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電視劇《原鄉》觀後感

電視劇《原鄉》觀後感

自古忠孝難兩全,我們暫且排除政治背景和社會地位,在那個特殊時期,不論是以路長功、嶽知春為代表的大人物,還是洪根生、杜守正、八百黑他們所代言的小人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詮釋了“忠、孝”。他們中有大勢所趨、有形勢所逼,有連哄帶騙、更有威逼利誘才迫使他們背井離鄉久居台灣。但我們不能説這是“偽忠”,因為在那個年代不是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存環境、生活方式和思想信念,更何況他們曾經都是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路長功盡職盡責的完成“警總”交給他的工作任務;洪根生他們也完成了兵役,老老實實的住在眷村,自食其力的生活;嶽知春有能力去往其它地方生活,但卻始終留在台灣島內,大年夜一句“過年就應該在自己家裏過,那才是過年”倒出了他和所有去台老兵的心聲。

電視劇《原鄉》觀後感

八百黑一曲“四郎探母”唱出了所有去台老兵心中的愁與苦——“養老送終”的思鄉念親之情,在杜守正返鄉那幾集中,老兵們對家鄉的嚮往熱愛,對父母親人的思念之情溢於言表,同時家鄉親人們也在無時無刻的關心着他們的消息情況,當聽説有台灣人回鄉在附近,多遠的路都要趕過去見上一面問上一句親人的音信,帶個消息過去,這是一種精神寄託,甚至是奢望想再見到自己的親人,哪怕只是聽到聲音。林水泉,這個人物更是充分代表了當時廣大台灣省籍同胞有家不能回、有親人不能見的現實寫照。人在血肉親情面前是脆弱的,尤其是父母,這點在冷血無情的路長功身上很好的體現,在反覆觀看自己老母親的影像時,每次都失聲痛哭,在拍攝影像資料給老母親時也是強忍着淚水。人物劇中的表現、生存生活經歷和年齡層次三者結合起來分析,其實願望很平常,就是想見見久別的親人,看看闊別已久家鄉,嚐嚐地道的口味,沒有誰對誰錯,是那個時代的錯,但道出了那個時期、那個年代、那個羣體的真情實感。

劇中角色之間的感情關係、人物性格、舉止談吐等方面也很好的詮釋了“仁義禮智信”的境界。如:路長功與嶽知春之間亦敵亦友,時而針鋒相對、時而推心置腹,這種長期積累的友情被兩位演員刻畫的淋漓精緻;嶽知春與老兵們亦上下級關係亦兄弟關係,幾十年以來相互照顧,不求回報,在杜守正回大陸期間絞盡腦汁與“警總”進行周旋,想盡一切辦法不怕犧牲自我,為肝膽相照的老戰友;路長功、嶽知春和餘夫人之間知己知彼、相互尊敬、彬彬有禮;路長功與老兵們這個羣體之間糾結的工作和感情關係;李茶與洪根生、餘夫人與田夫、淑玲與小傅等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愛情,充分體現了那個時代人們思想感情的樸實無華和忠貞不渝;杜守正認失明老奶奶做媽媽,不怕危險誠實守信為老戰友完成心願,用真摯的情義感化“警總”調查員;還有魏永樂、嚴奉仙這樣的`溝通橋樑人物等等,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感情向觀眾展示了“以人為本,富有愛心;堅持正義,保持節操;注重禮儀,尊重他人;提高素質,服務社會;誠實守法、一諾千金”的中華民族的優良人文傳統。

整劇我看完感觸頗深,還了解到《原鄉》在廣大在潯台胞、台屬、台商中,特別是有着類似或相同經歷的台胞之間引起了不同凡響,在聽説他們的感觸後,我個人認為當時大部分是處於對那段歷史的無奈。像洪根生、杜守正、八百黑這樣的老兵在台灣佔大多數,所以才會出現劇中表現出的“授田證”效應,一面接受虛偽安撫,堅持大人物們的理想信念,自欺欺人的活着;一面絞盡腦汁,積極籌謀,完成自己的心願。老兵們想回家鄉生活、想和家人團聚、想過着本該過的日子,但不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出於什麼情況或是什麼目的,都在安於現狀的活着,因為他們無法改變已成事實的現狀。

誠然,藝術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從精細的藝術處理、紮實的演員功底、合理的場景佈局、微妙的邏輯關係以及特殊時期的海峽兩岸關係,兩岸對待“台灣老兵”和“台灣省籍同胞”這一特殊羣體的態度,讓我深深感受到兩岸關係發展到現階段是多麼來之不易。劇中最後也説明在八十年代中後期,兩岸分別出台了《關於台灣同胞來大陸探親旅遊接待辦法的通知》、《台灣地區民眾赴大陸探親辦法》兩個辦法的實施給兩岸普通民眾帶了福音,特別是洪根生、杜守正這個一羣體,為他們合理、合法的往返兩地提供了依據,創造了條件。

“92共識”的達成,為改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在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和《兩岸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後,兩黨的高層多次會晤、海協會和海基會的定期列會,海峽兩岸在更多層次、更廣層面的合作交流,促使兩岸關係更是日新月異,蓬勃發展,特別是“大、小三通”和多個省市相繼開通直航班機,以及往返班機架次的增加,為海峽兩岸親人、民眾相互探望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同時,海峽兩岸在經貿、文化、學術、醫療、旅遊等多領域的合作越發成熟,民間組織機構的交流交往也日漸平凡。從我省、市連續不間斷舉辦十幾屆的“贛台會和潯台會”上分析,海峽兩岸、贛台兩地在大好形勢下,通過多年的相互瞭解與合作在多項領域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尤其是城市發展和經濟建設。

自19xx年4月第一家台資企業落户九江,到目前為止,在我市批准註冊、成立的台資企業累計約三百餘家,其中90%為獨資企業,其餘10%為合資、合作企業,覆蓋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紡織服裝、五金製造、新能源、裝備製造、現代商貿服務等多個產業;1995年10月我市成立了江西省第一家台商協會,協會自成立以來一直與全國各地的台商協會保持密切聯繫,我們利用這一有利條件,請台商協會員擔當義務宣傳員,向廣大台胞、台商宣傳大陸的社會發展、民生建設、政策信息等,宣傳我市投資創業的有利條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此同時,在上級領導的正確領導和指引下,多年來我們一直在不斷的積極協調溝通相關部門和單位以及海峽兩岸民間組織機構和企業界人士,為進一步承接產業轉移、大力推進打造產業集羣和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添磚加瓦,鼓勵、支持台資企業在我市做大作強,為建設大九江做出更大貢獻。

隨着今年初大陸和台灣兩黨高層領導人和兩岸相關事務部門負責人的歷史性見面,特別是習總書記説的講話中提到的“兩岸同胞一家親、兩岸同胞命運與共、兩岸同胞要齊心協力、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重要講話。更是鼓舞了我們基層對台工作者,我們更應該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自己的事業,堅定政治立場,嚴守涉台工作紀律,立足本職、紮實肯幹、努力學習、積極進取,不斷提升為廣大台胞、台屬、台商、台資企業服務的能力和質量,繼續做好他們訴求、諮詢等相關涉台工作,讓廣大台胞、台屬、台商、台企,在大陸地區安心生活、用心經營、真心交流、放心居住。

相信只要兩岸同胞和全球中華兒女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我們偉大的中國夢、偉大的中華民族復興之路,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得以實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kxg72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