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傷逝》讀後感1000字

《傷逝》讀後感1000字

魯迅甚少創作像《傷逝》這樣以愛情為題材筆觸細膩的作品,小説描述了一對受五四感化的青年打破封建傳統而勇敢相愛的故事,而至於這段原本可歌可泣的愛情婚姻為何最終變為兩人的喪葬,終以悲劇收尾,我認為有以下四個原因。

《傷逝》讀後感1000字

其一,小説中的“我”——涓生,是個在會館以鈔書為生的文藝青年,他與勇敢,同樣被新思想感化的姑娘子君相愛。文章的開頭提到子君堅決地説:“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力!”這句話在男女不平等,半封建家庭專制的社會裏是不同於“厭世家所説的無法可施”的中國傳統婦女的,涓生與子君的相愛與其説是互吸不如説是互惜,他們同為被“五四”感化的新青年。他們選擇了同居,違背了家庭專制制度,違背了當時所謂的倫理教化。直至安頓於一户被稱作明白人的'小官人家,在涓生,那是怎樣寧靜而幸福的夜呵!

第二,子君的真性情。涓生仍舊有鼓動的心,而子君卻沒有了先前的勇敢,子君其實骨子裏還是個封建的婦女,開頭她在會館與涓生言談時便是微笑“兩眼瀰漫着稚氣的好奇的光澤”,在看見雪萊半身像時也會不好意思,柴米油鹽的生活中,她終於也成為了家庭煮婦,“只為着阿隨悲憤,為着做飯出神”。她是個會感到丈夫冷淡的感性女人,卻只會用往昔的回憶,逼出已冷漠了涓生的虛假的温存。她在涓生的怒氣中仍舊催促吃飯或毫無感觸似地大嚼。子君甚至有小女子的虛榮,無法承受房東太太的譏諷,因幾隻油雞與官太太暗鬥。子君在婚後,慢慢喪失了原來涓生所喜愛的勇敢和新的思維,即失去了愛的本初。

其三 ,涓生的軟弱與迷茫。涓生作為一個被“五四”新思潮喚醒的文藝青年,他的勇氣比子君持久,他更為被深刻地影響,他選擇“一條腿跪了下去”的西方求婚方式。在失去工作後,心卻跳躍着。涓生在全文中所提到的情緒全由子君的變化掌控,他憂慮子君的操勞,子君成為他的包袱,在一起時,是他人生遠行的包袱,她去了後,是他的心理包袱。他確是無法瞭解在子君終日為飯米的改變後,竟無疲損。涓生是個矛盾的人物,他想遠離卻迷茫,他認為“我必須跨進去,因為我還活着。但我還不知道怎樣跨出那第一步”他依稀有了擺脱“盲目的愛”的想法,但易卜生式的個人奮鬥思想只使他把責任歸為“全因為子君”。

四、社會的抹殺。我被“添些謠言,設法報告的”,這個社會其實是容不下這樣半新人類的同居夫妻的,官太太譏笑那消瘦的阿隨,其實也是在蔑視這對違背了倫理的“夫妻”。這個社會給了衣服破舊的“我”的白眼,僅僅是門房也有輕貧的資格。涓生在無法得到反響時選擇求助於伯父的同窗,得到的是冷冷的回答和子君的死訊“你那,什麼呢,你的朋友罷”甚有諷刺意義,卻代表了當時社會對他們這類青年的看法和態度,涓生的未來應當也仍是死滅了,隨着子君的離去。

以上仍是由他們之間油生的導讀中稱為“盲目的愛”所帶來的幸福和互相依偎的甜蜜同居生活。

文末一句“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説謊做我的前導……。”甚為哀怨,直烙人心,也給子君與涓生的愛情畫上沉重的句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nkxlo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