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論語》有感10篇

讀《論語》有感10篇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論語》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論語》有感10篇

讀《論語》有感1

我在寒假的時候看了《論語》這本書,知道了很多關於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事的一般原則。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若干弟子言行的書。這部曾經統治中國社會思想兩千多年的儒家經典仍然能成為現代人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建立和諧社會的有力思想勸導。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論語》是孔子在教學生的時候片片斷斷,留下來的課堂筆記,他的學生把這些給編起來,後來就成了論語。

看了《論語》後,我從中悟到學習應腳踏實地外,還從中得到不少的學習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訴我們經常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就會從中領會更多的新知識。“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卻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養的人嗎?它告訴了我們學習的態度和為人的態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的意思就是:幾個人走路,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人在其中,選取他們的長處來學習,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句話也告訴了我們無論我們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段話的意思是:我每次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過了呢?這些話都告訴了我們要重視品德的修養。

讀《論語》有感2

兩個孤獨的生命面臨着危險的境地,它們如果放棄的話,將立刻腐爛變為土壤,不再擁有那充滿活力迎接陽光的生命了。甲種子做出了這樣的選擇,它説:“我們已經被運送到了這無光的地方,不會有生存的希望了,認命吧,比現在在這兒掙扎好受一些的。”而乙種子卻説:“雖然我們生來是默默無聞的種子,但我們應該努力實現自己作為種子的價值,讓我們的生命多姿多彩,雖然現在身陷絕境,我相信,一定會有機會見到陽光的。”後來,甲種子消融在泥土裏。

運貨的車來了,把乙種子運到了户外,乙種子便成長了。長出了油綠的葉子,開出了滿樹的繁花,引來了成羣的蜂蝶。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了自己,雖然我是一個內向的孩子,不是很優秀,老師曾説過;無論在多麼寒冷的冬天,與嚴寒抗爭到底的永遠只有松柏,它們的堅強和堅持讓它們成為冬天裏唯一的綠色,是金子,最終會發光。我相信只要我自己拼搏向上,也一定會實現自己的理想的。

蠟燭雖然生命短暫,但它的一生卻因追求而發光,為人類提供了光明,力爭使自己着的更亮,甚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也不停止,這與乙種子的精神多像!乙種子的精神讓我心動,更加值得我學習。我相信追求不斷,成功則會不斷,我將堅持到最後一刻!

讀《論語》有感3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學生言行的一本書,寒假的時候我看了這本書,書中有很多道理,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孝敬長輩……

孔子説:“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他希望我們在複習舊知識時,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教育人們做人要講誠信,説到就要做到。

書中還有許多道理,我現在還搞不明白,但我相信,隨着自己不斷的長大,我會領會到其中的思想,對我的成長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我還會繼續看這本書的。

讀《論語》有感4

半部《論語》治天下。

《論語》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可謂舉足輕重,其文化影響與政治地位都是其他學術無法相比的。因此,《論語》成了中國曆代文人墨客、先賢政要的必讀科目。可以説,大凡是中國人沒有不知道《論語》的。對於《論語》的解説也很廣泛,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讀了《論語》,一直都沒有完整過,其中讀過的一些語句,也只是一知半解,沒下多少功夫。直到我來北關小學後,才得以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讀了一回。説到這兒,還得感謝我們的孫常青校長,他在校園裏積極推行書禮文化、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在青年教師中成立了讀書學習社,並撥出專門經費用於購買書籍,我榮幸地成為其中的一員。孫校長髮給我們的第一本書就是《論語》。

時值寒假,身邊又沒有多少瑣事,正是讀書的好機會。真是不讀不知道,讀過才知道孔子着實偉大。

他的遠見卓識不僅在當時影響巨大,就是對幾千年後的我們也深有啟迪,有着燭照千秋的意義。

讀《論語》有感5

《論語》這本書是關於孔子還有許多名人在有生之日説的各種對我們一生有益的哲理。【應改為:“《論語》這本書主要是記錄孔子的一些言論,對我們的人生很有啟示的作用。”】於是【把“於是”刪去也很通順。】我很快就把這本書給瀏覽了一遍,【“其中”的前面應有一個全面的概括,不然,前後聯繫不緊密。可以加上:“真的,這本書儘管是古文,但很是通俗易懂,況且書中還有註釋及補充故事,我一下就明白了很多,”】其中,有一篇令我深有感觸。他是這樣説到的:【應刪去,免得與下文重複。】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釋文:孔子説:“一個人不講信用,是行不通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它靠什麼行走呢?”

這句哲理,具體【話的意思】就是講人的一生要講信用,如果不講信用,那麼他就等於沒有了人最重要的品質。我聽了【讀到】這句哲理,隱隱約約想到了一件和這一句話相照應的一件事。

那一次,我的.兄弟黃子航在和我玩彈橡皮。他拿着一塊很大的橡皮拍着桌子,説道:“黃漢陽,你有本事就用橡皮把我的橡皮震飛。要是你能把我的橡皮真的震飛的話,我就給你十塊錢!”我聽了,靈光一閃,便站起來冷靜地【心頭一震,“蹭”地站了起來,】對他説:“真的嗎?”“真的!”他點了點頭,態度還十分堅決。頓時,我心中對黃子航和我開玩笑的戒心降低了。我伸出雙手,用眼睛瞄了瞄敵人,便神速般地用手震了過去。“啪!”一聲巨響帶動着黃子航的橡皮一起飛了出去,這一場面使黃子航變得一臉的不可思議。過後,我將左手伸到黃子航肩膀邊,“錢!不許賴賬。”黃子航回過神來,便説:“兄弟,但是我們沒拉鈎啊?”【這裏寫得非常細緻,好,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我聽了,簡直【有一種被戲弄被污辱的感覺,這個人還是我兄弟嗎?……要揉進想法,將當時內心的感受寫出來。】就是欺騙我,搞得我滿腦子都是。

“兄弟,再練練吧。”他拍了拍我的肩膀,遺憾地説。“好你個黃子航,竟然敢坑我。”我抓住他生氣地説道。他掙脱【這個詞用得好,寫出他想耍賴的態度。】出我的手,並説:“為什麼你當初要這麼急,我本來是要和你拉鈎的,可你……哎!”説完,他便走了,我聽了這一番話,這時出現了兩個我。一個説:“喂!你應該跑過去繼續去跟黃子航説清楚,直到他給你錢為止。”另一個説:“哎,你還是算了吧,同學之間沒事賭什麼錢呢?真是吃飽了沒事幹啊。”我想着想着,覺得應該把這事當作什麼都沒發生好了。但是,黃子航欺騙我的這件事,是讓我終生難忘的。【過於誇張,可改為:“我怎麼也難以忘記。”】

通過了這一件事,我感悟到人不講信用是不會受到別人的關心的,欺騙人家有什麼好處呢,就像黃子航一樣,讓人看着就很不舒服。【這一段進行總結,是不錯的。但是你這篇文章是讀後感,要與你讀的內容相掛鈎起來。可改為:“是啊,這和孔子説得多麼地相像,一個人不講誠信,會導致多麼可怕的後果。我原來還和黃子航是好兄弟呢,現在,這樣的‘兄弟’我還會繼續交往嗎?”】

但説到不誠信,我也幹過一個近期發生的一件事,不過我也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也覺得不應該這樣做。

那天,我在忙着輸入作文,媽媽過來説道:“兒子,你輸入完之後到二樓來找我,我連忙點點頭,便繼續輸入作文了。過了一個小時,我輸入得不耐煩了,況且我的草稿寫了四面多,而且還修改得密密麻麻,完全讓人眼花繚亂。我想着想,我的腦海裏便出現了抄襲作文的念頭,這時,我的兩個“小心魔”又出現了,有一個説:“哎,想抄就抄唄!這是你的抉擇,總而言之,你想輕鬆點就試一次吧。”另一個爭論説:“你這明明是在自投羅網、自尋死路啊,萬一老師查了出來,你的面子就被毀了,而且那麼少的同學抄襲都被發現了,所以三十二計,走為上計。”我聽了,最終選擇了“邪惡”的一方,因為我很快就要回家了,沒多少時間了,況且才打到第二面,只好嘗試一下了……..

到了快上學的時候,我抄襲的事情被發現了,結果被媽媽大罵了一場,我也覺得這樣做不對,便按照媽媽的指令把真正的作文輸入了上去。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把這個作文完整地打了出來,媽媽也説:“你有那麼多時間玩,為什麼沒時間做作業呢?”我明白了,這樣對我沒有好處,這麼做,那麼那個作文也不是自己寫的,老師誇讚我也沒有意義,這樣欺騙了老師、同學、家人,也欺騙了自己,根本就沒有意思,通過努力得到的東西才是最有意義的。【這裏寫了想法,寫了對這件事的認識,從思想的角度來説,很好;從文章的角度來説,是又打開了另一個通道,“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論語》這本書果然是有許多人生哲理,不僅這些,還教了我們遇到困難時怎麼做、客人來訪時怎麼做、做一個“十全十美”的人怎麼做………但對比一下,我從小到大的行為都幾乎沒有《論語》裏面的哲理相同過,所以,我要繼續看《論語》,把裏面的知識都引用到生活中去,並用《論語》的哲理改正自己所做的事情和自己本身。我多麼希望,要是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像《論語》裏的哲理一樣該多好啊,這樣的話我們就有了個“文明社會”!【這一段的總結很好,進行深入地對比與抒發感想,使文章提升了一個層次。】

總評:你這篇文章寫得不錯,從讀《論語》中領悟到道理,再聯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在寫事情中,寫得非常詳細,將人物的動作及語言、神態都寫了出來,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文章的結尾又進行總結,使文章的層次上升了一個台階。要是在事例與《論語》的內容在語言上多加聯繫,就會更好了。

讀《論語》有感6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而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社會,我從它簡潔樸實的文字裏,懂得了很多人生之道。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感歎時光飛逝,感慨人生世事竟像流水一樣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復返。

時間雖然可以很長很長,但也可以很短很短,也有人認為時間是世界上最無情的事物,不願多等待一秒鐘,可時間就是如此,如果你不珍惜,它不會等待任何一個人,就像高爾基曾經説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他從不多給誰一分。人生中我們走過很長很遠的路,一步兩步,一秒兩秒,一年兩年,一直積成我們煙花般燦爛輝煌的人生。

世事變遷如此之快,我們要好好珍惜,雖然我們沒有超能力讓時間停止或者倒退,但是我們可以過好每一秒鐘。在這大好青春年華里,我手持一本書——《論語》,坐在辦公室中品讀書中教給我的人生真理。時間就金錢,時間就是生命,雖説時間無情,但它又有情的,它對每一個人又都是公平公正的,如果你珍惜時間,那麼時間將會回報你的付出,如果你認真對待它,它一定不會辜負你。時間會幫助那些珍惜每分每秒的人,因為他們明白時間是真正寶貴的,人生是珍貴的!

如果我們能把握人生的每一秒,我們的人生才不會顯得空虛,我們要珍惜它,不要看着時間讓它從我們指尖流逝。每天我們都會浪費許多時間,可他們並不知道那些浪費的時間對那些已經到生命盡頭的人來説是何等重要。

曾經聽我老師説過:“時間不會等你,只有你去等時間。如果你浪費別人的時間,那你就是在謀殺,如果你浪費自己的時間,那你就是在自殺。”俗話説: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世上不會有後悔藥,也不會有時光機,如果不想為未來的自己後悔,那麼此刻我們要珍惜生命中的每分每秒,不要等到生命的盡頭才知道時間的可貴。

時間是寶貴的,但它總是悄無聲息地從我們身邊溜走。為了讓將來的自己感謝現在的我們,所以此刻要珍惜時間才能擁有更輝煌的明天。

讀《論語》有感7

于丹老師告訴我們《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如果一個人不能接受這種遺憾,將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呢?

于丹老師説孔夫子是聖人,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有人格魅力的人。神聖神聖,神基本上是接近天空的,是像李白那樣的人;而聖是接近土地的,是像杜甫那樣的人。

孔夫子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大地上生長的信念,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裏面脱胎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發現《論語》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裏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讓人一看就明白。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貸》)這則語錄意思是:孔子對他的學生説:“你看,蒼天在上,靜穆無言,而四季輪轉,萬物滋生。蒼天還需要説話嗎?”

是啊,《論語》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於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人的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而無比強大。

我們今天也會説,天時、地利、人和就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這是《論語》對我們現代人的啟迪。

聽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我於《論語》的博大精深,終於有了點滴的感悟。我相信這本書會陪伴我的一生,我愛上了《論語》。

讀《論語》有感8

孟子云:“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

孔子生於春秋末年,雖出身貴胄然垂髫喪父,束髮失母,幸得賢母教而成英才。時倍臣當道人心不古,有禮崩樂壞之勢,故此論語出。

論語之術者,莫非修齊治平也,前人述備亦,餘若附庸贅述,恐畫蛇添足乃至取枉錯直,使直者枉,所以另闢蹊徑以大略觀之,一者取巧避拙,以免貽笑四方,二者拋磚引玉,以求大家新説。

講《論語》就不得不提到另一部經典,那就是柏拉圖的《理想國》此作著時正值雅典城邦衰落。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後,更有傾頹之勢,與春秋末年禮樂崩壞如出一轍。在相似的歷史背景下,柏拉圖與孔子都架構了一種等級分明秩序井然的理想體制,不同的是柏拉圖將權杖交給哲學王,而孔子卻主禮法以為宰者。這種以禮法道德為結構,以高尚個體為單位的社會模式,為日後中華文明的政治文化生態奠定了基調。

“禮法”是不同等級的不同行為模式,“道德”則是調節社會關係的潤滑劑,此二者是先賢為促使整體利益最大化而採取的最優策略,圍繞這兩點展開,愚以為《論語》貫穿始終的主題是社會分工與合作。顏淵篇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裏所論述的就是人們在社會關係中應各司其職,在其位,謀其政。承此而啟後者遂有西漢大儒董仲舒之綱常説,可以説綱常不啻為《論語》中描述的社會模式的總結:君臣、父子、夫妻。層層遞進,權責明確。而仁、義、禮、智、信中除“智”存利己屬性,其他的品質皆有益於他人且能緩和社會關係。論語學而篇中更有:“夫子温良恭儉讓以得之。”一個温和忠厚謙卑的君子形象躍然紙上。倘若世人依此道而行之,則衣冠安坐於廟堂,黎元勤奮于田畝,每個人各行其政又互相合作,如果將這些君子置於社會的大機器中,社會就會愈發穩固,在生產力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穩定的社會具有最高的生產效率。這也是孔子的終極政治抱負。可以説孔子之於封建主義就如同亞當。斯密之於資本主義,馬克思之於社會主義。

孔子在世人心中的形象,不是縱橫捭闔的政治家。也並非馳騁疆場的軍事家。而是一位諄諄善誘,誨人不倦的教育家。以至於後世皆稱其為“萬世師表”。《論語》也大多數以學生求問於老師的體裁來表達孔子的思想。為何教育在儒家學説中如此重要?究其根本乃教育是孔子實現其政治抱負的最重要的手段。教育將禮法道德變成社會共識,傳遞儒家理想的社會結構,培養温文爾雅的君子。在漫漫長河之中教育是儒學戰勝諸家學説取得最終勝利的原因之一,也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關鍵,當歐洲的知識還被用晦澀艱深、詰屈聱牙的拉丁文撰寫、用昂貴的羊皮卷束於宗教僧侶之高閣時。我們已將智慧的種子撒遍整個東亞文化圈。中國在歷史中長時間領先於世界也正因為此。而私學之風的盛行則濫觴於《論語》。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嘗無誨也。”將知識廉價化、去壟斷化,孔子可謂居功至偉。

至此,《論語》中所藴含的社會模式的邏輯關係就敍述完備。一個由禮法法與君子構成的和諧的社會機器通過教育進行傳承。經過一代又一代如董仲舒、程煜、朱熹這樣大家的完善,儒學的理論與《論語》中的社會結構越來越適應於封建王朝的統治,這種完善的結構使中國的封建社會異常穩定,以至於明清時期我們甚至被這種強大穩定反噬,當然此為後話,並不在此篇的討論範圍之內。

餘幼時就嘗讀《論語》,不過心智未開,只解隻言片語。今日再與夫子談心,心胸豁然開朗。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看來今日夫子知我憤悱亦。其實剝掉“大成至聖文宣王”“褒成宣尼公”之類的金衣,夫子是一個很可愛的有血有肉的鮮活的人,如果用《論語》來描述他,我願取“君子坦蕩”四字。不遮遮掩掩,不裝腔作勢。不攀附權貴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重感情,卻有原則。對弟子的死悲痛欲絕卻不欲奢葬,甚至拒絕用槨。有時發發牢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還不忘揶揄子路。與古人交心,實在有趣。

讀《論語》有感9

《論語》這本書講的是孔子對學習、執政、敬孝、仁德、禮節和天道地論述。

我認為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道出了人生的真諦。孔子對弟子説,老師教過的知識要時常温習,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由此能獲取新的更深的道理,這樣就可以為人師表。如果學習了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迷惑;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學習那就白學。學的知識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明智的。執政就要用道德教化來推行政治;做人要孝敬父母;奉承君主要有獻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要講信用;為別人出主意要忠實,要廣泛地與眾人友愛;君主使用臣要以禮相待;臣奉承君主應當以忠相待,作為君子要謹慎地説話,敏捷地行動。

我也要用孔子的道理和品德來約束和規範自己的行動。對學習,我要經常複習,而且要深入思考,要經常去實踐,不能空想,做到虛心好學,説話要有分寸,不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要孝順父母,父母不願聽的話要委婉的勸説,為父母做事不要抱怨。尊敬師長,要聽從師長的告誡,不冒犯長輩,做一個有孝心的晚輩。和朋友交往要講信用,要珍惜朋友之間的友誼。長大以後做國家的棟樑之才。

讀《論語》有感10

這學期以來,學校轟轟烈烈地舉辦了讀《論語》的大型讀書活動。每週星期二早讀課上校園裏到處都能聽到讀《論語》的琅琅書聲。讀完這本書後,我感覺受益匪淺,從中領悟到了許多學習、做人上的道理……

在學習方面,有許多名言值得我們學習、借鑑:“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意思是説既能認真學習又能按時温習,不也是件很愉快的事嗎?這句話讓我明白了複習的重要性;“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告訴我們要努力學習而不能滿足,教導別人要不知疲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從這句話中,我讀懂了這樣一個道理: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長處,我們應該學習他人的長處來彌補自身的不足。與此同時,我聯想到自己以前的學習態度:學習了新知識卻不知温習,取得了一點成績便驕傲自滿,自以為是,我為以前的行為深感慚愧。我們應該向孔老夫子所説的那樣,做到“學而不厭”,這樣才能取得不斷進步!

在做人方面,也讓我懂得了不少道理。“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同朋友交往的過程中,説話要誠實守信用,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人家不瞭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有修養的君子嗎?我們要不斷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修養,向古代的“君子”看齊。“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讓我們明白了:要注重忠實誠信,不要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聯繫到生活實際,我不禁聯想到社會上存在的許多欺詐行為:假冒偽劣產品不斷湧現,以次充好,欺騙顧客的現象屢屢發生……這些行為實在可恥。同時我們也要牢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道不同不相為謀”等名句,時刻告誡自己:要向榜樣學習、看齊,從他們身上汲取進步的力量。

《論語》這部著作是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智慧的結晶。它濃縮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精髓,每讀一遍都會讓你有不同的體會,令你百讀不厭。

標籤: 論語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velg3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