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酒道》讀後感2600字

《酒道》讀後感2600字

我父親及兄弟都能喝酒。不知何故,我與生俱來就懼怕酒。記得很小的時候,父親用筷子頭沾點酒讓我嘗試,其濃烈的辛辣味道弄得我瞪目皺眉直吐口水。大約16歲那年,全家團年,我試着喝了不到半兩白酒,結果是面紅耳赤,腿腳發癢,渾身發冷,頭暈腦脹。我第一次喝酒就傷酒了,也就是酒殤了!

《酒道》讀後感2600字

然而,陰差陽錯,我參加工作不久就當了一個單位的頭頭。當了頭就少不了接待應酬,接待應酬少不了喝酒。這樣我被逼到了至今我都感覺要命而痛苦的酒場。説來也很慚愧,到了三十而立之年,我仍不勝酒力,一瓶啤酒到極限。我知道這可能對朋友、客人等多有得罪,但那年頭吃喝沒有現在這麼盛,我用我的誠懇、誠信及三寸不爛之舌還奏合得如魚得水頗有幾份自得。

後來混到行政幹部之列,喝酒就有點“人在江湖,身不由已”了。經常參與迎來送往、爭取項目、吃請答謝、走南闖北等活動,在這種酒文化與交往文化及職場文化交融的社會,你不喝酒還真不行。弄不好就有可能事難辦、臉難看、友難交。你找上級權力部門的負責人辦事,宴請別人,無論事前、還是事後,只要別人答應出席你的宴請,這就是賞光給你面子了。你不可能對一面之交的當權人總是解釋你“不會喝酒”之類的廢話吧。這時你打腫臉充胖子,肯定要陪着喝,並要主動的比客人多喝,這才顯得你有誠意,才有可能讓人感動。我在京城、省城辦事多次遭遇此類場面。這種情況喝酒,一般要按酒場的潛規則:“寧可傷身體,不可傷感情”去應對。我這種酒量,在這種場合喝酒其後果可想而知。往往是激情滿懷上,豪情滿懷喝,昏頭轉向回,翻江倒海吐。這種頗有幾份無奈的酒,喝得人傷神、傷身、傷心。

我在擔任市政府祕書長時,有一次陪市主要領導到省城辦事,那天,那位平易近人的省領導開恩,要宴請我們一行,並還叫了三位陪客出席。遇到這類場合適用的是“見官莫上前,喝酒莫退後”的潛規則,即平常見到比你官大的,你千萬不要走在他前面,喝酒時官小的你千萬不要躲在後面。我的頭頭要我給他們敬酒,並要我量化,一口一杯。一兩多一杯的高度白酒,我敬了主人敬陪客,其後果我也是清楚的,但你不能説不喝,否則大家都會沒面子。我強裝鎮靜,酒席上沒倒下,但上了返程的車,這傷人的酒就忍耐不住地從我胃中噴薄而出,一路可惡地灑向了潔淨的高速公路,並弄髒了我的車身。

前年,我隨團到新疆慰問我市的援疆幹部,接待我們的州縣領導的熱情勁是可以想像到的。新疆人待客的一般是三招:一是喝酒,二是烤羊,三是歌舞。他們喝酒的風俗獨特、敬酒的名目繁多。見到你要喝“下馬酒”;送別時要喝“上馬酒”;席間要喝“哈達酒”、“獻歌酒”、“王爺酒”等説不清,反正想出一切是的、不是的理由要客人喝好、喝醉、喝倒。特別是當他們用“為民族大團結乾杯”、“為新疆與內地心連心乾杯”……。這類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而又“上綱上線”的話題給你敬酒,你當然要喝。新疆人的晚宴時間特別長,往往可以從傍晚喝到凌晨。那次,縣裏的“四大家”領導晚八點不到就將我們請到了他們的森林公園,宰殺了“童子羊”,座進了放大了的“蒙古包”,酒宴就算開始了。敍舊談今,講情話友,唱歌跳舞,交杯換盞不知不覺就喝到了凌晨。我當時是一半清醒一半醉地被他們扶回了賓館,這可能就是主人盡心後想要的狀態吧。

現在人近五十,久經(酒精)考驗後,我算是悟出了一點酒道。

酒不能不喝。中國人的酒文化源遠流長。酒是中國人熱情好客的標誌;是一種待客的禮遇;是宴請的最佳飲品;是交際的橋樑紐帶。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你很難拒絕這一事實;無論是國宴、家宴,還是朋友聚宴,真可謂“無酒不成宴”。有宴必有酒,有酒你不喝,肯定不太好。你是主人你不喝,別人會説你不盛情、你吝嗇;你是客人你不喝,別人會認為你不爽、瞧不起人;你是領導你不喝,別人會説你清高、不親民;你是下級你不喝,別人説會説你不懂板、不識抬舉。一千個理由的推諉、客套,不如説一個字“喝!”一喝解千結,一喝賓主歡。我這裏説的"不能不喝”,是指逢酒宴,你要有所“表示”,不要輕易地拒絕別人敬酒、勸酒的好意,盡到心情,能喝多少喝多少。不喝你可能對不起親戚朋友,你可能失掉親戚朋友,你可能喪失很多商機,你還可能少了很多轉折的機遇。

酒不能濫喝。有些人嗜酒如命,有請就到,有酒就喝,喝酒必醉,醉必失態,這樣肯定不好。一日三餐能喝酒,半斤八兩不上頭的這類酒仙、酒聖、酒鬼我説不清楚。就一般而言,不能有酒就喝,如類似“鴻門宴”的酒宴,那酒就有點“1059”味道,弄不好要中毒吃虧的,這種酒宴要儘量推諉。無論是那種人、那種場合喝酒,要儘量少喝,不要喝過頭、喝醉。常言道:“酒是穿腸的毒藥”、“酒場英雄無好果”,喝多了、喝醉了損傷的是自己的身體。如果你不得已可能要喝過頭,那你必有超強的承載力或忍耐力,千萬不要“現場直播”吐酒,這是極為丟人諂眼的'事。特別是喝過頭後有哭鬧無常、行橫講狠、撒潑裝瘋之醜態的,那你千萬要把持住自己,適可而止。上述行為統稱酒德不好。長此以往你就相形見穢,就有失人格、尊嚴,別人會瞧不起你的。

酒不能狂喝。喝酒本來是一件非常快樂、熱鬧的事,有時狂飲起來就得意忘形,往往把自已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如大家投緣,喝到高興處,酒席上講話每人都可能進入超八度的高音區,酒壯英雄膽,豪言壯語弄得自己説什麼都聽不清楚,形成高分貝的噪音污染,干擾了別人。有些人在狂喝豪飲時,赤膊上陣,划拳較勁,鬥氣講狠,摔瓶掀凳,這些極不文明的行為,這就是酒風不好的表現。有的人倒酒、碰杯、乾杯、敬酒、勸酒,往往不注意把握度,酒水滿溢,手上、身上、桌上,有時甚至撒到菜上,弄得人食慾、酒欲鋭減,大為掃興。這類狂飲濫酌的行為好多外國人不理解、看不慣,甚至認為是粗魯,無禮的行為。現在是國人也看不慣了,因此在公共場所要文明喝酒。你喝酒你高興、快樂,你要有度,千萬不要只顧自己飲的痛快,而讓他人難受。

酒不能強人而喝。喝酒本來應該是一件讓人享受事,也是聯絡感情、增進友誼的事,但有些人自己能喝、自己想喝,以為別人也想喝、也能喝,一個勁的勸別人喝。殊不知人各有異,有的人喝酒就是痛苦。當別人多次婉言謝絕後,有的人還不罷休,總是怕把別人沒陪好,往往提起酒瓶,下座站在別人身後強行倒酒,甚至用“你不喝我就不走、不歸座”等方式強人飲酒;有的人在敬酒時,別人幹不了杯,也就激將別人説“不講感情、瞧不起人”等語言,弄得人十分尷尬;有的人激將陪酒人,嘰諷地説“你無能”等傷人話語。諸如此類的做法和言語都不可取。

現在國人早就告別了缺吃少穿的年代,對大多數參與接待應酬的人或一般飲酒者而言,少喝或不喝酒是享受,多喝是痛苦、是難受。但為了工作、友情也還得應酬。現在我的朋友圈內很多人甚至談酒色變,一聽説某某能喝酒、好鬧酒的人出席,往往婉言謝絕。這就提醒我們要改變酒風了。

我很欣賞歐洲人的飲酒方式。我在德國的海爾布龍市、海登海姆等城市先後接受過市長、企業家的宴請,酒宴上白酒、紅酒、啤酒、牛奶、飲料等品種十分齊全,你想飲什麼自己選定,主人絕不強迫你喝什麼、喝多少。我在歐洲的酒吧還看到歐洲人一杯紅酒可以慢慢悠悠地在談笑中喝上幾個小時。我認為這就是在品嚐酒、品味生活,這就能喝出了意境、喝出了友誼、喝出了感情。我們用酒作橋樑的宴請及社交是否也可向歐洲人好好學習!

我對喝酒的感悟頗多,話匣子一就打開就收不住了,又將拙文弄長了,佔用了大家的寶貴時間。夜深人靜,該暫擱筆了!

標籤: 讀後感 酒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v2or8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