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教育教學讀書筆記

教育教學讀書筆記

教育教學,是教師的一門永遠的功課,是需要不斷地學習的。yuwenm小編整理了教育教學讀書筆記,歡迎欣賞與借鑑。

教育教學讀書筆記

教育教學讀書筆記【篇一】

這幾天我認真地讀了《有效教學》這本書,書中有很多理論思想使我受益匪淺,不僅知道了有效教學的含義,也同時意識到有效教學對於教師來講在新課程教學當中它有着很多的實際意義.在讀了《有效教學》的基礎上,結合本人的課堂教學,有了幾點不成熟的想法.今天,不妨寫下來,供大家商榷.

一,課前的充分準備是和諧互動的前提.

有效教學首先體現在有效備課上,課前的充分準備就是有效備課.怎樣才能算是有效備課呢 第一.備而能用.備課應該備而能用,減少無效備課,"備課""上課"不能兩張皮.第二.有利於教.有利於教師落實地教,巧妙地學,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有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使教師水平迅速提高.第三.有利於學.讓學生學得快,學得紮實,所有的知識過手,培養能力到位,力爭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向課堂要效益.

曾經有老師認為,現代課堂強調師生互動和動態生成,而且在課堂教學中尚有許許多多的不可預見性,那麼似乎可以簡化備課,甚至不要備課.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促進者,引導者,怎樣促進,怎樣引導,是不可能在教學活動中隨意生成的,必須在課前事先有所考慮,課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師運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導,學生學習慾望和動機需要教師去激發.沒有備課時的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就沒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課堂中的遊刃有餘.因此,實現課堂教學的和諧互動,課前師生的充分準備是前提.

二,教師角色意識的轉變是和諧互動的保證.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角色是傳道,授業,解惑,新課程下的教師角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因此必須改變傳統課堂中教師單向灌輸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積極地參與到互動中來,師生,生生之間平等的互動.教師必須從一個知識的傳授者中解脱出來,這是兩種教育觀念的激烈碰撞,對教師來説無疑是一種新的挑戰.面對新課程,教師只有轉變角色,明確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真正身份,充分重視和諧互動對學生學習的重大意義,才能處理好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關係.教師即促進者,指教師從過去僅作為知識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來,促進以學習能力為重心的學生整個個性的和諧,健康發展.教師即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教師最明顯,最直接,最富時代性的角色特徵,是教師角色特徵中的核心特徵.教師再也不能把知識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上,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者,把教學的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上,從而真正實現教是為了不教.

教師應成為學生個性張揚的促進者.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于思考,善於動手,這就要求教師調整,改變教學行為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中給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使課堂變成充滿生趣的師生交流場所.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學與課程是彼此分離的.教師被排斥與課程之外,教師的任務只是教學,使教師喪失了課程的意識,喪失了課程的能力.教師更應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教師要形成強烈的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

三,平等,對話與交流是實施和諧互動的基礎.

成功的課堂或者説成功的互動合作,離不開師生之間的和諧的交流和平等的對話.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不再是一種以教師講授為主的交流,不再是唯教師,唯教材而獨尊的行為.而是一種體現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沒有對話和交流就沒有真實的互動,這種交流和對話必須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的基礎上,只有在師生和諧互動中才能形成學生的體驗與收穫.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教師要及時反饋與鼓勵.學生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喚,才能保持開放的心態,才能產生充滿活力,充滿創造的體驗,也才能在對話的過程中生成新的認識.如果教師上課還是"一言堂",學生只有隨聲附和的份兒,那就根本談不上彼此之間敞開心扉,實現平等,民主的對話.課堂教學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中進行的"對話",教師和學生不僅僅通過語言進行討論或交流,更主要的是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在對話的過程中,教師憑藉豐富專業知識和社會閲歷感染和影響着學生,同時,學生作為一個個具有獨立完整的精神的個體展示在教師面前.這種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對師生雙方來説,都是一種"共享".教師是學生年長的夥伴,真誠的朋友,貼心的師長.在課堂教學中應善於營造一種生動,平等,和諧的對話情境.教師要擯棄自己唱主角,學生當配角,部分學生唱戲,多數同學當聽眾的狀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影響着學生,感染着學生,引導着學生.在多元的互動中,學生的見解,教師的知識閲歷,學生的生活經驗,個體的獨特感受交織在一起,從而達成課堂的教學目標,這種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就是一種"共享".這就使得課堂溝通在渠道上多樣化,在信息交流上多元化,和諧互動的課堂需要對話和共享.

四,和諧的師生關係是課堂和諧互動的重要條件.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只有建立起師生間溝通的綠色通道,才能營造教與學之間寬鬆,民主,和諧的氛圍,才能為師生互動創造條件.在教學中,教師始終要語言親切,態度和藹,熱情耐心,對待學生

要一視同仁,多關心,多鼓勵,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與他們平等相處,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他們得以在民主,愉悦,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習,讓他們感到教師的平易近人,親切可信,從而樂於和教師交往,積極,主動,自覺地參與學習.

教育教學讀書筆記【篇二】

1.言語

自我中心言語在機能意義中表現越強,其句法特性在簡化和謂語化方面也顯示得更加鮮明。內部語言的機智能力表現得越強烈,它的句法結構的特點就越鮮明。

2.鏈式複合的原則

機動地、暫時地將一些單個的環節連成統一的鎖鏈,並通過這一鎖鏈的一些個別環節轉移意義。

3.複合思維

構成複合思維發展中的第二階段是將物品和物品的具體印象結合成特別的組合,這些組合在結構上非常像通常所稱謂的成套收集品。

4.皮亞傑理論

兒童思維的自我中心性質與他的心裏本性必然具有緊密的內在聯繫,因而這種自我中心性質始終是合乎規律地、不可避免地、穩定地表現出來,不受兒童經驗的制約。

5.思維和言語

思維和言語的關係可以簡略地用兩個相交的圓來表示,兩個相交的圓表明言語和思維的過程的一定部分是重合的。

6.思想

思想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既反映事物本身的情況,同時也包括一個人的情感與意志。就是説,思想一方面反映客觀事物的本來面貌,另一方面也表達出一個人的主觀意志。作為表現思想的形式的語言,也就具有這樣兩種屬性,就是説,語言具有二重性。一是顯真性。是指它能夠説明、顯示客觀事物的真實情況,即顯示真理。二是示意性。是説能表示出一個人的主觀意圖或看法。語言的二重性體現在具體語言中,即表現了語言的兩種價值,就是顯真值和示意值,二者之間的關係存在着比較複雜的情況。

7.語言

語言是思想的外殼。無論什麼樣的思想,不借助於語言,是無法表達出來的。一般來説,語言分為書面語言、口頭語言、圖畫語言、聲象語言、實物語言(如雕塑)、行為語言、身體語言等。其中,行為語言就是人們的行動,從表達思想來説,一個人的行動也是一種語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比較多的語言是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接觸比較多的還有圖畫和聲象語言。

8.在一定階段前兩種發展按不同路線進行,互不依存。

9. 兒童只有在過度年齡期結束其智力發展的第三個階段,達到概念思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np9y9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