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心靈點滴觀後感「最新」

心靈點滴觀後感「最新」

病人是完整的個體,病人自己有能力對自己的疾病負責。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靈點滴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心靈點滴觀後感「最新」

心靈點滴觀後感【篇一】

現在我們都説正能量,生活在這個社會中的每個人現在都急需這樣的能量,就好像心臟病人急需救心丸一樣。這整部劇中最正能量的人就是亞當的微笑,看過一些人的影評説看這個人微笑的時候甚至會流淚,本來一部喜劇卻因為温情而會使你流淚。98年的片子,很老的片子,主演是羅賓·威廉姆斯,曾奧斯卡獲獎者,他有着屬於自己的搞笑風格。

從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會注意到,原來長大對於人來説可能就是在於一瞬間,可能你現在身為幾十歲的身體但是內心依舊是孩童。當亞當回答出一名自願進入精神病院的患者提出的幾根手指頭的問題時,他發現自己長大了,就僅僅是這一個很離譜的問題,他就這樣的成長了。可能你和我都會有過這樣的一個想法那就是幫助身邊的人但是我們卻沒有堅持下來,這就是人格的問題,當然我也是有問題的人。

亞當開始了自己的計劃,他不斷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幫助一些人,有的時候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他一直都是在堅持着做下去的。很難想象的是這樣的電影確實來自於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樣的故事過於的完美或者是理想主意了。亞當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中遇到了自己心愛的女孩遇到了自己的朋友,還有就是遇到了自己的敵手,因為亞當碰觸到了一些人的權利。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肯定會有變革的,但是每次變革就好像戰役一樣會有人站出來説NO。亞當碰觸到的敵人並不是過於的強大,他有權利去申訴,但是這個人直到最後也沒有醒悟,這可能就是最後的弊端。

都知道是在變革的過程中最害怕的是什麼,最害怕的就是懷疑,亞當也曾經懷疑過自己的做法是否是正確的。當亞當的女友被病人殺害的時候他開始了懷疑,即使那麼多的人去阻止他的放棄,他還是那麼的執拗。可能他也沒有預料到生活會是這個樣子的,自己在即將要成功的時候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還好的就是他堅持了下來。命運就是這樣不會讓你的人生過於的完美,沒辦法,我們只能用現在的一些方法去彌補那些過錯。

記得亞當的一些哭泣,那些淚水中包涵了太多的無奈,懺悔,在墳墓上他讀着送給她的詩句,可惜的是她在也聽不到了。這樣理想的故事真正的發生了,從開始到最後他一直是微笑着面對自己的生活。不管面對是誰,即使是陌生的面孔,他依舊用自己的微笑感染了那麼多的人。

心靈點滴觀後感【篇二】

不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眼涙也不是第一次汩汩而流了。

"525"我愛我心理健康日,校園組織的心理健康專題講座。我們觀看了電影《心靈點滴》。

劇中派奇(威廉羅賓斯飾)反對傳統醫界那種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態度,他認為惟有多和病人溝通才是成為好醫生的不二法門,所以他常跑去醫院和病人互動,但也因此成為了醫院的問題人物,但事後也證明,許多醫院無法管理的病人,都能受到派奇那股熱情感動而努力活出自己。

派奇心儀的女主角是同班同學,但課業上的壓力,加上派奇總是和她閒聊一些非課業上的東西,讓女主角覺得派奇在浪費她的時間而很討厭派奇,但漸漸地,她瞭解到派奇不只成績優異,而且有一顆悲天憫人的愛心和遠大的理想抱負–「成立一個讓病人充滿歡笑的醫療環境」。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女主角因為他沒有注意那個精神有問題的病患,加上女主角的'視病猶親,讓她獨自走進病患家裡而慘遭殺害,因此而讓派奇心灰意冷一陣子,差一點放棄理想。

所幸,生命的無常,可貴的便是它讓人絕望的同時,它也給了人無限的希望。自責難過到曾經也想輕生的派奇,終於在山頂上再度找到了自己看待生命的角度,重燃起以往助人為樂的信心和勇氣。

他堅信,醫病之間也是一種人際關係,不應該照著傳統教科書所言,做情感切割,反而要貼切相連。所以醫生不該只是躲在象牙塔裡做實驗,或是開藥動手術,而是要儘早地學會和人相處,學習傾聽和交談。

同時,在他的定義中,醫生就是廣義的助人者,而所謂醫療行為,要治療的不是一種病,而是一個人。

對抗疾病可能會失敗,但如果以人性的同理心對待病人,抱著互助為濟的精神,則幫助病人,陪伴病人度過疾病苦痛,這件事是永遠都不會失敗的。

這部電影是由真人真事所改編,片尾敍述這位派奇醫生在電影拍攝結束為止,已正著手重新建立他的「家人醫院」,而且目前也己有了近3000名的醫生,正排隊準備加入他的行列。

這部片有許多發人深省的對白,例如:「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冷漠。」等等,一字一句都敲入我心。

而派奇對女主角深情款款朗讀了一段智利詩人聶魯達(Pablo Neruda )的情詩,收錄在100 Love Sonnets/Cien Sonetos De Amor (聶魯達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短詩 17 (Sonnet 17),我也很喜歡。

心靈點滴觀後感【篇三】

電影圍繞着兩種治療態度的醫生的故事展開敍述的。其中,主人公Patch代表的是具有人文關懷的一類醫生,另一類代表的以傳統的治療方式對病人進行治療的一類醫生。

主人公Patch所代表的具有人文關懷的這類醫生不僅僅關心病人的生理上的病痛,而且注意給病人帶來快樂,帶來心靈上的安慰。主人公與病人維持一種友好的朋友關係,在治療時更加關注病人的情緒、感受。如,在稱呼病人的時候以病人的名字代替“××號病人”的叫法,這種叫法讓人充分地讓病人感到自己被尊重,而不是自己是病態的。主人公在兒童病房裏把灌腸的氣球套在鼻子上,把體温表、輸液用的架子和夜壺都變成雜耍道具來逗病房裏的小孩子,讓這些稚嫩的臉上重新綻放出發自內心的笑容,一掃原先病房裏死氣沉沉的氣氛。

從醫學上的意義來説,具有人文關懷的治療方式猛烈地抨擊了生物醫療模式。生物醫療模式將人看成是由一個個部分所組成的,而未把人看作是一個整體,忽略了人的情感因素。然而,無數的醫學奇蹟告訴我們,諸如意志、感情這些非理性、帶有強烈主觀性的東西對健康的保持、對疾病的恢復具有強大的、不容忽視的作用。

其次,更加重要的是,從醫生與病人的關係角度來分析。這種富有人文關懷的治療方式改變了傳統的醫生和病人之間不平等的關係。傳統的治療方式是醫生主導的,醫生依靠其專業知識來確定病人的病況,病人常常是被支配,沒有發言權,她們的需求不被醫生所充分了解。如此一來,在這種治療模式下,醫生和病人有強烈的距離感,如片中反映的一樣,病人極有可能不配合治療,從而向醫生、護士發脾氣,這不但對病人自己的病情不利,也僵化了病人與醫生之間的關係,造成了惡性循環。

與傳統的治療方式不同,具有人文關懷的治療方式徹底改善了醫生與病人之間的關係。醫生不只是充滿專業知識的撲克臉,而是一個離病人最近的朋友,能理解他們,關心他們,將他們看作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這就讓病人感到尊嚴。

以人文關懷的方式來治病的思想中存在着一個前提:病人是完整的個體,病人自己有能力對自己的疾病負責。而對比傳統的治療模式,傳統的治療模式的前提是,只有依靠專業的知識才能對病情作出準確的判斷以及治療,因此病人只能感到自己的身體不舒服而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處理這些病症。

隨着對生物醫療模式的抨擊日益強烈,以及人道主義的思想的不斷加強,人文關懷的治療方式必定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


 

標籤: 觀後感 點滴 心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4l8k9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