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金色夢鄉》讀後感(通用5篇)

《金色夢鄉》讀後感(通用5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金色夢鄉》讀後感(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色夢鄉》讀後感(通用5篇)

《金色夢鄉》讀後感1

最近讀了本書,日本作家伊阪幸太郎的《金色夢鄉》。

小説講述了一位普通人——青柳雅春被陷害謀殺總統,被當局追捕,最終在很多好心人的幫助下,成功逃離的故事

小説原型來源於肯尼迪總統刺殺,該小説稍作改編為日本首相在街頭遊行被暗殺,暗殺的兇器是遙控飛機。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暗殺,暗殺之後,警方便立即認為青柳雅春是兇手,因為青柳雅春早已被構陷設計。

真正的兇手並沒有找到,兇手可能是某一派政治高層的人共同設計的。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到,普通人在社會生活中是沒有發言權的,被當下社會所引領,而媒體是政治的幫兇,經常為吸引眼球,隨意報道。最無知的是羣眾,被媒體隨意迷惑左右。還要城市裏到處都是監控,網絡,手機,大數據,每個人都沒有隱私。

《金色夢鄉》採用插敍的方式,情節環環相扣,引人入勝,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青柳雅春到絕境處,總能在認識或不認識的好心人幫助下逢生。最後整容後得以重見天日。作品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不同的性格,但每個人都還留有善意。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未必,在今天的金錢社會,可能身邊的任何一個人都不足以完全信任,為了利益,都有可能出賣。

伊阪幸太郎的作品總是描寫艱難冷漠的現實世界,而給大家光明的結局。他讓大家看清真實的世界,黑暗的統治者,各懷鬼胎的人物,讓我們時刻對我們生活的周圍保持警醒,但是他永遠都給人以希望,正義永遠不會敗給黑暗。看他的書,中間的情節讓人急不可待,看到結局又暢酣淋漓,不留遺憾。

這本書也讓我想起一部電影《調音師》,講述一位假裝盲人的調音師目睹一場謀殺案後發生的故事,電影相對於書本,畫面可能更黑暗、恐怖,人性更難以揣摩。

《金色夢鄉》讀後感2

讀了一本與最初設想完全不同的小説,也從中有了許多意外的收穫。看封面、看標題、再看分類;《金色夢鄉》説是一部推理小説,更像是首先拋出看似與進程無關的種種線索和人物,最終彙集到一起拼成一個完整故事的“多線程模式”。伊阪的推理順理成章地生長在故事中,不造作浮誇,如蜘蛛織網般,於細節致勝;當讀者終於將一切聯繫起來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早已身處作者所佈的巨網中不得動彈了。

作者蒙太奇般地安排時間線,切換人物視角,非常獨特,想象與現實,回憶與當下,此人與彼人,徹底打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各元素得以聯動。這樣的模式使他的故事中缺乏通常推理小説中所有的英雄式的偵探,人物各有各的問題或缺陷,但卻個性鮮明,跳脱了臉譜化的好人與壞人定義,引人思考:人世間多是無法用絕對的善與惡來劃定的灰色地帶。

伊阪幸太郎説他不喜歡寫關於愛情的情節,因為愛情太容易斷裂;本書中的人物關係與情感也是沒有辜負期待的,沒有俗套的情節,甚至沒有什麼正面的互動,卻能讓讀者真切感受到這其中的分量。

一切都在潛移默化間朝着美好的方向發展。

《金色夢鄉》讀後感3

樋口晴子和青柳雅春的分手始於一塊巧克力。青柳送完快遞的貨,回到和晴子同居的屋子。桌子上放着一塊長板巧克力,他問可以給我吃一半嗎?晴子説可以啊。他取出包在錫箔紙中的巧克力片,兩手握住折成兩片,雖然小心翼翼,斷面還是斜斜的。他比較了一下,將左手那片比較大的遞給晴子。晴子沒接,沉默了好一會,輕輕歎了口氣,説,“我們還是分手吧。”

這是伊阪幸太郎《金色夢鄉》裏我喜歡的一段情節。青柳和晴子是大學同學,大學裏就是戀人,畢業後也一直在一起,然後就這麼分手了。幾年以後,和同學説起晴子的老公,青柳沒好氣地問,是那種可以豪邁地把巧克力看也不看一折兩斷的人嗎?

與其説《金色夢鄉》是一部推理小説,不如説是逃亡小説,循規蹈矩的`快遞送貨員青柳在一天早晨突然就成了暗殺日本首相的兇手,展開一段追與逃的旅程,過去的朋友、同學、戀人和素不相識的人都被捲入這個漩渦。一個普通人,突如其來被巨大地惡意擊中,他該如何對待?如何恐懼,慌亂,掙扎,絕望,奮起反擊,最終拯救自己?這也算是永恆的暢銷題材了吧,當然,後兩者只能發生在電影和小説之中。

這本小説最吸引人之處卻不在這,而是青春,友情,和成長。

穿插在青柳逃亡路上的,是他青春時代的回憶,和朋友和戀人在一起的舊日時光,那時候似乎什麼也不做,只是漫遊,閒聊,玩笑,忽發奇想,做無意義的奇怪的事;那時候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怕,可以在一場近在咫尺的煙花中開始一段懵懂的感情。

那些是所有人在心裏在現實經歷過的青春。只是太短。

《金色夢鄉》讀後感4

過年的時候,一個人在下雪的夜裏再看《金色夢鄉》。

看的時候一直在想,人在這個世間到底可以以哪些形態相愛相殺。而這些濃厚又雜蕪的情感,又以什麼樣的形態在萬物中被呈現和安放。

窗外是不斷的煙火聲,我知道,是這裏的煙火表演開始了,煙花的爆炸聲隨着煙火味撲面而來。正好文章看到青柳先生在萬人注視的廣場自首將要被警方擊斃之際,青柳的朋友們冒着生命策劃的煙火在骯髒的下水道里綻放的劇情,此時此刻在不同的地方看煙火的人是否會有同樣的情緒呢……

那就是“青柳,快跑。”

在地下深眠的森田,在病房修養的阿一,在警察手下負傷的晴子,為解救青柳中槍的切男,或許他們以後很難再見面,再見面也要裝作陌生人。

但是還會見面也好,不會再見也好,這兩者對本質也不會造成什麼區別。

好在當時明月,當時明月啊,流動的時刻亦被永遠記得。

而往後呢,往後也無需再記掛,它具體在哪一方天邊,它照得誰人圓。

因為他們彼此篤信,是有森林的聲音。

永遠美麗,永遠可以不到來,永遠存在。

《金色夢鄉》讀後感5

看完這本書後的激動心情比書本身的情節帶給我的印象更為深刻。我不算博覽羣書的人,但是自認為推理小説看得不算少數,看《金色夢鄉》,是緣於它豆瓣推理小説排行前十的噱頭,然而當我看完最後一頁,哇,我真的覺得用推理小説來概括它,是我們對伊阪幸太郎極大的敷衍。

小説的主人公青柳雅春,因兩年前偶然的英雄行為公眾所熟識,成為了書中“厲害的人”爭權奪勢所需要的最佳犧牲品。日本新任首相在仙台街頭被暗殺,兇器是搭載炸彈的遙控飛機。警方立刻認定一個叫青柳雅春的人是兇手。青柳被迫逃亡,漸漸發現有人早已處心積慮地佈下陷阱:兩年前,他做快遞員時因救了女明星而紅極一時,這成了被栽贓陷害的原因;

半年前,恐嚇電話持續騷擾快遞公司,他被迫辭職;兩個月前,他在乘車時被誣陷成色狼;

案發當天,電視台播出監控錄像顯示,酷似他的人買走了一架遙控飛機;第二天,警方宣佈他打來電話承認自己就是兇手。青柳百口莫辯,陷入重圍。

在電視上威嚴正義的高官,按令行事的警察,隨時開槍的殺手,不明真相的羣眾,為了錢將青柳帶入安有炸彈的汽車的大學好友,已經另有家庭的前女友,連首相被殺也不知道的逃課陌生高中生,連環殺人案在逃兇手,與自己共事多年的好友,崇拜並信任自己的學弟,假裝受傷賴在醫院自言“生活在社會陰暗面”的老人,自己救過的當紅女明星,誰會令自己陷入深淵,又是誰可以信任,在漩渦裏向他伸出手來。

《金色夢鄉》獲第5屆日本書店大獎、第21屆山本週五郎獎,日文版銷量突破114萬冊,2010年在日本堺雅人、竹內結子主演。2018年韓國也將上映韓國翻拍版。書中人物眾多,形象鮮明,時間與場景交替多變,情節緊張跌宕。在一場莫名其妙的逃生裏,卻充滿着看不見的支持者,有人因此受傷甚至死去,“從鯨魚的嘴裏逃生,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不停的遊”,日本文學多細膩晦暗,常常將死亡當做一種生命的美,《金色夢鄉》裏卻一反常態,儘管書中還是充斥着對當權者的諷刺,那些將羣眾的生死當做草芥的“厲害的人”的還是抵抗不了的反面人物,書中所有人卻告訴你,快逃呀,快逃呀,不管怎麼樣活着,總比死掉要好。在知乎上搜索伊阪幸太郎,相關總是温暖、治癒,有趣的是,他自己卻説:“我習慣以悲觀的角度寫作,對於描寫一個美好圓滿的結局有些許牴觸心理。”幸好伊阪幸太郎老師為大家考慮:“我也並不太想寫讓讀者心情沉重灰暗的東西。於是,我選擇的一個折中的方案,決定去寫’在悲觀舞台上努力活下去的故事’”。“希望讀者完書以後會想,雖然生活很艱難,明天也要繼續努力活下去呀。”因此機緣,我們得以有幸看到這本《金色夢鄉》。

書中多次提到一首披頭士的同名歌曲《Golden Slumbers》,這首歌在電影中可謂頻頻起到畫龍點睛,錦上添花的作用。在書中,歌詞也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悟與感動,曾有一條路使我歸故鄉,曾有一條路使我歸故鄉。小説主人公青柳,最後的結局總體説來是勝利,成功地從鯨魚嘴裏逃生,能讓人激得熱淚盈眶,然而仔細想想,他原本幸福、平淡的生活至此終結,重新開啟一段從三十歲起始的人生,父母、朋友、故鄉,皆不可回首。曾有一條路使我歸故鄉,然而現在卻再也沒有了。這就是伊阪幸太郎所説的“悲觀舞台上努力活下去的故事”,與《楚門的世界》隱隱有異曲同工的感覺,那些人有什麼權利和資格改變你的一生,讓人無法反抗?我們應該憤怒地把他們打一頓讓他們離我們的人生遠一點才對啊,可我們拼盡全力也只是得到逃跑的下場。

小説中的配角同樣令人記憶深刻,無論是已經擁有幸福家庭、可愛女兒,仍然願意置身危險去幫助青柳的前女友樋口,還是本應該拿一筆錢之後全身而退結果卻葬身火海的森田,甚至是出場不多的青柳義正辭嚴的父親、煙火廠堅強樂觀看待人生和命運,善良堅毅的老闆,看上去玩世不恭不[]讀書但是對是非有着自己判斷,會鼓勵別人的高中生。但我最喜歡的還是三浦,脣色深深的連環殺人魔,沒有因為殺人死於法律,反而因為幫助被比法律更上層的人追捕着的青柳逃脱法律時死於非法,臨死前的一句話是:“我只是一時興起,覺得幫助你逃跑很有意思,或許從有那個想法開始,我的命運就已經走到了盡頭吧。”最後的三浦微微低下頭,面無表情地問了一句:“嚇一跳吧?”之後便再也不動了。這個連環殺人魔之於好青年青柳,能不能屬於朋友呢,我想這種似是而非卻動人心絃的微妙緣分,正是我覺得這個人物最富於魅力的關鍵所在吧。

另外,煙火在這本小説中也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日本的煙火大會幾乎已經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愛情故事裏,情侶一定要一起看夏季煙火才圓滿,成長曆程中,跟朋友一起看一場煙火也是不可缺少的記憶。而我本人也因為從小生活的社區有逢年過節放煙花的習慣從小便將煙花於放假和團圓結合起來,從小到大就非常喜歡煙花。伊阪幸太郎借轟叔之口説出這段話“你們看那些煙火,總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觀看。或許它們在眼前綻放的瞬間,某個老朋友也正在某處眺望着同樣的景色。”於是在歷盡艱險的最後,仙台市所有的人,正義的,邪惡的,洋洋得意的,遍體鱗傷的都在仰望着那全煙台最大最燦爛的煙火——《他是龍》裏阿爾曼所説的“天空之花”,青柳得以逃脱,青春的他們在時光之前喊的那句“轟呀——”忽然在記憶裏如此鮮活,一時間竟使人淚流滿面。

“曾有一條路使我歸故鄉

曾有一條路使我歸故鄉

睡吧親愛的不要哭,我給你唱搖籃曲。

當你醒來時會看見,

微笑着注視你的金色夢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mydxz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