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父母從不要求我拿100分》讀後感

《父母從不要求我拿100分》讀後感

名叫《父母從不要求我拿100分》。讀了使我受益匪淺,深受啟發。

《父母從不要求我拿100分》讀後感

1936年1月27日,母親王雋英在美國亞柏爾大學醫院生下了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智慧背囊10》裏面的一個小文章,丁肇中,由於當時美國法律規定凡是在美國國土上生下的嬰兒,不論他父母的種族、國籍,都能自動取得美國國籍。兩個月後,父母帶着丁肇中回到了中國。1937年,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爆發了,父母便着他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經過長時間的逃亡,終於一家子人在重慶安頓下來了——丁肇中開始上小學;母親受聘與西南學院;父親聯繫到重慶大學工作。由於重慶小學一直受到日本空軍的空襲的`警報的影響,而且一個月也上不了幾節課,所以父母決定讓他們自己來教丁肇中。由於母親是兒童心理學家,她很善於把握丁肇中的心理,並輕鬆地將知識傳授給他,而且她並不要求他去考100分,所以培養了丁肇中對學習的興趣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這對他以後的學習和研究很有幫助,所以他早早的就獲得了“諾貝爾獎”。

是啊,教育我們要找對正確的方法,但是大多數中國的父母對我們都是揠苗助長,所以每當看到自己的孩子沒有什麼成就,而別人的孩子卻成為了赫赫有名的科學傢什麼的時,總會嚴厲地教訓自己的孩子説:“你看看你,我們為你付出這麼多,你卻只做出這樣的爛成績來報答我們。你説你還對不對得起我們啊!”但家長們卻總是把責任推在我們身上,卻不反省反省自己又沒有過錯。看着這成功的家庭教育範例,不得不讓我們發出由衷地感歎:“教育孩子,不需要讓他們上N個特長班,不需要請N個家庭教師,也不需要上天價的幼兒園、輔導班。”那麼,需要的是什麼呢?是要培養孩子求職的興趣和勇於探索的精神。不責備,不急功近利,不勉強孩子,不傷害孩子,是良好教育的第一步。而當下,在功利的家庭教育和學校的逼迫教育之下,一部分孩子早已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對未來知識的探索精神,莫説諾貝爾獎,就是成人成才都困難。

讓我們呼籲家長們:尊重我們自己的選擇,不要求我們必須考100分,讓我們自由學習吧!

標籤: 讀後感 父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mjx27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