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1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分離"。這是詩人卓文君對愛的詮釋。我曾經認為,愛只是化學中一種非理性的反應,並不能長久。直到我讀了《愛的教育》後,對它有了不同的認知。

《愛的教育》原名《心》,它採用了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一個名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詳細記錄了他在學校、 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滲透着對身邊的人和事物真 摯的愛,儘管只是一些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但在作者的筆下,像安裝上了愛的翅膀,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紀伯倫曾説:“友誼永遠都是甜柔的負責,從來都不是一種機會。” 一想到“友誼”這個詞,我不由想起夏洛與威伯 爾,哪吒與敖丙的故事,還有樂於助人的羅貝蒂,不顧自身危險,救下了一名差點被馬車撞死的孩子,自己卻痛了腿。生命 誠可貴,友誼價更高!再也沒有比為了朋友而放棄生命更偉大的愛!如果説友誼是一顆常青樹,那麼,我願意成為澆灌它的來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説友誼是一朵永開不敗的鮮花,那麼, 我願意成為照耀它的從心中升起的太陽。

也許有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愛,其實,當我們靜下心來, 就會發現,愛,不用尋找,就在我們身邊。林秀貞,一位普通的中國婦女,30年如一日,義務贍養了6位與自己及家庭成員無任何血緣關係的孤寡老人。不僅如此,她還默默地資助14位貧困孩子,圓了他們的大學夢。她讓這些無依無靠的人有了温暖的歸屬。這種愛,讓人動容!讓人肅然起敬!

我曾聽説過動物之間跨越種族的愛的故事。貓和豬是好朋友。一天貓掉進大坑,豬拿來繩子,貓叫豬把繩子扔下來,結果它整捆扔了下去。貓很鬱悶的説:這樣扔下來,怎麼拉我上去?豬説:不然怎麼做?貓説:你應該拉住一頭繩子啊!豬就跳下去,拿了繩子的一頭,説:現在可以了!貓哭了,哭得很幸福。一一有種朋友不是很聰明,卻值得你終生擁有。

讀《愛的教育》,我走進了恩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怎麼學習,怎麼生活,怎麼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他們的生活 因到處充滿了愛而豐富多彩。《愛的教育》中,把愛比喻成很多東西,但我覺得,”愛是什麼”並不會有明確的答案,小到家庭的恩愛、和睦,大到國家之間的和平、尊重。我所懂得的愛, 是從花開到花落,從紅顏到白髮,因為愛所以愛,愛生愛,愛一直在延續....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2

父母對兒女的一片摯愛之心和殷殷期盼,師生、朋友、同學之間的愛和友誼,對祖國的神聖的愛無不溢流於紙上,扣人心絃,動人心魂,其中的“每月故事”在意大利和許多國家早已家喻户曉,成了教育和鼓勵孩子們的積極進取的名篇佳作。通過拜讀,給我感人至深的啟示是:愛不但可以創造生命,更可以創造奇蹟!“啟示”激勵着我,也使我漸行漸明:教育是一種不懈的追求、無止的探索。

愛是基礎。

正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也就要求我們做到他説的那樣:“愛,首先意味着奉獻,意味着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

聯繫實際教育、教學,我們要善待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學習心困生、學習暫困生,對這一特殊羣體我們要以特別的愛予以施教,予以關愛,沒有我們的愛,或許他們將成為學習的棄兒、做人的盲童;反之,因為我們的愛,或許他們將成為社會的棟樑、國家的希望。愛心是架起師生關係的橋樑;愛心是春風化雨,澆灌每個莘莘學子;唯其如此,才能薰陶、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慾,養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質,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因此,我們推言:沒有愛的教師是不完美的教師,沒有愛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愛的生活是不完善的生活。世界需要人人充滿愛,世界才能變得更精彩!

愛是責任。

愛因斯坦説得好:“只有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是教師責任感的最好量化。”責任心的體現,就是做一個合格的老師,就要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它要求我們老師關心學生的方方面面、絲絲縷縷:既做經師,又做人師;既關心學生,又關注生活;既注重大處,又注意小節……因此,當學生思想出現情緒波動時,我們不妨同學生談談心,瞭解第一手開導情報,以便展開教育、指點迷津;當學生學習表現疑惑難題時,我們何不主動與他溝通,或輔導方法,或補習知識;當學生之間呈現誤解、溝壑時,我們做老師的應做好調解員、當好裁判員,讓學生重拾友情、再温友誼………

林林種種,我們不能不説這就是責任,這就是愛的教育!

愛這種東西,説不清、道不明,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一句話有愛就好,有愛的日子真好。教育中有愛,有助於學生個體生命的舒展,有助於學生個體生命的湧動。願我們老師心中有永不枯竭的無限情愛,愛撒學生,愛滿校園。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3

有一種教育叫愛,有一種啟蒙叫情,有一種人間大愛可以是素不相識。——題記

回顧每一瞬間,回憶每一細節,無不是用愛傾注成書。整本書,亞米契斯沒有用華麗的詞藻,而在用樸實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人間大愛。

有一種教育叫愛。在學校,有人一直在默默的關心着我們,他在教室裏穿梭,在講台上徘徊,在門外停留。那雙炙熱的雙眼落在我們身上,目光帶着關切,語氣伴着温柔,臉上有着燦爛的笑容。在多少次的夜裏,他們工作;在多少次的訓斥後,他們未眠。為我們付出一切的他們——老師!在經過作者愛之語的澆灌,我懂得了感恩。是啊!“它們是億萬兒童美好心靈的精神之父。”他們為我們所付出的可以與父母為我們所付出的相媲美了。老師與我們並無血緣關係,但不知不覺中我們的心與老師的心早已緊緊靠在了一起。老師為我們的快樂而快樂,我們為老師的悲傷而悲傷。“要以發自內心的尊敬去稱呼‘老師’這兩字”因為他們給予了我們最珍貴的愛的教育。

有一種啟蒙叫情。自從呱呱落地那一刻,自從牙牙學語那一秒,我們這一生最親最親的父母就從未離開過我們身旁。他們有些粗糙的手在我們稚嫩的皮膚上輕輕撫摸着,帶着喜悦的顫抖。為我們,父母含辛茹苦,嘔盡心血,手把手叫我們寫字,一句又一句教我們讀書。為我們,父母黑髮中摻雜着白髮,臉上的皺紋越來越明顯。他們的句句啟蒙為我們的人生在開闢新的道路。也許,現在我們還會面對父母的嘮叨發牢騷,但若有一天失去了他們,我們一定會為此前的嚴重話語深感悔過。珍惜所有,因為我們彼此愛着對方,因為失去過後才會懂得此前應珍惜。

有一種人間大愛可以是素不相識。《萬里尋母記》中馬爾可這位年僅13歲的少年為尋母踏上萬裏征程。一位13歲少年,在異國他鄉,屢次一腳踩進鬼門關,但一次又一次被素昧平生的好心人救助。他們並不熟識,但他們願意伸出自己的手把這位同胞從死亡邊緣拉回。他們是上帝派來的天使,給予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孩子幫助。用花香鼓勵,用微風祝福。“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我想,在這樣一個和諧美好的地方,“是謂大同”!

在人間,這個有着七情六慾的地方,“愛”是如此一樣細膩,難以捉摸的東西。它可以感化一切,使罪人新生,讓浪子回頭。世間,愛分很多種,她是最偉大的東西。繼承愛,傳承愛,是每個人的責任。願愛滿人間。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4

《愛的教育》這部作品,我覺得很好看,每一篇都在教我們做人的道理,裏面有歡樂、有悲傷、眞的很有教育價值!最讓我感動的是第九十四頁《伍藍地的媽媽》這篇,伍藍地的媽媽真的好偉大,竟然為了伍藍地苦苦的向校長哀求,希望校長讓伍藍地從返校園,但伍藍地實在太不應該了!竟然看見母親苦苦的哀求也不為所動,看到這一篇,讓我覺得真的好感動!父母對孩子的用心,我想是世界上最為寶貴的吧!

這部作品內容豐富,裏面有許多很好的例子,讓人覺得這部作品具有非常高的教育意義,這部作品讓我體會到什麼是同學之間無法摧毀的友誼,什麼是師生之間的關懷,什麼是父母永無止境的愛!這些都是具有很高的價值,我相信有了這些東西的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希望這部作品可以繼續傳給下一屆的學弟學妹們,讓還不知道什麼是愛的人明白,愛有多麼重要!有多麼珍貴!

人,是感情動物,愛是最基本的需要。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教育界又一次高呼“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一永恆不變的真理。本文中,筆者就職高學生自卑情結化解、職高後進生轉化以及職高教師職業枯竭防治等方面,闡述了“愛的教育”在職高教育中的積極作用以及實踐經驗措施,提倡教育需要愛,也要培養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的“以人為本”教育觀。

在愛的教育的情景中,學校、家庭、社會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礎上,建立在愛的基礎上,滿懷的愛心就是滿心的喜悦。作為教師,看着自己的學生一個個茁壯成長,成為祖國的棟樑,“桃李滿天下”,那是一種怎樣的喜悦啊!有了這種成功,看到了自身的價值,教師就會對工作產生極大的熱情,就能夠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地耕耘,甘當蠟燭,甘為人梯,安貧樂教,樂於奉獻。更是在這樣的師生心靈交融中,教育教學變成了師生雙方共同用心靈的彩筆去創造的一幅美妙的藝術品,這樣的創造過程充滿了美感。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創造性地精心雕琢着自己的藝術品(學生),整個雕琢的過程中充滿了美,教師給學生美的教學內容,運用美的手段、美的教學語言、自身美的魅力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引起了學生豐富的想象、聯想,把他們帶入了嚮往的美的境界,這種充滿了社會情感美、理智美、德性美的活動過程讓人深深地陶醉於其中,感受它並受它感染,淨化了人的靈魂,昇華了人的品格,這是何等的一種幸福!作為教師,我們熱愛着自己的祖國,所以我們深愛着祖國的孩子;作為教師,我們深愛着孩子,所以我們關心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需要愛,也要培養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5

假期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着教育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 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書中還提到了這樣一件感人肺腑的事情:二年級學生洛佩諦為了救一個站在當街的一年級學生,而趕在車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卻被車子軋斷了一條腿。同學、老師、校長都紛紛稱讚他是“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還有一件事:一個小男孩因為受別人羞辱而氣憤地將墨水瓶丟向欺侮他的同學,不想卻丟在了剛走進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並沒有盲目地責怪他,而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弄得一清二楚,並“請”造事者起立,承認錯誤,從而培養學生有坦白過失承擔責任的勇氣。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們要看到在當前發展經濟的情況下,同學之間自私自利、以我為主、嫉妒打擊、怕得罪人、惡意競爭等不良作風日益生成,關心人、瞭解人、幫助人的優良風氣日漸淡漠。因此,在全社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形勢下,我們更應在學校、在學生中提倡和開展愛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社會、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上一切需要愛護的人,培養學生得、智、體全面發展,做個新時代的好少年,讓我們用愛去喚醒人類的真實情感,讓愛在每個人的心中永駐。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説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6

這個暑假規定的課外閲讀書籍中有本關於愛的書。以前對愛的理解,很侷限,讀了這本《愛的教育》,我有了一些感悟。那到底,什麼才叫愛呢?

這是一本日記體小説,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用他“語淡而味不薄”的文筆給我們緩緩講述了一名意大利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在意大利,各個階層的孩子們都在一起,他們互相幫助,自尊自愛,無論你是紳士的兒子,還是買菜人的兒子。當然他們也會有點小矛盾,但總能用最温馨的方式圓滿。作者的父親是個很有教養的人,他常和主人公做書面談話,告訴他人生的道理。每一個章節(也就是書中日記中的每一月)都會有一個每月故事,都是包含了愛、哲理的故事。也許,他們所説的話、行為舉止看起來都很平常,但這一切都是受到心中愛的呼喚才做出的舉動啊!這才是這本書的魅力之處!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是“毀人心靈的毒蛇——妒嫉”。代洛西是個風度翩翩,做事很乾練的品學兼優的模範學生。無論是氣度、修養、學識,還是待人處事等各方面,他都有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是一位極受全班同學尊敬的班長。可是愛虛榮的瓦梯尼可就不那麼想——他嫉妒代洛西。代洛西上課回答問題,他不聽;代洛西被老師表揚,他冷笑;代洛西考試滿分得獎了,他寫了張紙“我不羨慕那些因為老師偏心而得一等獎的人”。同學們自然很氣憤,用小刀刻了個獎章,畫上毒蛇,扔給瓦梯尼。而代洛西則大步上前,一把搶過那個獎章,撕了個粉碎,維護了瓦梯尼的自尊心。看到這裏,我有點吃驚了。代洛西,他不生氣嗎?放學時瓦梯尼心中有愧,不敢正視代洛西,理書包時一慌亂,吸墨紙掉地上了。代洛西則彎腰幫他撿起來,放進他書包裏,還細心地把書包扣好。這下,瓦梯尼只有盯着地板看得份了。

我不禁感歎,真是個好班長,這需要何等的胸懷啊!也可能他根本沒把這種人放在心上,代洛西只是不願意去傷害別的同學,因為他自己並不在意別人的妒嫉,同學還是同學,總是要相互關心愛護的啊!對照自己,平時總是會因一點小摩擦,對別人抱有成見,對寬容諒解缺乏應有的氣度……代洛西是班長,可他對任何一個同學都很好,他謙虛,尊敬老師。我要好好向他學習啊!要用愛去感召同學,而不是耍小心眼。他和卡隆所代表的,就是愛的教育中的一種愛——同學們之間的愛。

愛的教育中有許許多多的“愛”,但無一不例外的是,這些愛都是我們生活中極其平凡的又確實存在的感情。這就是平凡之愛啊,令人動容的温情!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7

讀完愛的教育,我都出版很深,這本書沒有華麗優美的語言,故事情節的設計也不夠懸念迭起、扣人心絃,但作者用平凡而細膩的筆觸,講述了一個個看似尋常卻並不簡單的故事,裏面處處洋溢着愛的心聲。讓我們感受到了濃厚、濃郁的感情力量,將近乎完美的親子摯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和鄉國之戀等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

在這麼多故事裏,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從亞平寧山脈到安地斯山脈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馬爾科的小少年。由於家裏身負重債,馬爾科的母親決定到工資待遇比較高的地方當傭人,雖然他們都很捨不得她離家這麼遠,但是為了生活。他們不得不讓她離開。母親離開不久的那段時間,他們之間彼此之間還有些聯繫,但是自從有一次母親寫信回來説身體有些不適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收到過母親的來信。馬爾科的父親想盡各種方法提現,過去都石沉大海,沒有任何迴音,收不到母親的信原本的冷清的家裏變得更加冷清,他們不瞭解母親的情況。每天擔心的以淚洗面,最終13歲的馬爾科因為思母心切,自告奮勇決定去母親到的那個地方去尋找母親。他的年齡太小了,父親不放心,堅決不同意他這麼小就出門,馬爾科想盡各種方法終於感動了父親,讓父親相信他有能力將母親從那裏找回來。

打包好行李之後,馬爾科坐上了一艘前往那裏的輪船,到了開始了萬里旋木的旅程。一路上他飽嘗人生的酸甜苦辣經歷,各種艱難險阻險阻,一次次的落空,又一次次的獲得線索,無數次徘徊在絕望和希望之間。終於他依靠着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和路途中,好人心的幫助輾轉數個城市找到了因為生病而奄奄一息的母親馬爾科的出現給了母親希望和力量。他鼓起勇氣積極接受醫生的治療,最後終於恢復了健康……

這個故事深深懂觸動了,我的心絃小小的馬爾科,為了找到自己的母親一個人翻山越嶺,忍受着無人説話的孤寂和沒錢吃飯的心艱辛,一次次希望落空的打擊,最終找到了自己的母親由此可見,對母親的愛的力量是多麼巨大。

愛是一種説不清,道不明,就能讓人心裏刻下,深深烙印的讓人倍感温暖的感情,父母養育我們,給我們無私的關愛,我們應該加倍報答他們朋友關心我們陪伴我們,我們應該與他們友好相處,對他們心存感激。

愛的教育,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呈現,雖然描寫的都是普通人和樊愛的教育,這本書以日記的形式呈現,雖然描寫的都是普通人和平凡是但卻讓我們感受到了不平凡的偉大的愛。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8

窗外,雨正淅淅瀝瀝的下着,望雨絲如簾,窗外的景物迷濛如夢。我安靜地坐在書桌前,心裏一直在思考着這樣一個問題,世界上最高等的教育到底是什麼?當我捧着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心中其實早已經有了答案。人活在世界上,如果心中沒有了愛,那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沒有思想的傀儡。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作品,屬於日記體作品。主人公安利柯是一個善良、聰明、樂觀的孩子。作者以一個孩子的視角精心設計了這本書,我剛剛讀了序言,就已經被這書中所詮釋的“愛”吸引了。

我迫不及待的翻開了後面的內容——那是一個溢滿金色陽光的十月,孩子們開學還沒多久,就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一次上學的路上,一個一年級的學生沒有注意到馬車,和同學們玩耍,摔到了地上,那倆馬車迅速地朝他駛來,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個三年級的男孩勇敢的衝了過來,抱起了孩子。小孩得救了,可救人的小勇士卻來不及拖出自己的腳,被車子軋傷了。這是一種雷鋒精神:勇敢。第二天,校長先生就宣佈了一個令人難過的壞消息,救人的男孩要依靠枴杖走路了。讀到這裏,我用種説不出的感受,是難過,是失望,更是一種悲哀。還記得前段日子,廣東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小悦悦接連被兩輛車無情的碾過,周圍路過的幾十個路人都視而不見,一個兩歲的生命,還沒有綻放就已經枯萎,最後是一個老奶奶把小悦悦送進了醫院。儘管如此,這個生命還是過早的凋零了。我們必須要對那些自私無情的人進行嚴厲的譴責,也必須要對“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錯誤思想引起重視。歸根究底,還是因為這些人的心中缺少愛,缺少對別人的愛。

不經意間,又看到了窗外的雨,純潔的雨。思想和興趣又被拉回到了手中的書上。這本書不僅教人勇敢、善良,還教人堅持、頑強。老師對同學們講了盲童的故事,他們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卻沒有放棄,而是努力地去尋找另一個寶貴的東西。女孩子們竟然可以分辨出染過的毛線和沒有染過的毛線,男孩子們也可以知道正在旋轉的陀螺的準確位置,這些對一個正常人來説根本算不了什麼,可她們都是盲童啊!他們不能看到親人的臉,也不能看到太陽的光芒。可她們就是用樂觀、堅強,硬是讓温暖的陽光照進了他們的心裏,刻在了他們的記憶裏。

不知不覺間,夜已深了,我仍然捨不得放下手中的書。在“雷鋒精神”日益口號化的今天,“愛”才是一切的基礎;在教育方式越來越豐富的今天,請不要忘了,愛的教育才是一切教育的根本。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9

《愛的教育》又名:《一名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説。

這本書採用日記的形式,通過主人公,一個四年級的男孩恩利科的眼光,講述了他從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其間還包括父母為他寫的許多教育性的、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講述的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一:現在的世界中,無論何人,沒有一個不學的。你想?!職工們勞動了一日,夜裏不是還要到學校裏去嗎?街上店裏的婦人們、姑娘們勞動了一星期,星期日不是還要到學校裏去嗎?士兵們日裏做了一天的勤務,回到營裏不是還要讀書嗎?就是瞎子和啞巴,也在那裏學習種種的事情,監獄裏的囚犯,不是也同樣地在那裏學習讀書寫字等的功課嗎?

這帶我走入恩利科的生活,我彷彿看到了他是怎樣學習,怎樣生活,怎樣去愛,怎樣為人處事,最後如何成為一個有勇氣、富有正能量、敢於擔當的人――不僅是對家庭,還包括對社會的責任和義務。相比之下,我面對學習中的困難,退卻過,常常不耐煩,對比之下,我非常慚愧。

片段二:恩利科,你要牢記這些應盡的義務!你在街上每次遇到年邁的老人、窮人、抱小孩的婦人、拄着枴杖的瘸子、揹着重物壓彎腰的人、出殯帶孝的一家人,都要恭恭敬敬地給他們讓路,對老年、貧窮、母愛、疾病、勞動和死亡,我們必須學會肅然起敬。當你看見馬車將要撞上一個人時,如果他是個小孩,你就要飛跑過去拉他一把,救他一命;如果他是大人,你就要向他大喝一聲,叫他趕快躲開。看見小孩哭了,你要問他是怎麼回事,老人的手杖掉在地上,你要馬上幫他撿起來,要是兩個小孩打架,你要給他們拉開,要是兩個大人打架,你要馬上躲開,不要去看那殘忍、暴力的場面,看多了,不僅會使你傷心害體,還會使你的心靈變得殘酷無情;當你碰到醫院的擔架,千萬別跟夥伴高談闊論,評頭論足,更不能哧哧地笑,因為擔架上也許躺着一個奄奄一息的病人。

看到這裏我感悟到了應該怎樣去做一個有愛心有教養的人,特別是認識到了同情心的重要性,那是一個人最寶貴的品質!在感動中,我發現原來愛有很多種,其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這本書為我培養了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看到了作者對下一代富有着濃郁的抒情色彩和深刻的教育意義的殷切期望。相信讀過以後,大家都會像我一樣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好品德的薰陶和影響!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的教育》教育了我,作者用一個個故事滋潤了我們幼小的心靈,讓我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中!

親愛的同學們,現在就讀這本書吧,我希望你們能夠滿意,並由此受益!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10

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愛的教育》是一本小説,又是一部鉅著,原名《心》。是意大利亞米契斯的作品。它讓我明明白白地懂得了什麼是愛。這本書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裏行間洋溢着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説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説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後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

在看《愛的教育》時,我常常被書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蹟感動。“瓦多帕的小愛國者”、“英雄的少年鼓手”、“小石匠”等等和孩子有關的故事中,都歌頌了兒童應具備的純真情感,同時書中也表現了從家庭、學校到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種極其良好的環境,培養着兒童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

其中我比較喜歡“小抄寫員”這個感人的故事,主要寫小學生朱利奧瞞着父親每晚幫他抄寫郵籤,雖然語言樸實,敍述平實,但是朱利奧的懂事與孝順,卻深深地打動了我。朱利奧是個窮人家的孩子,父親收入微薄,為了補貼家用,除了在鐵路上工作外,他還給人當抄寫員來掙錢。每晚,他都要用大大的正規字體抄寫幾百份郵簽到深夜。朱利奧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每晚看見父親上牀後,就悄悄走進工作間,模仿父親的筆跡開始抄寫。父親卻一直沒發現。但由於過度勞累和缺乏睡眠,朱利奧的成績直線下降。父親很是生氣,但朱利奧沒把真相告訴他。終於有一天,朱利奧在抄寫時無意中碰落一本書,驚醒了父親。父親明白了一切,心中充滿無限的憐愛和懊悔,他抱住朱利奧的頭嗚咽起來。多麼感人的故事!多麼懂事的孩子!多麼可敬的精神!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為了幫家裏掙錢,幫父親減輕負擔。面對父親的責罵,他有多少次想把真相説出口,可他沒有。就連父親責罵他,他也毫無怨言。這多麼難能可貴!要是換成我,肯定忍受不了,試想一下,要是自己的努力、懂事卻換來了責罵,那多委屈呀!誰會希望一向寵愛自己的父親因莫須有的“罪名”而討厭自己呢?朱利奧的沉默與體諒,實在讓我感動!

今後,我要向朱利奧學習,做一個體諒父母的乖巧女孩。我也希望人間處處有愛,處處是和諧的春天!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11

今天中午,我在家裏讀《愛的教育》這本書,我讀着讀着忽然被一篇文章感動了,這篇文章的名題目叫《仁慈的花朵》。

它描述了女子學校的女同學們幫助一個因在掃煙筒時丟了三十個銅板的小少年,並且還瞞着校長——做了一羣“無名英雄”。英國哲學家洛克説得好:“我始終認為人們的行動是他們的思想的最好證明。”這個故事中閃耀着的崇高的品質和道德的光輝,給我的心靈以強烈的震撼。讀了這篇文章後,我的.心裏就像一顆石子掉進了平靜的湖水裏一樣,蕩起一圈圈漣漪。因為我想起了我們現在的孩子,我們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心肝寶貝,從來都是我行我素,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而且吃飯都是想吃什麼父母給做什麼,想要什麼父母給買什麼,卻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多幸福,更沒想過這麼小就要放棄學習自己掙錢養家餬口,也更沒想過要去幫助別人,跟這個掃煙囱的小孩比起來,我覺得我們真是幸福極了,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珍惜我們的學習機會,同情弱者,並要有一顆仁慈的心。而如今的社會上,有些人則非常勢利,他(她)們的行為準則是看是否對自己有利,即使在道義面前也不放棄討價還價。這種人是非常渺小的,他們的處事哲學必然會遭到人們的鄙棄。因為虛偽換不來真情,冷酷換不來熱忱。冷漠自私者失去了做人的道義,他們就很難得到別人盡心盡力的幫助,有失道之因,必然有寡助之果。人生的錯誤,往往在於“自私自利”四個字,私利不去,公道則亡。

反之,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善待別人,等於善待自己;給別人幸福,就是給自己幸福;温暖別人的同時,也温暖了自己。一個人心裏有別人,總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並有真情的奉獻,那麼得到的將是內心的充實,高尚的人格,愛心的照耀,真情的温暖。甘願給社會付出真情和愛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幸福總是偏愛那些熱愛生活而樂於奉獻的善良的人。

柯萊蒂一邊忙着扛木柴,招呼顧客,一邊見縫插針地複習功課,學着煮咖啡,照顧生病的媽媽,在做這一切的時候,他又是那麼開朗樂觀。當他“替母親在背後墊好枕頭,整理好被子”的時候,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為一個勤勞能幹、樂觀好學、體貼父母的好孩子而感動!這是多麼難得的品質啊?柯萊蒂所做的一切,現在哪個孩子能做到?同是三年級的孩子,我班的“公子”“千金”們相差有多大啊!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12

在書的海洋中,有數不勝數的好書。在我看過的書中,有老師推薦的,有媽媽給我買的,有從圖書館借的,也有同學送給我的……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本書就是《愛的教育》。主角安利柯的一篇篇日記,記錄着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裏的故事。書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極其普通的人,就和生活在我們周圍的人一樣平凡樸素,每一個故事也是簡單平常,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但正是這些人和這些故事,流露出人與人之間最為真摯的感情,有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有老師對學生無聲的關懷,有同學之間純真的友誼,還有對祖國神聖的愛,無不躍然紙上。

尤其是13歲的馬爾可不遠千里尋找媽媽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因為家庭欠債,馬爾可的媽媽不得不遠離家鄉外出工作,後來媽媽在異國他鄉生病了,和家裏慢慢地失去了聯絡,親人非常擔心,馬爾可更是日夜想念媽媽。最後,馬爾可決定獨自去尋找媽媽,在尋找媽媽的途中,他嚐盡了酸甜苦辣,歷經了艱難險阻,但最終馬爾可憑藉堅強的意志和不懈的精神,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找到了媽媽,讓已經陷入絕望的媽媽重拾信心,迎接新的生活。看到這裏,我不禁為馬爾可對媽媽的愛感動不已,為他的堅強和努力肅然起敬,更忍不住對照起自己,生活中的自己是不是動不動對父母發脾氣使性子?是不是面對一點點困難就退縮?站在馬爾可面前,我感到很慚愧,以後我一定要向馬爾可學習,做一個堅強、懂事的孩子。

書中還講了很多其他同學、家長、老師的故事,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因為他們的故事告訴我什麼是愛,什麼是勇氣,什麼是感恩……安利柯的父親即使已經畢業很多年,也沒有忘記他的小學老師,還專程去看望老師,沒有貴重的禮物,沒有華麗的語言,卻是最感人的行動,深深地表達着一名學生對老師的感激之情。還有正直的卡羅的、勤勞的可萊蒂、努力的斯代地、勇敢的洛貝諦、可愛的安東尼、品學兼優的克洛西……這是一羣多麼友善的小夥伴們!看着他們,我才明白原來在我身邊也有這樣的小夥伴,只是今天的我才真正地感受到他們的可愛。

正如羅曼羅蘭説過:“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了它,一切將變得黑暗。”正是有了愛,我們的生活才如此美好,而且愛是相互的,我們享受到別人給予的愛,也要付出愛,這正是《愛的教育》告訴我的道理。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13

《愛的教育》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

《愛的教育》全文采用了日記的形似,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十個月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師講的動人的每月故事。

愛就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這些孩子雖然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

對親友的真摯之情,在《愛的教育》一書中處處都有這種氣息,特別是每月故事中的《萬里尋母記》,讓我不經為裏面的主人公馬爾可心生一股敬意。他的母親在他13歲時為了擺清債務,獨自一人去了阿根廷共和國的首都一個富有的人家去當了女傭,後來斷絕了聯繫。13歲的主人公馬爾可,不顧去美洲的危險毅然向他爸提出了一人去美洲找母親的請求。這件事一開始雖沒成功,可兩天後他父親的一個船長朋友聽説了這件事後,便去找到了他父親告訴他可以免費帶馬爾可去美洲。馬爾可在去美洲找母親遇到了許多人,有好也有壞,像慈祥的倫巴底老人,善良的西班牙婦女,熱心的小夥計和無惡不作的小偷,當然還有許多樂於助人的好人等等。在這些人的幫助下馬爾可終於找到了母親。

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在《愛的教育》一書中不時有出現震撼人心的愛國故事。像愛國少年他為了國家的尊嚴連錢也不要,把它全扔到了辱罵他國家的人臉上和頭上。年輕的少年鼓手為不讓自己的國家失敗,冒着猶如暴雨般的子彈去求救,雖然最後他們勝利了,可他卻永遠失去了一條腿。我們作為炎黃子孫更應該要有一顆熱愛祖國真摯的心,仁以為己任的想法,將我們中華五千年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讓我們用愛國的熱情洋溢全世界,感染全世界。

《愛的教育》中我想“愛會是什麼呢?”這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有小有大,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為國獻身……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14

再次拿起這本書時,書皮上已佈滿灰塵。拍拍灰塵,上面還有着自己稚嫩的字跡“一年四班33號”。這本書,我一年級的時候就已看過,那時候看也只是嚷着讓媽媽給自己讀,具體情節早已忘記。懷着一顆好奇的心,我翻開了這本書的第一頁……

小説的主人公是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安利柯。在學校裏,他有可愛、善良的同學,有親切、寬厚的老師,在家裏,他有關心、愛護他的父母和姐姐。在他的身邊發生了許許多多的小故事,它們雖然平凡、細微,但都十分有趣且感人。他把它們都用日記記錄了下來。在這本日記裏,有父母親寫給他勸誡啟發性的文字、生活中各種各樣零碎的小事,其中還穿插記敍了老師給同學們講述的一件件真實、美好的“每月故事”。這些記錄和故事充盈着人與人之間純潔、温馨的情感,讓人感悟到只有愛才是打開人們心扉的鑰匙。

一篇篇短小的故事中,有善良高尚的卡隆,他身材高大,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很有威信,總是挺身而出幫助弱小;有聰明懂事的德羅西,雖然他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家庭也很富有,但他從不因此而驕傲;還有堅強懂事的波列科西,他一次次受到爸爸的無理打鬧,卻從未失去孝心,最終用優異的成績換來了爸爸的悔改……而主人公安利柯就像一個小天使,他無憂無慮的生長在一個充滿仁愛的家庭裏,他的父母,毫無疑問,也是一對天使,這對天使用自己的言行教會了孩子要同情弱者,在幫助別人的同時還要尊重別人的自尊心。他們教會了自己的孩子要友好和別人相處,寬恕別人的缺點,客服自己的缺點。所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這句話的確如此,正是因為安利柯有着二位仁愛的家長,從小耳濡目染的他才會從心底散發着友善的氣息。

而現實生活中的愛的教育也是無處不在。它就像空氣,充斥在生活的周圍,充滿了每個人的心。公交車上的一個讓座,學校裏幫生病的同學補課,家裏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種種小事,卻無不透露出我們對生活的愛,對人的愛,對生命的愛……而愛又是什麼呢?

愛是空氣,我們感受不到又不可缺少;愛是一次旅遊,沒有盡頭又充滿樂趣;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動的心靈,是一棵頑強的植物,深深地紮根在我們的心田……對同學的愛,對家人的愛,對老師的愛,對社會的愛,對陌生人的愛,對國家的愛……它們在我們心裏交織着,變成一幅美好的圖畫。充滿愛的世界,也會像這幅畫一樣美好、幸福吧……

“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愛的教育》這本書引領着我們去審視愛、思考愛、珍惜愛、學會愛,讓我對愛有了新的認識,領會到了它那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愛的教育》不失為一本好書。

《愛的教育》讀後感作文900字_讀後感15

在這個充溢愉快與喜氣的寒假裏,我在大大的書櫥裏找到了一本書,名叫:《愛的教育》。或許她的封面並不怎樣引人注意,可是裏邊的內容卻深深招引住了我。當我讀到裏邊的一篇文章:《佛羅倫薩的少年謄寫者》時,覺得吉祥歐非常關懷自己的爸爸。

這個故事講了一個名叫吉祥歐的青少年,他是鐵路工人的孩子,家裏並不怎樣殷實。父親什麼事情都能夠對自己的孩子寬恕,但只需一提起學習要求一貫都非常嚴厲。爸爸為了貼補家用,每天要抄500多封信但也只能掙3個里拉,兒子吉祥歐看爸爸太辛苦了,晚上等爸爸睡覺悄悄去幫爸爸抄信。好景不長,由於吉祥歐白日要上學,晚上又悄悄替爸爸抄信,他不關現已疲憊不堪,並且學習成績也因而下降了,爸爸看見吉祥歐的不愛學習對他非常絕望。直到一天晚上,爸爸才知道了本相,他知道自己錯怪了兒子吉祥歐,心裏感到非常愧疚。

讀到這兒,我的心中像是吃了蜜糖相同甜,由於故事中的爸爸知道錯怪了自己的兒子。我想吉祥歐必定會很高興的,由於爸爸會因而誇他。和吉祥歐比較,我的家庭條件比他好得多。要什麼有什麼,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的日子。學習成績也非常好,一般考班裏的榜首名。

記住一次,爸爸説要帶我和姐姐、弟弟出去玩的時分,我活蹦亂跳,高興極了。而當我痛痛快快的玩好回到家中時,媽媽叫我去寫篇作文。

由所以放假,並且有出去玩的痛痛快快的,就不想寫作文。我皺着眉頭,心裏有一百個不甘願,還沉浸在方才的高興中的我嘟着嘴鬥氣地説:“我不寫。”

“每天只顧着玩,叫你玩高興的不得了,叫你學習就不高興。”媽媽非常氣憤。

一聽媽媽罵我,我眼淚刷刷地就下來了。媽媽看到我這副容貌,就緩和了口氣,苦口婆心地對我説:“孩子,媽媽並不是有意責怪你,愛之深才會責之切,媽媽只想讓你理解學習的重要性,培育仔細專心的幹事心情。”

我點了允許,用手背擦去眼淚,遽然吉祥歐的身影似乎在我眼前呈現,我堅決了決心自豪的對媽媽説道,“我這就去寫作文。”

讀完這篇文章,我才知道自己的日子是多麼夸姣,吉祥歐,一個12歲的孩子便能承擔起養家的重擔,而我也是一個11歲的孩子,不要説養家,就連學習自覺也做不到,真是太不應該。從今往後,我必定要以吉祥歐為典範,向他學習,成為教師和爸爸媽媽心中的好孩子。加油!我信任我必定能做到!

標籤: 讀後感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m8g8o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