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靜悄悄的革命有感

靜悄悄的革命有感

《靜悄悄的革命》一書是日本佐藤學先生的著作。他從“教室裏的風景——向創造性學習邁進”、“改變教學——學校改變”、“設計課程”、“學校改革的挑戰——中小學的實踐”四個方面闡述了當前學校裏、教室裏正發生着“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本書所介紹的教室裏的“靜悄悄的革命”即是通過和事物對話、和他人對話、和自身對話的活動過程,創造一種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

每一次捧起《靜悄悄的革命》,我都會被佐藤學先生深入淺出的論述所吸引,都會被佐藤學先生鞭辟入裏的批判所震動。每當我讀着“教室裏的風景”這段文字時,“傾聽”這個詞語總會一次又一次地吸引着我的眼球,一次又一次地撞擊着我的心扉。其間,有這樣一段話:我們應該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站在教室裏是在和學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時光”。我們應該允許進度慢一點,允許學生回答模糊一點,允許學生哪怕聳聳肩膀拿不出意見來。我們更應耐心傾聽“異向交往”的話語,它能使我們教學中的交往更加豐富而深刻地展開。通過無數次的咀嚼,無數次的審視,無數次的實踐,我終於明白:傾聽,是理解,更是期待;傾聽,是尊重,更是接納。它的意義不僅僅是讓學生擁有表達的空間,它帶來的或許是行將熄滅的思維的火把,鑄就的或許是塵封已久的信念追求。

而我總是習慣於要求學生“聲音響亮”、“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則高高立於講台前,急切地等待着,等待學生能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於是,“傾聽”這個美麗的詞語也便蒙上一層淡淡的“功利”色彩。究其根源,我的課堂有太多的“不允許”。不允許學生語塞,不允許學生含糊……我用“不允許”三個冷冰冰的字把學生擋在了心門之外。但自從閲讀了《靜悄悄的革命》以後,我在課堂上努力地踐行着佐藤學先生的理念,我決定讓我的課堂也來一次“靜悄悄的革命”。於是,我允許學生可以不站起來回答。我走下講台,走到學生身邊,俯下身,彎下腰,用充滿期待的眼神注視着每一個發言者,傾耳靜聽每一個聲音。我告戒自己,我首先得從單方面的傾聽學生髮言的想法中跳出來,轉變為在組織引發學生髮言之前,仔細地傾聽和欣賞每一個聲音。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傾聽的教室裏,才能通過發言讓各種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

要在教室裏和學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時光”,重要的一條是要善於傾聽“異向交往”的話語。書中寫到:話語交往有四種,只有一方講話的“單向交往”,相互交談的“雙向交往”,被拒絕被阻擋的“反向交往”和思路各異的“異向交往”。在這幾種交往中,傾聽“異向交往”的話語尤為重要。仔細想想,説的也是。有道是:石本無火,相擊始發靈光;水本無華,相蕩乃成漣漪。我們的教學交往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也曾領略過傾聽“異向交往”的話語後的驚喜,但更多的時候,我們只能對這些“異向思維”的學生説“抱歉”。因為我們要趕教學進度,因為“異向交往”的課堂有時很難駕馭。

然而,在我對自己課堂進行了短短的三個月的改革之後,我感受到我和學生之間關係有了明顯的改變,我們總能傾心交流。在我們的課堂上,沒有因為説真話而感到難為情,沒有因為真情流露而招笑話。於是,我經常能聽到教室裏“花開的聲音”。

前幾天,我上《藍色的樹葉》一課,在指導朗讀“李麗小聲對林園園説:把綠鉛筆借我用一用行嗎?”這一句時,為了指導學生理解句中的“小聲”這個詞語,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小朋友,李麗為什麼要小聲地説?略一思考之後,小手一個接一個地舉起來了。有的説,那是在上課,小聲地説才不會影響同學上課。多遵守紀律的李麗啊。我馬上對他的回答表示肯定。還有的説,我想李麗當時是很難為情的。因為我在向別人借東西的時候總覺得很難為情。我擔心別人不借我。我微笑着表示同意。我覺得學生感悟得很到位,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解讀“小聲”這個詞語。可是,底下還有一隻小手“頑固”地舉着不放。從我提出這個問題開始一直到我組織朗讀結束。説實在,我不想請他回答,因為我覺得已經達到我預設的教學目標了,更重要的是因為他的回答總是“標新立異”,沒有多大的價值。正當我猶豫時,我又想到佐藤學先生的那段話。於是,我走近他,俯下身,彎下腰,微笑着説:請你説説你的理解。他説:如果大聲説的話會被老師聽見的,那就要被老師批評了。上次美術課,我沒帶彩紙就被老師批評了。他説的那麼真實,流露得那麼自然。我聽到了來自他內心深處最真實的`理解,不做作,不逢迎。當時的我猶如聽到了“花兒綻放的聲音”般快樂。再看看他,他的小臉寫滿了滿足後的快樂。我知道,我給予他的不僅僅是表達得機會,我讓他感受到了他存在的價值。我慶幸,慶幸自己聽了佐藤學先生的話;我慶幸,我保存了那把行將熄滅的思維的火把。傾聽的感覺真好!傾聽“異向交往”的話語的感覺更好。在這節課上,我真的感受到了佐藤學先生所説的,自己是站在教室裏和學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時光”。

老師們,多給自己一些“傾聽”的機會,尤其是多給自己一些傾聽學生“異向交往”的話語的機會。它不僅能使我們教學中的更加交往豐富而深刻地展開,更能讓我們聽到孩子們思想抽穗、情感裂變、知識拔節的聲音。

我感謝佐藤學先生。是他,用精闢的論述滌盪着我的頭腦;是他,讓我一次又一次地聆聽到了“花兒綻放的聲音”。我清楚地知道,我的頭腦也正進行着一次“靜悄悄地革命”。

標籤: 革命 靜悄悄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yy9mx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