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霸王別姬觀後感(精選10篇)

霸王別姬觀後感(精選10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霸王別姬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霸王別姬觀後感(精選10篇)

霸王別姬觀後感 篇1

電影《霸王別姬》是1993年陳凱歌執導的一部影片,影片根據李碧華的同名小説改編而成。講述一個出身卑劣的孩子自小在梨園成長,學習京劇,與他一同學藝的師哥段小樓感情很好相互照顧。他被選為飾旦,師哥段小樓演生,倆人藝成後合唱了一出《霸王別姬》名譽京師,成為戲曲名角。梨園師傅打小將他以女兒身授藝飾演旦角,藝名叫程蝶衣,與師哥戲中情侶相繹。致使程蝶衣人戲不分對他一直愛慕的師哥產生了一種不明不白的感情,多次與師哥出現了感情分裂事件,最終釀成人生的悲劇。

《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在我小時有看過多次,但都不全記憶也不深。那時覺得不好看,在現在看來是欣賞水平不夠看不懂而已。前一陣張國榮逝世十週年,網絡媒體上出現了很多關於他的評論,包括他的音樂、電影還有他本人。其中在他的電影中評價最好最多的就是《霸王別姬》裏他飾演的程蝶衣形象,看到這些評論使我有了再次觀看這部電影的興趣。看完之後影片給我感觸印象比較深的有這幾點:張國榮在片中的表演;梨園裏師傅授藝時的嚴厲;還有就是影片的故事經歷了抗日、國民、文革三種不同社會階級的時期。

《霸王別姬》的主角是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他人戲不分愛上了自己的師哥段小樓。程蝶衣為什麼會愛上自己的師哥?這是張國榮的入戲點。我個人認為這裏面除了他一直以女兒身飾演旦角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他所經歷的環境:母親是窯姐,沒有撫養能力才把他送到梨園,從小沒有得到過他(她)人的關愛,弱小的心靈有了很大的陰影。在梨園的日子又與其他孩子不合形成孤立,只有他師哥段小樓對他照顧,長久以此他對師哥就產生了深厚感情,也產生了一種習慣性的依賴感,並且他將他像普通人一樣應有的父愛、母愛、友愛、甚至是情愛一併移致他師哥段小樓身上。又由於經常與師哥戲中情侶相對,導致他自己人戲不分。又由於自身畢竟是男兒身,當他師哥談到要娶妻生子時程蝶衣卻堅決説:“師哥我們這樣演一輩子的戲不好嗎?”。可段小樓卻深知戲非人生,決定娶一位青樓女子名叫菊仙鞏俐飾演,至此程蝶衣就把菊仙當成仇恨的對象,三人的感情糾紛不得休停。影片張國榮既要對人物的演繹,還要京劇地表演,使得難度加大。張國榮的表演是公認的好,可以説是完全地沉溺於人物角色當中,將程蝶衣柔情似水的形象、人戲不分的異常心理刻畫地淋漓盡致。“對此後來有影迷評論,説這跟張國榮本身的形象很符合,也跟他對藝術的理解有着很大的關聯。”我覺得張國榮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完美地演繹,這拋開他的之前的表演功底,關鍵在於他對程蝶衣人物內心的理解和把握。因為他自身的因素才能把握住程蝶衣的異常心理,也因為自己的藝術理解和追求,才有認真瘋癲地投入,所以才有了程蝶衣角色的如此詮釋。

《霸王別姬》故事經歷了抗日、國民、文革時期。戲曲是早期的民族藝術,京劇更是戲曲劇種的代表。梨園裏師傅教藝時的嚴厲、訓練時的暴力,這點我有感觸。我想當時是因為中國的國情不好,也沒有更好的教育方法。像正統教育中都常會出現類似的情形,更何況那些文藝事業工作者,“棍棒之下出孝子”這種落後思想在好多家長老師視為教育的宗旨。文藝工作是不入流職業,雖然當時京劇很受歡迎,但戲曲藝人論你再紅始終得不到地位尊重。在抗日國民文革時期,中國完全處在前進道路和文化方向的嘗試摸索期,所有人都在飽受人性撕裂痛苦。影片中主人公在面對着不同勢力的壓制和自身的藝術顯得無所適從,成為了權勢和思想文化衝突的犧牲品。

《霸王別姬》這部電影給人帶來了思考,對那年代人性觀念的思考。所以影片由於題材涉及到現代文藝工作者的痛楚,還有人物感情糾葛不明,造成上映時的審批阻擾,最後還是得於放映。上映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不僅榮獲第46屆法國戛納電影最佳影片金棕櫚獎,主演張國榮被提名當屆的最佳男演員,還打破了中國文藝片國外票房記錄,成為了中國文藝片的最高成就。張國榮功不可沒,他的表演在電影界大獲好評,《霸王別姬》也隨着張國榮的離世被人視為永久的絕唱。

霸王別姬觀後感 篇2

寫在前面:在《霸王別姬》的文化視野中,首要闡釋的是人生理想與現實在這對永恆的矛盾。在銀幕上,這對矛盾具象化為戲劇理想與生活困惑。"舞台小社會,社會大舞台。

本片充滿激情地敍述了這個延續半個世紀的故事,但並不滿足於僅僅動人地講故事。片中一些鏡頭,極具張力,具有相當大的歷史涵蓋面,每一個時代的更替對人民而言無所謂好壞,他們只關心自己的生活,過得好就是好政府、好時代。

在此過程中人物的變化益加發人深省。這部影片,在華麗的背後,藴含着深刻的哲理。攝影機緊跟人物命運而運作,情節波瀾起伏,富於戲劇性的生生死死的劇烈感情衝突一直貫串到底,比如影片剛開始時程、段兩人緩步進入黑暗的劇場,鏡頭在前方一路跟隨,極富意境。人物居於焦點,色彩的使用非常成功,紅色與暗色的對比巧妙的突出了人物,同時運用煙霧營造朦朧、神祕、哀怨的效果,在程蝶衣身上尤為明顯,台上的豔紅台下的青色相得益彰,他眼睛和身體的輕微轉動看來特別傳神,將內心的痛苦側面的突出的反應了出來。

另外,表演元素在電影語言構成中的比重大大提升,於是在演員的選擇上轉向明星。陳凱歌電影的演員表上第一次出現一批顯赫一時的星羣:張國榮、張豐毅、鞏俐、呂齊、葛優、英達、雷漢等,具備充分的商業元素,但同時,卻藴含深刻的文化內涵。造型刻意求工,鏡頭的涵義卻趨於明確簡練,一目瞭然;節奏亦趨緊湊。香港影評界對於本片的"雅俗共賞",叫好又叫座,以"通俗中見斑斕,曲高而和者眾"來形容,相當中肯。

在《霸王別姬》的文化視野中,首要闡釋的是人生理想與現實在這對永恆的矛盾。在銀幕上,這對矛盾具象化為戲劇理想與生活困惑。"舞台小社會,社會大舞台。

"無論中國或西方,都盛行這種對戲劇與社會人生關係的概括,因為這種概括確實相當精當地把握了這種關係的要領。但這種概括只側重於藝術反映現實的一面,藝術之為藝術,還在於它不等同於現實,首先,它融鑄着藝術家的審美理想。現實人生總是不完美的,戲劇在某種意義上是對不完美人生的彌補,從而或多或少帶有夢幻色彩。戲劇理想作為一種藝術境界,豐富人的精神生活,陶冶人的情操,卻並不提供現實人生所遵循的具體生活模式。因為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着巨大反差的。

在《霸王別姬》裏面使用了兩樣絕妙的道具,分別是—霸王(段小樓)和自刎的寶劍。電影通過段小樓成功的展示了程蝶衣的迷戀和對菊仙的背叛,通過寶劍的浮沉委婉的見證了段小樓、程蝶衣不尋常的"愛情"。而影片在理想與現實永恆矛盾的審美觀照中,顯然傾斜於理想化人生。雖然仍具那種理性批判的目光,並未將理想化人生過分理想化。

影片未迴避程蝶衣為日軍演出的失節,也示加避他沉淪於鴉的失行。但程蝶衣對京劇藝術痴迷的執着,"從一而終"的情感的真摯,超越世俗是非的我行我素,倘徉於夢幻與現實的迷離,寓有一片純真的童稚之心,構成了一個超凡的精神境界,瀰漫着一種霧失樓台月迷津渡的朦朧之美。

此片時間跨越了半個多世紀,並記述幾個不同時代政治變幻社會嬗替之軌跡,藝術難度很大。在這個意義上,影片的解答已屬難能可貴。不過人物命運的跌宕與時代風雲的投射,尚未到水乳交融之境。

某些政治變革之筆觸尚見意念顯豁,人物的時代滄桑感略顯不足,比如菊仙。影片最後的高潮,這種人物與時代的分裂更見痕跡。程蝶衣與段小樓在《霸王別姬》絕唱中虞姬以劍自刎,構思精妙,氣氛濃郁;沒有這戲不足以為全片劃一個圓滿的句號。遺憾的是,程蝶衣未自刎於演出權力被剝奪或被“”中人的尊嚴遭到殘酷蹂躪之際,悲劇的心理依據和情緒積累就不能説是很充分了。

霸王別姬觀後感 篇3

看了張國榮版的《霸王別姬》,裏面實在太多令人感動的內容,同時也發人深思。

這是一部細節極度精緻的影片,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有那樣的底韻,大概是照顧到國粹京劇這個極具內涵的文化吧?學藝的日子是苦的,但是並沒有太多的逼迫,他們都是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心甘情願。我看到小豆子、小賴子逃出來了,本該欣喜的,可是在那種情態下哭得無聲。他們看到有名角表演,終究抵不過內心的誘惑,冒着被打死的危險回到科班。我記得他哭着説了一句“他怎麼能成角呢,這得挨多少打啊”。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心情,正如看到一個好的輪舞者,我會默默想着他會摔得多慘,摔多少次一樣,正因來之不易才讓人舍不下又拿不起,矛盾可想而知。

我們總説人生如戲,反過來想想戲如何不是人生?一曲《霸王別姬》藴藏着多少道理?師傅告誡要從一而終,四爺解説得卻很殘忍,可是都有道理,不是嗎?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自刎是一切的結束,可是她卻在所有人心裏活了千年,時間不是一個結局,很多時候只會是開始。酒不醉人人自醉,戲本無情人多情,奈何!奈何!

如果只看了前半段,我是開心的,那段時光的他們雖然矛盾重重,吃各種苦,受很多的罪,但是他們從來都沒有對生活低下自己高貴的頭顱。

那時候的楚霸王的確是霸王,不畏強暴,有幾分骨氣,恣意而為,瀟灑活潑,不懂得怎麼趨炎附勢,讓人時刻擔憂但是又時刻豎起大拇指,是一個好漢。後面的霸王已經沒了霸王的風采,懂得了將就,開始去討好人,儘管第一次是為了救師弟,無可厚非。可是他的表現越來越讓人失望了,各種退步,直到後來對師弟的揭發,違心對妻子説出不愛她劃清界限的話,已經徹底喪失了自我。雖然在那種大環境下為了自保做這點犧牲算不了什麼,可是他對觀眾的傷害可算是很大的。其實最開始他就沒有全心全意在戲上,他把它當作生活的手段,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中有它沒它都是一樣的。

蝶衣不是這樣的,京戲是他的全部,他已經完全入戲了。他的師哥最常罵他的一句話便是:“蝶衣,你真是不成魔不能活啊!”罵他是戲痴戲迷,總是在生氣的時候告訴他分清楚現實和戲。可是對於一個愛戲懂戲的人來説,它和生活早就已經融為一體了,借用古聖先賢的一句話就是“道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程蝶衣是他還是她?我總是願意用這個“她”來稱呼這位程老闆,她早已經超越了性別的界限。蝶衣對於唱戲是不分國界不分階級地位,她眼中的人只有懂戲或者不懂之分,這是一個無邪純真的人至死都在捍衞着為戲者的尊嚴。對於日本侵略者,她誇讚“青木是懂戲的”,後來又在生死關頭説“青木要是不死,這京戲早就傳到日本國去了”。八年艱苦抗戰終於勝利,在大家對日本人恨之入骨的時候,她還在尊重死者的尊嚴,還在稱“日本國”客觀公正,思想情懷有着常人難以想象的高度。她的一生純粹為了虞姬活着,為了京戲活着。

她深情而又決絕,不肯將就,我想她的世界裏也許除了黑便是白吧?愛京戲所以不肯被糟蹋,在她救回的小四和師哥再一次欺騙打擊她之後,她心傷了,迷茫了,於是她一根火柴燒掉了所有的戲曲服裝,獨自一人走到了少時練功的地方,默默緬懷。她至孝,對於母親不肯透漏半點辛酸苦楚,一路坎坷,但是幾句碎語就為母親勾勒了一片淨土。直到最後,她怨的只是“原來你們都騙我”,不是怪世道不平人們不懂她和她的京戲,就是這麼簡單卻讓人羞愧。我寧願她哀歎,她大聲抱怨,至少這樣我會覺得她會開心一點,或者找到一二知己。

她曾問過“虞姬為什麼死?”,最後她也是和虞姬一樣死去,扮了一輩子的虞姬,她終於懂得了吧?不,也許她早就知道了,可是不願意相信,當所有的事情都過去,一切風平浪靜,大家都老了,不能唱了,她是找不到生存的意義了嗎?所以追隨自己的夢入了九泉,她在為霸王為虞姬為無辜死去的文化者,以及為京戲殉葬。可是用她做這個祭品,我覺得太過於奢侈。若她能到當世,那水袖一甩,蘭花指一翹,圓潤的聲音慢慢從嗓子裏逸出……我必為之傾倒。

霸王別姬觀後感 篇4

又一次看《霸王別姬》了,儘管對這部影片熟稔至及,可是當那昏黃的銀幕一出現,我又再一次陷入影片情節去了,並深深沉溺其中,以至於當最後的那一束燈光一收,我還是難以從中回過神來。

《霸王別姬》呈現給我們的是另一個是時空的的故事,但它給人無比的真實的感覺,刺激着人們發出對人性的感歎。我很喜歡《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在我看來,不管是電影裏燈光的設置、場景的交換、情節的曲折、人物的錯雜、情感的糾結等等,都給了留下了無以言及的震撼,我把《霸王別姬》當做一部傳奇,一部不朽的傳奇。

在這部傳奇裏,有兩個人不得不提,一個是電影中心人物程蝶衣的扮演者——張國榮,他讓虞姬這個角色深入人心,讓觀眾分不清戲裏戲外;另一個是導演陳凱歌,他拍出了從清末到文革後的百態人生,讓觀眾引發對人性的不同思考。

看過《霸王別姬》的人都説,哥哥成就了《霸王別姬》,甚至還有人説:“沒有張國榮,就沒有《霸王別姬》”。陳凱歌也曾經評價張國榮在霸王別姬的表演時,説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張國榮是一件銀器,而我要做的,只是把它擦亮。”無疑是説,哥哥在其中的表演可以説是可圈可點、無可挑剔的。如果電影像電視劇一樣,不斷翻拍,估計也沒有人敢叫板哥哥,挑戰程蝶衣的角色。所以,這個傳奇很大程度上是哥哥成就的。程蝶衣是劇中的靈魂,哥哥演活了這個靈魂。程蝶衣在台上台下分不清自己,他始終記得自己永遠是虞姬,這是因為少時的殘酷,早就使他死亡了現實,不記得或者説刻意忘卻了“我本是男兒郎”,漸漸地,他只願成了虞姬,所以,只願與師兄唱一輩子的霸王別姬,不願意少一年,一個月,一天,甚至一個時辰,因為即便少了一個時辰,都不再算是一輩子。隱藏在唱戲背後的,卻是程蝶衣對段小樓扭曲卻執着的愛。他希望台上台下,他都是虞姬,師兄都是霸王。所以我們看到,電影里程蝶衣憎恨着菊香,並不是因為她是“風塵女子”,而是他一廂情願地認為菊香搶走了屬於他的霸王。可悲的是,霸王卻始終都沒有把自己當成霸王。戲,對於段小樓來説,僅僅是一個謀生的手段,他不像程蝶衣般可以不顧一切,將戲凌駕於一切家仇國恨之上。他看的最重的還是自己,他,只是一個正常人,有正常人的感情與慾望。他不理解和他一起成長的師弟蝶衣對戲到底有多沉湎,他認為那是蝶衣的無理取鬧,甚至當着蝶衣的面憤怒地訓斥道“你還真是不瘋魔,不成活”。他瘋魔了,真的成了戲痴,戲瘋子,只要是懂戲的,哪怕是四爺、青木那種被人鄙視的人,也要為盡心地為他們唱。是的,哥哥將蝶衣那種對戲劇的瘋狂痴愛表現的淋漓盡致。以至於多年後,哥哥墜樓自殺時,很多人將之與影片中蝶衣聯繫一起。哥哥成了現實版的程蝶衣,“不瘋魔不成活”。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當一個人的一生都獻給了藝術時,他,是幸運,還是悲哀?張國榮和程蝶衣,兩個都為戲而生,是戲中的精靈,也為戲而亡,演繹了悽美的戲殤。或許,這樣才能成就了蝶衣的傳奇人生,他是悲哀的,因為他的一生都活在自己不可能的慾望裏。他又是幸運的,因為他的一生,都已與藝術糾纏打滾,水交融。他的一生,可以令男人迷醉,女人豔羨。他,用自己悲哀而幸運的一生,成全了戲裏戲外的絕代妖嬈。而張國榮呢,他又如何?顛倒眾生,最終顛倒了自己!成全了一個絕代妖嬈,卻終究不能成全這人生,渡了別人,卻終究不能渡自己。哥哥演活了程蝶衣,他更是把自己當成了現實版的蝶衣。沒有哥哥的完美闡釋,霸王別姬無疑將遜色許多,也極有可能湎於平庸。

當然,一部優秀的影片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賴於導演的導演能力。沒有陳凱歌,霸王別姬也不可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張國榮是一件銀器,他演活了蝶衣,而陳凱歌擦亮了這件銀器,他讓哥哥在戲裏能遊刃有餘地發揮,同時也很好講述了這個故事。霸王別姬是從民國唱到文革,時間跨度很長,但在陳凱歌導演的處理下,民國到文革結束的幾十年的故事卻在兩個小時的影片裏,一點也不顯得宂長。它是那麼自然而然地盤脱出這幾十年蝶衣的經歷,像流水注入大海那般,有經過懸崖峭壁的急湍,也有平地淌過的和緩,但沒有中斷。另外,陳凱歌對影片人物的處理也別有特色,他不像其他影片樣過分地醜化或美化人物,好像這個世界非善即惡,一點也不真實。霸王別姬裏的每個人物都有他們可愛的地方,段小樓不介意世人眼光娶“風塵女子”菊香為妻;日本侵略分子頭頭卻是個懂戲的人,尊重中國的戲曲文化;四爺也愛戲,懂戲,可為蝶衣出頭,只是因為他尊重蝶衣是個真正的戲子。而主角蝶衣和小樓也有不可愛的地方,蝶衣的過分瘋癲,小樓在文革中的人情世故,都讓這部影片人物真實而飽滿。我喜歡這部影片,還有一個因素是陳凱歌給這部影片增添的社會思考,尤其是文革時期蝶衣和小樓的遭遇以及影片結束呈現的那段場景-----文革結束了,蝶衣和小樓相見泯恩仇,擯棄了文革時期相互出賣的仇恨,在最後一次演霸王別姬中,蝶衣自刎於舞台,結束了他坎坷的一生。結局的意味深長,也頗引人深思。影片將兩個伶人的悲歡故事摻合了半世紀以來的中國歷史發展,兼具史詩格局與細膩的男性情誼,都無疑讓這部影片成為不朽的傳奇。

“人生就是在熬一碗稀粥,在歲月裏鬧哄哄一場,然後煙消雲散,只留下一聲歎息。”《霸王別姬》留給了我們這聲歎息。

霸王別姬觀後感 篇5

影片講述一對從小一起長大的師兄弟,段小樓演生,程蝶衣演旦,兩人一向配合天衣無縫,尤其一出《霸王別姬》譽滿京城。師弟傾慕師兄,然而段小樓在認為該成家之時迎娶了名妓菊仙,自此三人圍繞一出《霸王別姬》生出的愛恨情仇開始隨着時代風雲的變遷不斷升級,終釀成悲劇。

作為反思文革最優秀的影片之一,《霸王別姬》有太多太多感人至深的神來之筆。這部電影濃縮了中國近一個世紀的歷史,也是中國史上一個災難深重的時代。它把時代的轉換與人物命運的轉折緊密相連,結合社會性和民族性去表現人性的發展,又以人物命運來反映當時現實,使幾者達到完美融合。同時,《霸王別姬》生逢其時,在九十年代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大眾文化三足鼎立時期,它找到了極好的契合點。綜合以上種種,使此影片得以一直屹立於中國百年電影難以逾越的高峯。

霸王別姬觀後感 篇6

《霸王別姬》是湯臣電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説,由陳凱歌執導,李碧華、蘆葦編劇;張國榮、鞏俐、張豐毅領銜主演。影片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傳於我輩門人,諸生須當敬聽,自古人生於世,需有一技之能,我輩既務斯業,便當專心用功,以後名揚四海,根據即在年輕。

小樓是裏面唯一一個平凡的`人,或者説,是裏面唯一一個平凡的男人,他有他的慾望和軟弱,他有他的剛強和骨氣,是裏面最接近我們自己的一個,是最像真實的我們自己的一個、影片中的其他人,都有自己超凡的一面,都有自己逸然於世的一面,而小樓,只能是個平庸的自己。

時代的車輪一遍遍碾壓過的幾個人的人生,段小樓最終趴下了,屈服於社會,出賣親人朋友,出賣靈魂,不再是那個有擔當的師哥和丈夫!程蝶衣歷經各種折磨卻依然執着!執着於他的師哥、京劇、他的虞姬!他純潔!人戲不分,雌雄難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都是自己成全自己!他最後成全了自己。

《霸王別姬》的故事一直以來為人們所傳誦,霸王的豪情、英雄氣概為人們所崇尚、追求。所以京戲《霸王別姬》就成了一出名段,名段自然少不了名家啊,程硯秋與楊小樓就是其中演義的最為經典的一對,然而他們已然成了電影《霸王別姬》中程蝶衣與段小樓的人物原形。

霸王別姬!時代的車輪一遍遍碾壓過的幾個人的人生,段小樓最終趴下了,屈服於社會,出賣親人朋友,出賣靈魂,不再是那個有擔當的師哥和丈夫!程蝶衣歷經各種折磨卻依然執着!執着於他的師哥、京劇、他的虞姬!他純潔!人戲不分,雌雄難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都是自個兒成全自個兒!他最後成全了自己,作他自己的真虞姬死在他的假霸王身邊!死在那把能讓他成為正宮娘娘的真寶劍下!菊仙雖是出身不好,確是那麼的乾淨、聰明果敢,電影裏的主角段小樓和程蝶衣從相愛到反目,兩個人對於愛執着。

滿腔熱血的蝶衣,眼含熱淚的虞姬,下跪求饒的段小樓,讓蝶衣的神情冷了下來。不錯,人若總是瘋魔在這凡人堆兒裏是沒法兒活的。霸王每死一次,虞姬便隨他死一次。活在戲裏的蝶衣,終究隨了虞姬的命運,不曾出賣霸王,不曾卑躬屈膝,卻真真切切地自刎了,他沒有等霸王,自己先走了。沒有瘋魔的小樓,勸蝶衣不要瘋魔的小樓,總歸是成不了真正的霸王。整部電影的時間跨度非常大,從北洋政府到新中國的成立。從兩個人的身份、心態變化揭示了整個社會的歷史變遷。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有着理想堅守的人往往會受到命運的捉弄,但是不懂得堅守的人才是最可悲的。不懂堅守的小樓最後成了孤家寡人,無妻無子無知己,只得再扮着霸王的身份回憶當初。不怨歷史,不忘初心。懂得堅守的人,即便最後還是未達心意,卻也是死得其所。我還是願做那個不瘋魔不成活的程蝶衣。

我想,哀愁在於京戲《霸王別姬》讓人對霸王的英雄氣概,蓋世豪情有着無限的景仰與膜拜,哀愁在於電影《霸王別姬》告訴我們,即使是在戲台上演義霸王的段小樓也僅僅是個凡人,平凡的即使在生活中遭遇四面楚歌的時候也只能妥協,也只能將漢軍聒噪般的楚歌硬生生的聽下去,卻不能像戲台上的楚霸王項羽一樣突圍、斬將、齎旗,一樣為自己留得尊嚴。

生活本身就是一場紛紜複雜大戲。不是每個人都能找準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演好自己的角色。在社會的大舞台上,有不少人像程蝶衣那樣,因為各種原因而迷失自己,生活在鏡像界中;也有人像張國榮那樣,極易受周圍環境影響迷失自己,情緒鬱積自殺而亡。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要迷失自己,在這場戲中每個人都需要找準自己的所要扮演的角色,演出自己的精彩,實現自己的價值

《霸王別姬》敍事緊湊,環環相扣,節奏合理不拖拉。本片用社會的發展促使人性的改變,用人性的改變造成命運的不同。故事情節合理,遵循因果。以時間為序的敍事順序層次清晰不宂長。描述手法自然不造作。在時代的刻畫方面既符合當時社會背景又能體現歷史的滄桑感,不愧為一代鉅作。

面對楚漢爭霸中的兩個主要人物,雖然項羽最後失敗了但是我還是喜歡項羽的。就像李清照説的生亦豪傑死亦鬼,想想當初霸王舉鼎,破釜沉舟。楚霸王是何等的豪氣雲天,雖然吳江一別,但西楚霸王仍然是西楚霸王。其實我特別想項羽能回江東東山再起,但是想想項羽是何等的英雄氣概,他又怎麼會拋下八千江東子弟而獨身離去,於是他依然自刎去烏江邊。

想我項羽乎。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霸王別姬觀後感 篇7

霸王別姬敍事緊湊,環環相扣,節奏合理,不拖拉,我覺得很好看!

本片用社會的發展促使人性的改變,用人性的改變,完成命運的不同故事情節和李尋,遵循因果,以時間順序的敍事順序,層次清晰,不宂長,描寫手法自然不做作,在時代的刻畫方面,既符合當時社會背景,又能體現歷史的滄桑感。

電影中光的特效運用的很出色,電影開頭就是用光線漸暗的方式把觀眾拉回舊時代!在小樓結婚時,喜慶的色彩與傷心絕望的蝶衣,處於黑暗的色彩,形成鮮明的對比,反映人物內心,感受精神狀態與氣氛,電影音效與配樂方面也是極佳的,電影中多次出現的叫賣聲,反映了人物緊張侷促不安的心理狀態,電影的配樂營造了大氣恢宏的氣氛和中國典型文化的格調,電影中演員的造型方面也非常考究,符合時代特徵的服飾道具等,更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程蝶衣和段小樓的經濟,精細造型!段小樓有一套京劇行頭,程蝶衣有四套。這五套行頭,無論是法官服裝配飾還是粧容,都十分精緻,突出中國京劇的特徵,使人看起來賞心悦目。

總之,《霸王別姬》是一部極具視聽之娛,又能讓引人深思的好電影!

霸王別姬觀後感 篇8

首先不得不説一下,自己看這部電影的原因。這學期我選了中國當代小説研讀這門研討課,老師帶我們解讀了很多的中國當代小説,而他提到了很多次霸王別姬這部電影,而且一直在對它好評,所以忍不住就看了。

這部電影給我的直觀感受就是震撼,真的是震撼。從故事的設想、演員的演繹、情節的細膩、電影的場景、人物的成長、時代背景的反映,給我帶來了極大地衝擊。以前從沒有接觸過張國榮的任何作品,所以對於大家對於張國榮的尊敬都沒法了理解,但是看了霸王別姬之後,真的不得不佩服張國榮,感覺他把蝶衣的那種柔與剛以及隱忍都表現出來了。還有就是鞏俐的表演也讓我咋舌。以及影片所反映的那種京劇文化在逐漸受到破壞的現狀,也讓我在看影片的過程中思考當時的時代背景,也感受到了在不同的時代下人民大眾以及文化事業者的痛苦。還有一個我的感受就是,我感覺這個電影以蝶衣的成長為主線,似乎蝶衣的每一步成長都伴隨着死亡。踏進戲園子的蝶衣,伴隨着的是他身上的女性一面的消失;少年時代的蝶衣,伴隨着小賴子的上吊死亡;日本人侵略中國,成角兒了的蝶衣伴隨着科班師傅的死亡;民國時期的蝶衣,伴隨的是陸小樓和菊仙的孩子的死亡;建國時期,伴隨着袁四爺的死亡;文革時伴隨着菊仙的死亡;直至最後他自己的死亡。

霸王別姬觀後感 篇9

很久以前看過這部電影,那時年輕,不能體會,看不出它好在哪裏。

最近重看,久久不能平靜。

首先是演員的演技好。很多男演員演這種女性化的角色,很容易演得彆扭尷尬或者令人生厭。他們是用誇張的肢體語言去表演。張國榮已經和角色合二為一了,他的眼神,他的動作,他的一顰一笑,都是帶着蝶衣的故事和思想的。鞏俐的菊仙也非常有魅力,把一個敢愛敢做,老辣聰明又美麗無奈的女性演得入木三分。她的美不是網紅們標準的大眼睛、瓜子臉,而是非常有辨識度,有自己獨特的味道和性格,令人印象深刻。

我想,真正的藝術家大概都是像程蝶衣那樣,眼裏揉不下一粒沙子。這樣,才能投入,才能讓思想始終保持純淨。純淨了,才能創作,才能出神入化。藝術,真的是要不得半點功利心,要不得半分污染的。小四的急功近利和霸王最後的屈服,越發襯托出程蝶衣對感情和對藝術的堅守、執著。

喜歡老電影的暗色調,喜歡菊仙為了愛情奮不顧身、孤注一擲的勇敢,喜歡程蝶衣站在舞台上的風華絕代。程蝶衣吃了那麼多苦,經歷了那麼多的污濁不堪,可是,依然是乾淨的。不是那些花花綠綠的戲服,也不是什麼技巧,內心的乾淨才是一個人最大的魅力。

創作,就得眼裏揉不下一粒沙子,不受花花世界的紛紛擾擾。

做人,就得眼裏揉不下一粒沙子,不能隨便妥協和低頭。

這世界充滿艱辛,有的人像霸王被生活改變了,有的人像菊仙被生活打倒了,有的人像程蝶衣,生命中的每一分鐘都要活出自己,活得潔白,活得純粹。面對生活,程蝶衣是真正的贏家,哪怕遍體鱗傷但心始終強大和昂揚。

霸王別姬觀後感 篇10

早聽説張國榮版的《霸王別姬》很好看,分兩次看完,到最後謝幕才感覺自己沒看懂。是從頭到尾徹徹底底的沒看懂。於是又上網去翻網友們的影評,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劇情有這麼深刻的內涵啊!

這種感覺讓我哭笑不得,我竟不懂電影到這種地步了嗎?

後來又仔細翻看了不同網友的影評,覺得他們都有很深厚的文化修養,這麼一對比下來讓我嚇了一跳,別人都看懂了,就我沒看懂,豈不説明我的文化修養很低?

仔細回憶一下,我是從來不看文藝類電影的,就算去年李安的《少年派》炒得沸沸揚揚我也沒看,不是沒時間,我知道就算看了我也看不懂。至於文字方面的東西,散文和詩歌我都是不碰的,高中的時候曾經買過一本《餘秋雨散文集》,看了幾篇也沒看了,説實話興趣真的不大。

但是我對思想類的作品很感興趣,尤其是古文。韓愈文集、道德經、論語什麼的被我背的滾瓜爛熟,而且還不是有意去背自然熟的那種。我覺得這種微言大義的東西才叫有意思。

單是這樣的話,僅僅只能説明我個人口味有傾向性,但不止於此,就電影來説我肯定不是什麼電影都不看,當然,是有被動性的,如果哪部電影不是宣傳的人盡皆知,我也很少有閒情去觀摩觀摩,所以你看,什麼樣的電影會宣傳的人盡皆知,都是些大製作啊,像《戰國》、《夜宴》、《無極》、《新四大名捕》等等,那畫面多恢宏啊,打鬥多刺激啊,看得我一愣一愣的,巧的是每次等我看完沒多久網上就好多影評説這些都是爛片。

大家可能知道我要説什麼了,一個平時只看商業爛片的人,怎麼可能看得懂真正的好電影。

這個我真的是感同身受,尤其是看完《霸王別姬》之後,我不認為程蝶衣是因為沉醉於藝術而分不清男女,我只看到整部電影就是在講兩個好基友的故事,我也不認為小樓和蝶衣有多麼高尚的節操,只看到他們的矛盾從沒消停過,更加沒覺得程蝶衣的扮相有多貌美,甚至沒覺得哥哥的演技好在哪裏(僅指本片)。

這麼好的電影就被我糟蹋了,這就是隻看商業爛片的結果。

作為普通網民我們不可能有專業電影人那麼執著的審美觀,往往別人搞一下宣傳,強調一下賣點,我們就被吸引過去了,尤其是透漏一下里面有哪些美女帥哥,我們這些純情青年哪忍得住好奇心。

試想一下十年後,90後和00後都成長起來了,他們看電影以商業爛片為主,看書以快餐小説為主,看電視劇以言情戲為主,看綜藝以明星爆料為主。

那個時候,好電影只有奧斯卡評委在看,文學鉅著只有諾貝爾評委在看,好電視劇只有學院派當成案例研究,好綜藝節目只能半年內銷聲匿跡。

覺得很悲觀是嗎?今天有我在這裏反思自己和所處的環境現狀,十年後肯定也會有人幹同一件事,甚至可能更多。成龍連拍了兩部電影都表現得中流砥柱大義凜然,所有人都在拍爛片,他拍好片,就很容易脱穎而出。爛透了之後正是棒極了的開始。這就是,物極必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7kwky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