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歐亨利小説》讀後感三篇

《歐亨利小説》讀後感三篇

(一)

第一次接觸到歐亨利的小説是在課本上,那篇《最後一片常春藤葉》實在令人難以忘懷。意料之外卻又情理之中的温馨結局,合上書本,我的眼角濕潤了,心房温暖了。此後,我便愛上了他的小説。歐亨利在他的作品中傾注了自己的一片苦心、一片真情。他的故事中有社會的弊端與不公,也有富人的陰險與狡詐,從多個側面揭露了社會的黑暗面,鞭撻了人間的不平事。他的作品中更有普通人的辛酸與無奈、呼喚與抗爭,也有小人物的善良與真誠、友誼與愛情,字裏行間表現出他對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普通人的同情和理解。

《歐亨利小説》讀後感三篇

生活真是作弄人!讀完《麥琪的禮物》我不禁發出感慨。麥琪賣掉長髮,為丈夫買了一條錶鏈;而丈夫卻賣了金錶,只為換來一把配得上妻子秀髮的梳子。精心準備的禮物無了“用武之地”,真是傻得可愛的人兒啊!貧寒夫妻之間發生的有趣故事,讓讀者既遺憾又寬慰。這就是歐亨利的魔法,難怪他的作品被稱之為“帶笑的眼淚”。美好的感情總讓人得到安慰,哪怕生活的擔子再沉,肩上也會充滿力量。在生活中,不會風平浪靜,我們難免會遇到坎坷,自己學會應對最重要,但同時他人的關愛和鼓勵對我們戰勝困境也十分重要。所以,多關懷身邊人吧,用真誠的雨露,體貼的和風,寬厚的土壤,善意的陽光去培植和呵護友情、親情和愛情的花朵,使之絢爛,芬芳你的生活!

平凡的人也能偉岸。其貌不揚又臭脾氣的老貝爾曼,是位失意的畫家。平常生活中,他顯得粗魯又固執。然而,當鄰居瓊西患病奄奄一息,等待與最後一片常青藤葉一起飄隕時,他卻在一個風雨之夜,在牆壁上完成了其畢生最傑出的作品――一片永不飄落的常青藤葉。瓊西獲得了生的勇氣,而老貝爾曼卻患上傷寒去世了。結局又是那番峯迴路轉,帶着幾分傷感意味。畫家老貝爾曼的形象一瞬間高大起來。

(二)

在長達兩個月的暑假裏,我選擇了歐·亨利寫的《歐亨利短篇小説選》來作為假期閲讀書籍。通過閲讀這本小説選,我受到了很大了啟發,也使我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有了更好的啟迪。

歐·亨利,原名為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説大師之一。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代短篇小説之父。代表作有小説集《白菜與國王》、《命運之路》等。其中一些名篇如《愛的犧牲》、《警察與讚美詩》、《最後一片藤葉》等。這些小説使他獲得了世界聲譽。

記得我剛開始閲讀這本書的時候,覺得這本書像中藥那樣難喝一樣很難讀懂,剛開始我根本不知道他説的是什麼,究竟是在講怎樣的一件事。是要給予我們什麼啟示,我完成弄不清楚,剛開始讀了一點點就沒讀了,過了幾天,我重新仔仔細細的品讀這本書,逐漸讀懂了內容,也慢慢理解了每篇文章裏所包含的的真正含義。

當我閲讀完整本書的時候,我受到了很多很多的啟發,例如我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職責,都有自己的責任在身。但是,有多少人盡到了自己的責任?有多少人是在逃避責任?有多少人明知道自己有責任做好某事卻找藉口而推脱?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外面喝了飲料明明垃圾桶就離自己不遠,卻因為和自己走的路沒在同一個方向而懶得走過去丟進垃圾桶,而是遠遠的往垃圾桶扔,扔不進也不去管他,明明是想盡自己責任的,卻因自己的懶散而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總之,在閲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體會到了很多,也理解了很多。希望大家也能去看一下這本書,真的很有趣。

(三)

有這麼一個人寫的小説,他篇幅不不長,但總能帶給你長篇小説般綿長的美好回憶;有這麼一個人寫的小説,讀去普通,卻總能在結尾給你帶來極大的震撼;有這麼一個人寫的小説,他沒有偵探小説的神祕,沒有塑造顯赫的大人物,但他筆下的每一個普通的小人物都讓我們在含淚的閲讀中綻放温暖的'微笑……他就是歐亨利和他的短篇小説。

初識歐亨利還是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書最後的選學課文中有一篇叫做《一件運動衫》的小説,文筆樸實,但讀完後,那隻昂頭的麋鹿便在我的腦海裏深深紮根了。

於是,閲讀歐亨利一發不可收拾。

在歐亨利的短篇小説《最後一片葉子》中,我知道了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片樹葉可以永遠翠綠不會凋零,那是偉大卻極其貧窮的畫家貝爾曼用生命的畫筆描畫的,這永不凋零的常春藤葉喚起了瓊西生的慾望;

在歐亨利的短篇小説《麥琪的禮物》中,我知道了原來有一種付出是可以割捨自我的:德拉為了給丈夫的金錶配上一副精巧的錶鏈,忍痛賣掉一頭美麗的長髮,那是“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奔瀉閃亮的長髮”;同時,丈夫吉姆為了給妻子的美麗長髮配上愛慕已久的玳瑁髮梳賣掉了三代祖傳的金錶。只求付出的愛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誰能説這對窮夫妻不是度過了最為幸福的聖誕節呢?

在歐亨利的短篇小説《兩位感恩節的紳士》中,(.)我知道有一種承諾是可以用生命扞衞的

。沒落的財主儘管自己也食不果腹,但他依然銘記每年在感恩節要讓一個流浪漢飽餐一頓,結果自己卻餓暈了;而窮光蛋為了感謝財主的恩賜,儘管自己已經受施捨填飽肚子,但還是大快朵頤了財主的美餐以致脹破了肚子……

有人説,歐亨利的小説,最吸引人的是他的出其不意的結尾,正因為這樣的結尾,所以被稱作“歐亨利式結尾”。説實話,起初我也被小説的結尾深深吸引,因為他總是在你認定了結局時出其不意地給你驚喜。但在我一次又一次閲讀他樸實但精緻,雷同卻神祕的故事後,我想我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麼如此震撼了,這份震撼恰恰來自歐亨利筆下那羣貧窮、卑微的小人物,他們個個充滿愛心、充滿毅力,就這樣温暖而堅定地走進讀者的心靈。

俗語説,有錢能使鬼推磨!歐亨利告訴我們,金錢不是萬能的,真正打動人心的恰恰是你的心靈。一個純潔高尚的靈魂,即使他衣不蔽體,即使她食不果腹,他也依然是我們心中的巨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x3lep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