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2500字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2500字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2500字,歡迎閲讀與收藏。

《一個人的朝聖》讀後感2500字

《一個人的朝聖》是英國劇作家蕾秋·喬伊斯創作的長篇小説。講述了主人公哈羅德為了看望身患癌症的昔日友人,橫跨整個英格蘭,徒步87天,行走627英里,只憑一個信念:只要他走,老友就會活下去!主人公哈羅德最終見到了好友奎尼,奎尼在安詳中離開人世。而哈羅德經過長途跋涉,也實現了自我救贖。

與其説是一個人的朝聖,不如説是主人公哈羅德的自我救贖。

救贖,就是找回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

哈羅德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因為兒子意外落水,他準備先脱掉鞋子再跳下去施救。妻子因此對他耿耿於懷,接踵而來的是妻子的家庭冷暴力。開始遷怒於他,鬧彆扭,分房睡,兩人幾乎不交流,日子過得死氣沉沉。直到收到原來同事奎尼的那封信,哈羅德鬼使神差地離開家,開始徒步去遙遠的地方看望奎尼。奎尼身患癌症,哈羅德告訴奎尼他要走路去看她。原以為哈羅德是為了愛情毅然決然地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不然,連他自己也不能完全説清楚為什麼要這樣做。二十年沒有見面的老同事身患絕症的消息,只是給哈羅德的平乏無味的死水一般的生活中扔來一塊石子,讓哈羅德沉寂很久的內心泛起了波瀾。65歲的他想起了過去很多事情,再看看不堪的現實生活,他才邁開了一個人朝聖的步伐。

加油站的女孩告訴他,只要有信仰,什麼事都可以做成。哈羅德受到了鼓舞。哈羅德古怪異常的舉動,説是為了挽留奎尼的生命,其實是自己在逃避不堪的現實。而加油站女孩關於信仰的鼓勵正中下懷,一個理由而已。

自我救贖的過程,就是一種修行。小時候看西遊記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故事,我曾想,孫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翻幾個跟頭不就取金回來了嗎,為什麼還要那麼折騰。後來才明白是如來佛一定要唐僧師徒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修行,才能取到真金。哈羅德一個人的朝聖,是救贖,也是修行。在徒步的過程中,回憶了自己的父親、母親、妻子和兒子,通過和自己的深入交流,開始思考過去。凡事向內求,反求諸己。根源都來自於自我,自我的行為,亦或觀念,矇蔽了雙眼。只有發自內心地正視它,坦然地接受它,才有可能化解它。

書中有句話印象深刻:“也許當你走出車門真真切切用雙腳開始走路的時候,綿延不絕的土地並不是你看到的唯一事物。”

一路上,哈羅德遇見了很多的人,經歷了很多事。其中有離婚、流浪、失業、迷茫的各式各樣的不同的人,每個人都講述了自己的不同的困境和悲哀。哈羅德聽着他們的故事,和他們展開交流。自己也慢慢走出了封閉的圈子,暢開了心扉。路人的苦難和經歷,都在影響着他。記得有人説,旅行的意義在於發現別人不同的生活方式。是呀,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苦,自己累,壓力很大。當你走進別人的世界,突然發現其實每個人都不容易,甚至有些人經受的苦難遠比自己的大很多。閲歷,不僅能開闊一個人的眼界,更能擴展一個人的格局。這些都是哈羅德徒步的意外收穫,也是他救贖、修行的一部分。

最終的結果並不重要。跋涉千里,見到了奎尼,哈羅德已經不知道應該説什麼了。他徒步的收穫不僅僅是見到了奎尼,挽留了奎尼幾十天的生命,更是自己看清了自己,和自己達成和解,心中的結解開了!

哈羅德的妻子莫琳也在自我救贖。失去兒子後,責怪丈夫,因此對丈夫實施冷暴力。家裏裝上厚厚的窗簾,把自己困在狹小的世界裏,不和鄰里往來,鬱鬱寡歡。當那個她憎恨、討厭的男人哈羅德突然離家出走以後,妻子莫琳一開始是迴避的態度,認為哈羅德馬上就會放棄。其實,在你心目中不齒的那個男人,或許在別人眼裏是個寶。很多時候,人們都把最壞的脾氣給了最親近的人,廝守並傷害着。得知這一切的確實實在在發生後,她開始恐慌,害怕失去丈夫,失去家庭。在哈羅德離家一個人徒步的同時,妻子莫琳在等待及關注哈羅德的過程中,對痛苦的過往逐一進行審視,觸發了她對愛的全新領悟和對自我的重新認識。

奎尼暗戀着哈羅德,她一直沒有表白,只是哈羅德始終不知道而已。奎尼在單位受人排擠,但她喜歡兢兢業業且默默無聞的哈羅德。當哈羅德打碎老闆的東西時,奎尼替他背了黑鍋,自己卻因此被公司開除。在奎尼身患絕症即將不久於人世的時候,奎尼想到了內心曾經暗戀的哈羅德,給他寫了信。見到哈羅德後,奎尼才安詳地離開了人世。奎尼喜歡哈德羅,她知道哈羅德有家庭,她選擇了把對哈羅德的情感深藏在心底。在公司裏,哈羅德對奎尼很友好,奎尼喜歡和哈羅德在一起。奎尼不圖什麼。二十年沒有聯繫,奎尼希望那個她曾經喜歡的人知道她將不久於人世,在臨終的.時候和心愛的人做一個告別,算是對內心特殊情感一個交代,僅此而已。作者筆下的奎尼,是一個可憐的女人,一個善良的女人,更是一位偉大的女人!

故事結尾,哈羅德和妻子莫琳坐在海灘上,蔚藍的大海洶湧澎湃。一對老夫妻一起回憶曾經美好,情不自禁地笑了又笑。此時妻子莫琳彷彿看到“多年前那個野性的、年輕的、像魔鬼一樣起舞的男人,那個向她的每一根血管注入瘋狂愛意的男人”,此刻的莫琳覺得哈羅德是對的,要一個人承受這一切,實在是太多了。

“我愛你,哈羅德·弗萊,”莫琳輕聲地説,“那是你的功勞。”

哈羅德在童年時母親離家出走,受盡旁人的冷眼和嘲笑,父親自甘墮落,無數“阿姨”來到家裏,16歲被父親趕出家門,婚後自己的兒子抑鬱自殺,從此和自己的妻子形同陌路,父親徹底瘋癲,母親則彷彿永遠消失……這些痛苦的經歷彷彿一場場噩夢,時刻出現在他的腦海裏,讓他痛苦不已、難以解脱。哈羅德·弗萊,六十歲,在釀酒廠幹了四十年銷售代表後默默退休,沒有升遷,既無朋友,也無敵人,退休時公司甚至連歡送會都沒開。他跟隔閡很深的妻子住在英國的鄉間,生活平靜,夫妻疏離,日復一日。從他腳步邁開的那一刻起,與他六百多英里旅程並行的,是他穿越時光隧道的另一場旅行。

“你還以為走路是世界上最簡單的呢,這些原本是本能的事情實際上做起來有多難”她繼續説,“而吃,吃也是一樣的。説話也是。還有愛,這些東西都可以很難。”

走路,的確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是把一隻腳不停地放在另一隻腳前面。當走出温暖的家庭,風餐露宿,感到孤獨無助的時候,走路變得異常艱難。所幸的是,哈羅德通過艱辛的徒步完成了自我救贖。激發了對自我價值的再肯定、對成長缺陷的新認知及對現實命運的接受和理解。

人內心最深切的渴望是被愛。沒有愛的人生既沒有意義,也索然乏味。我們小的時候,家長愛孩子的方式大都是指教、數落,甚至打罵。這當然是病態的,好在我們長大成人後,很快理解了父母的這種特殊的情感。如今在許多家庭裏存在愛的誤區。妻子把沒完沒了的嘮叨當成了對丈夫的愛,全然不知道那個被你稱為丈夫的男人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男人誤將賺錢養家當成愛的全部,不管不問那個稱為妻子的女人真正的需要的是什麼。現實中許多人習慣了用自己認為的方式對待親人,完全不顧及親人的內心感受。愛一條魚,就給它蚯蚓吃。把你自己喜歡的煙酒給了魚,魚是不接受的,無論你多麼誠懇,多麼辛苦。愛,首先是理解,是接受。再就是為對方做對方需要的事情,是付出。前幾年村子裏有個媳婦照顧公婆口碑很好,而我見到的事實是,的確能照顧老人起居和吃飯,但在照料的同時伴隨着的無休止的數落和輕蔑。我知道人老了,也就卑微了,比起那些沒人料理生活起居的老人來説,這樣的兒媳婦在農村算是好的。但是,老了假若如此,我相信很多人寧願去死,因為他們把生命的尊嚴和質量看得更重。人和人對愛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為了活着,可以無限度地卑微,苟活於世。有些人需要尊重,需要温情地陪伴,守望相助。愛,如走路一樣,看似簡單,做起來真的很艱難。

哈羅德徒步的事被媒體曝光以後,引來了很多人的參與。哈羅德一開始並不反感,同情這些形形色色的同行者,甚至處處遷就他們。最終哈羅德忍受不了他們,選擇了繼續一個人走。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罪自己受。人的一生很短暫,沒有必要把不相干的人請進來。生命就像行駛的列車,隨時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有的人走近了你,嵌入你的生命,有的人與你擦肩而過,山水不相逢。緣聚緣散,人來人往,大概如此吧。然而,我們要明白,時間帶不走真正的朋友,歲月留不住虛幻的擁有。解鈴還須繫鈴人。心中的結,需要自我救贖。當然,救贖不一定非要長途跋涉地徒步,但一定要深刻地思考和反省。

作者蕾秋·喬伊斯用無比細膩的筆法講述了一個很好的故事,跟着哈羅德的腳步,讀者可以一層一層地靠近真實的自己。

《一個人的朝聖》是一本好書,值得一讀。

標籤: 讀後感 朝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ynnwp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