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電視劇羋月傳觀後感「選登」

電視劇羋月傳觀後感「選登」

  小編導語:《羋月傳》毫不避諱宮鬥戲份,但《羋月傳》又不僅僅只有宮鬥戲,或者説,其主流劇情是規避宮鬥,而更傾注於羋月為家為國,胸懷天下的勵志女人心。下面是yjbys作文網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電視劇羋月傳觀後感「選登」

羋月傳觀後感_第1篇

無論你認可與否,人類社會男權一直都是主流。雖然曾經經歷過母系氏族社會,但是最終主導的天平毫無疑問的倒向了更強壯、更有創造力的男人。所以,在男權社會裏的傑出女人們也變的令人刮目相看——比如慈禧、比如武則天、比如呂雉、比如號稱史上第一位太后的秦宣太后……而她正是即將於11月30日在樂視網和北京衞視首播的電視劇《羋月傳》中羋月的原形。

一般説來,太后垂簾聽政,大權獨攬,萬人之上,但如何能夠達到這個地位卻總是有着無數的機緣巧合。或者可以説,之所以能夠達到那個位置,除了她個人的努力和地位,更多的是歷史的選擇!那麼,為什麼歷史選擇了她,她又如何改變歷史,其中的奧祕也許就在電視劇當中。

當然,説到《羋月傳》,因為演員陣容,製作班底等原因,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甄嬛傳》的姊妹篇。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謬誤。因為和《羋月傳》相比,甄嬛輕歷史而重宮斗的情節只能算是小兒科!而羋月則在蕩氣迴腸,波瀾壯闊的戰國時代,詮釋了這個男權爆發的時代一個女人如何步步走上巔峯。以女性的視角看戰國時代,讓羋月、羋姝、魏琰三個女人之間的爭鬥成為了這個文明與文化爆發的時代最美的註腳與點綴。這些端倪,從目前樂視網《羋月傳》專區中已有的許多精彩獨家花絮即可看出。

説到這三個女人,就不能説他們背後的那些男人,他們的丈夫是赫赫有名的秦惠文王,也就是秦孝公之子,那個車裂了商鞅的秦王。而劉濤飾演的羋姝之子,便是秦武王,那個歷史上都赫赫有名的大力士,至於孫儷飾演的羋月之子,便是曾經在長平之戰中活埋了40萬趙軍的秦昭襄王。而他的另一個身份,就是秦始皇的曾祖父。所以,在電視劇《羋月傳》中,不僅步步驚心的展現了一代太后的`成長曆程,也展開了大秦帝國那歷史上第一封建王朝的莊嚴史詩。

在這段歷史中,羋月、羋姝、魏琰扮演的角色都算不得命運的主宰者,但是在那個攻伐不斷,勾心鬥角,合縱連橫,豪強諸侯分庭抗禮的年代,她們也都在用母性的温柔守護着自己的丈夫,用自己的心計保衞着自己的子嗣,以期他們能夠成為一代賢主。所以,後宮戲並不是《羋月傳》這部電視劇的全部內容,那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而已。

就好像戰國這個時代。他是一個波雲詭譎,變幻莫測的時代;他是一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世;他是一段縱橫捭闔,公子輩出的歲月;他是一場狼煙四起,遠交近攻的殺伐。總之,戰國是個文明與詭計雙雙爆發的時期,人類也正是從這時起真正走出襁褓,開始奔跑……而《羋月傳》,便通過女性的視角對戰國這個男權的時代發出了一聲穿越了2000多年時空的嘶吼。所以,你還等什麼,11月30日,鎖定樂視網、樂視超級手機、樂視超級電視和樂視視頻,讓我們一起感受悽美壯觀的戰國風雲,一起見證歷史上第一位太后的榮耀降臨!

羋月傳觀後感_第2篇

據説羋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太后。

中古時代,天文星佔是重要的一門學問,它主要並不是為農業生產服務,而是為了預測國家命脈和軍國大事的起伏。一事(天象)一佔(占卜)一驗(現實中發生的事件),是史書解釋歷史的一種重要模式。

縱觀歷史,羋月也罷,武則天也罷,皆牽繫星象。古人之星象占卜,真的那麼神奇嗎?

恰巧又看到一史記之事,説的是東晉女李陵容。李陵容本是奴隸,皇帝生不出兒子找到她,結果生了兒子,當了太后。

如果説薄姬當上太后是因為運氣夠好,那麼李陵容成為太后就是一個奇蹟,因為她的發達只是因為她擁有健康強大的身體素質。

李陵容是東晉簡文帝司馬昱的妃子,當初,司馬昱還只是會稽王的時候,她只不過一個在宮中做粗活、打下手的宮女,她出身貧寒,從小就被賣入王府從事紡織工作,來歷無人知曉。因為李陵容的樣貌身材讓人不敢恭維,她身上有一些當時的中原人不具備的體貌特徵:人高馬大,皮膚黝黑,頭髮捲曲,也因此被人戲謔地稱為“崑崙”,另外,也有人叫她“崑崙奴”。至於她外貌體態的樣子,《晉書·后妃傳》用“形長而色黑”來概述,《資治通鑑.晉紀》説她“黑而長”,《續晉陽秋》稱她“形長色黑”。這三本史書的記錄雖然略有不同,但依然可以推斷,她一定是,人高馬大、膚色黝黑。

由此可見,皮膚白淨潤澤,是魏晉美女的首要標準。李陵容的身材雖然頎長,但皮膚黝黑卻成了她的致命傷。所以,“本出微賤”的她,只能在王府的紡織車間籍籍無名地做事,並且還被人嘲笑,將她喚作“崑崙”,似乎就要這樣下去一輩子,年復一年,這個女子的絢爛似乎永無機會綻放。

司馬昱,東晉第八任皇帝。父親是晉元帝,他三歲封琅琊王,七歲封會稽王,二十五歲當撫軍大將軍、錄尚六條書事,二十六歲輔政,四十六歲當丞相、錄尚書事雙兼會稽與琅琊王,五十二歲當皇帝,成一國之主。但是,當英雄得志之時,有一件事讓司馬昱很煩惱,即《晉書》所講的“會稽王,有三子,俱夭。自道生廢黜,獻王早世,其後諸姬絕孕將十年”。當時,司馬昱曾有過三個兒子,可是全都夭折了。之後,姬妾們就再也沒有為他生過孩子。司馬昱擔心自己的江山事業無人繼承,又為此招納了不少年輕貌美的女子入宮。但是不知原因何在,“播種“了幾年卻始終沒有兒子。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司馬昱對兒子的渴望簡直迷了他的心竅。

此時,有人把一名相士介紹給了司馬昱,據説這個相士道行很深,特別會看女人,只要女人從他眼前一過,他就能馬上知道女人能生男孩還是女孩。這讓司馬昱欣喜若狂,他毫不猶豫地將為自己的兒子找孃的重任全權委託給了這位相士。相士把司馬昱所有的姬妾都觀察了一遍之後,斷言沒有一個能給他誕下兒子。但是司馬昱並不死心,他讓相士將選妃範圍擴大到王府裏所有的女人,每一個女人都讓相者一一驗看。當看到李陵容的樣貌時,相面先生終於吐出:“就是此人。”大費周章、歷經波折的司馬昱,終於在最後發現了李陵容。

李陵容的樣貌在當時被認為是不堪入目,難以接受的。對於相士給自己找的這樣一位老婆,司馬昱心裏是十分難以接受的,但考慮到傳宗接代的大業,他還是勉為其難,硬着頭皮,“召之侍寢”。不久,李陵容果然順利懷孕。李陵容為此還告訴宮中其他女人,她曾夢見“兩龍枕膝,日月入懷,意以為吉祥”。司馬昱一聽也覺得事有蹊蹺。幾年的時間裏,李陵容先後為司馬昱生下三個孩子,兩男一女。正所謂母憑子貴,李陵容在宮中的地位節節攀升。

公元371年,五十一歲的司馬昱登上了皇位,封李陵容為淑妃。由於司馬昱並沒有冊封過皇后,因此李陵容在實際上就相當於後宮之主。兩年後,司馬昱駕崩。十歲的司馬曜順理成章地繼位為孝武帝,作為母親的李陵容地位也是一路扶搖直上,成為尊貴的皇太妃,儀式服裝上已與太后基本相同了。二十年後,李陵容的次子司馬道子上書,勸哥哥封母親為皇太后。司馬曜聽從了弟弟勸諫,不久尊母親為“皇太后”。司馬曜駕崩後,他的兒子司馬德宗繼位當皇帝,又尊奶奶為“太皇太后”,李陵容的地位又再升一級。就這樣,長相普通、出身卑微的李陵容僅僅因為“碰巧”,不僅飛上枝頭變成成了后妃,而且還因為生了兒子的原因,母憑子貴,使得她在錯綜複雜、明爭暗鬥的後宮中,一直被夫君所眷顧,牢牢地守住了自己的地位。更幸運的是,她的兒子、孫子們,一個個都順利地繼承了帝位,她的後半生反而越過越好,一路富貴。縱觀歷朝歷代的后妃命運,這可是十分罕見的。李陵容命中似乎註定是為了“生天子”而來的,所以,在婚姻和生活中,她的人生雖然乏善可陳,了無生趣,但作為母親、女人,她無疑是幸福、幸運的。

這些個神奇的女子,早已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徒留下神祕,叫我向往破解其情其景。

羋月傳觀後感_第3篇

《羋月傳》在熱播,北京台播的熱鬧,尤其是播完後面還有檔《檔案》節目,結合電視劇講拍攝花絮,講戰國、秦時歷史,看了兩次後,就引起了我的好奇。覺得看電視劇實在太浪費時間,找了《羋月傳》的書來看,加上週末,囫圇吞棗地用了三四天時間就看完了。

果然是有點意思的,情節設計的非常精彩,可以吸引人一口氣讀下去。週六晚上甚至連續讀了5個多小時,直讀到凌晨兩三點,很久沒有什麼書能這麼吸引我了。

《羋月傳》以歷史上第一位太后——秦宣太后為主人公,以戰國時一定的史實為基礎,加上環環相扣、入情入理的情節推動,讓人覺得真實可信。尤其是羋月這個人物,塑造得很好。這個女人即貌美如花,又好學智慧、心地善良,性子更百折不撓,倔強獨立,迎難而上,那一生過的,那叫一個跌宕起伏、波瀾壯闊,是女強人中的女強人……簡直是現代女性的楷模啊。可人家兩千多年前就這麼獨立、這麼志向遠大——胸懷鯤鵬之志……現代這些小女人天天就那點瑣碎的心思,給人家提鞋都不要啊。

因了這小説,有點對戰國、秦朝的歷史感興趣了。幸而家裏這類書也多,準備好好看看。和寶貝談起這書,她笑説這書裏“扯”的太多了。是啊,三分真實,七分故事。可是沒有這七分的故事,這七分的“扯”,又怎麼能引起我對那段歷史的興趣呢。自然知道故事是不真實的,可那段歷史是真實的啊,那千年前的人物是真實的啊,這不真實,引着你想去探究那真實……這就是讀書的樂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8ywz4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