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華羅庚的故事讀後感(通用5篇)

華羅庚的故事讀後感(通用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華羅庚的故事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華羅庚的故事讀後感(通用5篇)

華羅庚的故事讀後感 篇1

成功對每個人來説都是一件幸運的事,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獲得成功。成功不是路邊的小石子隨處可撿,也不是田間的小草隨意可覓。要成功,需要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在這期間是要經過許多挫折的。

1930年的一天,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坐在辦公室裏看一本《科學》雜誌。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絕:“這個華羅庚是哪國留學生?”周圍的人搖搖頭,“他是在哪個大學教書的?”人們面面相覷。最後還是一位江蘇籍的教員想了好一會兒,才慢吞吞地説:“我弟弟有個同鄉叫華羅庚,他哪裏教過什麼大學啊!他只念過初中,聽説是在金壇中學當事務員。”

熊慶來驚奇不已,一個初中畢業的人,能寫出這樣高深的數學論文,必是奇才。他當即做出決定,將華羅庚請到清華大學來。從此,華羅庚就成為清華大學數學系助理員。在這裏,他如魚得水,每天都遊弋在數學的海洋裏,只給自己留下五、六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説起來讓人很難相信,華羅庚甚至養成了熄燈之後,也能看書的習慣。他當然沒有什麼特異功能,只是頭腦中一種邏輯思維活動。他在燈下拿來一本書,看着題目思考一會兒,然後熄燈躺在牀上,閉目靜思,開始在頭腦中做題。碰到難處,再翻身下牀,打開書看一會兒。就這樣,一本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看完的書,他一夜兩夜就看完了。華羅庚被人們看成是不尋常的助理員。第二年,他的論文開始在國外著名的數學雜誌陸續發表。清華大學破了先例,決定把只有初中學歷的華羅庚提升為助教。幾年之後,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可是他不願讀博士學位,只求做個訪問學者。因為做訪問學者可以衝破束縛,同時攻讀七、八門學科。他説:“我到英國,是為了求學問,不是為了得學位的。”

華羅庚沒有拿到博士學位。在劍橋的兩年內,他寫了20篇論文。論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個博士學位。其中一篇關於“塔內問題”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論被數學界命名為“華氏定理”。

華羅庚曾説:“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長河中有無數礁石險灘。只有不畏攀登的採藥者,才能登上高峯覓得仙草;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深入水底覓得驪珠。科學上的每一個真理都是在經歷無數次的挫折、失敗之後才得出的。我們要正視挫折,正確對待挫折,只有這樣,才能讓挫折變成我們走向成功的階梯。”

看了華羅庚的故事後,我覺得華羅庚有一種熱愛科學,勤奮學習,不求名利,獻身於他所熱愛的數學研究事業的精神。他拋棄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錢、名利、地位。我覺得我們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和他的這種脱俗的境界。

最後我想説挫折可以戰勝,挫折孕育着成功,而前提是具有堅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當具備了這些條件之後,挫折就會被你踩在腳下,明天就是撥開浮雲見麗日之時。

華羅庚的故事讀後感 篇2

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經過熱愛勞動的雙手培育,在肥田沃土裏將成長為粗壯的大樹。不熱愛勞動,不進行自我教育,志向這棵幼苗也會連根枯死。確定個人志向,選好專業,這是幸福的源泉。

19xx年11月12日,華羅庚生於江蘇省金壇縣。華羅庚小時候很淘氣,也很聰明,所以爸爸經常給他出數學題目,店裏的帳有時也讓他算,可是他上數學課時經常逃課。老師不知找了多少次家長。上中學時,在一次數學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著名的難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餘二,xx數之餘三,七七數之餘二,問物幾何?”大家正在思考時,華羅庚站起來説:“23”他的回答使老師驚喜不已,並得到老師的表揚。從此,他喜歡上了數學。

華羅庚上完初中一年級後,因家境貧困而失學了,只好替父母站櫃枱,但他仍然堅持自學數學。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論文,被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發現,邀請他來清華大學;華羅庚被聘為大學教師,這在清華大學的歷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記得有一次,他女兒不知什麼原因在一旁哭得很厲害,可是當時華羅庚正在算着一條數學題,他裝着什麼都沒聽見,後來華羅庚成了一名偉大的的數學家。比所有數學老師還要高大,也非常出名,走遍了全世界,不知為多少學校講課,雖然他沒有上過高中、大學,但他講的內容比數學老師還要好,他讓所有的學生、老師、教授都佩服。華羅庚也為青年樹立了自學成才的光輝榜樣,他是一位自學成才、沒有大學畢業文憑的數學家。他説:“不怕困難,刻苦學習,是我學好數學最主要的經驗”,“所謂天才就是靠堅持不斷的努力。”

是啊!世上沒有絕對天才,也沒有絕對笨蛋,只要刻苦、鑽研,奇蹟一定會出現的。時間是由分鈔積成的,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

讓我們學習如何接受自己——接受以下的事實:我們在某方面很行,在別人方面則有極限;天才稀有,而平凡幾乎是所有人的命運,但是善用自己技能的倉庫,便能豐富我們平凡的生活。讓我們接受自己感情上的脆弱,瞭解人人心中都有某種恐懼潛在,而正常人則是願意快樂而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極限與機會的人。

華羅庚的故事讀後感 篇3

我在《小學生數學報》上發現了有關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讀了以後,深有感觸,也是這個故事使我對華羅庚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

華羅庚出生在江蘇金壇縣,小時候家境貧寒,因此,沒有好好學習,直到念初中時才開始在王維克老師的認真輔導下走上了研究數學的道路。

我最喜歡華羅庚那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因為他自學成材,並且敢於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反駁前人的'不正確的説法。雖然多數不是被諷刺就是被嘲笑,但他依然不停地工作,寫文章,希望能夠發表。

讀到華羅庚與病魔鬥爭,最後落得殘疾時,我震驚了,華羅庚小小年紀就成了瘸子,每走一小步,右腿都先要在地上劃個圈,這如此大的挫折,對於華羅庚來説,是多麼沉重的打擊呀!可是,他並沒有被嚇倒,而是暗下決心,走自學數學的道路。是呀!人的身體雖然殘廢了,但精神不能殘廢!而華羅庚的這種精神是多麼可貴呀!後來,他被獨具慧眼的熊慶來所倚重,從此,年僅21歲只有初中文化的殘疾青年華羅庚離開了閉塞落後的小城金壇,來到了聞名全國的北京清華大學,在熊慶來教授手下當一名助手,月薪40塊大洋,簡直是“一步登天”。

每每看到這裏,我就在想:熊慶來慧眼識才,主要是因為華羅庚有才。金子是不會被埋沒的!正是這種刻苦鑽研、自強不息的精神使他成為了一位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數學家。如果他在殘疾時就停下了前進的腳步;如果他沒有從小對數學的那種痴迷;如果沒有夜以繼日地工作,寫論文,他能有今天的成就?

其實,只有付出了勤勞和汗水,才能得到成果。每一位成功的科學家都會遇到與常人所相同的困難,但不同的是,他們並沒有屈服,而是更加努力,這大概就是他們成功的祕訣吧!

華羅庚的故事讀後感 篇4

“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這句話,是陶行知伯伯説的一句話。

華羅庚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1936年,他到英國留學,他發表的論文,得出了著名的“華氏定理”。1946年,羅羅庚在英國定居,有洋房,有汽車,勝過過得十分優裕。在新中國誕生後,華羅庚放棄了英國的富裕生活,回到祖國,跟人們一起建設祖國的未來。

華羅庚一心想為祖國爭光,獲得數學王冠上的明珠,他傾注了大量心血。華羅庚一聲想報效祖國,為國爭光,但現在,有很多人不但不愛許熱西,還去做一些犯法的事情。

現代青少年,只顧玩遊戲,不吃飯,也不上學,抽煙、吸毒,這類的事,都出現在現代青少年身上。我真希望這些人,快快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為國爭光。

拜倫説:“凡是不愛自己國家的人,什麼都不會愛。”是啊!你不愛國,祖國就不愛你;你愛國,祖國永遠會記住你!

同學們,學學華羅庚、馮如、錢學森這些愛國科學家吧!記住:我們的未來是努力奮鬥、報效祖國,讓我們國家的五星紅旗再次升上其他國家的天上;讓我們的五星紅旗再在天空上飄揚吧!

華羅庚的故事讀後感 篇5

我國有位了不起的數學家,叫華羅庚。小朋友想,華爺爺一定上過大學吧。不!他沒上過大學,是自己努力學習成功的。小朋友一定想知道華爺爺小時侯的故事吧。

華爺爺小時侯可貪玩了,有時連上學也忘了去。媽媽及得直嚷嚷:“要是把你玩的勁頭放到讀書中去就好了!”

後來小羅庚上中學了。慢慢地,他覺得讀書也很有趣,特別是數學課。這樣他又一心一意的鑽進數學中去了。

別的同學做數學題,一道道寫的整整齊齊,可是他的本子上寫的密密麻麻,讓人看了都眼花了。老師再仔細一看,笑了起來,原來小羅庚每道題都做了好幾遍,而且是用各種各樣的方法。

“華羅庚同學,你為什麼這樣做呢?”

“我想試試看,別的方法行不行。”

小羅庚家裏越來越窮,再也沒錢交學費了。家裏只好讓他退學,到小店去賣東西。

一天,一個老伯伯來買東西:“小羅庚,買一包香煙。”老伯伯説了好幾聲他才聽見。原來他又在想一道難題了。小羅庚一邊走,一邊想拿了一塊肥皂給老伯伯。

“你呀,整天都在想些什麼,真像一個站櫃枱的呆子。”他把老師的書借來了,一遍又一遍的讀。有一天,他讀着書,突然發現書上有錯,教授怎麼會有錯呢?用筆算以下。是教授錯了。他趕緊去問老師:“老師,我可以給教授指出錯嗎?”

“當然行了。”這下他可來勁了,一回家就開始算,很快就寫出了一篇文章,給出版社寄去了。

小羅庚每天盼着迴音。不料,他染上了一種可怕的病,叫傷寒。他整天發燒,吃了許多藥都不見好,醫生都搖頭。

他在昏迷中,説胡話都説的是數學題。

小羅庚漸漸好起來。一天郵局給他寄來一個包。他拆開一看,是一本雜誌。

“我的文章也登上去了!”

從此,小羅庚更加努力,終於成為了一個了不起的數學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v7lyk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