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傾城之戀》讀書筆記

《傾城之戀》讀書筆記

《傾城之戀》讀書筆記1

"死生契闊,與子相悦。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張愛玲在《傾城之戀》裏反覆吟詠的一句話,它不僅僅表達了張愛玲最高的感情理想,也是所有女生對感情的最高憧憬。

《傾城之戀》讀書筆記

是啊,無論什麼樣的女生,最後都是期望結婚的。正因只有婚姻能代表這個男生是真的愛自己,它是男生對一個女生最高的承諾。

電影讓人感動的地方也正是在那裏。範柳原終究是娶了白流蘇啊!不管他一開始有幾分真心,不管這中間他用了多少玩女生的慣常伎倆,不管他們來來回回持續了多久的"拉鋸戰",試探了多少對方的真情假意。但最終他是娶了她呀,是當着外人對她説了句:不,她不是小姐,她是範太太。。。。。就為了這句活,流蘇淚如雨下,正因她已經等得太久太久了。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裏,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正因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顛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着,跟着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

我堅信是戰爭成全了流蘇,成全了範柳原的真心,經歷過生死的人會不一樣,是生死將範柳原從一個風流公子變成了一個能安下心來居家過日子的男生。

如果我是流蘇,不知道我會不會要感謝這場戰爭,或許會吧。這樣説好像很不人道,但在那流離失所的亂世裏,我會只想和所愛的人做一對平凡的夫妻。

記得以前看《天若有情》裏王琪和方以安討論位置問題。方以安説:一個人的位置就應是在對方心裏。王琪聽了,笑笑説:那是正因你還年輕,一個人只有在他家裏有了位置,才説明在他心裏有了位置。微信名字大全

娶了白流蘇的範柳原才是讓人感動的範柳原,否則也只但是是和所有的男歡女愛一樣玩了一場曖昧的遊戲,縱然使人傾心,卻不會讓人感動。

不管是什麼成全了他們的感情,最終他們是走到了一齊。不想去感歎戰爭的殘酷,不想去感歎女生的悲哀,只想為他們説一句:真好。"死生契闊,與子相悦。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真好。

有人説張愛玲的小説除了《傾城之戀》以外,都是杯具的結尾。在我看來,《傾城之戀》雖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緣,但實則以世俗的表象虛掩了真正的悲涼,越發比杯具更像杯具。

《傾城之戀》讀書筆記2

“胡琴依依呀呀拉着,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説不盡的蒼涼的故事…不問也罷”,點出了文章的主題,這段蒼涼的故事,源自範柳原和白流蘇的結合。

傾城,用來形容女子美麗動人,又有全城出動之意,卻不知為什麼在我看來又帶着點憂傷和蒼涼的靜寂,猶如曇花在夜晚獨自綻放的嫵媚和孤單。

我不喜歡讀有着太過完美結局的故事,因為那線索自始至終都有一種使命感,脈絡太過清晰,故事不夠曲折,而那些有着出人意料的結尾卻讓我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因此我在看文章時,喜歡看點帶有悲劇性的故事,因為他最能打動人。

初中的時候曾經看過一遍張愛玲的《傾城之戀》,那時候剛剛懵懂的我,只是感覺到這是一部曲折且最終美滿的愛情故事,雖然小説前面介紹白流蘇的背景時,帶有一點悲劇氣氛,但最終的結局是完美的。可是8年後,重新翻開這本書,感受卻全然不同,我現在認為這是一部自始至終都是悲情的故事,範柳原是一個在特殊家庭背景下走過蒼涼一生的男子。

一個是離過婚的家族落魄的女子,一個是留學回來一心尋求刺激的富傢俬生子,在那麼一個戰亂的背景下相遇,於是,他們的愛情註定了是一個蒼涼的結局。

小説對範柳原的介紹使我印象深刻,又不免陷入一陣沉思之中。他是一富家子第,由於是私生子,他不敢正視婚姻,父母婚姻的不正常,對他的影響極為嚴重,對待婚姻只有排斥和蔑視。每天跟歌台舞場小姐花前柳下,花紅酒綠,喝酒言歡,苦中作樂,典型的一花花公子的形象,好像他本不該有一段戀情一樣,表面快樂,可內心極度的蒼涼。

自從認識了白流蘇後,他的愛情火花被點燃,他極度想得到她,即使她是離過婚的落魄女子。可是他又怕受到傷害,一直和她保持着一定距離。他太怕了,他害怕自己會重蹈父母的覆轍,害怕走進婚姻的墳墓。他需要靜靜的觀察,她是否真的值得他去一輩子相守。範柳原曾經以一句“我犯不着花了錢去娶一個對我毫無感情的人來管束我”,“根本你以為婚姻就是長期的賣淫”,涼了流蘇白的心,那段曾經熾熱的感情也被澆上了一盆冷水。範柳原之所以會這麼説,也是源自他蒼涼的內心所產生的無比懼怕錯誤愛情的條件反射。在愛情中,他又是一個處於蒼涼境遇中的男子。

一個正想經歷一段愛情的男子,在恰當的時候,遇到一個恰當的人,波起一段恰當的愛情漣漪,必定想在愛情中尋求一個穩定的港灣。範柳原最終確定白流蘇就是他要相守一輩子的人。可是蒼涼的故事卻沒有停止,白流蘇對他的誤解,甚至是曲解,讓他傷心萬分;對他默默付出,靜靜的等待守候,卻認為裝腔作勢,讓他差點對愛情失去信心。可是最終他還是順着自己內心的想法,説出了自己的感受。一個温和的夜晚,範柳原打了白流蘇的電話,對她表白,説了“我愛你”,簡單卻深情,然而白並沒有表態。範柳原依舊沒有放棄,仍然深深地愛着白流蘇,最終白被他的真誠所打動,兩人生活在一起。可是此時範卻要出國,兩人又要分居異處。

伴隨着飛機“轟轟隆隆”的刺耳的聲音,香港的戰爭打響,沒有範柳原在身邊的白流蘇難掩空白驚恐的內心,她與女傭相依為命,躲在空屋子裏以餅乾充飢,她似乎能感覺到每一個彈頭的碎屑擦過臉頰,在忐忑中回憶着和他的恍如隔世的故事。範柳原得知香港戰爭後,不顧一切的往家趕,為了他深愛的人,就是再危險,他都要去,因為他知道,若失去白流蘇,他的世界就灰暗了,他也將沒有活下去的勇氣。而白流蘇當看到範柳原出現在門口的那一剎那,她整顆懸着的心落地了,她緊緊地抱住範柳原的手臂,或許戰爭,讓她們倆原本已經遠離的心又開始逐漸靠近,畢竟,她尋找的不是愛情,而是一個支柱,在戰爭的慌亂年代能夠相扶持活下去的依靠。

他們終於還是在一起了,見證他們過程的除了徐太太,還有那一道牆。從他們相遇的第一次約會,“柳原靠在牆上,流蘇也就靠在牆上,一眼看上去,那堵牆極高極高,望不到邊,”到後來,他們隔着那堵牆相互訴説着愛意,戰爭中他們背貼着牆,心驚膽戰地躲避着戰爭,知道最後,他們又再次走過那道牆,早已物是人非。作為一個蒼涼的典型意象,牆三番四次地出現在範柳原和白流蘇的愛情中,又或許,這個牆就是範柳原心中的意識流活動,從最初的兩人之間相互有距離感,到最後,戰爭使得兩人最終心無所隔走到了一起,牆這個若隱若現的意象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此時的白流蘇發出了這麼一句感歎:身外的一切,都不如身邊躺着的這個男人讓人覺得踏實。男人就像一堵飽經風霜蒼涼的牆,牆亦人,人似牆。

傾城,美人,戀情,戰爭,在這部小説中,完美的組合在一起,經歷過戰爭的愛情,無論其本質和過程是什麼,終能使人動容,範柳原這個懼怕婚姻而又渴望愛情的男子,穿過父母悲劇婚姻的傷痛,站在了自己面前,最終尋得婚姻。只是由始至終,在他身上,有着讀不盡的蒼涼。

愛一個人很難,為一個值得愛的人,就算飽經蒼涼,也是值得的。

《傾城之戀》讀書筆記3

張愛玲,這一廓在我心中沒有多少月光的月亮,讀她的作品,就如在原本漆黑的夜裏更品其平添的一份淒涼。

她在蒼涼的基調中刻畫一個個悲哀的女性。她極度不滿“過渡階段新時代”女性的生存狀況,於是,基於對文化敗落命運的思考,把筆下的女性推向絕望。別人評價她做為一個職業女性,思想尚停留在“舊制度”間,認為結婚找個安樂窩比在社會上打拼更適合女性。而我認為,是當時的社會逼她產生無奈的思想,於是,她逼筆下的女主角一個一個看似自願其實無可奈何得往火坑裏跳。

很多人以為《傾城之戀》中白流蘇想依靠範柳原的婚姻關聯擺脱白公館的時刻。甚至有些人取笑白的彌頑不靈。在我看來,她是迫不得已的,她除此出路外無從選取。

白流蘇已經結過一次婚,已經從白公館逃出過一次。張雖然沒有直接描述白與前夫的生活狀況,但從眾人口中旁敲側擊。當得知前夫逝世時,大家勸她回去,白先是淡淡道:“離過婚了,又去做他的寡婦,讓人家笑掉了牙齒!”三爺勸説:“六妹,話不是這麼説。他當初有許多對不起你的地方,我們全知道……”從着裏能夠看出,白在前夫家是不幸的,這中不幸不僅僅僅自己感受到,而是“大家都知道”的。

在三爺的另一段話中加以追究:“想當初你哭哭啼啼回家來,鬧着要離婚,怪只怪我是個血性漢子,眼見你給他打成那個樣貌,心有不忍……”中更證實了所謂的婚姻安樂窩實際上雞犬不寧。我們暫且不追究白在夫家為人處事如何,從“她一嫁到婆家,丈夫就變成了敗家子。回到孃家來,眼見得孃家就要敗光了——天生的掃帚星!”能夠看出前夫的品性惡劣。那麼,這段婚姻的失敗不是不幸,而是脱離虎口。回孃家也是理所當然的依靠。但親人並沒有給她多少安慰,甚至把她當作恥辱的典範,把她捻出去都嫌浪費工夫。文中道:“白公館裏對於流蘇的再嫁,根本就拿它當一個笑話,只是為了要打發她出門,沒奈何,只索不聞不問,由着徐太太鬧去。”可見,她在孃家中已經絲毫沒有地位,這些情人比陌生人還要可怕。女生最苦莫過於在外面受了傷害投靠最親的人卻遭到拋棄,而且把她當作笑料。其實孃家人也有苦惱:既想着把她轟出去,又苦於沒地方着落。好在,出現了性格怪癖的範柳原。

《傾城之戀》讀書筆記4

有些女子穿起華美的袍子,站在舊時光的影子裏輕輕地畫起一道濃眉。綠色和紅色交錯的燈光,暗暗地灑落,幻美的生活之後,人去樓空。

——題記

有人説,張愛玲小説的底色是:荒涼。

她喜愛寫那些舊上海的故事。紅男綠女,他們以為生活會變得很好,於是做着悽苦的事情。慢慢的,時刻只是成為了一種虛幻,女生開始習慣把眉毛濃黑,塗上硃紅的脣膏,深色的胭脂,以為那樣,就能夠把眼淚掩藏。

讀張愛玲的小説,就像在聽一個很近很靈動的故事,她自己是説,我的作品,舊派的人看了覺得還簡單,但是嫌它不夠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覺得還有些意思,但是嫌它不夠嚴肅。她總是喜愛在作品裏提到胡琴,只是某個也許只出場一次的人物,在某個角落嘶啞嘶啞地拉着它,在某個需要他的時候。就像故事的調子,沒有什麼起伏,卻是兩個相愛的人慢慢地靠近或者慢慢地疏遠,回到人本身的寂寞,然後又回到模式化的生活中。

張愛玲以前説過:回憶總是令人惆悵的,過去的完美只會使人感到一切都已經完了,而過去的煩惱,只會使人再度煩惱。記得我在看《半生緣》的時候,故事的開始就是,“……日子過得真快,尤其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載都好象是指顧間的事。但是對於年輕人,三年五載就能夠是一生一世……”她的小説總是一份感情從不能自己到慢慢沉澱的過程,讓人覺得有些微微的苦澀,而其實那些人還在我們的生活中,他們只是更換了名字,卻重複着相同的故事。

荒涼是正因繁華之後的落空,正如寂寞的女子內心總是一片為開墾的荒蕪,而張愛玲正是把它拿捏得很恰當。我們總聽見人們稱讚她有才華而不是偉大,大概也正正因她只是把故事講給愛聽的人。正因張愛玲也説過,生活是一件華美的袍子,爬滿了蝨子。因此她的小説女主角總是穿着不一樣的旗袍出場,也暗示她們隱隱相同的人生和命運,外表的美麗內心的空虛。她的作品總是看上去很華麗卻是很安靜的調子在講述一個很普通的故事,讀完之後才會恍然,原來張愛玲是這樣一個人,這樣一個女子。

泛黃的照片中,那個女子很安靜地望向遠方或者只是平靜地看着。原來所謂的才華也但是是比平常人更多一份恬靜,更多一些對命運的追問。喜愛在小説裏開始把眼淚掩藏,慢慢的,眼淚就像手裏的沙子,慢慢地滑落,然後是肆無忌憚的崩潰。我們就被她輕易地被帶回到舊時光中,或許快樂或許悲傷。

愛上張愛玲的文字,如同傾城之戀,只是那一剎那的時刻。而她的故事,正如一首安靜悠長的歌,不會落空,正因任何時候都需要這樣一首歌。不一樣的人,唱出不一樣的味道。

也正如李碧華所説,文壇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這樣的女子。

《傾城之戀》讀書筆記5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寫於1943年的上海,這本書似乎和教學沒有太大關聯,但是,我之因此寫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其實是個人覺得這本書的文學價值有,而此刻的社會對於文學的美感似乎不太去重視,讓我覺得其實在看一些教條式的書籍後,就應也要再回味一下中國文學之美。雖然,這是屬於白話式的小説,但不可否認,張愛玲在人性上細膩與別出心裁的刻畫與時代好處有其可讀性,否則也不會造成一股風潮及許多人潛心的研究。從大學時期我就愛看張愛玲的書,並偶爾會回味一下,她的作品對我的確是造成不小的影響,尤其是在對文學的欣賞與感動方面,而她對於人性(尤其是對女性)的深入分析,在當時也帶給我不少的衝擊。以下就這篇傾城之戀,它的創作背景作一簡單説:張愛玲出生於封建式的望族家庭,她的生活便是成長在父權制度底下,1943年,就是很接近太平洋戰爭的爆發,那時候很多中國地區陷入戰爭的局面,但是上海沒有,這時候的張愛玲就是在上海,遠離這種戰局,也讓她有機會去回顧中國社會的父權真相,更使她有機會能夠暫時避開父權的支配,那傾城之戀就是在這種恍如切斷心理的狀態下釀造產生的。

故事大綱是:女主角是白流蘇,男主角是範柳原,白流蘇是個離了婚的女生,她在守舊的白公館裏沒有地位,之後為了替自己爭一口氣,白流蘇便搶走了原先要説給妹妹的範柳原,之後兩人在一齊,但是他們對感情抱持着不一樣的看法,在沒有繼續下去的動力時,正因戰爭踏上婚姻這條路。關於這篇文章有幾個部份我先講一下:像白公館代表的是舊日的一切,包括生活方式。像書一開始就有提到像他們的時鐘十點鐘是人家的十一點,他們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從這邊就能夠看出來它是一種很守舊、很舊日的。跟當時的中國其實是很像的!另外,張愛玲在描述男女感情是很含蓄美感的,和此刻的文學所描述的是差異很大的,例如像在描述範柳原的動心時。從三奶奶講的話能夠看的出來:「三奶奶歎了口氣道:『跳了一次説是敷衍人家的面子,還跳第二次第三次!』」從這句話能夠看出説範柳原對白流蘇有一見鍾情的感覺,我跟你跳了一次舞還會想跟你跳第二次第三次,就表示我對你其實是有感覺的。這種寫法多麼的含蓄,一個「愛」字都沒有提到,但是,從一些事件的敍述卻能夠描述出人心中感情最細膩的部份,真的是很令人佩服!

文章的最後有講到範柳原和白流蘇要結婚,但是在最後説:「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胡琴還是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説不盡蒼涼的故事,不問也罷。」我不知道大家看到這邊會有什麼感覺?我覺得她可能想要表達結婚不代表幸福吧!到最後必須還是有挫折!因此張愛玲可能是個悲觀主義者!愛有一天可能還是會變習慣吧!到最後兩個人在一齊可能就是習慣而已,遇到挫折困難的時候還是會有危險。

我覺得唸完這一整篇我會覺得説流蘇和範柳原一開始都沒有真心的感覺,之後是正因一場戰爭讓他們的感情開始有那種「患難中見真情」的'感覺。它最後説:「到處都是傳奇,不見得會有這麼圓滿的收場。」我覺得是其實這種故事很多,譬如説:醜小鴨變天鵝、麻雀變鳳凰。不必須每個人都有那麼圓滿的結局,後面又説:「在萬盞燈火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很像在比喻説在這麼多盞燈、這麼多的故事,這種故事可能不斷地上演類似的情節,但是卻有很多蒼涼的故事在這中間發生,她的意思好像就是説這種情節一向在上演,但是圓滿的卻沒有幾個。但就是要珍惜眼前這一刻!

在這篇文章當中白流蘇生命的轉折出此刻她果敢的離家出走,有一段描述白流蘇的長相、她看鏡子的動作以及胡琴咿咿呀呀的拉着,訴説的都是一些忠孝節義的故事,跟她都不相關了!我覺得這就意味着她要跟白家有所區離,她要跨出去追求她自己的世界,在她和範柳原相處當中雙方都若即若離,我看到的資料是説正因他們兩個都怕輸!範柳原怕輸掉他自己的自由;白流蘇怕輸掉一生。正因在那個時候對一個女生來説最重要的就是能否找一張長期飯票過着安穩的生活,白流蘇一開始便是抱持這種想法,他們兩人最怕的是怕對方知道自己緊張對方。我們現代女生對感情的態度,在戀愛當中,你是否也會怕輸掉什麼?

因此,看她的作品雖然會讓人感受一些人生中淡淡的悲哀,但是也十分值得人去深省的!

《傾城之戀》讀書筆記6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裏,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正因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着,跟着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流蘇並不覺得她在歷史上的地位有什麼微妙之點。她只是笑盈盈地站起身來,將蚊煙香盤踢到桌子底下去”。

——《傾城之戀》

這是在這篇文章甚至説在張愛玲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愛的一句話,彷彿有無盡的宿命在裏面,是不是隻有在這樣的一種無奈的狀況下,白流蘇與範柳原的感情才有她們的安身立命的地方呢這種相依相偎是不是又是真正的感情呢也許感情在他們之間,更像一場遊戲,兩個人的交易。

流蘇是一個堅強的女子,在壓抑,畸形的生活環境裏,選取了出逃。她大膽地頂着眾人的唾棄與前夫離婚,這是她的勇氣。可同時,她始終是一個在經濟上柔弱、無助的女子,逃離的方式只能是依靠男生來尋找自己的棲息之地,於是她務必妥協。現實與性格間的矛盾,讓她不得不學會算計。不幸的命運讓她學會保護自己,卻又讓她這份簡單、真摯的情感徘徊在疑慮、猜忌、金錢、職責、虛榮之上了。但這又怎能怪她呢她承認柳原是可愛的,給了她美妙的刺激,但是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經濟上的安全。説到柳原,他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青年時期同樣有着一段不愉快回憶的他性格怪癖,無意於家庭。對於感情他根本無法駕馭,無法給予對方承諾和信心。也許或者説必須,他以前只是把流蘇看作是那很多個裏面的一個,新鮮過後,各拍兩散,職責不需要,感情只是調劑,而流蘇也自然知道這一點,“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該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還長着呢!”流蘇的心中,自然是知道柳原的,她也明白只有這場關於這個城市的劫難才成全了她們。戰爭帶來的是殘缺,可為流蘇和柳原帶來的卻是一嘲圓滿”。偶然的傾城,讓他們拋卻了所有,讓他們從捉迷藏式的精明走到衝破一切的結合——流蘇得了名份,柳原也甘願擔起了職責。戰爭讓人變得真實。

死亡下,忽然感覺瞬間的變化即是煙消雲散、陰陽相隔,容不得你有半點猶疑,正因生死只在頃刻,金錢、權利、美色等等都不重要了,能抓住的只有此刻,只有身邊尚存氣息的他(她)。

“他但是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但是是一個自私的女生。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但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原是這樣的選取。

範柳原到最後一刻也還是清醒的,“此刻你可該堅信了:‘死生契闊’,我們自己哪做得了主……”一個善於低頭的女生,也許終會成為一個安分的妻。讓他在勞累和放縱之餘有一個去處。男生的歸宿最終只是一個女生。

喜愛小説中的一段話:“流蘇到了這個地步,反而懊悔她有柳原在身旁,一個人彷彿有了兩個身體,也就蒙了雙重危險。一顆子彈打不中她,還許打中他。他若是死了,若是殘廢了,她的處境更是不堪設想。她若是受了傷,為了怕拖累他,也只有橫了心求死。就是死了,也沒有孤身一個人死得乾淨爽利。她料着柳原也是這般想。別的她不知道,在這一剎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

兩個人之間那一絲絲的温情,在一瞬間,讓時刻成為永恆。這一刻交織的情感該是幸福存在的道理吧。如果這能夠叫做-感情,那麼就算是吧。可我更覺得這是一種悲涼。假如沒有戰爭,兩人將依然活在自己揹負的殼中慢慢前行,誰也不會為對方付出真心。他們會按自定的生活軌跡走下去,看似豐盛,卻是蒼白悲哀。

初讀時,總覺得杯具是女生的。此刻方覺得,杯具是女生的,也是男生的。

一個大變故改變了一切,但如果是為了成就這樣一段戀情,代價未免太大了,而且這樣的偶然性幾近為零。

這樣的感情,或許只能童話中存在。

標籤: 讀書筆記 之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y3jr0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