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尋路中國》讀書筆記700字

《尋路中國》讀書筆記700字

我原本以為紀實類的書籍會沒什麼意思,更何況是一個外國人寫的關於中國的紀實書籍,可是《尋路中國》卻完全改變了我的看法。彼得.海斯勒從一個非常客觀的角度去描述21世紀初期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變革,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海勒斯這個旁觀者眼光非常犀利,看完他的記錄後很有感觸。

《尋路中國》讀書筆記700字

開篇《城牆》中對於中國以前的紙質地圖的描述就引起我的共鳴,分不清東南西北的我從來是看不懂紙質地圖的,毛細血管似的小路名字都沒有,如果進入偏僻地區,要想知道自己到了哪,除非問路人。問對了人還成,要是問錯了人就要南轅北轍了。還好今天科技改變生活,現在我們去哪帶上百度地圖就好了,不用分清東南西北,知道左右就行。海斯勒出行的車是在國企租車店租的,主管人還不錯,只是管理上不思進取、不求發展,哪怕是後來這樣的租車店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家國企租車店卻依然如故,絲毫感覺不到競爭的壓力,這樣的.經營模式是註定要被市場淘汰的,就像以前農村賣小商品的合作社一樣。

“榆林城北,長城正在一點一點的被掩埋掉。一個巨大的明代城堡---鎮北台---孤零零地守在地平線上,城牆向西南蜿蜒進入了沙漠地帶。”“中國人對長城所做的唯一研究,是在學術圈外進行的。由業餘歷史學家組成的小羣體試圖把田野考察和文本研究結合起來.....”讀到這裏有種酸楚感,長城,在沒有起重機和運輸機等建築工具的古代,凝聚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戰爭年代抵禦外敵,有着“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而今有的地段光禿禿的城牆、雜草叢生的溝谷,感覺像個遲暮落寞的將軍,沒有多少人對它的歷史和未來感興趣。在改革開放初期,經受長期貧窮之苦的中國人急需發展經濟,普通民眾更是如此。而對於我們人類長遠發展來説,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樣重要,這也是我們今天讀書的目的,不為名利,只為精神富有。

這本《尋路中國》我還沒有全部看完,上面是看完第一部《城牆》後的一點體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exm4k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