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書筆記 >

林清玄讀書筆記 《蓮花開落》好句摘抄

林清玄讀書筆記 《蓮花開落》好句摘抄

林清玄讀書筆記_《蓮花開落》好句摘抄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林清玄讀書筆記_《蓮花開落》好句摘抄,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林清玄讀書筆記 《蓮花開落》好句摘抄

(一)蓮花開落

盛暑,偶然從車窗裏看見,幾朵粉紅的蓮花,婷婷于田田碧綠,雖倏忽而過於眼,心中卻已有美麗之蓮。

今天,又經那曾經過的荷塘,一場淅瀝的秋雨過後,那怒放之荷又該會如何呢?留心放眼,只有無窮碧的蓮葉,已無零星賞心的蓮花。

落寞中依稀聽到鄭愁予那美麗錯誤的嗒嗒馬蹄正從江南敲過,恍惚看見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也如這蓮花樣開落。牎!!!!!

汽車中途停靠,一滄桑平和之老婦牽一燦如春花之小女孩兒上車。腦中突想:那衰老的婦人也曾是花一般的少女吧,而那花一樣的少女也終有一天會成為衰老的婦人吧?!

心中竟豁然瞭然。蓮花開落。

(二)關於愛情

年少時,曾認為愛情都是偉大的:為了愛情,孟姜女哭倒了萬里長城;為了愛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馬相如;為了愛情羅米歐與朱麗葉雙雙殉情;為了愛情,梁山伯與祝英台悽美化蝶;為了愛情,焦仲卿與劉蘭芝成鴛鴦和鳴“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年少的心就被這些偉大的愛情感動着,心中便嚮往起“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偉大愛情。

經過了懵懂甜蜜的初戀,走進了平淡現實的婚姻,才明白那些感動過自己、那些曾經嚮往的偉大愛情,多是寄託人們美好願望的故事和傳説,只不過是美麗的愛情童話,現實中更多的是“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的無奈哀傷,更多的是“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的.綿綿情恨。

紅塵有淚紅塵苦,那就“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睛”吧。但幾人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呢,那實在是神仙的境界呀?

偶得一佛家禪理:緣起而聚,緣滅而散;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亦如蓮花開落。

(三)朋友相聚

兩年不見的朋友出差途徑我住的小城,到我家中做客。驚喜之下,盛情邀朋友到飯店去盡我的主之宜。朋友認真地看着我説:“我只想喝你煮的小米粥,吃你烙的葱油餅。”一拳搗在朋友胸上,然後扭頭下了廚房。

晚上,將愛人攆到客房,與朋友擠在一起軟語呢喃至深夜。天一亮,朋友就收拾行囊,送朋友下樓,沒有挽留。

“已經過了大喜大悲的歲月,已經過了傷感流淚的年華,知道了聚散原來是這樣的自然和順理成章,懂得這點,便懂得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温馨,離別便也歡喜。”

(四)外婆的喜喪

91歲高齡的外婆於今年春天去世了,是無疾而終。外婆高齡,一生育有九個子女,兒孫眾多,喪事自然要隆重些。遠在廣州、武漢、北京等地的姨媽、舅舅、表姐、表弟等都趕了回來,再加上外婆在村中輩分較高,全族的男女老少幾乎都來弔唁,以至於不大的村莊竟都籠罩在辦喪事的氛圍中,只是這個氛圍有點異樣,不是肅穆的,而是熱鬧的。

四組國樂隊分佈東西南北四角,這邊唱的是抬花轎,那邊吹的是百鳥朝鳳,東邊拉起了二胡,西邊竟跳起了迪斯科,真是嗩鈉聲聲,鼓樂沖天。這還不夠,還有更熱鬧的——哭靈。在農村,按老風俗,辦喪事是必須要哭的,沒人哭的話,死者會不瞑目,生者也會被人笑話。外婆雖有五女四男,但姨媽舅舅的年歲也分別進入了中老年之列,他們已沒有能力哭了。好在這個多元的商品社會,已不是三百六十行了,什麼行業什麼服務都有,有專門替人哭靈的。於是姨媽舅舅就請了個女的來哭靈。那女的一聲“媽”出口,淚也俱下,掌聲便四起。再一聲“親孃”出口後,竟哽咽不能止,於是掌聲雷動。之後是如歌如哭,如唱如訴,嗚咽悲啼,涕泗不止,圍觀者稀噓之時也掌聲不止。做為外婆的外孫女,此時我倒沒有眼淚,我已分不清這是喜事還是喪事。對請人哭靈我也持否定態度,認為這是現代人感情枯竭的產物。不管我態度怎樣,喪事在此時還是達到了高潮。之後是出殯、下葬,一直到星斗滿天,才算暫時結束。

回到家中,對愛人説起對此事的感受,誰知愛人竟不以為然地説:“這本來就是喜喪嗎,你不知道年歲大的人的喪事叫喜喪?”我一時愣住了,喜喪,喪事中也有喜嗎?

人一生都要被動地經歷一次喪事——死亡、被埋葬,這是任何人都逃不脱的最後的結局。人活的過程也就是走向這個結局的過程,從某種角度來説,人活着就是為了死亡。死有各種各樣:或壽終正寢,或暴病客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或平靜安詳,或轟轟烈烈;或了無牽掛,或死不瞑目;或功德圓滿,或充滿遺憾;或永垂不朽,或遺臭萬年

答案補充外婆小腳,身材也瘦小,一生竟養育了九個子女。外婆一生最引以為驕傲自豪的就是她的子孫兒女,不僅眾多,而且遍佈大江南北,工作在不同的崗位上。但外婆到老也沒有去哪個子女家養老,一直堅守在老家那個老屋,堅持“自給自足”。後來實在不能“自給”時,也堅持“力所能及”,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屋中的傢俱都是舊的,但那破桌面上卻沒有塵土;傢俱上的銅活多已殘缺不全,但那殘破的銅活卻總髮着光

外婆是壽終正寢,無疾而終,死得平靜安詳。我想外婆在生命結束的時候,是不是有一種生命圓融豐滿的喜悦?如果有,我們這些活着的她的親人是否也該為她感到高興?想起了莊子“鼓盆而歌”。莊子在妻子去世時擊盆作歌,雖是瘋顛之舉,有過分之嫌,但他言説的“人之生死變化,猶如春夏秋冬四時交替,猶如晝夜交替。”確也不是無理,明白了生死之理,就該明白“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吧。

生命輪迴,蓮花開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shubiji/383gk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