

觀《你好李煥英》有感15

“打有記憶,她就是中年婦女,所以總是忘記,媽媽也曾是花季少女。” ——題記

“謹以此片,獻給每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當銀幕上緩緩打出這幾個字時,電影院內燈驟然亮起,我才發覺影片已經結束了,臉上留着未乾的淚水,手中攥着的紙巾不知被淚水沾濕了多少張,內心的情感久久無法平靜。

《你好,李煥英》的介紹是一部喜劇片,是呀,有賈玲、張小斐、沈騰等一眾喜劇演員參演,可不就應該是部喜劇片嗎?可當影片結束後,你才發現這是一部既好笑又好哭的影片,有人評價説它賺足了觀眾的淚水,是笑出來的,也是哭出來的。

故事的開頭簡單講述了主人公賈曉玲“不一樣”的人生經歷,自小與周圍小孩的與眾不同,在媽媽李煥英的教導和開解下,賈曉玲並未顯現出自卑,而是快樂健康的成長,直到她長大成人、參加高考、拿到錄取通知書、又偽造一個錄取通知書、父母替她大辦開學宴、宴會上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後,意外不期而至。母親在騎自行車載她回家的路上,與她交流時因為分心,被前方駛來的一量大貨車撞倒,昏迷不醒,而賈曉玲並未受傷,她趴在牀前痛哭,這時一道金光閃過,故事便從這裏開始了。

接着便有了賈曉玲穿越回自己母親李煥英還未與她的父親結婚前,於是她為了彌補自己未曾讓母親高興一回的願望,她先想方設法替母親買下了當時廠裏的第一台電視機,又因為記得母親好友曾説過,當時舉辦了一場排球賽,但因為她和賈曉玲母親李煥英並未參加排球賽而被另一個死對頭王琴“撿”走了天大的好事兒。於是她希望李煥英參加排球賽,並以李煥英表妹的身份出現在眾人的面前。接下來便是她們遇上了一羣“惡霸”,並遭其威脅;排球隊無法成立,眾人皆有事;排球賽場上意外連連;努力撮合李煥英與“廠二代”沈光林而非自己的父親,以及後面的與李煥英一起喝酒,説到她以後未來的生活,告訴她的卻與上一世截然相反,丈夫是上一世眾人羨慕的王琴的丈夫沈光林,女兒有出息、出國留學,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但李煥英卻説她只希望她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第二天醒來,李煥英告訴她自己與賈文田領了結婚證的消息,但她並不希望結果如此。但在看見李煥英與賈文田的相處之後,她便釋然了。故事的最後是賈曉玲無意間發現自己母親也穿越了回來,並以回放的形式放映了母親為她所做的一切。

故事的最後,也是最感人的地方,就像結局中寫到,“打有記憶,她就是中年婦女,所以總是忘記,媽媽也曾是花季少女。”每一個母親都有一個淳樸的希望,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求富貴,但為健康;不就優秀,但常快樂。

感謝所有平凡而偉大的母親。

標籤: 有感 李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0jz9r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