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不曾走過怎會懂得》讀後感4篇

《不曾走過怎會懂得》讀後感4篇

在賞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不曾走過怎會懂得》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不曾走過怎會懂得》讀後感4篇

《不曾走過怎會懂得》讀後感篇1

安娜昆德蘭寫的這本書很不錯,書中告訴我們:有些路你不去走,就永遠不知道它有多美。我們的生命篇章是一個漫長的故事。關於朋友、家人、工作、生活、曾經的過錯。在這一過程中,有些情節枯燥無味,有寫情節跌巖起伏,有些情節讓人淚流滿面,有些情節卻讓人欣喜若狂,有些情節我們思索一生也無法理解……

可無論如何,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體驗,經歷過的,才是屬於你的故事,走過的,才是屬於你的人生。

走過才發現,誰沒在青春的路口彷徨過後來,誰沒有在未來的路途中走過岔道誰沒有在人生的彎路上徹悟過,因為走過,我們愈懂得。人生就是我們腳下的路,漫漫長途中,我們路過迷茫,路過失望,路過欣喜,路過淡然,路過一位繁華的時光。時間剝去了我們青春的衣裳,也脱下了我們年少無知與輕狂。那些我們走過的彎路,疼痛也罷,都是生命的考驗。最終,那些屬於我們的,都會出現在我們走過的路上。所以,朋友們,有些路你不去走,就不知道它有多美。有些路你不去走,就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有多美。

走過了,你會慢慢地發現,那些來過我們身邊,終究會成為過去,終究會離我們遠去。唯有自己的心靈,會在經歷之後慢慢沉澱,徹悟,改變,成熟,珍惜。就像我們小時候的許多好朋友,漸漸地,你會發現聯繫越來越少,交往越來越少。

所以,不曾走過,怎會懂得!請珍惜一路上遇見的人吧。

《不曾走過怎會懂得》讀後感篇2

《不曾走過怎會懂得》終於讀完了,讀完的瞬間,我有許多的感觸,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沒走過的,是路;走過的,才是人生。平時在生活中總是認為某某的人生路是怎樣的?而不知人生與路是不同的兩種概念。讀完後,我對人生路有了新的看法。

當初,誰沒有在青春的路口彷徨過?我也有過迷惘,路過成功,路過失敗,路過欣喜,路過憤怒。但是隻有在漫漫的人生途中曾經走過,才有得失,有收穫。

後來,誰沒有在未來的道途中走岔過?是的,彎路是捷徑的積累,沒有彎路,哪來的捷徑。再説了,彎路走多的積累的閲歷自然豐富,走捷徑過多的對人生沒有太多的感悟,缺少歷練。

再後來,誰沒有在人生的彎道上徹悟過?所以對人生的理解,以及對生命的體悟,通過在一路或者是人的一生成長中遇到的曲折和欣喜,是一種生命體驗,快樂也好,悲傷也罷,最重要的是自己去走、去體驗,最終會徹悟。

年過三十有餘,走過的路坎坷與平坦,是人生的一種積累,是一種體驗,是一種收穫。走過無悔。

《不曾走過怎會懂得》讀後感篇3

人生的不同階段,總會感到不同的迷茫。對生活、工作,突然間沒有了動力,沒有了方向,不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對生活感到乏味,對工作喪失激情。

站在青春的十字路口,常常面臨着選擇,向左走?向右走?偶然間,讀到了安娜·昆德蘭的一本書《不曾走過,怎會懂得》,作者告訴我們:沒走過的,是路;走過的,才是人生。

“當初,誰沒在青春的路口彷徨過?後來,誰沒在未來的道途中走岔過?再後來,誰沒在人生的彎道上徹悟過?因為走過,我們愈發懂得。人生是什麼?人生就是我們腳下的路,是一連串生命的體驗,更是一次靈魂的遠行。”讀完了整本書,最大的感觸是:要享受當下微小卻時刻環繞自己的幸福。我們總是在不停地追求各種“幸福”,卻在不經意間丟失了更重要的東西,不免總感覺心裏空落落的。就如以前在報紙上看到的一句話:“人們喜愛回味幸福的標本,卻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發清香的時刻。那時候我們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顧後不知在忙着什麼。”跟着這本書,學着放平自己的心態,拋卻了浮躁,沉澱自己,靜靜地看周遭的一切人事物景。

夏天的.氣息在這座小城已經很濃了,葉子都綠得一片盎然,潑灑在了廣場的每個角落。我來到這個城市快三年了。之前我很少留意小城裏的事物,長椅、噴泉、走廊等等,總是和它們匆匆而過,疲於在上班下班兩點一線的生活中穿梭。今天,我坐在廣場的長椅上,享受着陽光帶來的温暖,綠葉帶來的清涼,噴泉帶來的靈動,我感覺到這座小城原來那麼美,而我竟忽略了它這麼些年。

小城,是温馨的家,暖暖的窩。在這裏生活的人,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下班後陪家裏人散散步,談談心,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長,心裏滿是甜蜜。幸福,也只在一剎那的感悟。我卻在工作、生活中,忽略了身邊最真、最誠摯的感動。“所以,親愛的,走吧,有些路你不走下去,就不知道它有多美。經歷過的,才是屬於你的故事;走過的,才是屬於你的人生。”

《不曾走過怎會懂得》讀後感篇4

一開始拿起安娜·昆德蘭的《不曾走過,怎會懂得》,感覺有點沉重,是怎樣的一本書會告訴我什麼是“走過”,究竟走過人生後的心態是如何,作為年輕一代如何去感受他們曾經走過的路、經歷的事情。柴靜的《看見》告訴我一個人經歷會改變她看事情的角度和心態,那麼Anna作為普利策獎得主會告訴我什麼。

人,都會在青春的路口彷徨過,在未來的道途中走岔過,都在認識的彎道上徹悟過,因為走過,才會懂得,很多人拷問人生究竟是什麼,她告訴我認識就是我們腳下的路,一連串生命的體驗,更是一次靈魂的圓形。走過時光隧道,蹉跎了我們,也沉澱了我們,剝去了我們青春的衣裳,也脱下了我們的年少無知和輕狂。

有時候長者對於我們,總是有勸誡,對我們説這條路並不好走。而我們偶爾走到某個路口,確實需要長者的指引,需要有人告訴我們那些是至關重要的。但是不要因為某些善意的勸告,看着路不敢前行。有些路你不走下去,就不知道多美,無論途中多少曲折,只要懂得,便會有花有蝶有陽光。在成長的過程中不要有太多的欲求,也不要過於焦慮,慢慢來,多點帶着你的精神去修行,屬於你的都會出現在你要走的路上,無論物質還是精神。駕馭生活是一種妄想,我們只能為實現目標而竭盡全力,爭取做到最好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安娜對於父母角色的描述,在還沒結婚還沒成為父母前,我一直不理解一句話就是“當了父母你就會成熟”,看完才明白有了孩子後自己是以哪種方式成熟起來:“我不應該只注重他們應該怎樣去做,成為怎樣的人,而應該去發現,他們究竟是怎樣的人。在此過程中,我終於明白了自己是怎樣的人。從孩子們身上學到的一切,使我能夠平和鎮定地面對真實的自己,讓我重温自我的教義”。而且很喜歡裏面一句話就是“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是為了分離,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不是把孩子留在身邊,而是培養孩子獨立,放手讓孩子飛去屬於他的天空!”

在我們人生中,不可避免面臨死亡,我知道,死亡並無任何祕密可言,我們所在的現實世界永遠在都在變化,所以每天都會有什麼消失不見。但是真正降臨到自己頭上時,無力感環繞全身。當我最近知道春節後廣州的姑婆走了的消息後,忽然間,我覺得自己和每個人之間都隔着一層看不見的柵欄,詫異、懷念的感受一直埋藏在我的心底,類似一種化學反應或者生物學上的反應始終在發揮作用,時不時就在腦海裏浮現,她的笑容她的聲音好像仍在自己身邊,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我還想着她做的番茄牛肉,還想着她看我滑滑梯的樣子,責怪自己為何不在事情發生前多去看看老人家,再多的自責也沒法彌補上帝帶走她。但是安娜很温馨的一句話拉我出悲痛中:其實我們在失去親人的同時,也獲得一份禮物,能夠接受事實,承認死亡的必然性。接受本來就是一種成熟,例如我一個良師益友説過,曾經很多東西例如榴蓮和番茄我不吃,不碰,但是隨着自己長大,漸漸也開始吃也開始喜歡上吃,雖然這是小事他説這代表自己成熟起來。記得最近看到一句話,當你將以前看不順的人、看不慣的人接受下來,代表你經歷的多了,你也成熟起來。

我們和每個時代的年輕人一樣,都覺得自己能夠比前人做得更好,小時候説着不要走某親戚的路,不走母親天天在家勞作的路等等,也許等我們成熟,看東西角度不一樣,也沒那麼絕對。由於年輕時,我們並不懂得青春的可貴,總在抱怨,總在掙扎,等到我們真正懂得青春時,我們早已不再青春。

在埃爾加的“愛的敬意”大提琴的音樂中,我彷彿看到自己慢慢走向時光隧道,就算我的腳印看起來凌亂又如何,那是屬於我的唯美。沒走過的,永遠是路,走過的,才是人生。

標籤: 懂得 讀後感 走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rkyzr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