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時間的秩序》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時間的秩序》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時間的秩序》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時間的秩序》的讀後感範文(精選5篇)

《時間的秩序》的讀後感1

這是一本物理與哲學相結合的書,書裏每一章開頭都運用了詩句作為引子,就如同時間本身像一個謎題一樣,這些詩和文中的物理學內容交相呼應,卻透出了一種獨特的美。書中提到關於時間的事實,我以前竟然一無所知,例如,時間的流逝在山上要比在海平面快;對於不停運動的人,時間流逝得更慢;運動的那個人衰老得更慢一些;一個共同的當下並不存在......

在我們以往的認知中,時間是統一的均勻流動,是過去到未來有方向性的。然而作者卻揭示了一個神奇的宇宙,這個宇宙其實是沒有時間的,時間的形成是源於我們個人的視角,他引入了一個熱力學的概念,即“熵增”與“熵減”,房間不收拾會越來越髒亂,公司的組織架構不調整會變臃腫,人不學習就越來越落後......遞增定律告訴我們生命如果任其發展,生活就會越來越混亂,最終發展為喪失生活的掌控權。你只有遠離平衡態,走出舒適圈,要不斷超越自己,給自己新的目標,新的計劃。

作者不斷的提醒我們一個原理,比起平常模糊的視野,有時候瘋狂的視角看得更遠。他在書中引用了Beatles的山頂上的傻瓜這首歌裏所寫的,“就像是觀看日落,太陽緩慢消失在雲端,才猛然記起,運動的並非太陽,而是地球”。當我們能夠放下經驗世界的慣性,哪怕是“時間”這樣被哲學家認為是先於經驗的概念,我們可能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作為世界一部分的顯現,而這種顯現其實就是你在理解世界本來是什麼樣子。路還是那條路,視角不同,所見不同,只有格局放大,才能看的更遠。

看完本書以後,讓我回到了中國哲學裏的所謂的“萬物皆備於我”的概念,我們所感受到的萬物表象,其本身存在,本身即是自足的。物自身永遠在彼岸,人永遠不能觸其本質,只能不斷地接近,卻無法最終抵達。因此,我們雖生活在同一個環境,同一個語境之下,但是我們每個人對於時間的認知都是不一樣的。用作者的話來説,時間之謎也許從最根本上説與我們自身的關係更為密切。最終是我們的視角決定了我們是什麼。

《時間的秩序》的讀後感2

本書的作者是卡洛·羅韋力,他是一位理論物理學家,為時空物理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目前在法國馬賽理論物理研究中心主持量子引力的研究。

這本書的寫作手法決定了這本書並不是一本嚴謹的描寫物理學的書,但是本書的內容可以改變我們思考時間方式。

一、時間統一性和方向性的消失

在我們生活當中理所當然的認為整個世界都在用着同樣一個時間,其實不然。比如你聯繫一位身在紐約的朋友,你通過視頻看到她現在的動作和她自己本身的動作也差了幾納秒,可能這個時間的差距非常小;假設我在一個遙遠的比鄰星b上,光從我這裏到你那裏,需要花四年的時間,那你用望眼鏡看到的我應該是四年前的我在幹什麼,所以時間是沒有統一性的。那時間為什麼沒有方向呢?物理學家可以通過公式計算出宇宙未來的形態,同樣也可以通過公式計算出幾億年前的形態,所以時間也沒有方向性。作者得出的結論就是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時間。時間只不過是我們的主觀判斷,比如關於宇宙,物理學家公認的是宇宙的“熵”在增加,物理學家在研究“熵”增加的時候也是以一定的標準來判斷的,比如説宇宙在剛生成之時“熵”是很低的,相對於那時候來説,宇宙的“熵”確實是在增加。作者用撲克牌的例子來解釋這個複雜的原理,比如你手中有12張撲克牌,前六張是紅色,後六張是黑色,這個時候你洗一下牌,有的人肯定會説這牌變亂了,由有序變成了無序,這樣回答的人把關注點放在了牌的顏色上,如果你把關注的點放在牌的數字上,那可能是一個由無序到無序的過程,所以作者認為時間只不過是我們的主觀判斷。

二、那我們是怎麼在一個沒有時間的世界生存呢?

作者認為我們應該用動態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對於我們來説事件是動態的,物體是靜態的,所以世界是由事件組成的,也就是説因為我們的存在才有了時間。作者還給我們舉了這樣的例子,為什麼茶葉剛好長在愛喝茶南方呢?為什麼梅子剛好長在愛喝梅酒的江南呢?真相是因為南方人愛喝茶是因為那的茶葉好而且多,江南人愛喝梅酒是因為梅子只生長在江南。

三、特殊之處

這本書的作者卡洛·羅韋力用較為專業的知識來探討物理學,與普通科普物理學書籍的不同之處在於作者在這本書當中加入了藝術的形式,在每次探討的問題之前都有一段非常唯美的描述,這是本書的第一個亮點。比如作者在第一部分探討時間的崩坍時先用了這樣一段話來描述“愛的舞蹈交織,如此優雅的女子,在這清澈的夜晚,被月光亮”。

這本書的第二個亮點在於作者卡洛·羅韋力將對時間的探討和哲學的知識結合起來,作者認為是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模糊認識才讓我們有了現在對時間的概念,但是要從量子物理這樣微觀的角度來進行分析,我們現在所用的時間、我們所遵循的規則可能都不會成立,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問題一直在困擾着我們,才會滋養了許多哲學和宗教。

四、總結

作者最終給出的答案是———時間不是世界的基本法則,而是我們人類在特定的子集,從特定的視角觀察世界的時候,從世界中顯現出來的。作者也用富有藝術性的描述進行了總結———於我而言,這個短暫的生命不過是這樣的:驅使着我們的不停呼喊的情緒。我所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生命當中需要我們擁有這種探索的精神,並且值得我們奮鬥一生,直到死亡。就像作者在書中描述的“銀鏈折斷,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水旁損壞,水輪在井口破爛,塵土仍歸於地。”這樣我們就可以閉上雙目開始休息了。

《時間的秩序》的讀後感3

比較難懂的一本書因為沒有故事情境所以前後的內容總是連接不起來因為工作之後人變懶了所以只是偶爾看一些當再拿起的時候基本想不起來前面章節的內容概要不過有相對應的內容還是會有一點點的印象所以硬着頭皮繼續閲讀吧…

我們的宇宙是事件的世界而非物體的世界。值得細細品的一句話。

從書中描述世界物體運作不是因為能量而是熵,我開始慢慢對書中的內容有點興趣因為這不是我認知的領域但卻又在我的認知範圍內,能量是守恆的但熱量的消失是不可逆的所以不是因為能量而是低熵,“我們發現事物在這個變量裏按順序出現,我們稱之為”時間“,熵的增加為我們把過去與未來區分開,導致了宇宙的演變。它決定了痕跡的存在,過去的殘餘與記憶的存在。”似懂非懂…

從沒有思考過什麼是時間只是知道時間看不見摸不着但是確確實實會在你不經意間流逝,總是慨歎時光荏苒一去不復返想要去抓住時間想要和時間賽跑殊不知這一切不過是給自己增加的戲份罷了,一切都是有秩序的連時間都有…

“銀鏈折斷,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損壞,水輪在井口破爛,塵土仍歸於地。”合理又美妙。這就是時間。

《時間的秩序》的讀後感4

時間是會流逝的,這是我們一開始對時間的.初始概念,我們通常認為時間是均勻流逝,獨立統一,有序流向;作者卡洛創作的《時間的秩序》,讓我們打破了對時間的傳統認識,帶領我們探索時間的真相,啟發對時間的思考,近乎哲學的角度,這本書我拜讀了兩遍,有好幾處還是覺得困惑難懂,只能淺顯的寫一下自己對本書的理解。

一、變化和視角

作者首先提出了時間的坍塌,把我們對傳統時間的認識徹底打碎,時間是變化的產物,時間失去了統一性、方向性、獨立性、連續性以及當下,時間是一個多結構和多層次的集合。

其次作者提出了世界並不由物質構成,而由事件構成。作者給出了一個反問句,反問我們是什麼?我們是過程、事件、複合物,並且受限於時空。所以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取決於我們自身看待世界的視角,第一,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視角去感知世界並作出反饋。第二,我們可以從父母、朋友、同事、老師等其他人中眼中看到自己,通過情感交流去建立聯繫,並從他們那邊得到反饋,形成自我的觀念,我們正是這些觀念的映象。第三,我們感知的觀念和映象是在時間中發生與延續的事物。在我們的大腦中,時間中的延續被壓縮為對一段時間的感知;時間處於當下,以記憶與預期存在於我們的頭腦中,是我們與世界相互作用的形式;時間不會為誰停留,我們只是存在於時間的無數個節點。

二、想要前進只能低熵

作者提出推動世界的不是能量,而是熵。時間是什麼,其實就是熵增的結果,因為宇宙的形成就是一個逐漸無序的過程,所以世界要正常運轉需要的是低熵,同樣我們人類要前進也需要低熵,就如太陽是最豐富的低熵源,產生光合作用讓動植物健康成長,我們人類也需要低熵來創造智慧和力量來維持美好的生活和可持續發展的工作。

在人類世界甚至整個宇宙裏,低熵轉為高熵是無法逆轉的,我們所能做的只有不斷地抵抗熵增,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裏面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就是薛定諤説過人活着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所以我們只能不斷清空、不斷吸取正能量,不斷超越自己才能去對抗熵增。

想要做到熵減,首先要理清思緒,清空干擾,每天整理出三件最重要的工作,其餘都是干擾項;其次要靈變開放,一直注入新鮮事物,不要停留在過去,每階段都要給自己新目標;最後要多學習多閲讀,就像手機時代一樣,不斷推陳出新,越做越智能,我們也一樣,如果沒有進化,只能面臨淘汰。

看完時間的秩序,也讓我更加深刻的明白只有管理好時間,提高時間利用率,改掉懶散和不規律的習慣,努力做到自律,才能實現熵減,才能不脱離正常軌道,掌握好自己的人生

《時間的秩序》的讀後感5

時間和空間是宇宙場中的一個量度,場的基本單位是基本粒子、光子、引力子或其他空間量子,它們不存在於空間,它們組成空間。不論是時間還是空間都是我們模糊的描述宇宙世界的一個概念,我們認為時間是確定的過去現在和不確定的未來,空間是長寬高,事實上他們都是變化着的場的一部分,而場的存在是因為無數的粒子作用的可能關係,它也是我們描述世界的一種方式。 因此,過去現在未來,並沒有時間的差別,因為所有的事件都是相同的粒子進行不可預測的作用產生的。未來不可預測,過去同理。場就是一塊柔軟的毛毯,織數稀疏的地方場的所有量度都延長,密集的地方所有量度又縮短。所以宇宙中所有的事物都在變化之中,我們自己就是場的洪流湧動產生的偶然。在我們的產生都無法解釋的巨大世界上,一切都神祕莫測,這也是量子力學引人入勝的地方吧。

時間空間場粒子都是被我們定義的概念,而我們的思考受制於自身的經驗,更受制於自身的語法。

我們之所以把永恆作為對無數事物的美好希望,或許正是由於在我們的大腦裏,我們比其他任何生物都洞悉無常才是整個世界的規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okwrl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