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知識文庫 >專業資料 >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精選20篇)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精選20篇)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的寫作方法

(一)簡略寫出自己閲讀過的書籍或文章的內容,然後寫出自己的意見或感想。明確的説,就是應用自己的話語,把讀過的東西,濃縮成簡略的文字,然後加以評論,重點的是(着重)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見。

(二)將自己閲讀過的文字,以寫作技巧的觀點來評論它的優劣得失、意義內涵,看看它給人的感受如何,效果如何。

(三)應用原文做導引,然後發表自己的意見。比如我們可以引用書中的一句話做為引導,然後發表見解。

(四)先發表自己的意見或感想,然後引用讀過的文章來做印證。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精選20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傳習錄》心得體會(精選2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1

陽明先生大名早有耳聞,後世學者對他推崇備至,潛心研究他陽明心學之人也不在少數。自公司開展朗誦活動以來,始讀陽明先生《傳習錄》,目前已讀2章,記錄感悟如下:

陽明先生的心學認為世間存在一種天理,天理存在於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內心存在一種良知,良知與天理是合一的。人類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良知,並依照良知來行事。而同時,知和行又是合一的,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為表裏,是為知行合一。另外,如果不去“行”,也不能認識“知”,更也不能真正的認識良知。因此,把陽明先生的學説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話就是:做人做事憑良知。

這裏就會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人為什麼要時時處處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義為何?對陽明先生來説,也許這並不是問題,因為他從12歲起就立志做聖人,他認為致良知就能夠達到聖人的境界。那對於我等沒有做聖人理想的普通人來説,為何要依良知行事呢?我想,此意義應該在於,致良知可以給我們一個更加美滿的人生。也就是能讓我們獲得更加長久和穩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絕成功、拒絕為聖,但我想不會有人拒絕幸福吧。

陽明先生認為天理的對立面就是人慾。人慾讓我們去追求金錢、名利、美色,人慾唆使人不勞而獲,懶惰、傲慢。與此同時,金錢、名利、美色這些慾望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覺得缺,越追求越痛苦。而依照良知來生活,勤奮、感恩、自律、助人、為善等行為,則可以讓人的內心越來越平靜,從而體會到喜悦和幸福。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與人慾鬥爭,就需要克己。當克己成為一種習慣,人慢慢的不再被慾望所戰勝的時候,內心的良知會越來越清晰。而人慾的力量會越來越減弱。最終可以找到內心的光明。

陽明先生的學説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淺。但他的學説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為他的思想可以讓人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同時,他的思想強調實踐,強調只看不做、只想不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我學習了他的部分思想後,感到整個人的內心充實、踏實、平靜了許多。開始更多地去關注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正確,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關注自己得到了什麼,結果會如何。自己的理想也變成了要成為一個無愧於心的人,而也就逐漸不再患得患失、迷茫困苦。

這本書讓我找到內心的核心價值體系,並依此指導自己的人生,相信繼續讀下去、反覆讀下去會有更多的收穫。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2

問:“孔門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禮樂,多少實用。及曾皙説來,卻似耍的事,聖人卻許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點這意思卻無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無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謂‘汝,器也’,曾點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無實者,故夫子亦皆許之。”——《傳習錄》

三種志向,三種人生態度。王陽明解讀的不是誰對誰錯,是前三個弟子在立志向的時候,有“意必固我”跟着,只有曾點在立志向的時候是沒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給自己立志向的時候都是想當然,認為自己肯定能達到。自己沒有評估自己的能力,還沒有像孔子那三個弟子一樣,雖然説還在跟孔子學習,但本身實際上已經具備這個能力了。

孔子認為他們可以達到那個境界,所以孔子沒有批評他們。曾點的境界就更高一點,沒有從自身的能力出發,而是從自身的心境出發。自己現在也沒有達到曾點的境界,還是想很多世俗的東西,都是跟物質利益有關。進入師門之後和很多人聊天,都會問到他們的願景是什麼,大家在談願景的時候,不知不覺也會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會有人説我一定要成為一個百萬富翁,也會有人説我必須要成為一個慈善家,而且越説越覺得自己的事是真的,這樣就跑偏了。

而且後來説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沒有變化是因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學”。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缺哪補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別有遺憾。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3

問:“知識不長進,如何?”

先生曰:“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仙家説嬰兒亦善。譬嬰兒在母腹時,只是純氣,有何知識?出胎後,方始能啼,既而後能笑,又既而後能識認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後能立、能行、能持、能負,卒乃天下之事無不可能。皆是精氣日足,則筋力日強,聰明日開,不是出胎日便講求推尋得來。故須有個本原。聖人到‘位天地,育萬物’,也只從‘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上養來。後儒不明格物之説,見聖人無不知、無不能,便欲於初下手時講求得盡。豈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幹;及其有幹,尚未有枝;枝而後葉;葉而後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傳習錄》

當一段時間學習不長進的時候,我也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以前我給自己的回答是“還是不想”。我覺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陽明的回答則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學習的本源是什麼。

我們看到大樹的樣子,絕對不是它是小樹時,我們想到長大後的樣子。就像我們看現在的自己,你不會在幾歲時能想到今天的樣子。我理解就是生長的力量在一點點的改變着我們。“為學”也是有一種力量的,王陽明講這個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為學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來看本源是這個,只不過有時忘記了。雖然也在時刻提醒自己,但還是經常逐物。就是為學之心不真切。

如果對為學着急,就沒心思想別的,只能一門心思放在為學上。王陽明曾説過“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對為學不持有一個敬畏心,做事不專注,就會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然後自己還後悔,悔過又精進兩天,又重回懶散狀態。就這樣來來回回反覆。我以前總是這樣,意識到自己偷懶的時候就立志,沒幾天就忘了,想起來又立志,就是古人説的“無知者常立志”,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緒,向未發之中前進。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4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説閒話、管閒事?”——《傳習錄》

王陽明對“持志”的比喻簡單、直接、有意思。簡單是因為他並沒有把持志説的多高大上,沒因為它是一個遠大的理想,就把它説的與現實脱離。直接是因為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每一個人身上都會有感受到疼痛的時候,最常見的胃疼,牙疼。疼起來的時候哪有心思想別的事情。有意思是因為他舉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脅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時候才能威脅到生命。牙疼的時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過去了。心痛的時候怎麼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過去了。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讓我們專注,但疼痛背後能帶來的後果更讓我們謹慎。

我就在想,我對於自己的志向有沒有像對待心痛那樣時刻警惕。答案是沒有。我依舊有閒暇時間去忙一些跟志向沒有關係的事情,甚至是浪費時間的事情。説明我對自己志向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絕對強烈的意願。

説閒話,管閒事,後面就是置閒氣。把時間都浪費在這些沒有用的事情上,就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自我修行。持志做到了,如心痛沒做到,説明我專注不夠。還是沒把自己想明白,從認識自己開始。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5

王明陽是歷史上少見的大儒,《傳習錄》是他的一部哲學著作,是他的學生根據他的語錄修訂而成的,是宋明心學集大成之作,是我們研究宋明心學的重要文獻資料。

《傳習錄》幾乎包含了王陽明的所有哲學思想,我分別從上、中、下三捲來分析這本經典。

我們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傳習錄》的上卷,另外,上卷中還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學觀點。他指出聖人之學的關鍵之處在於身心之學,強調身體之外的躬親力行,不能把聖人之學當成純粹的知識來傳教;如果只將聖人之學談論於口耳之間,不用於實踐及思考,則無法領會這些知識的精要,也無法發揮這些知識應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陽明闡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問題,還講述了心學的基本內容與其立言的目的。在這一部分,他全面暢談了自己的學術宗旨,並用自己的哲學觀點解釋了一些有關人心本體的疑問,以及不同人所表現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講述“致良知”的思想,這也是宋明心學的主要內容。心學是由王陽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陽明在這一部分結合自己的個人修養,提出了“人人皆可為聖人”的主張。這一主張的提出具有進步意義,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縛,對後世唯心主義哲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陽明的“四句教”,它們不僅使王陽明的哲學體系更加完備,同時也是後世學爭論的焦點。“四句教”的內容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意思是説,人心的本體至純至潔,不為善,也不為惡。人心有了意念,才導致了善與惡的滋生。能區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則是為善去惡的關鍵。“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討道理,糾正偏頗的認知與行為,是認識論的重要內容。

王陽明認為,“格物”之“格”其目的在於去除心之不正,以扶正人的思想和行為。在這一點上,他與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家的見解不同。朱熹等人認為,“格物”的目的在於“致知,只有通過對外物的認識才能明瞭人心,從而達到扶正思想和行為的目的。另外,王陽明認為“心即理”,“知”是人心生來所具有的。朱熹則將“心”與“理”一分為二,兩者便產生了分歧。而王陽明也在《傳習錄》中對朱熹等人的理學思想提出批判。這些理論顯示出王陽明心學思想的本體論特徵。

《傳習錄》不僅全面闡述了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同時也傳達了王陽明辯證的教育思想。通過閲讀《傳習錄》,不難發現其生動活潑的內容,感受到其不俗的語言魅力。悉心研讀此書,對學習中國哲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6

漆雕開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説之。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曾點言志,夫子許之。聖人之意可見矣。——《傳習錄》

這一段給我的啟示,人必須要修身,修身之後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幹什麼,不可以幹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跟自己的能力有關,跟社會環境也有關。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不是別人説我們能幹什麼,是我們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幹。能幹,怎麼幹?不能幹,需要補什麼?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不能別人一捧自己就飄飄然。冒然到一個崗位上,對自己、對企業、對別人都是不負責任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幹不好會讓自己的名聲變臭,到時候想挽救可就難了。儒家講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環境並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者説環境不適合去幹這個職位,那你就要選擇另外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也就關係到我們怎麼對待生活,曾點對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認同的。對待生活的態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脱離於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場得意,還是職場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繼續。要保有像曾點那樣的心態,樂觀的面對生活。我覺得曾點就應該是達到了喜樂平和的狀態。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7

問:“寧靜存心時,可為未發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氣。當其寧靜時,亦只是氣寧靜,不可以為未發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慾、存天理,方是功夫。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若靠那寧靜,不惟漸有喜靜厭動之弊,中間許多病痛,只是潛伏在,終不能絕去,遇事依舊滋長。以循理為主,何嘗不寧靜?以寧靜為主,未必能循理。”——《傳習錄》

問:“寧靜存心時……”這一段説出了現在人普遍容易犯的'問題,靜心本來是方法不是結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變成了喜靜厭動。身邊很多人在追求着靜心,特別喜歡待在那種狀態裏。以前我也覺得在這種狀態裏就是修行修到了,現在仔細一想還真是王陽明説的只是氣定而已。有事的時候氣一亂,就定不下來了,然後就從靜的狀態出來了。發現這種靜的狀態並不能指引我們把發生的事辦明白。王陽明把功夫説的就是念念去人慾,存天理,我認為關鍵處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慾有時我也能做到。隨着修行做到的概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慾這就太難了,每個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惡念、雜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靜的時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慾。動的時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慾。如果只依賴靜的時候,那所有的繁榮都只是虛假的繁榮,你覺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學問。你要走修靜的路線,就偏離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豈能靜。追求存天理,去人慾是可以達到靜的。但反過來想通過靜,達到存天理,去人慾就難了。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8

問:“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復有惟一也。‘精’字從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純然潔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篩揀惟精之工,則不能純然潔白也。舂簸篩揀是惟精之功,然亦不過要此米到純然潔白而已。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者,皆所以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約禮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誠意之功,道問學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誠身之功,無二説也。”——《傳習錄》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裏説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達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陽明用大米舉例,要想得到潔白的大米,這個過程都是“惟精”,得到潔白的大米,這個結果是“惟一”。從《大學》的角度來講,“止於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從修身的角度來講,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惟精”。後邊提到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做到“惟一”。廣博地學習、審慎地提問、慎重地思考、明確地辨析、堅定地奉行,這些都是方法論。這五點都做到了,才有可能達到“惟一”。

從我自己來講就沒做到。以前覺得自己博學還可以,這幾天看師父每天發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處,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審問”就是要問自己是什麼?還要問自己為什麼?明確這個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這件事情當中的情慾念。最後如果清楚了,那麼就要堅定的去執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們人生最後的目標其實都是一個。要想達到這個目標,你一生當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個標準,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爾的實現中庸並不能叫“惟精”,也達不到“惟一”。必須需要一生當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證中庸之道,才有可能達到“惟一”。一生篤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9

最近心血來潮,拜讀了陽明先生的《傳習錄》,雖然對其中有些古文不甚理解,但能大體會意,讀完之後深刻為古人的智慧、勇毅等品質所折服,這些傳統經典值得現代人學習,也應該被不斷傳承下去。

陽明先生繼承了宋代的心學“理論,並以自己的體悟不斷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血體系“,其中致良知“、知行合一“是思想核心,影響古今內外無數人,甚至間接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成為經濟騰飛時期韓國的精神範本……曾國藩評價説: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而我認為,在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傳習錄》對於國家政治建設現代化、推動文化強國戰略以及優化社會建設佈局都有着重要意義。

《傳習錄》中有一句話叫做名正言順,一舉而可為正於天下“,王陽明在這裏表明了他自己的觀點:名分正當,言辭才合於道理。名分合宜,國家就平治。

名分不正,國家就混亂。我認為這裏的名分“二字,在今天可以改為法治“,我們要建設法治國家,各項法律法規的制定要合情合理、有據可依、覆蓋全面,這樣才能讓社會運行更加順暢,國家更有權威,百業興盛,政通人和。而我想我們修改憲法的目的,也正是為了適應新時代新形勢,契合時代潮流。另一方面,《傳習錄》中的致良知“對於保障政治清明、生態良好也有很大作用:如果每位官員都本着良知而言行,按照良知要求自身、開展政務,那麼必然能做到拒腐防變,更能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着想,為人民服務,就如古語所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患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只要每個公務人員能做到這一點,我們的國家治理何愁得不到進步。

《傳習錄》還告訴了我們一些在社會治理方面的一些智慧。每個時代的背景都不一樣,社會的主要矛盾也不相同。社會的治理核心方向是解決當前最重要的矛盾,例如我們現在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就是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所產生的矛盾,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解決這個矛盾,社會才能不斷前進。在解決矛盾過程中,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不斷地摸索中獲得經驗,進而深化為理論,指引我們前進。

《傳習錄》在文化塑造方面也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社會上每一個個體其實都是國家、民族的一個文化因子,如果每個人有思想、有文化、有智慧、有勇氣,那麼民族就有希望。從另一方面來説,我們國家倡導正能量,社會和諧是大家都願意看……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10

一、理得即心安?

《傳習錄》的精髓在於將心和理合二為一了,他説心即理也,心和理是一體的,不可分開的,理就在人的心中,不必向外去探求,即所謂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但是,這個理到底是什麼呢?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而且非常大,不太好概括。我以為這個理不是別的,而是合理。理只是一個合理,合理就是理。中國人最倡導的就是合理,我們似乎總是很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很沒有原則。但其實我們是講究的合理,做合理的事,説合理的話,而這個理則需要自己去把握和體會,卻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和尺度。中國人一直講的是心安理得,我的理解就是,只有合理才能理得,理得才能心安。

自己在心裏覺得合理,在邏輯上講的通,自然就能心安,得到一種心理上的平靜和安慰。試想,如果有件事你一直想不通,你心裏能安寧嗎?肯定是心裏不踏實以至於輾轉反側,痛苦不堪。一旦你恍然大悟了,把這件事的前後捋順了,想通了,能夠説服自己了,自然如釋重負,彷彿獲得解脱,從心理上獲得一種安慰。這就叫,理得才能心安,只有合理的東西才能讓自己心安,不合理的東西你不會心安。忽的想到多年來部隊內部關係中發生的問題,心不安,不就是因為不得理嗎?帶兵人,要想心氣順,簡單的説,就是要合理合法而已。

二、“實踐”才是王道。

踐行之路,從無坦途。但是如果説只要在心裏覺得合理了,就會得到心安了,人生從此再也沒有煩惱了,那也未免有點自欺欺人了,與王陽明的本意相悖了,王陽明説一定不要欺天罔人,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王陽明的弟子也發出這樣的疑問,説誠使昏暗之士深居端坐,不聞教告,遂能至於知致而德明乎?為了解決這個疑問,王陽明又提出了“知行合一”這個命題以救其弊。

他認為,知行本是一體,不可截然分開,知即是行,行即是知。有是知即有是行,知是行之體,行是知之用。王陽明認為光有知是不夠的,知而不行非真知。如果你自己在內心覺得合理,邏輯上説得通,這不代表就一定真的合理,很可能到實際中又變得不合理了。所以才要知行合一,把自己內心覺得合理的東西用外界事物來驗證,用行動和實踐來證明你的理論是合理的,這也就是實際合理。所以,光有邏輯合理是不夠的,還要實際合理,或者事實合理,經過事實驗證的合理才叫真的合理。

這就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本意。所以,王陽明回答他弟子這個疑問的時候,説昏暗之士,果能隨事隨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則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所以,王陽明的心學經常給人一個誤解,就是教人要去靜坐冥想,參禪打坐,包括他的弟子在內都這樣認為。他們會想,假如一個人成天什麼也不做,整天在那裏靜坐懸想,是不是就能體悟真理,超凡入聖了?當然不是這樣,王陽明説的很明確,要隨事隨物精察此心之天理,就是説要在事上磨練。在心靜的時候方便反思,通過省察克治的功夫來悟道,但這是不夠的,更要在事上磨練,要使沒事和有事的時候心境是一樣的,要在具體事情上來體會平時所思所想是否合理,不能知道做不到,知道就去做,做了才真知道,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功夫。

王陽明年輕時很迷戀仙釋二教,也就是道教和佛教,但他後來很反對仙釋之説。因為他覺得佛道都是隻在靜上下功夫,卻沒有去事上磨練,最後都是虛空頑靜,不切實際,與聖人之道不合,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真正好的一生,總是需要我們去行動。去做無數件別人不屑嘗試的小事,拒絕那些試圖迷惑你不需匍匐的虛假繁榮。

三、信念成就夢想。

大家是否注意到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一些人,無論遇到挫折還是迷茫,都會微笑着面對生活,看到他們,我們猶如看到了星星和月亮,他們的臉上總是洋溢着陽光燦爛的笑容,因為他們永遠不缺乏信念,必將實現夢想。與他們相比,我們是否還在沉醉於困惑,藉口迷茫而拒絕展開青春的翅膀?要知道,生命的天空不可能向母親一樣永遠慈愛和安詳,尤其在部隊中,不可能天天灑滿明媚的陽光,偶爾也會瀰漫迷茫的風霜。迷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醉於迷茫,別人都在頑強的活着,我們有何理由忘記了自己前進的方向?印度的聖雄甘地,南非的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全身不比礦泉水瓶子大多少的澳大利亞人約翰庫提斯,我們崇拜他們,就是面對挫折,他們能夠做到心安理得的迷茫,正是他們用默默無聞的耕耘完成了別人認為無法完成的工作,讓他們成為了人們心目當中的偶像。

所以,通過研討《傳習錄》,最重要的是要面對迷茫,不要慌,它不會因為你的慌忙,就放棄對你純潔思想的侵蝕。更不要以傷感的眼光來看待迷茫,因為迷茫是一杯茶,聰明的做法就是勇敢的面對,並且樂觀的去品嚐。總之,迷茫過後,要麼讀書,要麼奮起?總之要保持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凡事不必苛求,但求心安理得就好,因為真正的輝煌並不是沒有平平淡淡的時候;真正的英雄也並不是沒有曾經的悲傷;面對迷茫,不僅要心安理得、更要知理心動。那是生命莊嚴的考驗;更是勝利無尚的榮光。這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力量,憑着它,我們不一定取得勝利,但畢竟是在一步步走向輝煌!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11

先生曰:“後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謂上達未當學,且説下學,是分下學、上達為二也。夫目可得見,耳可得聞,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學也;目不可得見,耳不可得聞,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達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學也;至於日夜之所息,條達暢茂,乃是上達,人安能預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語者皆下學,上達只在下學裏。凡聖人所説,雖極精微,俱是下學。學者只從下學裏用功,自然上達去,不必別尋個上達的工夫。”——《傳習錄》

看完之後發現原來古人也和我們現在的人犯同樣的錯誤。我理解的上達功夫,就是知識裏説的本體論。現在的人對於自己越是不瞭解的、感覺神祕的東西,就越是感興趣。

以前我也這樣,總是想追求一些形而上的知識,自己能不能理解是一回事,説出去讓別人聽不懂,自己感覺到很有面子,這也是其中的一個目的。

這裏面王陽明講的很清楚,上達和下學是一個功夫,不追求下學的上達全是空中樓閣。下學就是上達,《中庸》裏講“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不從基礎的理論開始,想直接到達哲學的頂峯,那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儒家,我們是入世的學説。追求的就是立功、立言、立德。所以儒家的一切知識都要以現實為出發點,學的東西要在現實當中可以應用的上。只談理論,不落實到實踐上,就達不到知行合一。王陽明舉的樹生長的例子特別的實際。我們不能一開始就設定出樹長什麼樣子,你只有不斷的去澆水、培育、養護,它才會向上生長。至於樹能長什麼樣我們控制不了。就像儒家説的我們不可能改變任何人那樣。想要追求上達要從自己內在做起,向內求。心擦亮了,明德顯現,仁義禮智,我固有之。上達也就實現了。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12

讀了王陽明先生的《傳習錄》之後,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長,僅僅是讀過一遍的我是絕不敢説出完全領悟王陽明先生的思想這種話,但讀完《傳習錄》後,我確實有了一絲自己的感悟。王陽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時光長河,確實值得人細細品味。

第一點,修心。王陽明先生認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覺良知。良知在人,永遠不會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慾所矇蔽,並不是他沒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使歸於正道。在私慾萌芽之際將其扼殺,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點,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參透事物本質,掌握知識本源。需要斷案,就從斷案的事上學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時不能因對方無禮而惱怒,不能因言語婉轉而高興,不能因對方哀求而屈意寬容。唯恐心中有絲毫偏離而妄人是非,這就是格物致知。拋開事物去學就會不着邊際。

第三點,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讀書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於行,所以讀書必須用來指導行,從而知行合一,是謂“經世致用”。只讀書不思考,只會越來越糊塗,只思考不讀書就會變得自我。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事物中體會到良知,這個時代物慾橫流,當人們漫無目的庸庸碌碌地四處奔走時,不妨讀一下《傳習錄》,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義。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13

問“子夏門人問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張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傳習錄》

我覺得王陽明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正是體現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年輕時候的交友哲學和成熟之後的交友哲學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我們想要的結果不一樣。年輕的時候喜歡特立獨行,喜歡與別人不一樣,喜歡個性,所以交朋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喜好來評斷。王陽明這個回答是基於對人性的瞭解,因為年紀輕所以容易衝動,“對”不是我們去做事情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儒家提倡不問喜不喜歡,但問應不應該。可年紀輕輕的時候,他的行事準則完全是反的,先問喜不喜歡,再問應不應該。如果不喜歡,這件事情應該幹他也不幹。如果喜歡,這件事不應該幹,他也會冒着風險去幹。因為這就是年輕。王陽明年輕的時候經歷過五溺時代,他更能清楚自己的喜好所帶來的結果。所以他説子夏的話是對的。

可人總是要長大的,當人逐漸成熟的時候,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我們想要的結果就不是光問喜不喜歡了。就像成家之後,你去超市買東西,只有100塊錢,你看到了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但是你還要買菜,那你選擇買菜還是買你喜歡的東西?買菜一定是更重要的,這就是應該,因為年齡的關係,他排在了喜歡的前面。所以當人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時候,他交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樣了。子張的交友原則“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就更重要了。我們在社會上奮鬥就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資源,社會資源是離不開人際關係的。

不能説自己喜歡跟誰交朋友,就跟誰交朋友。你需要去想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可以為對方帶來什麼。如果你光想着和對方交朋友去利用他,他肯定也不會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對不如你的人包容不了,比你行的也不會包容你。那就真的變成高不成低不就了,怎麼還能有人脈資源,你的人生怎麼能走向成功?所以王陽明説子張的觀點也是對的。

用不同的階段去看待人際關係,這才是儒家説的中庸。人是活的,關係是活的,如果我們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定義在一個標準範圍內,那這個社會還有什麼可發展的未來?社會的成長是伴隨着人的成長不斷進步的。儒家提倡漸修,從小到大需要我們一步一步、一點一點的去改變自己。正因為人生有這種不確定的因素,我們才可以在挑戰中成長。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14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於中,則又因藥發病。”——《傳習錄》

後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説明我們知道錯了。但知道錯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錯誤是另外一回事。我們後悔的原因可能會有很多種。多數情況是因為錯誤帶來的結果是我們不想要的,然後才開始後悔。還有的情況是別人告訴了我們的錯誤,我們覺得別人説的有道理,才開始後悔。再有就是我們修身當中每天反思會發現自己的錯誤而感到後悔。王陽明説當我們能感到後悔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是去掉我們病根兒的藥方。藥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們自己。有的人害怕藥苦,雖然知道吃藥可以治療自己的病,也拒絕吃藥。正確的藥方需要正確的吃法,吃到適應症的病人口中才能見效。

就像我們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説自己有傲慢心的時候,實際上自己就是傲慢的。彷彿傲慢並不是壞事,而是一種榮耀。還有一種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問題。每天都去尋找醫生給自己開藥,東求西求。不管開多少正確的藥方,自己不吃也沒用。反而會舊病復發。所以感到後悔只是開始,不是結束,如何讓我們以後不後悔才是更重要的,這也是孔子為什麼誇顏回的原因,因為顏回不貳過,不貳過就沒有再後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們反思的時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錯誤,而是要想如何開藥方去治療自己的錯誤,讓自己不再犯,這樣反思對我們才有效果。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15

問:“你看不清楚,怎麼看?”

老師説:“這只是字面要求,不清楚。所以,還是從舊社會學起比較好。他能看得多,理解得多。只是他雖然為了學業什麼都懂,但是一輩子都得不到。你必須在身心上努力學習。做不到的,一定要轉向自己的心和身體,才能過。蓋四書五經,然説此身心。這種身心叫道,而身心則清明,沒有別的。這是為了學習心靈。”—— 《傳習錄》

我也有同樣的問題。我不識字。我看不懂怎麼辦?我還是照字面理解,這就把我們帶到了儒學的另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我個人把知識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正確的知識。像我們從小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和公式,都是對的。然而,這些知識對我們的現實生活並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沒有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問題。第二類是有用的知識,即我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使用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處理人際關係的知識。我之所以看不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當做正確的知識來讀,或者按照以前的方法和套路,如果不結合自己的生活,我不會印在自己的骨子裏,但我還是留在了儲備中。

大師説,向他學習主要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所以我們應該摒棄舊的模式,創造新的體系。如果我們在向師父學習的同時遵循舊的套路,還不如不學,這樣會耽誤師父的時間和我們自己的時間。

我們通常説的是“一本書讀一百遍,但就是用心去讀。不用心讀,讀一千遍也沒用。所以無論是學習還是修行,都要從修心開始。有了心才能有意識,有了意識才能主動解決這個問題。心不在焉不僅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聽,更是浪費時間。沒有綜合的知識,即使正確的知識對你也是無用的。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16

先生曰:“為學大病在好名。”

侃曰:“從前歲自謂此病已輕,此來精察,乃知全未。豈必務外為人,只聞譽而喜,聞毀而悶,即是此病發來。”

曰:“最是。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飢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沒世而名不稱’,‘稱’字去聲讀,亦‘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意。實不稱名,生猶可補,沒則無及矣。‘四十五十而無聞’,是不聞道,非無聲聞也。孔子云:‘是聞也,非達也。’安肯以此望人?”

——《傳習錄》

我以前就好名,當時還不知道學習和修身的區別。不管做什麼總是喜歡被看見,被誇讚。聊天兒的時候也喜歡發表自己的觀點,讓自己顯得與別人不同。現在好名依然存在,只是隱藏的更深了。不會像以前鋒芒畢露,但還是會“聞譽而喜,聞毀而悶”。貌似這種情況在絕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體現,主要還是太在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往深處來講,是因為自己的內心沒有力量,需要別人的認同才能給自己傳達這種自信。實際上自信是自己給自己的,不是別人認為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認為你行你才行。

王陽明説要想克服這種好名就要務實,我理解的務實就是要有志向,也可以説是終身為之奮鬥的目標。也就是説當你忙起來的時候,心就沒有功夫去好名了。如果你覺得時間緊迫,不抓緊努力,就離目標越來越遠的時候,你就更沒有時間去想別的了。反過來講你有好名之心,就是你閒的。就像你在幹活的時候,心在幹活上,別人看見你幹活,誇獎你的時候,你是聽不見的。如果當你幹活的時候,別人一誇你幹得有多好、有多努力的時候,你就洋洋得意,就説明你的心沒有在幹活上。

人雖然不要好名,但要愛惜自己的名聲。要讓自己的行為對得起自己的名聲,發現哪裏不對的時候,要馬上的去改正。不能等到自己死去的時候別人來評價,那時候就沒有改正的機會了。不追求出名,但是要修身。儒家通過修身去達到“君子不言利,而利在其中”。如果在五十歲知天命的年紀,還不想着去尋道修身,那這輩子是白活了。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17

問:“燕平雲‘講理無私’。‘講道理’和‘無私心’有什麼區別?”老師説:“心就是理。”“無私之心”就是“講道理”,不講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內心和理智,你就不會好。”

他還問:“史的激情不染人間,這似乎是無私的,但拋棄人情往來是不合理的。”他説,“這只是統一事物,只是讓他成為一顆私人的心。”

—— 《傳習錄》

王陽明用朱的話來解釋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義的表現。正義要體現,就要改掉後天養成的習慣。自私是後天養成的體現,無私是去除的。無私當然是正義。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義得不到彰顯,那是因為你的心被後天矇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簡單來説就是無私。他們是一回事。如果兩者分離,就是因果關係,這是朱的理論,王陽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陸成問及佛教的無私之心與理性的關係。他認為佛教無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孝順。在我們沒有盡孝之前出家,首先是違反人倫的。作為一個人,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必須孝順。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沒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慾望被拋在一邊,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愛呢?父母在世時,你追求的是佛教的無私之心,即沒有正義的體現。你的心被你對佛教的無私追求矇蔽了。説白了就是你為了慾望拋棄了人際關係,因為自私而不理智。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學是理性的體現。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18

看了王陽明老師的《傳習錄》,覺得老師的話很有意義。我絕不敢説我看完《傳習錄》後完全理解了王陽明老師的思想,但看完《傳習錄》後,我確實有了自己的感悟。王陽明老師的智慧跨越了時間的長河,真的值得細細品味。

第一,修身養性。王陽明老師認為,修心就是奉獻良心。一切都在心裏,只要心在省裏,就是良心。不欺騙良心,相信良心,自覺良心。良心在於人,永遠不會消失。拒絕給予良心的人是被物慾矇蔽了雙眼,並不是説他沒有良心。化干戈為玉帛是外在功夫,化干戈為玉帛是積極的,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讓它們回到正道上來。在你自私的慾望萌芽的時候就將其扼殺,為了培養你的真誠而阻止其發生。

第二點是學東西。知道就是認識事物,再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知識的本源。如果需要破案,就要從中吸取教訓。這才是真事。比如在判案的時候,你不能因為對方的無禮而懊惱,不能因為話語的圓滑而高興,不能因為對方的懇求而屈從於包容。因為怕自己心裏有一丁點偏差,就知道對錯。把事情放在一邊去學習是不相干的。

第三,知行合一。知有行,知有行。知為行,知定行。讀書的目的在於知,知的目的在於行。所以一定要用讀書來指導做,這樣知行合一才叫做“經世致用”。只有讀書沒有思考,只會越來越迷茫,只有思考沒有讀書才會成為自我。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事情中體驗良心。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19

問:“延平雲‘當理而無私心’。‘當理’與‘無私心’如何分別?”先生曰:“心即理也。‘無私心’即是‘當理’,未當理便是私心。若析心與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問:“釋氏於世間一切情慾之私都不染着,似無私心,但外棄人倫,卻是未當理。”曰:“亦只是一統事,都只是成就他一個私己的心。”

——《傳習錄》

王陽明通過朱熹老師的一句話來闡釋他的“心即理”學説,“當理”就是天理顯現,要想天理顯現,就要去掉後天的習染。私心就是後天習染的體現,去掉了就是無私心。無私心當然就是天理。反過來講,如果你的天理沒有顯現,那是因為你的心受到了後天的矇蔽,心有私慾就是有私心。簡單的説當理等於無私心,它倆是一回事。要是把他倆分開説就是因果關係,這是朱熹的理論了,王陽明是不認同的。

有意思的是陸澄又問了佛家的無私心和當理的關係,他認為佛家的無私心是不當理,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得盡孝。在我們沒盡完孝的時候出家,這首先就是違反人倫的。作為一個人,父母把我們生下來養大,我們必須要盡孝。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可能沒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慾拋去一邊,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時候,你去追求佛教的無私心,這就是天理沒有顯現。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無私心矇蔽了,説白了,你為了你的慾望拋棄了人倫,因為私心所以不當理。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即理的一個體現。

讀《傳習錄》心得體會20

漆雕開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説之。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曾點言志,夫子許之。聖人之意可見矣。——《傳習錄》

這一段給我的啟示,人必須要修身,修身之後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幹什麼,不可以幹什麼。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跟自己的能力有關,跟社會環境也有關。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不是別人説我們能幹什麼,是我們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幹。能幹,怎麼幹?不能幹,需要補什麼?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不能別人一捧自己就飄飄然。冒然到一個崗位上,對自己、對企業、對別人都是不負責任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幹不好會讓自己的名聲變臭,到時候想挽救可就難了。儒家講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環境並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者説環境不適合去幹這個職位,那你就要選擇另外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也就關係到我們怎麼對待生活,曾點對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認同的。對待生活的態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脱離於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場得意,還是職場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繼續。要保有像曾點那樣的心態,樂觀的面對生活。我覺得曾點就應該是達到了喜樂平和的狀態。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zhishiwenku/zhuanyeziliao/8j8v2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