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中小學教師讀書筆記4篇

中小學教師讀書筆記4篇

我們教師在教育學生的時候也需要不斷充實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小學教師讀書筆記,歡迎大家閲讀!

中小學教師讀書筆記4篇

中小學教師讀書筆記(一)

通過學習《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知道了中小學教師的基本理念是學生為本、師德為先、能力為重、終身學習。通過學習?我充分認識到規範教師專業標準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幾點體會:

一、要做一位能傳遞幸福的教師

教師是個與眾不同的職業,要在自己幸福感提升的前提下,更要學會傳達讓別人幸福的信息,成為幸福的播種機,如果老師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播撒幸福種子,就是為他們開花結果築下良好根基。

一位名人説:“對於幸福教育的教師來説,教育不是犧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複,而是創造;教育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教師的一生不一定要幹成什麼驚天動地的偉業,但它應當如百合,展開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應當如星,遠望像一盞燈,近看是一團火;當生命的蠟燭在‘照亮’學生的同時,也應‘照亮’自己……”

只要我們以欣賞、審美的眼光去看學生;以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學生交往。這樣既會使學生感到幸福,同時,我你自己的心靈也會得到淨化。

二、要做一位愛學習愛讀書的教師

做為一名教師,應該不僅僅是一名教師,要多一些書生氣。據統計:我們有20%的教師認為沒有時間讀書;有時間的,但沒有用於讀書”的佔17%;時間不多,偶爾會看一下,或者放假才有時間讀書佔7%;只有18%認為有足夠時間讀書。是否願意讀書不僅僅是時間的問題,而是教師是否有想讀書、是否有動力去讀書的問題。30—50歲的教師讀書更少。

中小學教師讀書面甚至比學生還窄。教師與教師的差別,不在於學歷,也不在於教齡和水平,而是在於一個教師有沒有研究的精神。蘇霍姆林斯基也提醒我們:“如果你想給自己的教育生活增添樂趣,使每天上課不致成一種枯燥而單調的義務和程序,您就要走上從事教育科研這條路。”如果不學習,不讀書何談教育科研呢?

三、要做一位受學生喜歡的教師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功課。同樣,也可能因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學習。一個被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教育效果總是會超出一般教師。無論中學生還是小學生,他們對自己喜歡的教師都會有一些普遍認同的標準,比如尊重和理解學生;寬容、不傷害學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説話辦事公道;有耐心、不輕易發脾的老師。我們要放下架子?把學生放在心上。

“蹲下身子和學生説話,走下講台給學生講課”。關心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被關懷的温暖,自覺接受學生的評價,努力做學生喜歡的教師。魏書生老師説“我們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快節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實實在在的事情。學會把平凡、實在的事情做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如詩如畫、如舞如歌。”

總之,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學生。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切實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用崇高的師德師風塑造人,用紮實的知識儲備教育人。在今後的教學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我會時時以《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優秀的中學教師。

中小學教師讀書筆記(二)

時間過得飛快,也體會到了作為教師的酸甜苦辣。

前不久看了《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一書,思緒萬千,感慨不已。既感歎其教育思想的時代性和切實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針對性、多樣性,“同為人師,為何一些簡單不過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運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為看魏書生書的同時時常徘徊在腦海中的問題。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戰不殆。我們的教育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有瞭解學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綜觀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師、教育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知人之明,能察覺學生思想深處的奧祕,能觸摸到學生感情的脈搏,他們的心和被教育者是息息相關的。也只有這樣的教學,對於教師和學生來説才是一種幸福和享受。反思過去,作為教師,自己的責任心很強真是把他們都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對他們嚴格要求,關愛有加;可是今天想來,自己對他們又瞭解多少呢?又有多少時間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和朋友那樣與他們聊天、談心,真正走進他們的心靈?

在瞭解學生方面,我們也往往是從學生學習態度、行為習慣的表現上簡單的瞭解和簡單的評價學生,對那些上課認真聽講,下課也不調皮搗蛋的孩子老師當然是越看越喜歡,也自然給他們的機會多一些;而那些所謂的“不討人喜歡的孩子”有時就被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

長此以往,孩子的發展當然是越來越失衡。這些都是我們所不願看到了。因此教師不僅要了解學生思想、行為變化的特殊規律,而且要了解學生思想、行為變化的普遍規律,不僅善於把精力花在偶然的個別事件的處理上,更善於把主要精力用在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問題上,從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學了魏書生的有關理論,現在漸漸認識到了學生的心靈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好學生和後進學生的區別只在於頭腦中是非,好壞排列的順序及比例不同而已。

正是因為後進同學上進心的幼苗小而枯黃,有的常常被壓在石頭下,才更需要教師的同情、關注和扶植。懂得了這些理論知識,我在具體教育過程中加以運用,果然效果明顯,某些平時不聽話的同學,調皮的同學經過一階段的努力,都有了較大的進步,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也更和諧了。

隨着社會文明的不斷髮展,教師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斷地變化。以前教師説的,學生就得無條件的服從,無條件的執行老師的安排。現在我們更多的是關注人文性,也在不斷提倡“人性化服務”。説到底其實我們的教育更應人性化,我們一直在説:要蹲下身子和孩子説話,就是要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性。老師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學生的今天就是老師的昨天,學生犯了錯誤時的心情,老師通過回憶自己當年犯的錯誤時的心情就能認識更真切一些。這就是魏書生説的“用回憶的方法去感知”。

讀魏書生的書是一種享受,讀魏書生的思想是對自身思想、靈魂的提升和昇華,讀了魏書生的書才知道什麼是教書育人,什麼是為人師表。

中小學教師讀書筆記(三)

我讀《初中數學創新教學設計》一書對我很有幫助,感想很多。

教學設計作為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工作之一,對教學起着先導作用,它往往決定着教學工作的方向;同時教學設計的技能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已成為教師從師任教必備的基本功。所以教師瞭解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的內容很有必要。新理念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的內容可以包括:

(1)教學目標

在新理念下,教學目標一般包括過程性目標和結果性目標兩個方面,也可以進一步細分為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等多方面。

(2)任務分析

進行任務分析的重點在於關注幾個要點:

一是關注學生的起點;二是關注學生主要的認知障礙和可能的認知途徑;三是分析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四是研究達成目標的主要途徑和方法。

在這裏,有兩個問題十分重要:

第一,要關注學生的經驗基礎。

第二,要正確認識教材。

對於前者,意味着不僅要考慮學科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科學習的心理規律;要把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和現實世界作為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資源。對於後者,意味着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本次新課程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教材是極其宏觀性的一個藍本,覆蓋着非常廣闊的時空,主要對教師教什麼、學生學什麼起到指向作用。但教材僅僅是教師組織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素材,使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平台。

新理念下的教材給教師留下了比較大的創造空間,進行任務分析,就必須改變“以教材為本處理教材”的現象,根據學生實際、教學實際和當地實際,模擬教材,重組教材,編制教材,消減技巧性訓練,增加其探索性、思考性和現實性的成分,為實施開放式、活動式的'探究、合作、參與等新型學習方式創造條件。事實上,對初中生來説,喜好數學問題,對有關的數學活動充滿好奇心,這是進一步學習數學的首要前提和發展動力。

(3)教學思路

主要考慮具體的教學過程,包括創設的情景、活動的線索、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可能的情況下必須附設計説明。

(4)教學反思

主要針對如下一些問題開展反思: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如果沒有達到,分析其原因,並提供改進的方案。有哪些突發的靈感,印象最深的討論或學生獨特的想法?哪些地方與教學設計的不一樣,學生提出了哪些沒有想到的問題?為什麼會提出這些問題?

瞭解了教學設計的內容,為我們以後教學設計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小學教師讀書筆記(四)

最近拜讀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蘇鴻先生《高效課堂》一書,蘇先生在書中試圖從先進理念的引領、課堂系統的優化、教學行為的轉變三個側面來深入剖析和詮釋“高效課堂”。在書中蘇先生對教學活動的五個環節——備課、上課、説課、聽課、評課進行了系統的剖析和深人的詮釋。讀後深受啟發。

1、備課,在研究中預設教學的曲調。

備課是對教學活動的一種預設,這種預設不僅僅憑藉着教師的經驗與閲歷,更是基於對教學活動的科學研究。

2、上課,在過程中彰顯智慧的力量。

上課的質量取決於教師對教學過程的理解與把握,上課的過程藴含着教師課堂教學的複雜技能,同時也彰顯着教師教育實踐的個性化智慧。

3、説課,在交流中論釋教學的意義。

説課是交流活動,不僅要説教學設計與教學過程,更要説背後的道理,即對意圖、目的、理論依據、個人立場、文本詮釋等進行深度的剖析。

4、聽課,在觀察中把握課堂的真實。

作為科學研究的課堂觀察將教師日常的聽課活動提升為專業活動,並賦予課堂觀察更豐富的內涵與意義。

5、評課,在反思中引領教學的改進。

評課是教師教學改進的重要形式,評價的根本目的是教師獲得反饋信息,以改進教學,促進學生髮展。

目前我校的教研活動面上活動開展的紅紅火火,究其實效性值得考量。時間久了大家都有應付之嫌,尤其是集體備課,大家的心始終擰不到一起去,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大家能坐在一起談談説説,對教材、對學生有個大概認識,形成的意見也罷、導學案也好總歸是個集體的東西,對個人的二次備課肯定會有很大幫助,我認為集體備課之後的教師針對自己實際情況的二次備課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學機智、教學水平的差距最大程度體現在教師二次備課上。

“備”,繁體字寫作“備”。許慎《説文解字》解釋:“備,慎也。”這就要求教師要從精神上、思想上做好準備。可以這麼説,備課首先就是備教師的心態、教師的思想,其次是教師在內心真正去了解學生、熟悉教材等等。至於教案的形成,形式真的可以多樣性,“心備”才是最重要的。

年輕教師和老教師備課形式就不能一樣,老教師教的年頭多了,心中自有黃金書,這是年輕教師攀比不來的,但信息社會的更新速度飛快,老教師也不能忽視,我認為“形神兼備”的備課才是真正的備課。一些流於形式的東西對我們一線教師真的有很多束縛之處,真是費時費力又沒有結果的事。但現實又很骨感,沒有“形”哪來“神”。繼續摸索前行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gn9gy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