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關於《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5篇)

關於《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5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5篇)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1

《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一位傳説中的人物,他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紀左右的小亞細亞。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哲思,將動物為主角的擬人手法,走遍世界各地,將寓言故事傳播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在我小的時候,媽媽就時常給我講這樣一些故事:高傲的兔子與烏龜賽跑,最後輸給了持之以恆的烏龜;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説葡萄是酸的;好心的農夫救了蛇,蛇甦醒後卻咬了農夫一口……這些故事我一直很愛聽,它教會我許多道理,陪伴我走過短暫的小學生活,直到中學也不曾間斷過。它就是古希臘的《伊索寓言》。

在這本書裏,有三個故事令我記憶猶新,因為故事中的一些角色身上也有我的缺點,或是他們的優點值得我去學習。

一、生病的獅子:他講的是:一個身強力壯的獅子隨着歲月的流逝,現在不再強壯,也抓不到獵物了,於是他裝成生病的樣子,騙小動物們來看他,同時狠下殺手,一隻細心的狐狸發現洞口只有動物進去的腳印,卻沒有出去的腳印,所以它沒有進洞保住了性命。在這則故事裏,我應該學習狐狸的細心觀察,將來在社會上,如果不細心觀察的話會失去許多寶貴的機會還會引來一些麻煩。

二、小狼的悲劇:,他講的是:一隻只想在家中吃大魚大肉,不學習本領的小狼,突然想自己去捕獵,就偷偷下山,想給父親帶來一頓美餐,他看到山腳的一片草地上有一羣羊,沒有牧羊人,只有幾隻瘦瘦的牧羊犬,就沒把它們放在眼裏,下去找了一隻比較強壯的公羊,剛跑過去,就被牧羊犬撕咬得粉身碎骨。小狼沒有給爸爸帶來美餐,卻給爸爸帶來悲傷。我也有小狼的缺點,有點自不量力,幹事不考慮後果,只圖一時興起,所以常常壞了大事,看過這個故事後,我以後幹什麼事應該把自己現有的能力和後果想一想,不能魯莽行事。

三、孔雀和天后赫拉,它講的是:一隻美麗的孔雀,在唱歌遭到動物們批評、嘲笑的情況下,去找天后赫拉,赫拉説:“各人有各人的命運,不要怨你的種族不好,你雖唱歌不及夜鶯,但你的長相是出類拔萃的,記住‘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生物’,你可以發揚長處,克服短處。”我也有過孔雀這種時候,自己總是怨天尤人,自己做不成總是找客觀原因來推託責任。

《伊索寓言》是一本好書,它又幽默風趣的故事教會我很多道理,讓我改掉我許多壞習慣,是我的良師益友。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2

這個學期,劉老師推薦我們了《戴小橋和他的哥們兒》《三字經》《伊索寓言》等課外書。其中,我最喜歡讀《伊索寓言》了。因為《伊索寓言》大多是發生在小動物間的故事,很是有趣,每篇的結尾通常用一句話揭示故事中的道理。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塊瑰寶,生動形似的寓言故事教會我們如何辨別朋友和敵人,真話和謊言,以及如何與人相處。

《馬和馬伕》裏的馬伕虛情假意地照料馬兒,卻把它最需要的馬料賣了換酒。這些花言巧語終究騙不了時間。《受傷的狼與羊》中那隻受傷的狼裝作可憐的樣子,苦苦請求羊給它取點水喝的時候,羊頭也不回地走了。對於壞人,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隨便憐憫他們。

在眾多的故事中,我認為《獅子和驢子》最有道理了。只會吼幾聲的驢子在兇猛的獅子面前,只能是原形畢露,一隻獵物也沒有抓到。這就和我們小學生一樣,不能從小就養成自吹自擂的壞毛病,而應該努力學習,鍛鍊真本領。在悦讀中尋夢,將來實現我的夢,中國夢!《伊索寓言》讀後感我曾經看過一本有趣的書,名叫《伊索寓言》。這本書是古希臘的伊索編寫的,它是一本寓言集。這本書裏的動物都是我們熟悉的,如:狐狸、狼、驢子……伊索每次都會在寓言的最後,用一句精闢的話點明故事的寓意。在這些短短的小故事裏,都藴藏着許多大道理,可以在我們的人生中發揮很大的作用。

在這本書裏,使我感受最深的故事是牧童和狼。牧童和狼的故事是這樣的:一個牧童在村邊放羊。有幾次他都大叫起來:“狼來了,狼來了!”每當村民們聞聲趕來時,一看哪裏有什麼狼,根本就沒有嗎!牧童看到他們慌張的樣子,不禁哈哈大笑起來。可是,有一次狼真的來了。牧童嚇壞了,慌慌張張的叫:“狼來了!狼來了!快來幫忙阿,狼在吃羊了!”可是這次,卻沒有一位村民過來看看。因為他們知道,説不定這牧童又在騙人呢,我們不用理他!

讀完這個有趣的故事,我明白了一個經常説謊的人即使説了真話,也沒有人會相信的。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做到這一點,而且心靈謹記四個字:不能説謊。

在這個寒假裏,我希望大家都看看這本圖書,使自己懂得很多道理。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3

記得小時候就常聽老師和父母這樣告訴我:從前哪,有一個會講故事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伊索。今天,我寫完作業後,終於有時間看完了這本《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那些性格各異,喜好不同的飛禽走獸加以描繪,用來比喻形形色色的人,並通過它們揭示人間的真偽、善惡與美醜。在這麼多篇寓言裏,我最喜歡的是《看見獅子的狐狸》,講的是有隻狐狸從來沒有見過獅子。有一天,它們終於遇上了。頭一回見到這威武雄壯的龐然大物,狐狸可嚇得要命,抱頭鼠竄落荒而去。可巧它們又相遇了,雖然是第二次相會,狐狸的心裏仍是七上八下恐慌不已,但比上次要好得多了。等到第三次相見時,狐狸竟信心十足地走上前去,哈囉哈囉地跟獅子閒聊起來。

看完這個故事後,我一下子就説出這個寓言的道理:熟能生巧。想了想,覺得狐狸所代表的人物很像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我十分膽小,一上講台就會兩腿發軟,四肢發抖,舌頭髮麻。三年級時,敢在台下發言了,但在台上仍然不敢説話。四年級時,我在台上口吐蓮花,神態自若,贏得大家陣陣掌聲。五年級時還得了個“英語口語比賽”一等獎。這説明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去面對並想好解決問題的方法。

還有一篇《蒼蠅》的寓言:一隻蒼蠅掉進了湯鍋裏,就要被淹死了。他對自己説:“好哇,我已經吃飽了,喝足了,還洗了個澡,我死而無憾了。”蒼蠅的話充分體現了它的自嘲精神,同時也告訴我們:當在一個新的環境且無法避免的'時候,也可以試着慢慢適應環境,融入環境。

《伊索寓言》把一個個深奧的哲理用故事的方式淺顯地表達出來,因此在古希臘,《伊索寓言》甚至是衡量一個人的知識的尺度。當時著名的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曾寫過這樣一句台詞:“你連伊索寓言也沒有熟讀,可見你是多麼無知的懶散。”這真是本好書。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4

《伊索寓言》這本書有一大特點,那就是這本書講述着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還包含着種種深刻的道理。正因如此,這本書才能深深地吸引着我。

例如《龜兔賽跑》這個故事就説明了‘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這個道理。兔子因為看到烏龜那慢吞吞的樣子,不由的驕傲起來,在比賽時竟睡起了覺,但烏龜並沒有因為自己速度慢而自卑,而是一步一步地慢慢爬,最終在兔子睡覺的時候贏得了冠軍。

再例如《兩隻青蛙》這個故事,它就教導了人們考慮問題要全面;《烏龜和老鷹》則説明了不可違背自然,勉強做事;《託鹽的驢》也告訴了我們不可犯經驗主義錯誤。

而我認為最好的一篇就是《説謊的猴子》,故事是這樣的:一個愛説謊的猴子上船去雅典,可船在路上遭到了暴風雨的襲擊,翻了船。有一條海豚十分喜歡與人類交談,從而獲取知識。海豚把猴子當作人類託上水面,並與猴子交談,交談中猴子又在説謊,被海豚揭穿後海豚憤憤不平,便把猴子弄下海,淹死了。這篇故事就警告我們:説謊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就像那個喊“狼來的”孩子一樣。所以,誠實待人,就等於尊重別人。

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從裏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的多的東西。寓言是一座獨特的橋樑,通過它,可以從複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樑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見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5

今天,我有幸讀了幾篇《伊索寓言》,我才真正地明白什麼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伊索。他便是一個醜陋無比,但智慧無窮的寓言大師。他寓言故事,都是我們生活中的智慧,其實,也讓我們懂得許多為人處世的至關緊要的道理。

比如在《牛和蛙》的故事中告訴我們這樣的道理。這則寓言講述了一個青蛙看見牛以後,非要和牛比一比到底誰大,最終卻把自己的肚子撐得爆裂。我覺得這個青蛙真笨啊!它不應該和牛比到底誰大,而要和牛比誰嬌小,這樣子不就取人之短,補人之長了嗎?也不會出現肚子爆裂的事情了,而在我們現實社會上,不也是這樣想的嗎?我們的每一種缺陷不是都有補償嗎?吝嗇説是經濟,愚蠢説是誠實,卑鄙説是靈活,無才便是説德。因此,世界沒有自以為一無可愛的女人,也沒有自以為百不如人的男子,這樣,彼此各得其所,當然都會相安無事。但如果都像那隻青蛙一樣的話,那世界將會變成一個什麼樣子呢?真是無從想象!

而我最喜歡這本書的是:它的內容看上去都是十分的短小精煉,沒有任何過長的背景描寫或者是心理描繪。幾乎只是像流水賬一般的簡潔明瞭,一篇富含深涵的文章就只有四五十字,儘管只是簡單的敍述與對話,去更給讀者更大的空間去思索,任讀者自由發揮。

我相信,接着往下讀,定會收益多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dpzj2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