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絲綢之路》讀後感範文

《絲綢之路》讀後感範文

近日有幸閲讀了《絲綢之路》這篇文章,瞭解到了絲綢之路是中國歷史輝煌的一部分,再這條漫漫長路中,以產自我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絲綢之路”也因此得名。絲綢之路講述了我國與其他國家貿易交流的過程,這代表了民族和諧共處,也因此讓我們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他們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友好往來。從那以後,他們越過崇山峻嶺,將中國的繅絲、制鐵、造紙、鑿井、灌溉等技術帶向中西亞和歐州,將那裏的葡萄、石榴、蠶豆、黃瓜、芝麻、無花果等食品帶到了我國,還有獅子、良馬等動物,也傳進了我國。我國音樂、舞蹈、繪畫、雕刻,由於吸收了外來文化的長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

此時此刻,我對那些西域商人產生了敬佩之情。此文開始就向我們介紹了絲綢之路兩旁的巨型石雕,它反映的'是當時那些馱着綵綢的一峯峯駱駝,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一個個精神飽滿,栩栩如生。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偉大的路,還是一條艱辛的路。每一座石雕,每一個腳印,都記錄着英勇的中國人為亞歐的友誼和文化付出的艱辛,正向文中寫的:望着這羣石雕,就彷彿看到了當年的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彷彿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

通過閲讀此文,我知道了絲綢之路是橫貫亞歐的通道,它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羅馬。在通過這條慢慢長路進行貿易的貨物中,以產自我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因此取名為“絲綢之路”。在這條路上發生的故事不計其數。我印象最深的是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亞歐內陸交通要道,於西域各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開拓了絲綢之路,成了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絲綢之路是古代橫貫亞歐的通道。它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也就是現在的陝西西安,往西一直延伸到羅馬。在這條路(上)進行貿易的貨物中,以產自我國的絲綢為主,這就是“絲綢之路”名字的由來。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而且還有許多名人的故事都與這條路有關: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西天取經的玄奘……我真敬佩感到這條路真是條偉大的路呀!

我感到這條路傳承了無數的駱駝商旅,他們越過崇山峻嶺,將中國的絲綢運往亞歐,將那裏的食品帶回中國,我國的音樂、舞蹈、繪畫等由於吸收了西方文化的長處而變得美輪美奐……正是這條路傳播了東西方的古老文化;正是這條路傳承了亞歐的文化與友誼-----它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要道啊!亞歐各國的人們能這樣友好相處,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古代中、外人民的智慧和才智;因為他們知道友好相處;因為大家懂得互幫互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pnqxl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