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實踐理性批判》讀書筆記範文

《實踐理性批判》讀書筆記範文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實踐理性批判》讀書筆記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踐理性批判》讀書筆記範文

《實踐理性批判》讀書筆記1

提起西方哲學上的兩大重要人物,一個是柏拉圖,另一個就是康德。雖然説康德思想很多都陷入絕對性,被同時代和後世所批判,尤其是黑格爾的修正,和叔本華的“另闢蹊徑”但康德哲學奠定了近代哲學的根基。

先簡單介紹一下伊曼努爾·康德的生平,生於1724年4月22日的東普魯士哥尼斯堡,自幼養成了一種建立在宗教基礎上的道德情操。在哥尼斯堡大學完成學業後,留校任教,除講授物理學、哲學外,還講授邏輯學、形而上學、道德哲學、火器和築城學、自然地理等。1770年,他由講師升任邏輯學和形而上學教授,並一直保持這一職位至退職。18世紀80年代,他曾兩次出任哥尼斯堡大學校長。他終身未娶。1804年2月12日去世。康德生活作息的規律性,使被不同時代人們所稱道的。開始我還有些懷疑,讀了《實踐理性批判》之後,我深深地相信,讀他的書尚應在固定時間下潛心研讀方可,更何況寫書者。

我選取《實踐理性批判》(商務出版)的118-144,作為讀書筆記的讀本。

先説明康德對《實踐理性批判》的預設。在《道德形而上學》中康德將意志自律作為道德的最高原則是個先天綜合命題的解決,延伸到《實踐理性批判》中,引向自由意志的自己立法,確定了自由意志的至高無上的地位。按照康德後來在《實踐理性批判》一書中的説法,實踐理性批判應當闡明的只是純粹實踐理性,併為此而批判理性的全部實踐能力。如果它在這一點上成功了,那麼它就不需要批判這個純粹能力本身。“因為如果理性作為純粹理性現實地是實踐的,那麼它就通過這個事實而證明了它及其概念的實在性,而反對它存在的可能性的一切玄想就都是白費力氣了。”

在泛論中,《實踐理性批判》中對道德律的論證主要是在“辯證論”中提出的。純粹理性是辯證的,即易受到一種不可避免的幻想的或實踐上對於行動的關係。他要求有一切條件的絕對總體作為任何出現為有條件的東西的必然的先決條件。可是有一切條件的這個總體不能在現象範圍內找得到,理性就進行在物自體的範圍裏來尋找。為了能進行純粹實踐理性辯論,需要假定意志是由一條普遍規律的形式而不是有任何內容所決定的。至善有兩種成分,德行的實現,和完整的幸福。“如果道德律作為至善條件也已經被包括在至善概念中了,那麼就不僅僅至善是客體而且就連他的概念及他的通過我們的實踐理性而可能的實存的表象,也同時會是純粹意志的規定根據了。”(P119-120)即是説,唯一純粹的動機就是道德律本身,因為如果意志是為一個稱為善的對象所決定,他就會不是純為道德律所決定的了。

至善不僅僅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而是最大的道德的善與最大的幸福一致。至善是純粹實踐理性在其實踐應用中基於理性需要設定的一個至上的無條件的客體,它是純粹實踐理性的整個對象;然而,至善不能因此被看作意志的決定根據,意志的決定根據必須始終置於道德法則之下,而至善只是道德法則在決定意志的過程中促進和實現的一個客體。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對道德律的論證主要是證明一個上帝的必要性;而在《實踐理性批判》中則增加了一個靈魂不朽的必要性。

至善意指無上、完整的東西,它包含德行(即無上的善)和幸福:“德行和幸福一起構成了一個人對至善的擁有”(P122)。德行是我們追求幸福的無上條件,即只有德行才使得我們有資格得到幸福。但是,人作為感性世界的成員,幸福必然地要成為他普遍欲求的一個對象,為此至善要成就其完滿性就必須包含有幸福。然而,“幸福與德性是至善的兩種在種類上完全相異的`元素,從而它們的聯結是不可能以分析的方式被認識到的……”(P12)。因此,幸福與德性只能以綜合的方式即依照因果性法則被認識到。於是,“或者追求幸福的慾望必須是德行準則的動機,或者德性的準則必須是幸福的有效原因”(P125)。但前者是不可能的,因為在道德上只有道德法則而不是幸福才能成為意志的決定根據;同時後者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人作為感性世界的成員只能受到自然法則而不是道德法則的決定。所以,“德性的準則成為幸福的有效原因”在這個世界上是無法指望的。於是,純粹實踐理性在設定至善的時候便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實踐上的二律背反。

德行雖然不能必然地和幸福相聯繫,但至少可以把它與一種類似於幸福聯繫起來;於是,包含德行與幸福的至善,對有限理性的人來説如果不是必然的,至少也是可能的,亦即至少可以成為我們不斷追求從而不斷接近的一個目標。於是,如果我們設定至善在這個世界中是可以完整地實現的,亦即設定人類意志在理想上是可以完全切合道德法則的,那麼就必然地要導致三個公設,即:不朽、自由和上帝。

《實踐理性批判》的“辯證論”第IV部分講“靈魂不朽,作為純粹實踐理性的一個懸設”,説到人的“意志中意向與道德法則的完全適合”是“至善的至上條件”,但這個至上條件又只有在有理性的存在者的努力的“無限進程中”才能設想,而現實的人類又都是有限的,所以就必須懸設一個靈魂不朽。靈魂不朽這一理念在此是為了讓有限的人有可能完成自己的道德使命,即讓自己的意志做到完全符合道德律,而設定的,它不僅意味着“來世”,而且意味着永恆的道德努力。而在《純粹理性批判》中,靈魂不朽的設定只是為了讓德福一致(至善)有一個在設想中可以實現出來的“理知世界”而設定的,它就只意味着“來世”。“由於感官世界並未向我們顯露出那種聯結,所以必須假定那個道德世界是我們未來的世界。所以上帝和來世是兩個按照純粹理性的原則而與這同一個理性讓我們承擔的義務不可分的預設。”

第V部分“上帝存有,作為純粹實踐理性的一個懸設”,明確地將上帝的懸設從靈魂不朽的懸設中推論出來:“正是靈魂不朽這條法則,也必然如同以前那樣無私地只是出於不偏不倚的理性,也就是在與這一結果相符合的某種原因的存有的前提下,而導致至善的第二個要素、即與那個德性相適合的幸福的可能性,亦即必定把上帝實存懸設為必然是屬於至善(這一我們意志的客體是與純粹理性的道德立法必然結合着的)的可能性的。”

如何由靈魂不朽的懸設導致上帝實存的懸設?這就是要把靈魂不朽視為我們的道德“義務”的必要前提。我們的道德義務是追求“神聖性”,以便使自己完全配得上幸福,這就必須設定靈魂不朽和上帝;但這樣一來,上帝就不單純只是將德性和幸福加以擺平和合理配置的全知全能者,而且也是全善者,亦即引導人類不斷提高自己道德水平的教導者。但康德的上帝不是神學家所信仰的上帝,也不是之前哲學家所論述的不可知的上帝。他是從道德實踐要求肯定上帝的存在。他把上帝從知的世界拉到行的世界,從知識世界拉到道德實踐世界。所以康德從善的必要性上,論述了上帝的可能。它“不應當只是包含自然與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某種意志法則協調一致的根據,而應當包含自然與這一法則就他們將它建立為自己意志的至上規定根據而言的表象協調一致的根據,因而……還應當包含與作為有理性的存在者的動機的他們的德性、即與他們的道德意向協調一致的根據。”

讀完康德的第二批判,將其放到想想西方哲學史中,梳理一下思想脈絡。我是從黑格爾開始,進入哲學思辨的世界的。再看康德的書時,多少有些黑格爾的理解。以致期間有段時間對於康德的德行與幸福的二律背反,有些誤讀。不過,綜觀從康德到黑格爾的演進,就好像榮格對弗洛伊德的修正。黑格爾的歷史理性與世界精神,為康德找到了安放理性的社會歷史的基礎。而且從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到黑格爾的美學,再到福珂、海德格爾的藝術歸家,哲學也便進入到藝術的先驗想象中。當然這是課程實踐理性批判之外的了。不過本學期確實收穫很多,也使我找到了近代哲學的發生地。

《實踐理性批判》讀書筆記2

定理二主要闡述了幸福原則。雖然幸福原則不是康德所認為的普遍適用於每個理性存在者的實踐法則,但是康德看不否認幸福的作用,並且認為人畢竟是有感情的動物,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本性。康德花了大篇幅論述幸福原則、幸福與德行的關係以及幸福之所以不能成為實踐法則的理由。

1、幸福原則:一切質料的實踐原則本身皆為同一種類,並且從屬於自愛或個人幸福的普遍原則。即一切物質的、主觀的實踐原則都是從屬於對幸福的欲求這股基本的原則。出自一個事物實存的表象的快樂,在它應當是對這個事物的欲求的決定根據範圍內,是以主體的接受性為基礎的,因為它依賴於一個對象的此在。即人們的快樂(幸福)它是由人對所希望得到的對象而確定的它是人們的主觀願望、主觀感覺決定的,是依賴於人的願望的那個對象而存在的,倘若人們想要的那個東西沒有得到,那麼這種幸福便不復存在了。從而它屬於感覺(情感),而不屬於知性,後者依照概念表達表象與一個客體的關係,而不依照情感表達表象與主體的關係。即幸福是之於主體(人)的一種感覺,它不是依賴客觀實在而是依賴主體的感覺。

於是,只有在主題期待於對象現實性的那種愉悦感覺決定欲求能力的範圍之內,這種快樂才是實踐的。但是,想在一個理性存在者有關貫穿他整個此在的人生整個此生的人生愉悦的意識就是幸福,而使幸福成為意志的最高決定依據的那個原則,正是自愛原則。於是,一切質料得原則既然將意願的決定依據置於從任何一個對象的現實性那裏感受到的快樂與不快樂之中,便在它們一併屬於自愛原則或個人幸福的範圍以內。即這種原則就人們的行動是以是否獲得了幸福快樂為依據的。

2、幸福與德行的關係:儘管康德把德行看做人之所能得到的最高的東西,儘管他把先天理性和感性經驗對立起來,但他並不排斥幸福原則。

相反,他認為幸福是一個完善的道德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幸福雖然和德行相關聯,但它既不是德行的附屬品,也不是德行的派生物,如斯多亞派所主張的那樣:幸福就是對德行的認識。在康德看來,一個有德行的人,還不是一個道德完善的人。道德雖然是最高的善,但不是唯一的善也不是完全的善。一個有德行的人還應該得到幸福,最理想的情況是所得的幸福和他所有的德行在程度上相一致。不應得的幸福是無價值的,得不到報償的德行本身雖然可貴。而伴隨着應得幸福的德行卻最為理想。德行是幸福的條件,其本身必須是無條件得善。所以,康德的德行論並不否認幸福為完滿的道德生活所必須。他所着重的不是幸福,而是去研究怎樣才值得幸福才配得上去享受幸福,研究幸福的條件是什麼,以及這種條件是從哪裏來的。

3、幸福之所以不能成為實踐法則的理由:由對幸福原則的論述可知,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是不同的,只有自己期待的對象得到了,才算的上幸福,而每個人的對幸福的欲求是不同的,因此,幸福是不可能適用於每一個人的普遍法則。

整體來説,康德對於幸福的闡述是基於道德法則基礎上的,是辯證論述的,因此,很有説服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n7ppr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