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一生自在》讀書筆記

《一生自在》讀書筆記

閲讀了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生自在》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生自在》讀書筆記

季羨林老先生總是説要摘掉自己頭上的三頂高帽,他辭去“國學大師”、“學術泰斗”、“國寶”的稱號,自嘲“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關於老先生的文字,也正如他本人一樣,直白、樸素卻直擊心靈。今天,聊一聊關於老先生的著作《一生自在》,返璞歸真做一個自由自在身。

自在——人生最好的狀態

扉頁上一段話我曾經引用髮圈,“午靜攜侶尋野菜,黃昏抱貓向夕陽,自在逍遙萬事休。”配圖是與家人遊歷山水之間,體驗清風湖畔,良辰美景。彼時我剛剛翻閲完全書,摩挲着鵝黃色的封皮,彷彿聆聽着一位耄耋老者娓娓道來: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活的坦蕩、自在。

NO.1

章節卷首語

全書一共五個章節,分別是“書卷伴青燈,足以慰風塵”、“從容坦蕩,心裝萬物”、“一念放下,萬般自在”、“見識天地,遇見自己”、“與其完滿,不如自在”。目錄就包含着人生的大智慧,讀書、為人、心性、世面、人生、這五類宏大的命題也是人一生的修行。

NO.2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

修行就是修心的過程,一念天地,近期與好友暢聊,有兩個話題曾經頗令我苦惱:一曰心性,二曰世面。在季老的文字中我彷彿找到了一種心流體驗,關於《時間》的篇章中,“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無涯之生”,如果時間沒有盡頭,徹底失去了它的珍貴和體驗,那何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的.美好感受,正因為時間有限才讓人們更加珍惜相處的時光,創造出舉世發明,不斷探索有限生命的無限可能。心性平和,不哀歎逝者如斯夫,而是用心體驗感受每一秒,時間也將報之以趣味。

NO.3

見識天地,遇見自己

季老回憶了在德國10年的留學生涯,其中最令我動容的便是“山中逸趣”和“別哥廷根”兩篇。“山中逸趣”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季老被困異鄉不能歸國,又面臨着轟炸、飢餓的威脅,依然能在哥廷根四時山景中找到別樣樂趣,無論是與好友相伴暢遊,或是孤身一人形單影隻,都能在其中用心感受到時間和自然的美好。

正如文末所説:在那種極其困難的環境中,人生樂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況下,人生也絕不會只有痛苦。

春江水暖鴨先知

“別哥廷根”是季老回國前,對這座生活了十年的小城最後的送別,對我觸動最深的是戰爭炮火下的人民悲慘的命運,漢諾威、柏林這樣往日繁華的城市,被炮彈踐踏,殘垣斷壁的昔日高樓、屍首異處的普通百姓,這些慘絕人寰的悲劇是“萬物靈長”的人類親手釀成的。“直視千里外,惟見起黃埃”,留給德國人的“黯然神傷”,字裏行間令人彷彿置身其中,不忍細讀。

是時候離開了,真正的故鄉在招手,呼喚遠方的遊子回到母親的懷抱。

TO BE CONTINUE

芸芸眾生,若得自在,方顯從容。斜倚牀頭,伴一盞青燈,與書相伴而眠。

標籤: 讀書筆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wdypp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