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觀後感 >

中學生觀看《中小學生人格教育》講座觀後感

中學生觀看《中小學生人格教育》講座觀後感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許多關於孝的名言,例如:孝是做人之根,百善之首:正為本,孝為先等。歷史和現代有很多個人在孝道方面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例如:宋代精忠報國的岳飛,現代我們敬愛的毛主席和周總理等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中學生觀看《中小學生人格教育》講座觀後感

中學生觀看《中小學生人格教育》講座觀後感

週六上午八點,我和媽媽共同收看了威海公共頻道于丹老師的講座——中小學生人格教育,令我獲益匪淺。

眾所周知,于丹老師是北京師範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對儒家經典有着很深的研究。她的演講聲情並茂,具有很強的説服力。

通過於丹老師講述的.幾個小故事,我懂得了許多人生的道理:

從“小男孩和大樹”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其實父母就是那棵大樹,我們就是那個小男孩。當我們小的時候,我們喜歡和父母玩;隨着我們慢慢的長大,漸漸疏遠了他們,只有當我們需要什麼,遇到麻煩時才會回到她們身邊。不管出了什麼事,父母總會在那裏,給你任何他們可以提供的東西。這個故事聽起來很殘酷,但兒女的一生,不就是從父母身上獲得那麼多的機會嗎?所以,多陪陪我們的父母吧,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

“年輕人應聘”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那些能夠在嘈雜、喧囂的環境和複雜多樣的信息中尋找並獲得真正有價值的信息的人,才是勝利者,才是能適應社會的人。

“雞蛋、胡蘿蔔和茶葉”的故事,説明了:社會像一鍋滾開的水,誰也不能要求它給你降低温度。但是你可以適應這個温度,融入這個社會,在煎熬中舒展自已,展示自已獨特的美。既然我們不能要求社會降低温度,那隻能選擇不一樣的自已。

這次講座深深震憾了我,它告訴了我們為人處事的道理,對待生活的態度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所以,今後我一定會不斷完善自我,調整自我,力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guanhougan/40mr9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