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愚公移山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愚公移山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愚公移山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愚公移山優秀讀後感範文(精選9篇)

愚公移山優秀讀後感1

太行和王屋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聳入雲,擋住了愚公家的路。他每天進出都要繞一個很大的圈子,十分不方便,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愚公把全家人召集起來,商量把山搬走。

他們全家一起挑着擔子,拎着鐵鍬,扛着鋤頭,開始搬山了,鄰居家的孩子也來幫他們搬山。他們有的用鋤頭鑿山石,有的用鐵鍬往筐裏鏟泥土、石頭,剩下的人便將剷下的泥土、石土挑到渤海邊倒掉,就這樣,他們從不間斷地幹了三年。愚公的老朋友智叟來看他們,勸他們不要乾了,愚公一家人沒有動心,繼續搬山。後來,愚公搬山的事情被天上巡邏的神仙知道了,慌忙把這件事報告給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動,讓大力神誇娥氏把這兩座山搬走了。從此愚公的家再沒有高山阻隔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被愚公一家人堅持不懈地搬山的精神所感動,他們一家人從老人到小孩誰都沒有放棄,他們齊心協力、萬眾一心,終於實現了自己的目標。由此我想到: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也要相互幫助,相互關心,共同進步,為提高我們三(8)班的成績而努力!

愚公移山優秀讀後感2

最近我讀了《愚公移山》,對愚公移山這件事有些看法。

太行、王屋二山那麼高大,且不説愚公能不能把它搬走,就是搬走了,又能怎麼樣?頂多像書上寫的那樣“冀之南,漢之陰無壟斷焉”但是愚公的世世代代都挖山會有什麼出息?年輕力壯的挖山,老弱的打雜兒,有誰保證他們的衣食?退一步説,就算愚公一家有吃有穿,又有誰敢保證愚公世家挖完山之後,就會快樂,會幸福,會過上好日子?沒人敢保證,因為未來是個未知數。但我們可以推斷他們不會怎麼好過的。因為他們世代挖山、幹活兒,沒有什麼知識,也沒有什麼能耐,有的只是力氣,只能幹粗活兒,這又有什麼好處呢?愚公的精神可嘉,但他的行為卻是錯的,他把自己的子孫都限定在挖山這件事情上,都限制在了出苦力上,這簡直有點殘忍。

愚公的確很愚,因為他想到的只是挖山,排除山。難道他就不能在山上種田、種樹位口果種田又種樹,他們不但有了衣食保障,而且可能會比別人過得要好一些,當別人看到他見效益後,也會仿照他這樣做,那麼太行、王屋二山就會為人類造福了,而不是什麼“害山”了。也許有人會説,那不是還得繞遠嗎堤的,他得繞遠,但他們所得的勞動成果遠比繞遠付出的要大得多。也有人會問,山石多難挖,而且又不一定會把植物養活。但是愚公既有挖走太行、王屋二山的功夫,又怎會沒有挖坑種樹、修田的功夫粧口此看來,毀山倒不如用山,讓山為人類造福。

愚公不畏困難的精神,我覺得值得提倡,但移山卻不太合乎人們的根本利益,不如讓山為人類造福的好。

愚公移山優秀讀後感3

這個寒假,我按照老師的要求,讀了很多課外書,如《中國古今寓言》、《中外民間故事》等好幾本書,我還讓媽媽買了《故事會》。通過讀書,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通過讀《愚公移山》的故事,我懂得了做事要不怕困難,堅持到底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新的學期馬上就要開始了,我決心要向愚公學習,在學習中要不怕困難,遇到問題多動腦筋,仔細思考,堅持不懈,爭取取得好成績。

我也忠心地希望和同學們一起共同努力,讓我們的七班更優秀!

愚公移山優秀讀後感4

兒時就聽説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不止一次地被愚公契而不捨的精神所感動。這個故事裏愚公因為兩座大山擋在家門口,出入不方便,他做出了帶領家人挖掉大山的決定,並堅持一代一代持續下去的決心。愚公他是這樣説的,“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最終他的精神感動了天神,得到天神的幫助,揹走了兩座大山……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即使你是智者,要想到達成功的彼岸,如果沒有堅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和毅力,也只能半途而廢,再美的夢也無法實現。

我不禁又想起了一個個模範——俞敏洪

三年高考最終考上北大,大學得肺結核住了一年多院撿回一條命,想去美國留學卻被大使館拒籤三次,3年曆經風風雨雨讓‘新東方’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培訓機構成長為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他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對人生的獨特理解,闡釋着從草根到精英的人生神話。

俞敏洪告訴我們,不是新東方造就了他的成功,而是父母教給自己的不斷堅持、從不放棄、踏實肯幹的“撿磚頭”思想,成就了他今天的成功。當擁有這樣傳奇經歷的俞敏洪以一種平易隨和的姿態站在大家面前,我們很輕易便能感受到他身上散發出的人格魅力。

父母的勤勞帶動俞敏洪的勤勞。上小學時的俞敏洪成績一直不好也不壞,老師根本就不關心他。但俞敏洪特別想引起老師和同學的注意,所以從小學一年級起就一直打掃教室衞生。到了北大以後俞敏洪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為宿舍打掃衞生,這一打掃就幹了四年。所以俞敏洪所在的宿舍從來沒排過衞生值日表,都是他自己全包。俞敏洪還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壺去給同學打水,把它當作一種體育鍛煉。

年後的99年,新東方已經做到了一定規模,俞敏洪希望找合作者,就跑到了美國和加拿大去尋找自己的大學同學,用高薪想説服他們回來和自己一起創業。後來同學回來了,但是給了俞敏洪一個十分意外的理由。他們説:“俞敏洪,我們回來是衝着你過去為我們掃了年的地,打了年水。”他們説:“我們知道,你有這樣的一種精神,所以你有飯吃肯定不會給我們粥喝。”

這些人的加入奠定了新東方發展的基礎,新東方才會不斷地做大,做成美國的上市公司,做成了今天的規模。

正如那句俗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用心去做,用毅力來證明自己,就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奇蹟也許就發生在你身上!

愚公移山優秀讀後感5

《愚公移山》講述了叫一個愚公的為方便交通而移山的故事。所謂“一正一反,才能塑人”,在愚公高大偉岸的光輝形象下,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大反派——智叟。在我們對這個滿嘴毒液的長舌男咬牙切齒的時候,也不禁感歎:人即使不能成大智若愚的移山者,也不能做只會品頭論足、智在口上的“評論家”。

著名脱口秀節目《金星撞上火星》的主持人金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舞蹈家,她開創了中國舞蹈界的多項先河,然而她還有一個更加引人注目的身份——變性藝術家。於是,當她頻繁出現在電視上時,“正常人”們按捺不住了,他們舉着正義的大旗,喊着“變性即變態”的口號,如火如荼地展開了一場場“伐星”運動。謊言的毒藥抹殺了真相。惡劣的言論下,人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十惡不赦”的金星。可是她又做錯了什麼?作為一個舞蹈家,她為國爭光;身為一個女人,她賢妻良母。她,一個平凡人,活出了不平凡的精彩。那些“伸張正義”的女人們,只是太嫉妒,嫉妒一個男人詮釋了女子的温柔嫻良;那些“慷慨激昂”的男人們,只是太無聊,無聊地發泄自己內心的不滿。他們,她們,舌頭很長,心路卻很短。

“惡語傷人十月寒”,他們手持一把利劍,囂張跋扈,殺人無數。他們逞的只是口舌之快,帶給別人的卻是切膚的疼痛。當別人做了我們不敢做的事,當別人做了我們想不到的事,請把心態放平和了。無論他是愚公,一心移山;還是他是精衞,一念填海。只要他的執著不妨礙我們的生活,那便只當是風景去看罷。閉緊自己的嘴,不要愛讓自己活成了智叟,損人不利己;放寬自己的心,移一座道德的山入心,也可以成了半個愚公。

但切記,不成愚公,也不能成了智叟。

愚公移山優秀讀後感6

今天我讀了《愚公移山》這則成語故事,讀完以後我有很多啟發。

從前,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名叫“愚公”,兩座大山阻礙了愚公和全家人的出行,於是,愚公和全家人決定把這兩座大山剷平,開出一條平展的小路來。這件事情被一個叫“智叟”的老頭知道了,他勸愚公説:“你都這麼大年紀了,還能搬運多少泥土,我看你什麼時候能剷平啊!”愚公回答説:“我挖不了,還有兒子,兒子挖不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怎麼會挖不完呢?”愚公的這句話感動了上天,上天派兩個天神把這兩座山搬走了。從此,這裏的交通便利了,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們以後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份堅持,永不放棄,不怕困難,如果認準一件事,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堅持下去,因為勝利的曙光也許就在不遠處。

愚公移山優秀讀後感7

今天我讀了一篇成語故事,故事的名字是《愚公移山》。裏面講了有一個叫愚公的老人為了後人的幸福,要把太行山和王屋山兩座大山搬走。但是卻有人笑話他,覺得他很愚蠢,他勸愚公:”你別挖了,你的年齡已經這麼老了,到死你也挖不玩呀“。愚公卻説:”即使我死了還有我兒子,我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死了還會有他的兒子,子子孫孫、世世代代是沒有窮盡的,而山卻不會再增高。“於是他帶着子孫去挖山,挖了一年又一年,最終他們的精神感動了玉帝,他派來兩名大力神把兩座大山搬走了。

這個成語比喻不怕困難,有宏大的志願和堅強的毅力就一定能夠成功。如果説知識是一座大山,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點愚公移山的精神,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每天都要努力去學習,那麼我們的未來將是一片光明!

愚公移山優秀讀後感8

以前我成天纏着爸爸媽媽給我講故事,他們有時候會不耐煩。現在我上了小學我會認字了,可以自己讀故事了,真開心呀。

今天我讀了《愚公移山》的故事,講的是: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他的家門前有兩座大山,每次出門都要翻山越嶺,很麻煩,於是決定把大山移走。有個叫智叟的老人,看見愚公一家在挖山,就嘲笑道:就憑你們幾人的力量,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挖平兩座大山。“愚公不以為然地説:我死後有我兒子,我兒子死後有我孫子,而山不會增加,肯定可以挖平的。”智叟聽了很慚愧。

通過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做事情要堅持,只要下定決心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我在這個故事中還學到了兩個成語“翻山越嶺”“不以為然”。

最後,媽媽説,做事情雖然要有決心,但是做事情還要講究方式方法,學習也一樣,好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能使我們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愚公移山優秀讀後感9

最近,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愚公移山》,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位老人叫愚公,他的家門前有座大山,每次出門都要沿着山繞一個很長的圈才能走到外面,很不方便。便帶領全家人去移動那兩座大山。他們又是鑿石頭,又是挖石塊,然後推到渤海去。有一位人稱“智叟”的老頭,他以嘲笑的語氣勸阻愚公:“你怎麼會傻到這個地步呀!就憑你的這些力氣,能搬動這兩座大山嗎?”愚公卻説:“你才傻呢!我雖然搬不動這兩座大山,但我還有無窮無盡的子子孫孫!他們可以繼承我搬山的精神呀!而這兩座大山卻不會增高。”終於有一天,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動了玉皇大帝,玉帝派人把這兩座大山給移走了。

讀了這個故事,愚公那種碰到困難不退縮,不放棄堅持、樂觀的精神讓我們深深地振撼。使我理解只要努力。堅持就一定會成功的,不要理會別人的眼光,別人的説法。另外做事也要反方向看問題,不管有多難。我們一定要有一種不放棄、不拋棄的理念。而我們在學習時往往對不會做的題不動腦筋,不認真做,面對困難就低頭,見了困難就逃避。和老愚公比起來,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啊!老愚公那下定決心、不畏困難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動。

從今往後,我要向老愚公學習,面對困難不低頭、不逃避,樹立敢於克服困難的信心,學好每一門功課,長大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x4o39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