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觀《師德啟思錄》有感

觀《師德啟思錄》有感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師德啟思錄》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觀《師德啟思錄》有感1

良好的師德對學生人格的培養起着重要作用。作為一名教師,自身的人格具有無窮的感染力,能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教師的人格魅力首先體現在對人的真誠和善良上,教育學生不是演戲,決不能搞雙重人格,要言行一致,表裏如一,使自己的品行在學生身上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語言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物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會感到老師就是他們的榜樣,教師的人格就會在學生身上體現出來。

一、好言笑語面對學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教師的語言要有人情味,同時又要富有哲理性。這樣的語言必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的目的。

1、話語温暖,滋潤心田

教師對學生多説一些温暖的話語,使學生深深地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懷,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也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因為只有教師得到了學生的尊敬與信任,學生才會樂於接受老師的教育和幫助。

2、忠言順耳,方可利行

人們常説:“忠言逆耳利於行。”現在的學生逆反心理比較強,往往逆耳的話在他們身上行不通,教師對學生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還要嚴而有理,如果再用一些學生樂於接受的語言,就會達到完美的效果。

二、真心關懷理解學生,增加師生情感

再大的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喜愛,學生只有感受到老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但是情感的識別是一種複雜的認知過程,包括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等,所以師愛要明明白白地用行動表現出來,才會容易被學生體會到。

1、點滴關懷,打動心靈

誰都願意得到他人的關注和重視,尤其是學生,當得到老師的一句温暖的問候,就會覺得無比幸福。這樣就會消除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進而產生親近感。

2、理解寬容,善待學生

理解就是“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能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包容學生。理解就意味着尊重,理解就意味着寬容。理解就不會在學生犯了錯誤的時候懲罰他,而是想盡辦法幫助他解決問題。

三、喜怒哀樂溢言表,感染學生的人格

教師適時地把自已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學生通過教師在處理問題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受到感染。

1、抓住時機,表達欣喜

在教學工作中,常常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偶發事件,這就需要教師善於抓住教育機會,因勢利導,對學生進行活潑的教育,我剛接班主任的那幾天,班上比較混亂,屢屢出現犯錯誤的情況,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為了一件小事,大打出手,因為事情發生在交接班的時候,我沒有深追,等過了兩天之後,我找到這兩位同學笑嘻嘻地説道:“請你們幫忙討論一下如何處理班上同學之間打架的情況”,男生馬上辯解自己沒有打過架,我順勢説出自己瞭解的事情真相,他一臉紅。我接着説:“能夠不計前嫌,相互關心,這就是好學生,我為你們能夠友好處感到欣慰”。經老師一點撥,他們覺得同學之間的確應該友好相處。果真成了團結互幫的好同學。教師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欣喜之情,在事情的處理中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當怒則怒,是非分明

對學生的教育以鼓勵表楊為主,並不等於隱瞞其缺點,一味地遷就,這樣會導致學生不能準確全面地瞭解自己,不能明辯是非,也就不利於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學生很喜歡原來的班主任,我接班後,很多學生不聽我的,在課堂上忘乎所以,故意調皮搗蛋,課堂進行的很不順利,當場,我非常嚴肅的批評道:“對於班上有些同學的行為,我感到非常氣憤,你們這樣做是不道德的,已經深深傷害了我,我不會歡迎你們的”。我想通過我的不滿告訴學生:自己做事時,要想到別人的感受,即使沒有傷害他人的意思,但不剋制自己的情緒,也會傷害他人,這就叫做損人不利已,教師生氣態度表現的明顯,學生就會是非分明。

3、流露悲哀,觸動心靈

有些學生自制力差,染上很多惡習。有兩個屢犯錯誤的學生,一天晚上上網被我抓住。事發後,他們沒有承認錯誤的態度,還想狡辯隱瞞,當家長和教師雙方進行教育時,他們還不服。我非常悲哀的説:“我為你們的執迷不悟感到非常難過,你們的大好青春竟讓自己給毀了,這樣下去,你們的前途不堪設想”。學生看着我深切而悲哀的表情,才深深的低下了頭。

觀《師德啟思錄》有感2

近期觀看了《師德啟思錄》,當看到江蘇某地一位小學校長帶領全校教師艱苦創業,在長期工作中,形成了一個團結向上、積極進取的團隊,多次取得佳績獲得上級表彰時,我深有感觸。聯想到我在學校工作幾年來的經歷,我對馬卡連可提出的教育集體理論有了更深的認識。一個學校或任何一個團隊、集體,沒有團結協作、樂於奉獻的團隊精神,缺乏大公無私、堅強統一的領導班子,是不能得到持續、健康的發展的。

我校屬鎮中心小學,學生相對較多,班容量較大,教師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加之實行一費制,辦公經費緊張,教師付出與所得與本鎮同類多數學校的教師相比反差極為明顯,但我校在多數學校出現管理鬆懈,成績下滑的情況下,領導班子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帶領全體教師愛崗敬業, 比干勁、比奉獻,共同努力,在艱苦的條件中,教學成績連年穩中有升。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以下這幾方面。

1、統一、堅強、以身作則的領導班子。一個團隊、集體,缺乏科學、統一的認識,不會產生力量。這種凝聚力、向心力的產生僅靠高壓不行,俗話説:管人要管心,我理解的是,管心就是打動人的心,感化人的心。我校多年來,校長及中層幹部一直站在最前線,主動承擔兩科以上課目的教學任務,帶頭講公開課。上級檢查組來到我校,班子成員主動申請接受檢查,在查閲教師常規教學資料中,任何人不搞特殊化,學期末工作總結中,靠績效拿獎金,這其中往往出現這種現象,班子

成員拿獎金數額往往最低,甚至最低的和教師當中最高的懸殊是成倍數關係的。當然這其中原因很多,但少不了的是平時繁多的管理事務對教學的影響,但這種情況大家都毫無怨言,很少計較。[JP3]如此一來,什麼簽到、跟操、到班輔導、政治學習等工作紀律就很好維持。其實,教師是最通情達理的。領導帶頭做到了,也就管理得差不多了。僅僅要求別人如何去幹, 自己卻置身局外,不去履行,有誰會買帳青涼學校的班子成員對這點有很深的認識。

2、共同的`見解、信念,互相幫助,為共同的目標而奮鬥。

一個集體、團隊有了力量,還要方向一致、目標一致,才可無堅不摧,無戰不勝。否則只會窩裏鬥,引起內訌。長期以來,青涼的教師都認識到,教育是一個奉獻、犧牲的職業,它要求人淡薄名利、甘於清貧、樂於奉獻,處處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領導班子以這種信念要求自己,勉勵教師,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年年站在新的起點上,及時確定一個又一個奮鬥目標,為之揮淚流汗。隨着一費制的實行,學校經費緊張了,我們目標沒降低,管理沒放鬆。從全縣教學成績來看,我們的目標不低於前3名。在鎮內,我們力保第一,各年級各學科,要求及格率達90%,優生率達35%。每學期開學第一週,相繼召開校委會、全體教師會,討論制訂並通過學期工作目標計劃。長期以來,形成了良好的習慣,有了共同的目標、信念。我們在奮鬥中相互幫助、相互約束,共同促進。我們的平行班學科教師坦誠相見,互相進步,共同奮進,共同研究學生、研討教學,定期開展經驗交流。跨年級教師經常在一起商討、交流教學經驗,注意各年級的配合、銜接。二年級教師郭國菊自己三歲的小孩從早到晚都讓保姆帶着,自己一心埋頭於教學工作,忙備課、忙補差。有時顧不上吃飯,近在身邊的孩子難得見上一兩面。有一次, 孩子生病,高燒38℃,她卻一直捨不得放下對班上幾名差生的輔導,沒帶孩子去醫院就診。後來在多數教師及學校領導的催促下,才把孩子送到醫院,結果孩子幾天沒有吃飯,瘦去一大截。還有一年級教師馬莉,在語文教師有一次請假中連續七天一人從早到黑工作在班,一節課沒有落下。噪子啞了,喝點開水,累了,找學生説説笑笑。七天來,沒半點怨言,且班級紀律好,這樣的事情在我校實在太多了。

大家身處這樣的工作氛圍,耳濡目染,不知不覺被融化在忘我的工作中。

3、勤儉節約、一心為公,處處以教學為重的後勤保障。到青涼工作過的人,都知道青涼有位好師傅汪翠平。她有一手好廚藝、一顆慈母心,以及讓人為之驚歎的耐心、責任心。每日三餐,餐餐兩三席,餐餐都那麼可口,叫人時常有身處家中的感覺。可以這樣説,每一分教學成績的取得都閃爍着汪師傅的辛勤汗水和良苦用心。當別人為她的工作感歎時,她總是用疲憊的聲音淡淡地説: “大家都如此努力,我也僅僅做了我該做的事。”這樣的人大家不會忘記。其實青涼還有一位好後勤保障——總務主任萬孝林。他言語少,心地卻細,從一日三餐的一棵白菜到學校建設的大筆開支,處處精打細算。硬是在一費

制極度緊張的情況下,為教學工作創設了一個幸福、詳和、舒服的工作環境。雖然我校日常事務多,應酬接待頻繁,但每學期客餐費用和同類學校相比,都相對較低。教師伙食標準一直保持較高的質量、較低的價位。他在財務管理上有一個原則:能不開支的堅決不開支,必須開支的儘量把費用控制得最低。

但教學上的開支他毫不吝嗇。每年的教學獎兑現、教學設備添置,雖然金額往往超出年初的計劃,但出人意料的是,卻從沒難到過他。他總是滿臉笑容的籌集資金,足額兑付。用他一句話:再窮也不能在教師的血汗面前打折扣。就是這樣,一費制實行一年來,多數學校連連增加赤字,無法運轉,我校卻能得到正常,高效地運轉。這其中沒有他們的良心、細心、苦心,也是不可能的。

4、良好的人文素質。在青涼工作的人,可能都有一個很深的感觸:這裏的人與人之間是坦誠的、純真的、和諧的,整個集體洋溢着開誠佈公、積極向上、團結進取的氛圍。人們都説:三個女人一台戲,青涼近二十名女教師,但全校上下,從未因私事發生過爭執。教師之間沒有勾心鬥角,扯皮鬧事的現象發生。多年來,職稱晉升,評優表模,星級教師認定,都是公開的,大家心服口服。閒暇之餘,大家在一起討論的是教學經驗、班級管理心得、教研教改。工作中,大家比干勁、比奉獻,不計得失。全體教師保持一種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良好心態。目前,全校高學歷教師達50%,其中又有三名教師在攻讀本科學業。多年來,教師的教學能力、師德水平不斷提高,適應素質教育的能力愈來愈強。

總之,一個集體、團隊成長離不開集體的力量,唯有我們每個人盡職盡責、團結協作,有明確統一的目標並共同為之奮鬥,我們的團隊才會永葆青春活力。

標籤: 有感 啟思錄 師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40z32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