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最新二十四孝圖讀後感(精選7篇)

最新二十四孝圖讀後感(精選7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二十四孝圖讀後感(精選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二十四孝圖讀後感(精選7篇)

最新二十四孝圖讀後感1

讀了《二十四孝》,我最喜歡“拾葚異器”這個小故事,它講的是一個叫蔡順的人少年時喪父,對母極孝。當時環境惡劣,只好拾桑葚充飢。

一天,蔡順遇到了赤眉軍,他們問他為什麼要把紅色和黑色的桑葚分別裝在兩個蔞子裏?蔡順回答説黑色的留給母親吃,紅色的自己吃。赤眉軍聽了,很是憐憫他的孝心,送給他三鬥白米,一頭牛,讓他回去侍奉母親,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敬佩之意。

這個故事令我感動了許久:蔡順對母親的孝心雖然只體現在那麼一點兒小事上,但卻值得讓人回味。

我也很敬佩蔡順,敬佩他的孝心,事事都為母親着想。讀完這個故事後,我認真反思了一下,發現生活中其實有很多這樣孝敬父母的事,這樣的小事雖然很平常,更不引人注意,但它們包含了一顆顆愛心、一顆顆孝心。

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是“百善孝為先”,我們應當孝敬父母,只要從蔡順“拾葚異器”這一點點小事做起!

最新二十四孝圖讀後感2

《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叫《二十四孝圖》的文章,給我印象十分深刻,頗有感受。文章講的是作者憶述兒時閲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鋭的抨擊。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但其中的"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嘗糞憂心"令人髮指。

先説説那個郭巨埋兒吧。説是晉代有個叫郭巨的,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為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養母親,對母極孝。後來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生,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糧食好供養母親。"夫妻遂把兒子抱出,挖坑要埋。興好挖出一罈金子來,才免了兒子一死。

郭巨雖有孝心,但殺兒之舉,卻有違人性,不合儒家"天地之性,人為貴"的人本觀念。看似大孝,其實是殘忍。古有為求神為父母治病舍身的,也有割股肉以解父母想吃肉之念的,今有為父母治病獻五臟的,極少有為父母去殺人的。為了節約糧食,就想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殺了,一則有違老母愛孫之心,二則陷老母於不仁。所以後來有人把這種孝舉,稱為"愚孝。"隨便一翻《二十四孝圖》,這樣的字眼映入眼簾:"賣身葬父"、"埋兒奉母"、"哭竹生筍"."刻木事親"、"埋兒奉母"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卧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嘗糞憂心"則讓人噁心。

孝是應該的,迂腐是愚蠢的,盲從是可悲的,衞道是可恨的。

最新二十四孝圖讀後感3

百善孝為先是古人的基本道德思想,《二十四孝圖》本是一本宣揚儒家孝的觀念的兒童傳統讀物。而魯迅先生這篇文章就寫在於反對白話文的潮流爭鋒相對之時。作者以激奮起筆,貫穿了辛辣的諷刺,痛斥了封建孝道的虛偽,表達了他的愛憎之情。

並不是否定魯迅的觀點。的確,新中國是需要像他這樣敢説敢做的人才,也的確很渴望一個去打擊封建殘酷的聲音。然而,對於他所言的觀點我卻意見相左。

不得不承認的是,二十四孝的確有着一些像哭竹生筍卧冰求鯉等匪夷所思的接近神話的故事。也有一些極端一味的如老萊娛親郭巨埋兒。你可以稱之為荒誕,但它只是僅僅起到警示後人的作用,目的還是好的。試問難道真的有人去學着文中那般卧在冰上,求着鯉魚的到來?有真的有白髮老爺在故作小兒狀嗎?

古代不受孝道的極為少見,也算是屈指可數。倒是在如今的社會不孝兒女諸多。父母含辛茹苦的拉扯長大,成人後卻對父母不屑一顧,冷嘲熱諷的比比皆是。子不嫌母醜,子不嫌家貧,我想現代人也逐漸喪失了這種傳統了吧!

讀完《二十四孝圖》後,相信大家對孝有了很深的理解。孝是我們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遵循的傳統美德,可是現在的社會上越來越多的人不孝順父母的現象,所以我們更能好好的理解孝的深層內涵,學着做一個孝順的人。

最新二十四孝圖讀後感4

寒假通過老師的推薦,我看了《孝經·二十四孝》這一本書,並從中學到了許多道理。孝,自古以來是我們華夏民族的優良傳統,它一代又一代得傳承着,迄今為止,依舊被人們所重視。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個都沒有孝心的人,是沒有道德的。孝,是一切品質中最為基本的一個,但是卻又是最為重要,很多人也並沒有做好的。孝,是一個人一生的作業,無論你是萬人之上的富豪,還是流浪街頭的乞丐,你都要孝敬父母,感謝父母。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從出生到長大成人,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將我們養育長大、教育我們,所以,孝敬父母是我們天經地義的。一個孝順的皇帝,對百姓也能施仁政;一個不孝順的皇帝,再興旺的國家也會滅亡。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最基本的就是從是否孝敬父母看出。

現在的年輕人變得越來越“繁忙”,經常早出晚歸、遊蕩他鄉,哪怕好不容易有時間陪父母,也總是厭煩地辭掉,寧願去陪朋友一起發呆,也不寧願回家看看愈發憔悴的父母。

近日有一檔十分火熱的綜藝節目《旋風孝子》幾位明星和他們的父親或者母親一起度過六天五夜,用自己的行動彌補失去的孝行,其中所有的家長都表示:自己的孩子太忙,並沒有時間。這也引發了各大網絡的關注:孝,是否被我們説得太過於轟轟烈烈,而忘記了自己的本質?父母並不在乎你的官銜職位,而是想要讓你多陪陪她,就像你小時候他們陪你一樣。盡孝並不是一兩天就可以了,而是要每天都堅持,為父母做好每件點滴小事,讓他們感受你那顆最誠摯的心就足以。

從現在開始盡孝吧!我想我們都不希望有後悔的那一天。

最新二十四孝圖讀後感5

《二十四孝圖》從當時的兒童讀物談起,憶述兒時閲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

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以不情為倫紀,誣衊了古人,教壞了後人”。

作品對當時反對白話文、提倡復古的傾向予以了尖鋭的抨擊。

《二十四孝圖》中那些孝子們的故事,原本該是很感人的'。只可惜,一代代人們給它披綾掛彩,塗脂抹粉,將感人的真實塗抹成了讓人反感的矯情。

《二十四孝圖》對荒謬愚昧的封建孝道進行了抨擊。

讓我們唱起普通人的讚歌吧,讚美那些挺立於平凡身軀中的錚錚傲骨。

最新二十四孝圖讀後感6

今天,我觀看了二十四孝故事,這些故事深深感動了我。

説説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故事。古時候有一位皇帝,他很有孝心。有一次,他的母親病了,他便開始照顧母親,怕宮女們照料不好,他每次上完朝就會帶着太醫去看母親。皇帝又要管理國家大事,使人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又要好好照顧母親。結果母親這一病就病了三年,而在這三年中,皇帝也沒有睡過一次好覺。

看到這個故事,我不禁慚愧地低下了頭。以前,媽媽在家裏突然胃痛,只好躺在牀上呻吟着,我見了,心裏雖感到着急,但每次都只會問一句:“媽媽,您怎麼了?”當媽媽還在回答我的問題時,我一定會飛快地而且淡淡地回答一句:“哦!”然後沒有任何其他的迴應,便轉身走開了。今天看了這位皇帝的孝心故事後,我覺得自己羞愧萬分,大家同時身為父母的子女,他能這麼衣不解帶地服侍自己的母親,而我連耐心關心母親都沒有做到,何況照顧她呢?皇帝是一國之君,而我是平民,皇帝每天國事繁重,都還那麼有孝心,有時間去照顧自己的母親?為什麼我就做不到呢?中國有一句老話:百善孝為先,孝的一般表現為孝順、孝敬等。孝順指為了回報父母的養育,而對父母權威的肯定,從而遵從父母的指點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

孝其實很簡單,就算你只倒了一杯水給長輩,這也是一種孝順的表現;今天你離開家門時和父母主動打了招呼,這就是孝順;吃飯前,你輕輕地為父母盛了碗飯,這就是孝順;父母不舒服時,你的一句關切之語,這就是孝順;今天你的作業不需要父母操心,這就是孝順;考試中,你的成績有了丁點進步,這就是孝順。

就算你做的事是那麼的微小,但這也是孝心的一種體現。只要你肯去做,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

最新二十四孝圖讀後感7

魯迅的《二十四孝圖》是收錄在《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敍述了自己對於《二十四孝圖》中對於“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孝道故事的看法,批判了這種封建制度下變形了的孝道。

百善孝為先,古人講“孝道”擺在所有道德的最前面。一個人品德怎麼樣,首先看這個人孝不孝順,如果不孝順,連官都做不了。自古以來流傳的孝道故事有很多,給人很好的教育意義。但是《二十四孝圖》中存在的一些扭曲人們孝道的觀念,魯迅先生給與了強烈的抨擊。“卧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是一種封建社會畸形的孝道,為了孝道就能枉顧子女性命嗎?這種低級趣味的肉麻就是孝道嗎?這些都屬於愚孝,這些故事遺留下來的封建孝道觀念毒害了一代代的人。我們為人子女的,孝道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要科學,而不是迷信,要觀念要與時俱進,而非封建愚昧,更不能因為孝道而傷害到其他人。破除封建孝道的觀念的虛偽和殘忍,就是要我們有意識,而不是盲目尊崇。就像魯迅認為的那樣,只要自己孝順父母做到心中無愧就行了。

作者對於封建孝道給與了無情的批判,同時,《二十四孝圖》也能讓人對孝道與更深的領悟。千萬不要再出現“嘗糞憂心”、“郭巨埋兒”這樣的愚孝了。其實,我覺得讓父母開心自在就是最大的孝順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mk8r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