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君子之道》讀後感

《君子之道》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這次閲讀讓你有什麼領悟呢?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君子之道》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君子之道》讀後感

《君子之道》讀後感1

餘秋雨在《何謂文化》一書中,給文化下了一個定義,那便是:“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與引導,創建集體人格”。而中華民族在集體人格方面的最獨特的文化標識便是君子。把君子作為人格理想,是中國文化獨有的特徵。而做個君子,通俗意義上講,就是做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國人。

《君子之道》結合儒家與諸子百家的理解,在人格模式上,作者闡述了君子之道。儒家用一種劃界確定法,將君子與小人定義出來。小人作為君子的對立面,如影相隨。它們既可以存在於不同人羣之間,也存在於同一人羣,用可以存在於同一人身上。每個人身上既有君子的一面,又有小人的一面。每時每刻,這兩個“我”都在鬥爭。西方的弗洛伊德説,每個人的潛意識裏都有自我、本我與超我。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哲學家阿德勒説過,“人生就是自卑與自我超越的博弈。”這種博弈的直接體現便是我們所倡導的修身養性。比如,“三人行,必有吾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以及“一日三省其身”等。在不斷的自我超越中,最終讓君子接近中庸之道,在人格上盡善盡美。

首先,在君子之道中君子懷德處於首位。因為君子懷德是君子之道的起點,是公民社會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在價值取向上也是“利人利他利天下”。德是一個宏大的範疇,仁義禮智信可以作為其臨近概念。君子懷德,君子弘道,君子以厚德載物,只有德才可以行天下。就教師而言,首先要有公德,其次要有師德。

其次,君子中庸讓君子之道與中庸之道合流,中庸成了最高的道德。中庸避免了極端,允執其中,從而遠離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困局。因此,中庸不僅僅成為生活中的方法論,而且成為我們的價值觀。就教師而言,教育的中庸之道就是迴歸教育原點,關注人的發展。人既是教育的起點又是教育的終點,人是教育的目的而非手段。只有在教育實踐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作為一個自然人與社會人的屬性,符合教育規律與學習者的認知規律,設置多樣化的課程,鼓勵個性化的選擇,搭建育人平台,最終幫助學生,成就學生。這樣的教師,我們才可以稱為真君子。

最後,君子不器時刻提醒君子不要跑偏。君子不器簡言之,君子不是器具。我們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儘量不要變成器物的奴隸,自己也不要變成器物。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説道,“很多老師都是“年年歲歲人相同”,他們用完全一樣地語句和口氣複述着同一本陳舊的教材。雖毅力稱道,但未免太“器”了。因為他們讓多彩的生命變成了複製之器。”教書到最終成了教書匠,匠氣十足。教學變成了一潭死水,那些鮮活的生命最終在教學生產線上變成了考試機器。而課堂模式化,更是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樂趣。趙校長在《我們的教育追求》冊子中説過,271教育不再提模式。因為模式一詞,容易束縛人的思維,讓一切形式化,固化和僵化,將課堂環節化是簡單粗暴的。我們的課堂,不論是以前的討論展示點評還是現在的三環節,一開始是為了引領老師有章可循。但課堂的目的絕不是環節,而是放手學生讓他們自由自主。這一點,我感同身受。二,不要把他人變成器物。有的教師在素質教育的路上越走越遠。對他而言,學生的大腦只是知識的容器。一切的重複與練習只是讓學生的高分。育人等同於育分,認同了分數,卻割裂了學生基本的人格屬性,忽略學生的情感,是一種對教育的犯罪。這種唯我試圖,唯分數圖的價值觀無異於殺雞取卵,最終葬送的是學生的未來。最令人擔憂的是,課堂更成了扼殺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慾的場所。萬瑋在《向美國學教育》一書中寫道,通過自己對西方教育的感性認知,會像大學時期的教育課是多麼的可怕。教育學老師用最不符合教育學的原理完成了教育學的授課,那便是照本宣科。那種課本中心論與教師中心論,完全忽略了學生的情感訴求,把學生看做一個個冷冰冰的客體。照本宣科越多,學生的想象力與好奇心損耗就更厲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恢復其兒童的天性,就要從課堂變革。

總之,君子之道向我們展現了作為社會人的我們追尋的最高人格規範。它不僅是獨處的文化,也是羣處的文化。它不僅是個人的修養,也是團隊的歷練。君子之道如同水利萬物而不爭,自然流暢,道法自然。君子用一個理想的人格形象來引領着我們的前行,不斷給我們傳遞這正能量。在教學實踐中,只要我們踐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想的信念,懷揣君子弘道的理想一路走下去,那麼我們的教育之路定會越走越寬。

《君子之道》讀後感2

餘秋雨先生《君子之道》一書向國人訴説讀書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塑造良好的集體人格,這一點實屬可貴,因為他強調出中國文化的重要;這一點又實屬可悲,因為國人謀利而不謀義。此書中餘先生認為的中國人應該有的人格九要素:君子懷德,君子之得風,君子坦蕩蕩,君子有禮,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中庸,君子不器,君子知恥。

餘先生認為這種理性化的君子人格設計應該成為每個國人追求的標準,唯此才可佑保我中華文化不絕,既壽永昌。

讀完後有兩個問題閃爍在我的腦海中?

其一,中國文化有無淪喪的和君子未死,人格未潰是否有必然關係呢?

其二,非君子人格就排斥嗎?

先説説第一個問題吧。

中國的文化果真沒有淪喪嗎?其實我們看看自己及周圍人所用,所吃,所穿,所學……就知道了。所以自上個世紀以來,國人一直吶喊民族復興。國人因文化淪喪就完全喪失了餘先生所説的君子人格了嗎?顯然不是,在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裏,仍有一批懷德之士步履維艱地前行。

第二個問題:非君子人格就要排斥嗎?我們可以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誰是歷史進步的第一個推手呢?

中國有句俗話: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那些野蠻人,非君子往往承擔歷史推手的第一重擔。縱覽中國歷史的沿革,每一次王朝更迭的首發者(秦始皇、劉邦、趙匡胤、朱元璋等)是非君子,因為他們懷土不必懷德,因為他們敢於走極端不必謀劃中庸……這往往能迸發出新的創造活力。我記得上個世紀80年代,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曾下達兩次無限制的移民令,結果大量在國內混不下去的人蜂擁湧向了美國邁阿密,正是這批移民造就了今天邁阿密在美國的重要地位。(邁阿密是僅次於紐約、華盛頓的國際性大都市,是許多公司、銀行和電視台的總部所在,是文化的大熔爐,被稱為美洲的首都)

所以非君子這種第一推手的作用不可否認,絕對不能忽視。

總之,餘先生的君子人格標準固然很重要,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領國人人格的正向發展,但我更希望我們也要為非君子的生活開闢一定的空間,他們的生活同樣精彩。

《君子之道》讀後感3

所謂的君子就是一個善良的人:君子的內心是完滿富足的,君子的力量始於人格的力量。君子的心中沒有擔憂,沒有恐懼。“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一個人內心常常反省自己的行為,沒有愧疚,就可以做到沒有擔憂沒有恐懼。

真君子是由內而外洋溢出來的人格魅力。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心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所以,君子不苛刻外界,而對自己的內心苛刻。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學習上的君子做學問是為了充實自己,修煉自己,完善自己。而如今的人已把學習當作一種為自己謀福利的工具。學習不應想着實用,而要想着自我的修煉。

希望社會上到是一些君子,一個真正的君子。

《君子之道》讀後感4

《君子之道》全書,旨在追蹤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和人格世界。因為君子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模式,只有君子之道長存,中國文化就會生生不息,代代相承。全書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從童年的小人書談到李清照,從文革偽君子到造謠者,從“詐捐門”到與輿論的恩怨情仇,俯拾今昔,辨析真偽,讓“君子”清晰的輪廓躍然紙上。

君子,是中國最獨特的文化標識。世界上的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集體人格作為文化標識。比如“聖徒人格”和“紳士人格”,以及“騎士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這些標識性的集體人格,互相之間有着巨大的區別,很難通過學習和模仿全然融合。對中國文化而言,《君子之道》明確揭示,就是要尋找和優化中國人的集體人格。追求君子之道,中國人的靈魂便找到了故鄉,也是建立現代社會和諧的文明秩序、重塑國民性格必不可少的條件。

君子和小人的劃分,使君子這一人格理想更堅硬了。餘秋雨説,孔子沒有對君子下定義,卻劃出了一道道君子與小人的分界線,讓我們知道君子是什麼,以及作為對立面的小人是什麼。例如我們熟悉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劃分君子和小人的界線,具有極高的實踐意義。這裏的“人”,並不僅僅是指家人、友人、認識的人,而是範圍極大,廣闊無邊。例如救窮、賑災、治病、搶險,只能説是“與人為善”,而不便説是“成人之美”。“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促成良緣、介紹益友、消解誤會、幫助合作等等。總之,“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錦上添花的正面建設,而且具有一定的形式享受。這樣的判別標準,也可謂“君子之道”。

中國文化沒有淪喪的最終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潰。中國文化的延續,是君子人格的延續;中國文化的剛健,是君子人格的剛健;中國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國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如果説,文化的最初蹤影,是人的痕跡,那麼,文化的最後結晶,是人的歸屬。而這本《君子之道》,就是餘秋雨十幾年探索,閲遍文化,行盡千里的成果。這些研究,都是為了研究中華民族的集體人格做準備,因為只要是中國人,都會對自己的集體人格極為敏感。

中國人自古崇拜君子,嚮往君子。故此,孔子也多有論述,比如,“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就是説,一個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日子,那麼這個人就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

在物慾橫流而重塑道德的今天,做一個君子,與社會、與企業、與個人何嘗不是一件影響深遠的事情?必然能促進社會文明、家庭幸福、個人發展,必然能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必然能獨善其身、遵章守紀、自重自省,做好本職工作,磨礪人格魅力,關愛每個個體,營造和諧氛圍,贏得彼此敬重,如此,我們何樂而不為?但願,每個人都能以君子標準對照自己,做一個合格的、純粹的、高尚的、有夢想的人。

《君子之道》讀後感5

我讀餘秋雨這篇文章,心中很佩服作者的讀書功力及記憶力,筆觸所到,思隨文至,傳統經典信手拈來;層次、段落,似無刻意打造,卻自成體系,可能是一種讀書的高境界罷。我的疑慮主要是就作者為文的總立意來的。君子之道,就是剖析君子,歌頌君子,褒獎傳統,拜服經典吧。然則,君子、傳統、經典就真的這麼重要麼?聯繫到20多年來社會上掀起的一股股崇古覆儒的思潮,我總在憂慮它們到底要將中國引向何處。於是,我開始認真閲讀此文,並將自己的思索追問逐一記下。

首先,餘秋雨談到了西方學者榮格,講到他關於文化的作用在於培養集體無意識的人格。這個觀點説得玄乎,其實從思想灌輸的角度看則很清晰:無非一個民族的觀念文化薰陶其後代所致的思想思維特點,並且由此而發的特定行為方式和文明類型罷了。餘秋雨關注的可能在於榮格看重中國文化的態度,及中國不要跟着西方走的希冀,特別還推出了道家物極必反法則遠超西方思想。餘的這段文字很值得質疑。現代化是不是跟西方走?物極必反的道理究竟有多深,中西於此(具體)所受益損究竟何在?

餘秋雨對於中西文化的總體屬性有一個簡賅的概括,即西方是霸道文化,中國是王道文化。霸道文化者,可能着意於其侵略性破壞性,王道文化者則是強調其自修德行圓滿。問題是這種概括似乎只是存在於作者心中美好想象中的概念。讀者只要稍微回到幾千年中西曆史的無窮事實中去想,從中西各自在其基本思想理念引導的發展趨勢下去想,就根本得不到這樣的結論的。簡單的詰問可這樣下,請餘秋雨思考回答:其霸道文化建基於平等意識,王道文化建基於等級意識,何談後者之優?

當然,餘秋雨看重的王道文化自修功德也不全是無稽之談。實質上所謂內聖外王説到底還就是儒家的修齊之道。人們通過各自的道德修養來提升自身素質很有必要。但這種修養未必僅只中國人獨有。事實上,基督教的繁複誦讀經書、牧徒懺悔贖罪和現代心理學講究的自省自究,未必就不是另一種修齊之道。從儒家一些基本思想理念所具有的落後性去分析,王道文化也註定了存有許多破漏。比如上面提到的等級意識就是一個犧牲多數的淵藪。由其執鞭,個體修養之域尚可,社會羣體卻是壓抑性的、無知性的、被動性的。

聯繫後文,餘秋雨講到自己曾寫過小人,那是對一些頑劣人性的批判,現在則是對立於小人寫出其君子以及褒讚,作者似可長抒口氣,歎為大成了。可是我左讀右想,並沒有覺得餘秋雨的這篇君子題材有什麼大好大善的。聯繫實際評價的話,倒認為余文更多的是書生意氣。我的邏輯是這樣的,歌頌君子尋找君子實踐君子,已經是中華文人幾千年樂此不疲的熱鬧話題,但它一直從來都沒有真正使故國的君子更多起來。為什麼?因為傳統觀念文化的落後性使然必然。坐而論道不如紮實學習先進,治國還靠法治。君子不如法治。

為什麼君子不如法治?其答案應與為什麼人治不如法治相似。人性總是兩面的,思想信仰才是確定的,法治規束則能夠讓習慣成自然。人性的兩面性可分許多兩兩相反的對立取向,如善良性與惡毒性、上進性與墮落性、文明性與野蠻性、仁愛性與仇恨性、真誠性與虛偽性、全面性與片面性,等等。任何人任何時候在任何地方都會存在這兩種人性的可能,只是被其當即的思想狀態才確定了其行為取向的。所以由既定的思想信仰來確定人們的行為具有根本性意義。而法治的規束則能強制性地確定人們行為習慣的發展走向。

上述可見,餘秋雨的君子之道實質是一種脱離實際的書生空議。要命的是像這種脱離實際的思考常常普遍地存在於儒家及崇拜者中。他們脱離的實際不是別的,就是中西文明發展不同類型及其趨勢下無窮對比鮮明的事實而已。在這個視角下,更可看清儒家君子(學説)之難:在信仰之弱,在神督之缺,在思維之淺。儒家最終追求沒有上升到純粹崇高的精神層面,停留在低下的器物利益中而意志不堅。崇拜凡人偶像,行為缺乏神只監督的巨力。缺信仰,求器物,勢必思維膚淺;進一步看,思維膚淺則造成了君子不力。

《君子之道》讀後感6

作為散文家,餘秋雨寫出的《文化苦旅》,在當代文壇具有經典意義。而現在這本新著《君子之道》(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xx年8月第1版)中,餘秋雨則以細膩的筆觸,解讀中國文化的鑰匙--君子之道。讀之,感到這是一道特別的風景,因為它揭開了中國文化的核心機密。

這本《君子之道》,是在追蹤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和人格世界的底藴。餘秋雨以“君子之道”為入口來講述中華文化,剖析君子,闡述君子之道的主要輪廓。因為君子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模式,只要君子之道存在,中國文化就不會淪喪。全書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從童年的小人書攤到李清照,從文革偽君子到造謠者,從詐捐門到與輿論的恩怨情仇,俯拾今昔,觀照他我,認識君子,分辨君子、珍惜君子、做一個君子。因此,閲讀此書,可以從中瞭解中華文化的底藴、精髓,思考我們的文化發展。

“君子”是中國人最獨特的文化標識。世界上的`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集體人格作為文化標識。比如“聖徒人格”和“紳士人格”,以及“騎士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這些標識性的集體人格,互相之間有着巨大的區別,很難通過學習和模仿全然融合。對中國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麼都有了;沒有君子,什麼都徒勞。由此,如何復興中華文化,餘秋雨給出瞭解答,就是要尋找和優化中國人的集體人格。追求君子之道,中國人的靈魂便找到了故鄉,也是建立現代社會和諧的文明秩序、重塑國民性格必不可少的條件。

君子和小人的劃分,使君子這一人格理想更堅硬了。餘秋雨説,孔子沒有對君子下定義,卻劃出了一道道君子與小人的分界線,讓我們知道君子是什麼,以及作為對立面的小人是什麼。例如我們熟悉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劃分君子和小人的界線,具有極高的實踐意義。而且直到今天,我們還找不出另外的科學概念能替代這一命題。今天中國文化界如果有什麼令人擔憂的趨向,就是君子話語常常被小人話語所淹沒。

中國民間判別君子的通俗標準是“君子成人之美”。“成人之美”,也就是促成別人的好事。這裏的“人”,並不僅僅是指家人、友人、認識的人,而是範圍極大,廣闊無邊。例如救窮、賑災、治病、搶險,只能説是“與人為善”,而不便説是“成人之美”。“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促成良緣、介紹益友、消解誤會、幫助合作等等。總之,“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錦上添花的正面建設,而且具有一定的形式享受。這樣的判別標準,也可謂“君子之道”。

餘秋雨認為,中國文化沒有淪喪的最終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潰。中國文化的延續,是君子人格的延續;中國文化的剛健,是君子人格的剛健;中國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國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如果説,文化的最初蹤影,是人的痕跡,那麼,文化的最後結晶,是人的歸屬。而這本《君子之道》,就是餘秋雨十幾年探索,閲遍文化,行盡千里的成果。這些研究,都是為了研究中華民族的集體人格做準備,因為只要是中國人,都會對自己的集體人格極為敏感。

讀完全書,感覺尋找到了真實的餘秋雨。真實的餘秋雨只在於他的思想中,尤其是在於他對文化的探索與思考中。整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任何文化,都是前人對後代的遺囑。最好的遺囑,莫過於理想的暗示。”後代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中國文化由儒家做了理想的回答:做個君子。做個君子,也就是做個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國人。

《君子之道》讀後感7

本期先來聊“君子之道”九項裏的第一項。老餘這人,除了姿態上有些矯情,學問做的還是蠻紮實的,而且文采飛揚,他的《文化苦旅》,俺通讀過至少兩遍,大學時期在圖書館草讀過一次,後來工作了就娶了正本回家,夜夜淫樂,受益匪淺。

閒言少敍,老餘説第一道,就是“君子懷德”。德是君子的品行,是“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會責任感。然後請出説這句話的原創天尊孔子,“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德”和“土”為什麼成了一個並列的概念?老餘考究《禮記大學》説,君子心中的輕重關係分五個等級:第一是德,第二是人,第三是土,第四是財,第五是用。

然後老餘生怕古文淺薄的平某看不懂,直接翻譯説:“作為君子,放在最前面的必須是道德。有了道德,才會有真正的人呢;有了人,才會有腳下的土地;有了土地,才會產生財物;有了財物,才能有所享用。因此,道德是本,財物是末。”他這麼一通解釋,平某才若有所悟,原來孔子還是注重遞進的倫理關係的,原來,“土”是作為“物”的滋生者而出現的。現在流行的把我們周邊那些只重物,不重德的有錢人稱之為“土豪”,原來最早的出處也是這麼來的。

又談常見的,老子也説過的“厚德載物”一詞,有了老餘的白話,突然間也就更加明朗起來:培植德性,才能承載萬物;只有以厚重穩固的道德為基座,才能承載萬物。可見人的“德性”是起點,原點,出發點。我也經常聽到一句話,説是在單位上班做事,忠誠要比能力重要,那忠誠的背後呢?其實就是“德”,當然這裏的忠不是愚忠,不是忠誠於個人,成為誰誰誰的人,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而是忠誠於集體,忠誠於價值,忠誠於道義。德性,就是自己的靠山和後台老闆。

《君子之道》讀後感8

《君子之道》是餘秋雨先生的一本書,書中提到了君子懷德是君子之道的起點,作為君子,放在人生最前面的必須是道德。有了道德,才會是真正的人。也就是道德為本。

通過這句話我聯想到了曾經寫過的一篇作文,通過陶行知説的一句話“學

高為師,身正為範”,到底是學高為師重要,還是身正為範更重要。沒有成為一名教師前我會覺得學高為師更重要,因為當時我認為一個老師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如何來教學生。但現在成為一名教師後,如果讓我再選我會認為身正為範更重要。因為學高為師是基礎,身正為範才是根本的。因為很多時候身教勝於言傳,一個老師要博學但更要正直,給學生做一個好榜樣,就像孔子説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為我們要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合法的社會公民。另外書中還提到了厚德載物,不能是厚物載德,更不能完全沒有德,也是説明了德有多麼重要。

《君子之道》這本書值得學習的地方太多太多,除了德還有很多,像怎樣才能算的上是一位君子,這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我認為只要為人處事上謙恭有禮,大方得體,個人修養上不斷進取,終生學習,能夠獨善其身之後,有兼濟天下的胸懷即可。 君子非一日而成,今天要比昨天更好。

《君子之道》讀後感9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勾踐深明這個道理。用獎賞分明的方法激勵每個老百姓,

自己也同時下田耕地,“栽稻與脂於舟以行”更為親近老百姓。使君贏得了民心,老百姓們

願全心全意為越王孝力。?

“大丈夫能屈能伸”,勾踐“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於吳,其身親為夫差前馬”這正體現

出勾踐“不俱小節,以大局為重”的難得精神。?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勾踐若不是對吳國的國情瞭如直掌,又如何能如此順利地打勝那一戰呢??

在《勾踐滅吳》這篇文章中我學到了許多我應該學習的道理和精神。知道我們應該學習勾踐的恆心和毅力。在他的身上我明白了,做人“只怕心不恆,不怕事不成”,“小不忍則亂大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勾踐滅吳》給我上了深刻的一堂思想品德課,勾踐的精神也在我的心裏烙下一個深深烙印。

勾踐精神不僅僅是作為一個君王應該具備的素質,更應該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是君子之道。

標籤: 君子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okzrd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