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外部空間設計讀書筆記

外部空間設計讀書筆記

《外部空間設計》是日本著名建築師蘆原義信的作品。1960年起,他即開始研究外部空間問題,為此曾兩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書中通過對比,分析了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間的異同,比如意大利的建築偏於外向型的空間,而日本的建築比較注重內部空間。蘆原信義還提出了積極空間、消極空間、加法空間、減法空間等一系列饒有興味的概念;並結合建築實例,對庭園、廣場等外部空間的設計提出了一些獨到的見解。他所舉的例子多數來自於他曾經親自參與的工程,實例結合通俗的語言,十分通俗易懂。尤其是當我在街道上觀察其理論時,發現其確實有其現實意義。

外部空間設計讀書筆記

全書分為四章,第一章為外部空間理論,從總體上對整本書體系奠定理論基礎,闡述了對外部空間定義的理解,他認為“自然是無限延伸的離心空間,相對地,外部空間是從邊框向內建立起向心秩序的空間。外部空間是作為‘沒有屋頂的建築’考慮的,所以就必然由地面和牆壁這兩個要素所限定。”並且不同情況下的不同的人對空間的感受也不相同。甚至從廣義上説,一個正在演講的人連同他所輻射到的聽眾也可以是一個富有感染力的場。對於這一點,讓我對空間有了新的理解,空間就是一個場,是一個營造了特定氛圍並明確或暗含了具有某種界限的範圍。一個人思考的時候他的思維殿堂就是一個廣闊的空間,兩個人由於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形成了一個只屬於他們的空間,三個人更甚,而且這個空間開始逐漸變得複雜起來。他還舉了意大利廣場的例子,闡述了意大利把廣場作為城市客廳的概念,這個概念也十分有趣,這把空間反而簡化了出來,一個家庭是由外向的客廳和內向的私人空間組成,對於一個社區,社區活動中心是這個社區的客廳,每個家庭被簡化成了一個個私人空間,甚至我認為對於一個城市來説,廣場是客廳,社區又可以被進一步簡化。再往大範圍看去,甚至對於一個國家來説,比如中國,沿海的開放城市比如上海,就像是一個招徠外賓的客廳,而內陸城市從地理位置來説就像是私人內部空間。不管是大空間還是小空間,都具有某種共同的特性,當多個空間元素組合在一起呢,每個空間的特性就凸現了出來,或是外向或是內向,或者是具有聯繫作用的灰空間。而且空間之間又由於功能等內在因素而聯繫成一個有機整體。若是把前面的人與人之間的場抽象出來,大概也可以看成是一個個“小空間”形成的“大空間”。蘆原義信提出了十分出彩的“消極空間(N)與積極空間(P)”理論,把消極空間與積極空間的特性和他們之間的聯繫用實際的例子加以説明。P空間就是最實在最豐富的空間,比如我們身處的室內空間,而N空間是相對無序的空間,比如建築周圍的自然空間。蘆原義信還認為N和P空間可以相互轉化,比如房屋旁邊的N空間放在城市裏就變成了兼具有內部性的PN空間。他還提出“逆空間”的概念,並指出設計要將建築沒有佔據的逆空間也給予同樣程度地關心,即把建築周圍作為積極空間設計,或者説把整個用地作為一座建築來考慮設計,這是外部空間設計的開始。由此我認為建築師在設計時,應該具有宏觀的設計意識,就像開車一樣,在開車的時候我們所關注的不僅是腳下的路,還應該注視目標前方,心中對整個環境有了大體的認識,設計時才能做到胸有成竹、遊刃有餘。

在接下來的幾章,蘆原義信開始從不同方面闡述外部空間設計的具體經驗和方法,結合自身設計經驗,十分具有説服力。

第二章從外部空間的兩個要素:尺度和質感分別展開。前面有説到外部空間由地面和牆面組成,其中牆面的變化十分直觀,不僅其大小、形狀會對其影響,牆與牆之間的距離不同也會給人不同的空間體驗。蘆原義信在此探討了建築高度(H)與臨幢間距(D)的關係,以作者的觀察,以D/H=1為界線,在D/H<1的空間和d h="">1的空間中,它是空間質的轉折點。換句話説,比值增大會造成遠離感,而比值減小會造成壓迫感;而當D/H=1時,建築高度與間距之間有某種勻稱存在。另外,他還提出了兩個十分有用的空間理論。一個是“十分之一理論”,即外部空間可以採用內部空間尺寸8~10倍的尺度。另一個是“外部模數理論”,即外部空間可採用一行程為20~25米的模數,也就是説關於外部空間,每20~25米,或是有重複的節奏感,或是材質有變化,或是地面高差有變化,那麼,即使在大空間裏也可以打破其單調,有時會一下子生動起來。關於牆或地面的表皮,也就是質感,蘆認為在外部空間設計中,距離與質感是極其重要的設計重點。預先了解從什麼距離如何可以看清材料,才能選擇適於各個不同距離的材質,這在提高外部空間的質量上是有利的。他認為在外部空間設計中可運用一種重複質感的方法,當人靠近一面外牆,能充分地觀賞它材料質感的範圍可考慮為第一次質感。然後,當達到看不到碎石的距離時,考慮由預製板接縫的分格構成第二次質感。第一次質感與第二次質感是分別按適宜距離有意識地進行佈置的。這樣的實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就比如我們走的人行道,也會有第一次質感和第二次質感的變化。

第三章則介紹了外部空間設計的具體手法。首先關於外部空間的佈局,空間可分為只限於人的領域和也包括交通工具的領域。在具體設計時要注意兩點:一個是外部空間設計要儘可能賦予該空間以明確的用途,根據這一前提來確定空間的大小、鋪裝的質感、牆壁的造型、地面的高差等等。畢竟我們都知道,任何一個空間的生成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它的意義絕對不可能是憑空強加的,而且牽強地強加意義最終出來的結果也一定缺少美學效果,關鍵是可能不具有使用功能,以至於被廢棄。曾經達芬奇在製作發明時製造了一個供議會投票的機器,但是因缺乏實用性而被廢棄,由此他感慨到科學家應該從人們需求出發製作實際有用的產品,建築也是供人們使用的產品,道理大概也是如此。另外在外部空間佈局上帶有方向性時,希望在盡端配置具有某種吸引力的內容。他還談到了空間的封閉問題,當進行外部空間佈局時,有一種為各個空間帶來一定程度封閉性,向心性地整頓空間秩序的方法。為此,就應當注意牆的配置及其造型。關於外部空間的層次,設計重點在於充分克服和利用一切地理條件,適應該空間所要求的功能種類和深度,創造出空間秩序富於變化的空間。還有一些其他手法,例如利用地面的高差。安排高差就是明確地劃定領域的境界,而高差可以自由地切斷或結合幾個空間。甚至水的不同處理也會有非常有趣的效果。例如在空間佈局時説過的那種不希望人進入的地方,以水面來處理,可以相當自由地促進或是組織外部空間的人的活動。可見空間設計師就像一個導演一樣,在把劇本安排好了以後,人們只需按着劇本來遊走,從始到末,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第四章為空間秩序的建立。這章分為加法空間與減法空間和內部秩序與外部秩序兩個部分。加法空間就是把重點放在從內部建立秩序離心式地修建建築。代表人物為芬蘭建築師阿爾瓦·阿爾託,作品如奧庫森尼斯主教堂、赫爾辛基文化會館等,其作品十分注意從內部建立秩序的方法,所以單元本身有居住性。而其作品集是沉默的,實際建築要比看作品集動人得多。減法空間則是把重點放在從外部建立秩序向心式地修建建築。代表人物為法國建築師勒·柯布西耶,作品如馬賽公寓,其作品有超越了環境及地方的普遍性,作品集反而更加感人。關於內部秩序與外部秩序,他用細胞分裂進行了類比闡述。假如一個內部秩序只是單純內部化而又較大時,就會成為離心式的連貫不好的空間。可是,由於細胞分裂,就可以從沒有上面那樣大的框框中產生出向心式的質量好的空間。只有一個內部秩序時,周圍為N空間,兩個內部秩序時,因細胞分裂,期間則產生PN空間,若進一步增加發展的壓力,產生許多細胞分裂,那就必須導入外部秩序的觀點,這是必然的。另外,若是城市規劃則是以二次元的外部秩序構成為重點的規劃,建築規劃是以三次元的內部秩序構成為重點的規劃。在三次元的內部秩序中,所關注的重點是人的動作和活動,所有空間都是以人為中心而創造的。三次元的空間顯然要比二次元的空間豐富更多,它不僅關於空間實體的佈置,就連其中所藴含的人文底藴也牽連其中,這樣的空間才是真正為人類所創造的空間,是具有存在意義的空間。

蘆原義信的這本書雖然是本專業方面的書,但是我想就算是旁人讀起來也一定不會覺得太生澀,因為所有的這些理論都來自於生活,生活就是我們的老師,我們所有的設計都是圍繞人的感受展開的,是基於人的尺度人的視野的。事實上人人都是設計師,人們會關心自己的穿衣打扮,會佈置自己的房間,會對自己親眼所見的建築做出最基本的評價。所以我們在做設計時一定要回歸到人的感受上來,不能偏離了設計最初的意圖。我總是提醒自己:初心莫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k8778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