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讀《小小孩的春天》有感

讀《小小孩的春天》有感

讀《小小孩的春天》有感1

拿到書本,看到書封面上歪歪抖抖的書名,頓時來了問題:以前都沒見過這樣出書的,書名題字不好,不是會影響書給人的第一印象嗎?同時,我的興致也來了:作者如此安排,定有深意。

目錄更是有着孩童般的簡約,《我的膽小》、《第一次投稿》、《和我一起長大的狗》,單看這些篇名感覺這像一個孩子編的書,沒有以前看書那麼結構嚴謹,但扉頁的一行小字:“心靈中的文學”讓我再次否定了自己的看法,我想知道作者著書的意願,便讀起來了。

讀的時候感覺很輕鬆,不論是文章結構還是其中所用語文知識,並不像課堂上要求的那麼嚴厲,得從作者寫作意圖,文章線索等文學角度來看待它,只是感覺作者只是在像與一個朋友聊天似的寫文。例如《從家到學校的路》中就有這麼一段:

“雖然可以看到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我們打賭哪個是北斗七星,哪個是啟明星,好像整個星空都是屬於我們的……月亮像奶奶的小腳,星星像媽媽的眼睛,她們都想親人一樣,一直在和我們一起。”

這段話講的是作者和小夥伴看星星忽然而來的感受,小時候我也會這樣凝望星空。看到有一顆星星在對我“眨眼”,我便能高興很久,我還會叫上弟弟和我一起數星星。他數他的,我數我的,先開始還好、有順序,到了後面,不僅是我的聲音太大影響了他,我們貌似也數到一塊兒去了。於是這幾分鐘前的約定便成了鬧劇,我們就在灑滿月光的院子裏盡情的跑着跳着,父母催促幾次“睡覺了”,我們才極不情願的爬上牀,但我還是和弟弟心有靈犀,爸媽睡了後,“睡着”的我們又瞪大了眼睛,透過花紋玻璃的缺口處望着月亮,講着閒話。

“這樣的日子不多,很快便過去了。”我與弟弟漸漸為學業真正操心起來,每晚即使寫作業到深夜,也很難得瞧見月亮。庭院裏也沒了往日的歡聲笑語,枱燈下,桌椅前多了兩個愛學習的人。多了點沉默的氣氛。於是看月亮的時間便減少了,越發的減少了,到最後幾乎沒有了。有時上牀前瞥見了一眼月亮,但它也大了起來,不再是當初兩個孩童從窗角看到的那個月亮了。

終於有一天,考完了試,我與弟弟擺脱了學業的羈絆,作業的牽制,我們站在家陽台上,透過防盜窗望月亮,月亮更大了、更亮了。像小時候看到的那樣,但能在一起休息的時間不多,過幾天又有作業接踵而至的到來。那晚後,我們再沒有如此看過。

這是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事情,我卻沒有用樸素卻真情的語言,完整的記錄下屬於我的回憶,以至我不知從何憶起我的童年——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並沒有被我記錄下什麼點滴,有的也只是片言隻字罷了。但看到孫衞衞所著的《小小孩的春天》,我感到與我的童年非常像,像的彷彿是記錄下我的童年。

每一次翻看不同的文章,感觸都會不同,身邊有同學不懂這個,便笑話我:“你都多大了呀?!還看小孩子的書?幼不幼稚哇?”我先開始只是苦笑一番,後來我根本不理會他們的話,我覺得我的思緒比較特殊,雖然我是十幾歲的孩子,但有種老者的心態,我會常憶起小時的事,每憶起一次,我都會驚訝的發現:原來昨天的那個懵懂少年已然蜕變,成為了這樣一個“小大人”,不知是欣慰還是不捨,我近來常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每完整記完一件,我都感覺不錯,因為我怕老了會忘記這些事,所以這樣做。

越看他的文章,越像是走進了春天,越想記錄下童年生活的點點滴滴。朦朧中,童年的一切只像是一個掠影,能看出大體,但細節——不知去哪兒了。因此每次翻看都能指引我,再次憶起那些遺忘在幾年前歷史角落卻一直在守侯等我翻閲回味的往事。

重温它們,我好像看到了一個幼嫩的自己在迎春的綠茵地上奮力跑着,為了到達終點,它讓我又回到了人生的春天,我願意永遠待在那段時間裏,待在那個最美的春天,永遠只做一個沒有煩惱的“小小孩”!

讀《小小孩的`春天》有感2

“一個孩子,小小的孩子,擁有的春天卻遼闊無比,温暖無限,光明無限……”孩童們的心靈是純淨的,天真的,淳樸的,無邪的,所以孩子們的春天很温暖,也很與眾不同。

讀這本書,像是在聽作者把他小時候的趣事向我們娓娓道來,簡單而童真。這些生活中的平常事,被作者精心挑選出來,恰到好處地體現出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讀它,讓我們瞭解到上一代人的生活,也讓我感受到那來自童年的純真、質樸和快樂,品味到炊煙一般親切、悠遠的温馨鄉情,讓我的心靈為之感動,笑出聲來或者落下淚來。

比如《我的膽小》這篇文章,寫了十一件小事,老老實實、真真切切寫出了一個膽小、可愛又好玩的“我”。膽小的“我”,不敢抓螞蚱,不敢抓知

了,甚至連可愛的蠶寶寶也不敢碰。過年是大家放爆竹的時候,“我放鞭炮時必須得戴上手套,用竹竿挑着,而且大多時候都

是媽媽幫着點燃。”這細緻的描寫似乎真的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膽小的孩子,用竹竿吊着鞭炮,裹着棉手套的小手緊緊捂着耳朵,媽媽笑着點燃了鞭炮,孩子閉着眼睛,蜷成了一團。

而《小小農民》卻將那個靠天吃飯的年代真真切切地展示在我們眼前,農民們忙着收割農作物,不敢停歇“大人為了搶收地裏的糧食,搶種下一季的莊稼,沒有不起早貪黑的,辛苦得你真是難以想象……莊稼淋雨,也許就因為別人在搶着收割,你卻睡了一個午覺,早收了一個小時的工,可是,可是,晚了,完了。”這些語句讓我們體會到那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是如此艱苦,偷不得一點懶,否則,你大半年的辛苦就得付之東流。我們也應該通過這些文字自我反省一下,你是否在別人辛勤勞作的時候睡了一個午覺呢?當時的農村孩子如果不努力就得再走父母的老路,挑起生活的重擔,起早貪黑,而在我們這個時代,孩子們基本上都有了優越的生活,但我們在得到幸福生活的同時,似乎也失去了一些催人奮進的動力。

“雖然那時少吃少穿,但是精神生活豐富,一本書,一張紙,一支筆,可以讓我高興很多天。如果時光可以倒退,我真想回到小時候,而且,我會認真過好每一天,每一個小時,不着急長大。”

這些文章,是作者對童年和少年時代的回憶,對作者來説是那時最快樂的生活,而對我們來説,是一種思考。

標籤: 小孩 有感 春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r7374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