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優秀3篇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優秀3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優秀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優秀3篇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優秀3篇1

這篇文章基本是以一個女人的自述方式進行的。簡單的開頭,讓男主看到信讀了起來,然後用近乎90%的篇幅介紹這封信的內容,最後再簡單兩句話交代一下男主讀完信的感覺作為收尾。

這麼大量的自述,其實是很危險的寫作方法。很容易讓人覺得頭重腳輕,話説的太多,故事沒怎麼交代。但茨威格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把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全都放進信裏了。還不會讓人覺得宂長。考慮到這是一篇大概一個小時能讀完的短篇小説,能做到這樣真是了不起。

作者給讀者設定的場景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人回家,讀了一封信。但是讓讀者想象的空間卻非常大。用自己對男主一生情愛而寫這封信的女人,甚至根本沒出現在場景中。但讀者卻忍不住被她的愛所打動,想象這個女人的樣子,她所遭遇的一切,為她的離世感到歎惜。能達到這種寫作效果,真是了不起。

寫作有時候就像做飯一樣,好吃不好吃的標準,不在於食材多少,而在於能否讓人回味。看似簡單的一碗叉燒飯,如果能讓人“黯然銷魂”,那才是真的厲害。

有人評價茨威格是“最懂女人的作家”。在感情方面,很多時候男女是一樣的,所以我覺得他對男人和女人應該都很懂,是一位細心觀察,瞭解人內心活動的作家。貫穿全文的情感,主要是女主的單相思暗戀。

關於暗戀,我覺得每個人都很熟悉,在情竇初開的時候,想表達愛,卻又懵懂羞澀,所以都會偷偷種下暗戀的情愫。

暗戀讓人變得極度敏感,對方的一句話,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會被我們無限的放大。暗戀就是在用顯微鏡和望遠鏡觀察對方。暗戀也很辛苦,主要是不知道對方的真實想法,總是自問自答——他愛我?他不愛我?

但暗戀又是很很容易得到滿足的階段。這個時候人們往往是不求回報的。對方向你説的一句話,對你露出的一個微笑,甚至只是目光不經意地和你對視上,都會讓你感到滿足。

暗戀就是不要求對方付出,但自己卻心甘情願做很多傻事。看到有趣的事情想和他分享,吃到好吃的食物想和他一起,聽到好聽的音樂也想向他介紹。

所以暗戀就在甜蜜和苦澀中來回遊蕩,這個過程還挺有意思的。而一旦表白,就打破了這種遊離的狀態:如果對方接受,剛開始會向甜蜜的一端傾斜,但過一段時間,就會比較自己和對方的付出到底誰多一點。不會再像暗戀階段那麼不計回報,也可能因此發生爭吵;如果對方不接受,那就徹底浸泡到苦澀中了。做什麼事情也不會開心,看到什麼美景也不會讓心情好轉,而且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能熬過去。

當然,女主不僅是暗戀,更是一種極端的愛,痴狂的愛。用她的。一生去愛一個人,甚至為此犧牲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孩子。感動嗎?作為一個讀者來説是感動的,但我覺得這種愛情只存在於文學作品、話劇、影視劇等就夠了。作為讀者或者觀眾,看這些東西會被感動,是因為和我們真實的生活存在遙遠的距離。

如果在現實中,要是我周圍有這麼偏執的人——對一個人極端痴迷,不惜犧牲一切也要和這個人在一起——我要是作為一個旁觀者或者當事人的話,肯定還是恐懼或者惋惜會比感動更多。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優秀3篇2

停電中,顫顫燭光下,翻着《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我的心象被什麼堵住了,連呼吸都變得有點困難,眼睛有些模糊。

有人説,書中反映了一種新的感情觀,我愛你但與你無關,但是我卻不這樣覺得。書中的她深深地愛着他,卻因為深知他最愛的是自由(其實是他是一個不負職責的男人),也許他會因為憐憫或者是孩子而留住她,但是她明白他卻不會覺得幸福。他穿梭在各種女人之間,從不停留,因為他要的僅僅是新鮮的快樂和短暫的刺激。留住他,困住他,成全了她從小到大的夢想卻違背了他的意願,所以她選取用他想要的方式來愛他——出現,消失,出現,消失。這讓我想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這似乎就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另一個版本。當兩人生活在一齊後,也只能是杯具。

少女時期那種傻氣的暗戀,這種感覺對每一個女孩來説都不會陌生,我們都曾那麼好笑地喜歡過某個人,也許是你的同桌,也許是你的同班,也許是你隔壁班上每一天經過你窗前的那個他,也許和書中的她一樣,是你的鄰居。我們心底藏着這麼一個人,以為這是天大的祕密,或者不對任何人言,只是一個人獨享這個祕密。與他的每次不期而遇都會成為你思維的中心,與他有關的任何事總是會讓你默默關注,他周圍的人會讓你覺得親切,他住的地方會讓你覺得熟悉,他在你面前的每個眼神,每個動作,都會讓你久久揣測;或者你與姐妹互換心中的那個祕密,互相幫忙收集那個他的任何消息,互相給對方意見,互相安慰,互相鼓勵,卻又互相隱瞞。

只是當我們離開那段歲月時,我們會慢慢淡忘那個他,也許還記得那份心動,但是人卻早已遺忘。但是她,卻憑着一份暗戀,渡過自我的一生。

在書中,我們從文字上看不到任何關於她外貌的細節描述和性格描述,但是我卻為她的堅強和執着而驚歎。當你生命裏的每一分鐘都為某一個人而存活,當這樣的你站在他面前,他卻陌生而冷漠時,你能夠忍受而繼續愛他嗎?當你放下自我的尊嚴追隨他,他卻把你當作一個賣身的女子時,你能夠忍受而不恨他嗎?當你為他的孩子而賣身於人,他卻總是用同一個藉口逃離你時,你能夠忍受繼續愛他嗎?

雖然她墮入風塵,但是我卻覺得她無比純潔。

這封臨死前的信,我以為這個女人會恥笑自我的傻氣,會痛恨這樣的男人誤了她一輩子,但是字裏行間,我讀到的還是愛,是對過去完美的.回憶,是對某人給了自我這段經歷的感激,是對愛人將來的囑託。值到臨死前,她還是沒有告訴他她是誰,她不想打擾他的生活,最後,他也沒能記起她是他生活中無數女人中的哪一個。她到底為什麼寫這封信呢?她説只是為了宣泄失去孩子的痛苦。我覺得,是為了告訴他,這個世界上以前有人如此地愛着你,你是那麼地值得得到一份深重的愛。

一個習慣於遊戲人間的男人,偏偏遇見一個痴情女子,在他生活中的某一天,突然才發現這份感情,但是他卻不明白她是誰,她寫了這封信便徹徹底底地消失了,他收到這封信,也許猶如重磅炸彈,從此他的心缺了一角,也許這也只是一段風花雪月而已。

更令我驚歎的是,茨威格,一個男性作者,如何能這樣細緻地描述出一個女人愛人的深情和痛苦呢?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讀後感優秀3篇3

很喜歡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看過無數次,最近又翻出來讀,有了一點新的感受。因為對原著有着比較深的感情,所以一直抗拒看徐靜蕾的電影。至少姜文在我的心中是不適合那個角色的。

茨威格用很細膩的筆法講了一個暗戀的故事,一個女人暗戀了一個男人一生,和他幾次交歡,生下一子。迫於生活,淪入風塵。但直到女人死亡,男人卻依舊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在記憶中也並無痕跡。第一次讀的時候,一把眼淚,驚異了很久,一個男人怎能有如此女性化的心理?

看過榕樹下的一篇評論“不過對於這本書來説,可能女權主義的朋友們不太愛見吧。一個女人用自己一生的悲喜成為一個男人幾個夜晚的玩物,這種男人本位的思想即使在這樣反諷的文章中都顯得黑色幽默。這本書與其説是駁斥了一個上層社會的黑暗,不如説它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男人的心理需求,一個默默守候,不求回報的女人對一個男人來説何嘗不是一種夢呢?”

我倒是不這麼覺得。陌生女人的故事恰恰是很女性的,極端之極。首先,什麼的暗戀?想到一段話“暗戀是容易的,甚至是頻繁的——無法擺脱的暗戀卻有着宿命的味道:愛一個人,就是,墜入深淵,永不超生。一個唯美主義者的愛,純粹如銀質子彈,清潔悲愴,它打中的,是那些還在承擔着對愛有着精密的純度要求和山一樣負重的內心。暗戀是無法公佈和分享的情感,渴慕但無處告知,相思卻難以排遣,無邊無際的忍受,無法打撈的歡愉,守口如瓶的暗戀有着收斂的高貴。”暗戀是種單向情感,與其説陌生女人把自己的生命獻祭給那個男人,不如説她獻給了自己。獻給了自己所設定的“愛情”。

她義無反顧的投入自己設定的愛情模式,小説家在她的心中是一個暗戀對象,更是一個男性符號。她愛的是心中所想象的人,一個完美的男性形象,並不是真實的他。她寧願和他露水情緣,還是抗拒走進他真正的生活,她潛意識裏害怕真實打破她心中的夢想。而她所關注的小説家的生活,不過是融入了很強自我意識的扭曲而已。陌生女人是一個很自我的人,她無法也不願走入男性的靈魂,但是她對自己的靈魂卻有着很深刻的掌控意識,所有的敍述都是從她角度上的一廂情願。隨着這種掌控意識的逐步增強,心裏暗示的步步緊閉,我覺得這場愛情遊戲,最後演變成一種強迫症的狀態。她愛上他,愛上自己設定的他,愛上的“自己愛他”這個信念。“自己愛他”成為一種信仰,貫穿她的生命。

當後來孩子這個符號出現,更是完美這場頭腦中的愛情幻想。而淪入風塵,在我看來有點“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獻祭精神。她讓自己成為這場神聖愛情中的祭品,她創造了一種悲劇,強加給自己,渲染這場愛情的苦痛與偉大。同時也是對男性社會一種無情的嘲諷,用身體遊戲他們其中,但是卻在心靈上卻給以深深的鄙視!

不過,這場自我的愛情,最後也迷失在自我之中,所謂人生,以迷戀一個男性羣體中的精英人物,一個符號而告終。

女人何必執着於愛情呢?尤其是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紛擾變幻的年代。人生有很多美好的事物,也許比愛情要有趣千萬倍,為了一個桎梏,困住自己,這又何苦。天下難有愛,庸人自擾之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r3jjj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