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傅雷家書讀後感(彙編15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彙編15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書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傅雷家書讀後感(彙編15篇)

傅雷家書讀後感1

合上書,細細回味那封封深情的家書。“人愛其子,勝於一切”。傅雷對孩子所灌注的心血全部融入一封封家書之中,教導他們立身行事,愛國成才,家書中更是傅雷的淳淳教導。其聲音殷殷,其意綿綿,其情拳拳。隱約,我彷彿走進那位叫傅雷的父親,聆聽他那嘔心瀝血的教誨。

父愛如山,傅雷對傅聰的愛自是如此,高尚,純潔,無私!因在外留學,傅聰的中文越發生疏,作為父親,傅雷與兒子的書信交往,絕大是中文,在冬日短短几星期更是抄出了幾萬字的中文譯作,可見愛子情深吶。

在書中,傅雷教導兒子的關鍵在做人,努力讓兒子成為堅強的、嚴格要求自己的人。“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儘量發展。沒成某某家以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貢獻”。傅雷希望兒子做一個愛國之人,正直之人,真誠之人,堅強之人,希望兒子淡泊名利,也望子成龍。

於是,這一封封家書有對人生對藝術的見解,對崇高精神和真理的追求。做父親的其大半生的心血歷程來給愛子昭示生活的方向,精神的歸宿!傅雷以去,家書仍留……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傅雷家書讀後感2

在讀《傅雷家書》的過程中,我注意到傅雷反覆強調了一種人生精神,人生態度。它不僅指引了傅聰,也啟發了我。

如果沒數錯的話,他提到了四次。其中一段原文是這樣寫的:“下功夫叫自己心理上鬆動,包管你有好成績。緊張對什麼事都有弊無利。只要憑愚公移山的意志,存着我盡我心的觀念;一緊張馬上就叫自己寬弛,對付你的精神要像對付你的手與指一樣,時時刻刻注意放鬆。”

我認為這種隨時調整自身精神的習慣不單適用於傅聰比賽前,也適用於學生考試前,適用於我。像我現在的學習生活,時常會有大考小考如果精神一直處於長時間緊繃的狀態,不利於心理健康,也不會對學習有太多幫助,反而會適得其反,陷入疲勞而耽誤課業。在考試前,也應做到不緊張。但是這並不是能輕易做到的。

這時回顧傅雷説這話的背景——傅聰每小時練習鋼琴八小時以上。他的充分練習是他放鬆精神的前提。這也告訴我,並不是你什麼都不做,還一昧放鬆,考試也能出好成果的。在你有一定的付出,一定的努力後,達到了放鬆的前提,再是調整的時間。而這個標準對我來説就是紮紮實實地落實好基礎,徹徹底底地掌握老師講的知識。

這時再有一顆“得失置之度外”、“勝敗兵家之常”那樣無掛無礙的心,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效果反而好,才能希望有好成績。這就是傅雷要求傅聰做到的,也是我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3

傅雷作為一個優秀的翻譯家,文學家,藝術家,對兒子的教育是必不可缺的。在他寄給傅聰的信中,我們常常可以發覺其中細緻入微的指導,和一片真誠的望子成龍的心境。

在信中,藝術一直是一個不變的話題,他就像父子之間溝通的橋樑。傅雷在信裏談論古今中外藝術家,發表自己對音樂作品的評論,抒發對古詩詞的感悟,可以看得出,他在各個方面都有的不俗的造詣,為富聰的學習指明方向。而在傅聰面臨不同的選擇時,傅雷總會勸説傅聰把藝術和學習放在第一位,肩負起重要的責任來。

傅雷的教育是言傳身教的。他曾在信裏説過:“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是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而他也確實做到了以身作則。傅雷多次因為連夜的不停歇的工作,累垮了自己的身體,連寫信都吃力。他還習慣在讀書中做筆記,經常拿來與家人分享。

傅雷還非常注重兒子愛國情懷的培養,經常在信中交流中華傳統的優秀文化,談論古詩詞,常常提醒他不忘祖國,心繫國家。在1957年傅雷參加中央全國宣傳工作會議後,明顯能感覺到他將兒子與黨聯繫了起來,更萌發了一種讓兒子為國效力的期望。

《傅雷家書》中一紛紛飽含深情的書信,是傅雷為我們留下的文藝瑰寶,寄託了他與家人團聚的願望。他對兒子充滿期望的赤子之心,直到現在都奕奕生輝。

傅雷家書讀後感4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永遠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會落伍,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在追夢路上,傅雷希望他的孩子能夠永懷赤子之心,他亦如此,即使步入晚年但對文學的熱愛絲毫不減。他為兒子驕傲,為他能將不朽大師的作品發揚光大而喜悦,為他實現夢想而喜悦。一向嚴厲,不輕易稱讚孩子的父親,此刻卻將內心的興奮表露無遺。

他會關心孩子的日常生活,他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融入,簡潔明瞭地指導孩子如何最好地學習外國語言。他能清晰地記住兒子的每次行程,每場比賽,每次比賽時的狀態,對情緒的分寸掌握不住,旋律不夠流暢,歌譜不熟,這些問題他都能一個不落地指出。這時的他是孩子的良師,教導他關於藝術與人生方面的知識。

《傅雷家書》將父母對孩子的那份關愛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他們不善言辭,卻總在用自己的方式幫助自己的孩子。而那些愛卻時常被我們子女所忽視……那一封封泛黃的家書,在無形中使身處異鄉的父母子女有了連接,他們彼此用心地感受着……

傅雷家書讀後感5

《傅雷家書》是傅雷和兒子之間的書信所編撰而成的書,在這本書中,洋溢着傅雷對兒子深沉的愛。在書中,傅雷將自己一生中的經驗及教育觀念都傳授給了兒子,激勵着兒子,很多方面都對兒子提出建議,為兒子出謀劃策。其中,他們兩人也對感情處理方面有着激烈的討論。

傅雷曾在書中不斷地提到感情處理方面的問題。為追求藝術,他曾對自己的兒子説:“要千萬提醒自己,時時刻刻防自己,一切都要及時收,要遵循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感情第二的原則”。要為了藝術而不受到感情的支配。而在彈琴時的感情問題,父子也討論過。因兒子彈琴時身體動得厲害,表現十足,所以傅雷便向兒子提出“惟有肉體靜止,精神的活動才最圓滿”。告誡兒子在彈琴時,雖要帶動聽眾的感情,但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感情,這才是藝術的最高境界。而不是自己投入過多的感情,像小丑似的誇張的表演。

而在生活中,傅雷説當情緒消沉時,不必大驚小怪,不必為此擔心。首先應當向父母去傾訴,去發泄自己的苦悶的情緒。其次,在面對因回憶而痛苦的時候,應把這些事當作心靈的灰燼,不刻骨銘心的傷害自己,要像對古戰場一般的存着憑弔的心懷,用這個方法來控制自己懷念過去的感情。

傅聰長大之後的成就與造詣,離不開傅雷打小對他的指導。在感情上為他提了很多建議,也使得他在藝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順利。也望傅雷的教育理念與思想可以一代一代地相傳下去。

傅雷家書讀後感6

在這個寒假中,按照老師的佈置,我有幸讀了《傅雷家書》這本書。原本以為只是一篇書信而已,有什麼好看的。在我看完之後,才發現這本書寫的太好了。在這部作品中,傅雷不僅僅是作為一名關愛兒子的父親,關注着兒子的一舉一動,也作為一個“過來人”的長輩,對兒子即將遇到的各種各樣的事情做推測,更作為一個指路人,為兒子設計好應對即將到來的事的應對方法。

讀完這本書後,我的感觸很深。我感受到了傅雷對兒子深深地愛,雖然對兒子嚴格要求,但在字裏行間無處不體現出他對兒子的愛。他對兒子的愛大到人生哲理,小到為人處世。

當我讀到傅雷先生為了兒子忍着傷痛伏案整理書稿直至雙眼流淚再也看不清時,因一封信未及時到達而萬分焦急時,我似乎看到了他遠距千里對兒子的殷切希望和熱切等待的目光。

讀完這本書,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説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

傅雷家書讀後感7

傅雷,曾是一個很暴躁的人,妻子和兒子一旦做了錯事,哪怕一點點小事,就會遭到他的毒打,知道他40歲時父性才覺醒。

《傅雷家書》中的種種事情大到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無不細緻,這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關愛與關懷,從這些家信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極為嚴格的人,有時還有些刻薄,傅雷給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説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這也凸顯出他愛國,令人欽佩。

《傅雷家書》中那一封封信,誰能想到傅雷是在怎樣艱難的環境下寫下的這些信,那個時代的生活,無人能忍受,但是這位父親仍然不忘教育他的兒子。他是一位多麼稱職的父親。雖然他自己含冤而死,卻始終沒有抱怨,而是告訴他的兒子,要好好做人,報效祖國,將來成為國之棟樑,讓國家富強起來。這一封封家信讓我感受到濃濃的親情,一位父親對兒子的良苦用心和對祖國的熱愛與敬畏,並且還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要學會自我反省;做人要正直善良,真誠待人……

這一封封書信,不僅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關懷與關愛,還是他對自我的反省,像他這樣的人又有多少呢?哪怕是我或是已經進入社會,或是到老年的人,恐怕也很難做到這樣。這是一位多麼偉大的父親!

傅雷家書讀後感8

翻開《傅雷家書》濃濃親情溢於字裏行間,傅聰出國在外,父母的一封封家書表達出對他的學習生活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對他的引導教育。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

家書合理的教育中隱藏着深深的愛。傅雷多次與傅聰交流音樂上的技巧,為他點名方向,還不斷要求他擁有高尚的思想,頑強的精神。在經濟上給傅聰合理規劃,使在國外的傅聰並沒有墜入寂寞的深淵,對學習生活手忙腳亂,而是井井有條,最終擁有了自己的幸福。

傅雷如此重視教育孩子,以至於卧病在牀也不忘寫家書。這不得不引起我們深刻的思考。教育自古以來都是大事,而現在不少父母忽略教育,一味地溺愛孩子,認為足夠的金錢讓他們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是對他們的愛。傅雷在兒子出國時沒有塞給他大把大把的鈔票,而是給予他經濟上的建議,做出合理的規劃,每月將所有花費記下來與月初的打算對比,然後做出下個月的打算。這讓傅聰獲得了比金錢還要珍貴的東西——合理支配金錢或時間。在21世紀,金錢已經貶值,更不能滿足精神世界,而最值錢的就是教育,合理的教育讓兒女受益終生,並非一時之樂。

傅雷夫婦會為傅聰的離別難過的茶不思飯不想,也會因為“第五屆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傅聰的第三名的成績欣喜若狂但不忘上進。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值得我們學習。

傅雷家書讀後感9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的家信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教子篇,傅雷夫婦是中國父母的典範,他們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地培養的兩個孩子:傅聰——著名鋼琴大師、傅敏--英語特級教師,是他們先做人、後成“家”,獨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體現。輯印在這本小書裏,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家書讀後感10

傅雷不僅是一位著名的音樂家,也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他獨到的教育方式,讓傅聰在求學之路上順風順水。

傅雷在五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的信中提到:“一個又一個的筋頭栽過去,只要爬得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峯,超脱在我之上。”傅雷認為傅聰應該直面困難與挫折,才會有所成就,只有經歷過痛苦的人才會明白痛苦的真意,這是傅雷自己通過親身經歷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

“多少迂迴的路,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挫折換來你今日的成功!”傅雷在看見兒子的成就過後,沒有盲目欣喜,而是勉勵傅聰,讓傅聰懂得了成功不是隨便撿來的,要學會謙虛,不斷上進,傅雷用朋友的語氣勉勵傅聰,教育方式實屬高明。

傅雷十分重視傅聰的學習,曾在信中提到:“別怕我責備!”傅雷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傅聰,想要上進,就要學會接受批評與自我批評,要有勇氣接受他人的批評。傅雷的教育思想不僅在於如何成功,更注重着如何進步。

傅雷教育的獨到,更體現在他教導兒子傅聰分配時間上。傅雷告訴傅聰,要抓緊一切時間去學習,包括假期,甚至不惜讓傅聰放棄每年回國一次看望家人的機會,繼續在學校研學,傅雷的教育方式是十分無私的。

傅雷身為出色的父親,他的教子之道是嚴苛的,是公正的,是無私的,是令人敬佩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11

《傅雷家書》是傅雷寫給兩個兒子的信,書中記錄着兒子從1954年—1966年的事,在這段時間裏,記錄了傅聰音樂和感情的一些事情,書中寫出了父親對兒子的愛、關懷和問候,

整本書讀完後,看到了傅雷的教子之道,感覺他是個好父親,他給與兒子事業和感情方面的問題的解答。

在看書的過程中,我知道傅聰比較貪玩,經常不喜歡彈琴,但是他的爸爸從七歲半就開始談鋼琴,不僅是因為他的父親,更是因為他自己,他熱愛鋼琴,對於兒子,再教育鋼琴方面,他建議兒子每天練習六個小時,但是並不像其他家長,逼迫孩子,更沒有打罵孩子,而是以一種朋友的身份在教導,也沒有過分的打罵兒子,之所以傅雷這樣好的教育方式,才是傅聰在音樂的學習上不斷成長和進步,在期間,兒子取得好成績是,傅雷很開心,但是他並沒有過度表揚,而是告訴他要更努力的。

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發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這對傅雷有了不少的收穫,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傅雷家書讀後感12

《傅雷家書》這本書表達了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作為父母對兒子傅聰和祖國深沉的愛。説實話,我看完序言部分,沒有在正式讀這本書之前,我是不怎麼喜歡傅雷的。因為他經常打孩子,對大兒子傅聰極其嚴格,對二兒子傅敏不抱希望,還多次表示傅敏的才能不好。我要是傅敏,就算有才能也要被説沒了。

但讀過這本書之後,我發現傅雷還是很愛他的兒子的,他在書中多次表示思念身處異國的兒子,自己和夫人都很愛兒子。不僅如此,傅雷還要兒子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並且告訴兒子“人一輩子都要在高潮-低潮中沉浮。”“要越來越堅強”“寫字要乾淨。”“堅持真理的時候必須注意講話的方式、態度、語氣、聲調。”,“要多讀中文書”,“要愛國”這些做人的道理。而這些叮囑就像我們的父母帶給我們的温暖,字裏行間透漏着傅雷對兒子無微不至、理性的愛。

傅雷在信中也經常和傅聰討論音樂,對傅聰未來的音樂路進行規劃,做面“忠實的鏡子”,時刻監督着傅聰,要傅聰好好學習。但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傅雷寫完自己對音樂或其他東西的看法後,他經常會在句末加上一個“是嗎”讓我感覺傅雷和傅聰的溝通方式不像是父子,反而更像是朋友。由此可見,兩人的相處方式很輕鬆,傅雷也沒有架子。

我覺得我們讀完這本書後,不一定非要讀出一個慈祥的父親或一個偉大的教育家。我們感受父親對兒子、對祖國的愛就夠了。

傅雷家書讀後感13

父母是我們身邊最親近的人,時時刻刻都在關愛着我們,教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

讀完《傅雷家書》,我莫名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1917年,父親爬上站台給他買橘子吃,顯出了努力和蒼老的樣子。《背影》中的父愛是含蓄的,不善於表達的,而《傅雷家書》的父愛是明顯的,直接的。傅雷是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博學睿智,對古今中外的文學有着很透徹的研究。在他的培養下,傅聰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讓他懂得了怎樣為人處世,如何理財,如何處理感情問題……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傅雷對人生的認真和對子女的關愛。他寫的每一封家書都十分認真,無論長短,從未草草了事。信中除了寫生活瑣事,還有着對藝術與人生的談論,這對於每一個讀者都是很重要的教誨,讓我們從中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我的父親很普通,他不是傅雷那樣的名人,對我的愛卻不會少一分。他不會用言語表達對我的愛,他的實際行動總會讓我感到父愛如山,父愛是深沉的;他不會在意我的成績,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你開心就好,他會容忍我的小情緒,從來不會打罵我。

《傅雷家書》讓我懂得,父愛和母愛一樣,它是沉默無言的,它如同山間的潺潺清泉,是純真的。

傅雷家書讀後感14

傅雷家書中,人本觀念熠熠生輝。除了教導兒子將為人為人生的重中之重,還時常關心兒子的身心健康,這在家書裏比比皆是,譬如,傅聰即將出國留學時傅先生寫道,“可是關於感情問題,我還是要鄭重告誡:無論如何要剋制,以前途為重,以健康為重。在外好好利用時間,不但要利用時間來工作,還要利用時間來休息,寫信。”傅聰多次比賽前,傅雷都會耐心教導兒子,“比賽以前的幾個月,必須要把身心的健康保護得十分好,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出場競賽。俗語説‘養兵千日’,‘養’這個字極有道理。”在談及傅聰練琴時,傅雷囑咐兒子:“可是身體還得保重,別為了多爭半小時一小時,而弄得筋疲力盡。

從此刻起,你尤其要保養得好,不能太累,休息要充分,常常堅持fresh的精神。好比參加世運的選手,離上場的日期愈近,身心愈要調養得健康,精神飽滿比什麼都重要。”相形見絀,今昔的人父人母,尤其是都市裏的爹媽,有幾人能像傅雷這般照顧子女的精神成長有幾人能犧牲一丁點時間去關照子女的情感問題有幾人能奉行“人本主義”呵護子女的身心健康錯綜複雜的社會體制又容許我們的人父人母能做到幾分“人本”呢這是體制問題或者是人文問題我們更明白的是這些問題一時間難以明辨,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人生觀的深刻反省。

傅雷家書讀後感15

靜靜翻開《傅雷家書》,如深沉父愛一樣,有許多足以令我感動的細節。譬如,身為父親的傅雷為了彌補愛子因遠離故土而產生的諸多對祖國傳統文化的日漸陌生的因素,不顧重重的困難,堅持給孩子郵寄有關的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自我的譯作。在信箋中他闡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學思想,不止一次給兒子糾正用錯了的字詞,為的是讓兒子明白:作為一名炎黃子孫,他是足以驕傲的,因為祖國有着無盡的文化財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國人的血脈裏傳承着!

“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必須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地點點滴滴的把自我明白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這是傅雷在啟發他的孩子,報效國家是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即便自我是普通人,也能夠為國家、社會作貢獻。每個人都是社會前進的車輪,我們的所作所為、點點滴滴,都與國家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當進取地為祖國作貢獻,創造完美的明天。

當傅聰忙於演出、練習而時常熬夜,以致精神疲憊,傅雷勸告傅聰勞逸結合,多到郊外或博物館。“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着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傅雷用形象的比喻,勸誡傅聰愛惜自我的生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onr2e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