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魯濱孫漂流記優秀讀書筆記(精選7篇)

魯濱孫漂流記優秀讀書筆記(精選7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魯濱孫漂流記優秀讀書筆記(精選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魯濱孫漂流記優秀讀書筆記(精選7篇)

魯濱孫漂流記優秀讀書筆記1

他,面對環境的惡劣,沒有絕望,也沒有退縮,而是用勤勞的雙手與頑強的毅力,經受現實的挑畔與嘲弄,讓現實一次一次向他低頭,創造了不朽的奇蹟。他,就是魯濱孫!

喜歡冒險的他,曾在一次航海中發生意外,孤身一人流落在一個荒島上,憑着堅定的信念,在荒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終回到了英國。

機智樂觀,勇敢鎮定的他,從淒涼到知足安命,從沒有食物到擁有成羣的山羊,這是一個多麼難熬的艱辛過程啊!可他卻做到了!做得近乎完美!

他在面對即將出現的野人,並沒有一度陷入慌亂與恐懼之中,失了方寸,而是勇敢地面對現實,想辦法戰勝危險,並救下了“星期五”……這種種經歷,怎能不令我們敬佩?

二十八年,多麼漫長,多麼艱苦,多麼難熬!每天都生活在極度恐懼之中,可他卻勇敢地戰勝了困難,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生活難題,換作我們,估計早已嚇傻了吧!

當今社會,很多人因為一點點的挫折,而一蹶不振,例如:某某學生因受不了高考失利的結果,而跳樓自殺;某某老闆因做虧了某種買賣,從而選擇了輕生……總之,現在的人,總是因為一點點挫折而白白浪費了一條寶貴的生命,這是多麼不值啊!

魯濱孫的經歷讓難忘:面對挫折與挑戰,要敢勇面對,不要退縮,也不要輕言放棄,揚起樂觀積極的風帆,生活將會更美好!

魯濱孫漂流記優秀讀書筆記2

魯濱孫曾經説過:“我的脾氣是要決心做一件事情,不成功決不放手。”他的故事、他的話鼓舞了我,也鼓舞了千萬個目標明確、渴望成功的年輕人。沒有人跡的孤島,沒有人類痕跡的荒島。在二十八年之後,成功的脱胎換骨了。建起了兩幢牢固舒適的房屋,灌木得到合理的修整。成羣被馴養的家禽安靜的待在畜欄裏。岸邊,一艘小船在大海的懷抱裏有節奏的晃動着,魯濱孫用他勤勞的雙手,為自己營造出了一個新天地。

辛勤的努力,可以改變人生,不是嗎?多少成功的人,不是靠着辛勤的努力改變人生,生活對於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時候的天分卻不高。有一天他在家讀書,一篇文章不知讀了多少遍,卻依舊背不下來。而這時他家來了個竊賊,潛在屋檐下,希望等曾國藩睡着了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看曾國藩還不睡覺,只是把那篇文章讀了一遍又一遍。賊人大怒,跑出來説:“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然後將那篇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賊人是很聰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聰明,但是他只能成為賊,而曾先生卻成為了毛主席都欽佩的人。這就是公平所在,賊人天分很高,但沒有努力,依舊是賊。曾先生或許天分不高,但他努力了,成為了一代偉人。

上帝的天平是公平的,在天平的兩端分別放上自己的努力與自己的成就,天平依舊是平衡的。

魯濱孫漂流記優秀讀書筆記3

造物主是最公平而又最偉大的上帝。他,創造了這世界上所有的悲劇,但是,他卻給每一個悲劇留下了分岔路口。

魯濱孫,會在那微弱的光芒中奮然前行,幾近絕望,終不放棄。年輕時,他耳邊充斥着爸爸的忠告,奈何絕強的他不肯放棄自己對航海的近乎痴狂的熱愛。心中的小火苗一閃一閃的,終究照亮了他航海的道路。

一次一次地瀕臨死亡,他似乎覺悟了,似乎意識到自己錯了。無數次的,他想回家,回家向自己的父親懺悔。風平浪靜的時候,倔強的他依然沒有回頭,對航海的痴狂使他無法停滯不前。他再一次出發,就是這一次,他迷失了。

迷失在荒無人煙的孤島上,他絕望了。可是,對生的渴望使他活下去了。憑着他的智慧、恆心和毅力,他最終把自己的生活安置的妥妥當當。一次一次,為着他的處境感到擔心,我常常想,這一次也許就是絕境了吧,這一次也許就該死亡了吧?

上帝有一雙智慧的眼睛,他無時不刻地不在看着世人,他給了每一個人活的智慧和生的勇氣,魯濱孫再一次得救了,救他的,是他自己的勇氣和膽量。天無絕人之路,我終於相信了。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該放棄自己的信仰。只是我發現,能夠救自己的,只有自己而已,我們缺的不是希望,不是光明,只是勇氣和堅持。

也許出路就在前方,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只需要我們多走一步路,多看一眼前方,多給自己一些機會而已。

魯濱孫漂流記優秀讀書筆記4

我不禁又開始沉思,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我們漂流到荒島,我們能和魯濱孫一樣勇敢而獨立地生活下去並且做這麼多有意義的事情嗎?在中國很多孩子太依賴家長,到什麼地方都要家長陪着,如果家長不在身邊遇上一點兒委曲他們就會號啕大哭。想到這裏我不禁有點兒臉紅,要知道我也是個愛哭鬼呢。中國很多家長總是太溺愛孩子,有時一點家務活都捨不得孩子去做。記得春節期間有一天我在家裏呆着沒事幹就想幫媽媽做點兒家務活,把客人剛用過的玻璃杯清洗一下。我剛在牙刷上擠上牙膏水盆還沒放滿水呢,媽媽已經一把搶過杯子説,“天這麼冷,洗什麼玻璃杯,手該凍壞了,去玩吧。”其實媽媽不知道當時我有多失望,要是我們這些孩子從小到大家務活都被爸爸媽媽包了,自己只知道學習,一點家務活也不會做,那以後到外地去上大學難道還要請爸爸媽媽陪着嗎?我覺得我們從小就應該儘量學會獨立,不依賴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洗襪子,洗手帕,擦桌子、掃地……這樣即使遇到了緊急情況我們也會像魯濱孫一樣不會害怕或措手不及。

讀完《魯濱孫漂流記》後我想對爸爸媽媽還有溺愛孩子的家長説:“小鳥長大了,它們學會了自己覓食;小樹長大了,參天大樹伸出了手臂要擁抱藍天;孩子們也長大了,要讓他們學會生活自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請放開手,讓孩子像小鳥一樣在天空自由飛翔吧!”

魯濱孫漂流記優秀讀書筆記5

今天,我終於讀完了《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當我慢慢地把書合上時,我眼前彷彿出現了魯濱孫這個人,一個勇敢的冒險家。我覺得魯濱孫太了不起了,竟然能在一個無人居住的荒島上居住了二十八年,靠着自己的雙手和智慧自給自足。魯濱孫從小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家庭中,可是他富有冒險精神一點兒也不安於現狀,魯濱孫一直想去海上探險,可是父親不同意,怕他去海上探險會喪失性命。魯濱孫沒得到父母同意就悄悄地上了船,帶了一些隨身物品和貨物,和幾個老朋友一起出發了。在海上,他們遇到過多次危險,魯濱孫當過奴隸,被野人追過差點兒丟掉了自己的性命,最後漂流到一個孤島上,船上的人全都死了,只有魯濱孫一人倖免。看到這裏我想到如果有一天我們來到了一個無人居住的荒島會怎樣呢?可能我們只會號啕大哭等着人們來救我們。可是魯濱孫沒有隻是等待或是放棄,他決定勇敢地活下去。最早的時候魯濱孫用一些破布,找了幾根結實的樹枝纏在破布上就搭成了一個簡易的帳篷,還製造了幾隻罐子、編織了籮筐、做了簡易的傢俱和生活用品。在魯濱孫的努力下他的生活不再那麼苦,還遇見了自己忠實的朋友星期五。魯濱孫採摘葡萄、曬葡萄乾、開發荒地,種稻谷,養了很多羊,生活越來越豐足。最後魯濱孫在一個船長的幫助下終於離開了荒島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魯濱孫漂流記優秀讀書筆記6

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説擁有一本好書就等於是擁有了一位好老師、好朋友。我看過不少書,並從中的得到不少啟發。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英國丹尼爾·笛福寫的《魯濱孫漂流記》。

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主要是書中故事情節和書中的主人公:魯濱孫。魯濱孫是無數讀者心目中的英雄。他在流落荒島之後,頑強地生存了二十八年的經歷就能夠説明,他配得上英雄這個稱號。

《魯濱孫漂流記》這部小説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魯濱孫精彩的事蹟。魯濱孫剛流落荒島上時,生活十分艱苦,他沒有食物、衣服、住處,除了他以外,什麼也沒有。然而,他並沒有放棄生的希望。他單槍匹馬克服了無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的生存了下來。沒有房子,他自己建造;沒有食物,他自己去打獵、種稻谷、養山羊、曬葡萄乾;沒有武器,他自己上船拿,還想辦法運回島上去。他還自己試着做桌椅、陶器、麪包等東西,還想辦法自己記日期,而且寫日記。他還機智勇敢地與野人戰鬥,體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而且,他到最後憑着永不放棄、機智勇敢的精神回到了故鄉。

獨自一人在荒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我想都不敢想,看了《魯濱孫漂流記》後,我明白了:人在逆境中,只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決不放棄的精神,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難。最愛《魯濱孫漂流記》,它讓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魯濱孫漂流記優秀讀書筆記7

前段時間我讀了一本書,叫做《魯濱孫漂流記》,它講述一個叫魯濱孫富貴家庭的子弟,喜歡冒險,在一次和朋友航海旅行中遭遇了海難,流落到一座孤島上。他沒有放棄,卻以超乎常人的頑強,堅韌地生存下來,並用雙手去創造一切。他給荒島取個名字叫“絕望島”,在島上搭建了住所,並豎起一根能讓海上船隻能看見的大柱子。過起了原始人的生活,一隻貓,一隻狗,一隻鸚鵡陪伴他走過20多年。在島上他救起一個”吃人族”的土着,後來成為了他的僕人。最後在他的僕人和其他流落到孤島上的人們的幫助下,在島上呆28年零2個月後他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如果我是魯濱孫,我可能不會自己去創造,而是留在山洞裏不敢外出,直到餓死為止。可能其他人也會和我一樣,想一想,做為祖國花朵的我們,一直被嬌生慣養着。如果我們不改改我們的性格,繼續做“小皇帝”“小公主”,那我們能像魯賓孫那樣勇於面對挫折嗎?答案肯定是“不能”。

如果有一天我們遭遇魯濱孫那樣的困難時,我們不是大哭一場,而是要勇敢地站起來,不退縮,並嘗試着去創造新的機遇。

這故事同時也讓我明白了,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也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受到挫折時要勇敢地面對,不退縮就能戰勝所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ywzk9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