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阿蓮》讀後感(精選9篇)

《阿蓮》讀後感(精選9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阿蓮》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阿蓮》讀後感(精選9篇)

《阿蓮》讀後感 篇1

在這個炎熱的暑假裏,我看了“笨狼媽媽”湯素蘭的長篇小説——《阿蓮》,它讓我收益匪淺。

本文主要講了一個名叫阿蓮女孩的成長故事,阿蓮出生貧窮、落後、狹小的環境裏,爺爺的重男輕女、母親的冷漠、父親的長期離家讓阿蓮形成了敏感而倔強的性格。只有奶奶,她對阿蓮的關懷呵護讓阿蓮倍感温暖。雖然父母把弟弟當成寶,卻對自己不理不睬,但她並沒有因此傷心失望,她把小小的愛傾注在弟弟身上。她的善良、勤勞、好學的品質,讓她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學校,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放下書,我想:阿蓮真是個懂得感恩的女孩啊!她在艱苦的成長環境裏,沒有選擇逃避,而是直面現實,像一朵開在懸崖上的花,縱然風摧雨折、縱然土地貧瘠,但她依然向陽而開,抖落一身塵埃,散發着自己的光彩!

反觀自己,我不由慚愧起來:生活中的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父母為我報最好的培訓班、讓我享受最幸福的時光,可我呢?有一點不順心就對最親愛的他們發脾氣。記得有一次,學校進行好少年的評選,平時成績優秀的我僅僅因為自信不夠,而不願意上台參選,媽媽苦口婆心對我説了很多道理,可我非但不聽,反而還威脅她!那天晚上,我知道媽媽很傷心,可是,我就是倔強地認為自己是對的,她逼我參選就是不尊重我!現在看起來,我是多麼幼稚啊!讀完《阿蓮》,我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生活條件如此優越的我,拿什麼報答你們,我的爸爸媽媽?

《阿蓮》讀後感 篇2

“江南可採蓮,荷葉何田田。”今年暑假的書單一出來,我就被迫不及待地選起了書來,正是小時候背過這首民歌,讓我選擇了這本《阿蓮》。

這本書寫到了很多人,阿公、阿婆、媽媽、鐵砣、伯母……,這些同樣都是大山裏的兒女,卻一個個性格不同,精神世界和人生境界也高低有別,不過,最吸引我的還説主人公阿蓮的成長曆程。

我是一個城市裏的孩子,對於阿蓮的生活都是前所未聞的。她的“阿公”、“阿婆”是爺爺奶奶,而我的家鄉指的是外公、外婆,書的開頭就講了阿蓮的母親生弟弟的場面,這對於我來説,也是第一次聽説,但是就好像身臨其境,一樣替她難過、失落,一樣替她擔心媽媽。

不過看到後面阿蓮開始上學,我就有些慚愧了。她們能讀上書是多不容易,能有一本屬於自己的書是那麼的高興。而我呢?從小爸爸媽媽就給我報了外教的早教班,上學以後又滿足我的各種興趣愛好,學國畫、學游泳、學籃球、學羽毛球、學滑板、學射箭,可我都沒有好好珍惜,小學三年的美好時光都被我浪費了。

看完這本書後,我下定決心,四年級開始要認認真真上課,看完家裏所有的書,努力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以後再也要自己寫小説、出書,讓更多的人能喜歡小説,喜歡學習,這樣才能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阿蓮》讀後感 篇3

《阿蓮》如同一個逼真的人間,蓮妹子赤着腳從我眼前跑過,灑下一串銀鈴般地笑聲。

即便是山野,也可以成長,長得出色,長得優秀。

湯素蘭用細膩的筆調刻畫這個叫做阿蓮的鄉村女孩。上篇《花書包》描述了讀書前天真爛漫的蓮妹子,幼小的她,捧着一顆敏感的心,敏感於阿公説:“不如給嫚嫚當女兒吧”,敏感於母親生了弟弟嫌棄她礙手礙腳。這宛如一根刺,深深地扎進了肉裏,拔出來只留一個空洞。那年,人們吃不上米飯,阿蓮揹着飢餓的弟弟去喝明秀的奶,卻被母親痛打,牽出一段陳年舊事。下篇《煤油燈》講述了阿蓮的學校生活:和藹的丁老師,慈祥的梅伯伯,年少青澀的校園時光?在飢餓的背景下,阿蓮飛快成長,故事在阿婆的逝去時戛然而止。尾聲是阿蓮去到河谷外完全陌生世界去讀中學,未來會怎樣,她一無所知,然而她的心裏彷彿有一隻快樂的小鳥,她跟着那隻小鳥,朝着八都中學的方向奔跑。

阿蓮生活在山野,阿婆如同一個路標,在她懵懂的童年樹立了人生的目標,教會她分辨善惡,在阿婆的指引下她成長為一個善良的人。在饑荒的年代,她依舊好學,如飢似渴地汲取知識,貪婪地閲讀。不同於學校的放蕩少年,她向梅伯借書,書本帶她走向了全新的世界,引導她完成第二次成長。阿蓮的校園生活夾雜着青澀和些微的苦澀,一點一滴邁向少女時代。阿婆死後,她經歷了最後的蜕變,學會了告別一一這是阿婆教給她的最後一課。

“予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香遠益清……”人不可以改變環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改變未來。阿蓮,始終用純淨的雙眸去看待生活。在貧窮的鄉下,幾乎一無所有的女孩,並沒有沉淪在平庸辛勞的鄉村生活中,她如同一顆小小的種子,在黑暗中看到光明,衝破厚厚的土壤,給自己創造出一個燦爛的明天。

這是一本筆觸平淡卻又感人至深的書,從山野中走來的少女阿蓮,拼命向上生長的少女阿蓮,給了我無窮的啟迪和力量。

《阿蓮》讀後感 篇4

今年暑假,我看了這本湯素蘭寫的《阿蓮》,讓我百看不厭,身陷其中。

這本書是圍繞主人公阿蓮(一個倔強努力的女孩)展開的,她就是這本書的中心,依託一個個的小故事,將她從小時候到上初中的成長腳步一步步呈現給我們:阿蓮住在一個偏僻的小村莊,消息閉塞,經濟與資源也很差,大家經常填不飽肚子。我們都知道,在那個年代,書籍是很貴的,上學已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為了供阿蓮上學,阿婆省吃儉用,打算用碎布縫拼書包,由於阿蓮想快點得到,便偷拿了媽媽給別人裁剩的大塊碎布,害得別人冤枉媽媽是小偷;農忙時節,阿蓮腿上長滿了禾毒,無法上學,但她每天都會問同學,今天上課的內容是什麼?當別人出去玩時,她就坐在牀上安安靜靜地補着功課。

和阿蓮那時相比,現在的生活好多了,什麼都不缺。然而我們卻沒有把時間花在學習上,而是更多的浪費在了電視、電腦,ipad、手機……這些電子產品上。“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我們難道不該趁着這麼好的年華好好讀書?非要等到年老了、滿頭白髮、牙齒脱落,再努力嗎?

不!不能這樣浪費我們的時光,我們一定要向阿蓮一樣,不怕苦不怕累,好好學習。只有讀書好,我們的前途才會一片光明!

《阿蓮》讀後感 篇5

這個暑假,我購買了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湯素蘭的《阿蓮》,曹文軒老師曾稱它有童話世界的種種美妙之處。如童話的單純,童話的詩性,童話的美感。

《阿蓮》講述了一個鄉村女孩“蓮妹子”阿蓮的成長故事。阿蓮落生貧窮、落後、狹小的環境裏,母親的冷漠、父親的長期離家和爺爺的重男輕女,讓阿蓮敏感而倔強,但奶奶的關懷呵護讓阿蓮倍感温暖。主人公勤奮刻苦、堅強不屈的.精神讓我印象深刻。

《阿蓮》最讓我流連忘返的是:阿蓮為了能更好的讀書學習、獲得更多的知識來充實自己,阿蓮費盡心思找到了一間獨一無二的“密閉式蚊帳書房”。每天晚上,就躲在“書房”裏就着昏黃的煤油燈看書。阿蓮常常要看到燈裏的煤油燃盡了,看着最後的火焰在燈芯上撲閃幾下,然後滅掉,阿蓮才會合起書本,躺下來睡覺。在這種物質缺乏的年代,孩子們仍然勤奮上進,而我們現在這種科技發達的時代,卻有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愛學習、不願學習。所以我們要學習阿蓮專心致志、學而不厭、發憤圖強的精神。

看完《阿蓮》,我受益匪淺。

《阿蓮》讀後感 篇6

讀完《阿蓮》我還陶醉在阿蓮考上重點高中的喜悦中,她多麼善良,多麼純真啊!一個從山裏走出來的小姑娘,憑着勤勞好學,走出山溝,經過和親人離別的磨練,嘗過下田幹農活的勞苦,多麼豐富的人生啊!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一篇是:碎花布,新書包,新名字。這一段寫了阿蓮準備上一年級的事情。‘在阿蓮六歲時,她就想去上學了。’我看到這一句話時,心裏就想:天哪!她真是愛死學習了!其它人都是父母叫去上的,她卻是自己跑去報名。後來我才知道,她是因為知道她爸爸沒上好學,沒吃上國家糧;自己就想吃上國家糧,所以很喜歡讀書,很要讀書。報名後,就要準備學習用品,首要的就是書包。因為那時候是文革尾聲,供銷社裏式樣十分單一,只有兩三種,我問媽媽:“書包是啥樣的?”她想了想説書包上大部分都寫着‘為人民服務’,而且都是清一色的土黃。這些書包在書上寫到過,但阿蓮卻是叫阿婆用碎花布拼成一個百納花書包的。這書包可要比其它的好看多啦!我心想:阿蓮真好,能享受到外婆親手拼的揹帶書包。有了書包還要有名字,桃妹子和蓮妹子立刻去向阿公要名字,一個叫愛桃,一個叫阿。阿蓮媽媽在供銷社又買回了三頂細篾斗笠,去梅伯伯那兒畫斗笠,做標記。梅伯伯是村裏的文化人,畫畫技術非常好,他在斗笠上各畫了桃花、蓮花和阿婆的金桂。我又想:唉,如果梅伯伯能受器重,那一定是個知名畫家,文革真是害人啊!

看完全書,不禁敬佩作者湯素蘭和阿蓮,其實《阿蓮》講述的就是作者的童年。她是多麼陽光活潑,多麼機敏聰慧,寫出的人物是多麼栩栩如生,一個個鬚眉畢現,站了起來。再説我和湯素蘭同鄉人,在她書裏我找到了深厚的湖南“口味”,讀着讀着不禁步入了阿蓮多彩的童年……

《阿蓮》讀後感 篇7

每一個人看一本書,都會從內心裏獲得一種屬於自己的感受。我看《阿蓮》,看到的是一個女孩子倔強努力進取的個性,也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因此有更多感同身受的感悟。我相信,每一個讀到這本書的讀者,都會從中得到屬於自己的精神力量!

本期待着看到一個大美人,就像人人傾慕的西施那樣,無論是在浣紗還是在彈琴,無論是微笑着還是顰着眉,都有光彩照人的美麗。

可故事一直淡淡的,是一種從容恬靜的敍述, 似細水微瀾的拍擊,似惠風和暢的吹拂,似初陽漫照的温暖,而不是綺麗的虹,不是轟鳴的雷,不是驚天的浪,不是那個瞥一眼就讓你魂飛魄散的美人。

其實,湯姐的童話,常常是給我一種驚豔之美的。沒想到,她寫小説,反而清淺柔和起來。

不,小説的內容其實根本不淡,一開篇,就是小弟弟來人間報到的情景,媽媽也曾命懸一線,阿公阿婆也曾提心吊膽,主人公阿蓮也曾憂心忡忡,但是,讀着湯姐的文字,跟着她的故事慢慢往下走,我心裏湧起的感覺卻是少有的熨帖和安寧。

宛如回家。

是的,我讀《阿蓮》,最大的感覺,是湯姐用她的文字,領着我回了一趟鄉下老家,回了一趟童年老家。

阿蓮家鄉的那些坳啊衝啊灣啊塅啊,我是熟悉的,因為我的老家也有。

阿蓮的母親是個常在在外上工的裁縫,阿蓮童年最相依為命的人是她的阿婆、阿公——奶奶、爺爺,我也是。

阿蓮小小年紀,就學會了照顧弟弟,學會了做種種家務,我也一樣。

阿蓮從小就對課外書格外痴迷,我亦如此……

所以,讀湯姐的這本小説,我根本沒有讀一般小説的新鮮感,新奇感,我只讀出了一種深深的懷念之情。

而懷念的味道,是最能打痛人心的。

《阿蓮》讀後感 篇8

《阿蓮》這部小説只寫到了阿蓮中考前的故事,這只是阿蓮通過讀書學習走向山村以外世界的第一步,她將來還有更長的道路要走,但是我相信阿蓮一定能通過讀書明白人世間的很多道理,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阿蓮》的故事寫的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事情,那個時候的偏僻鄉村,消息閉塞,經濟條件差,很多人家都吃不飽飯,讀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可是,很多孩子還是愛讀書,愛學習,並通過讀書學習走向了更遠的地方,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現在的鄉村,物質條件比四十多年前好了很多,各家各户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各種電器設備齊全,但是書籍依然很少很少。雖然現在鄉村的孩子們可以通過電視、手機等獲得外面世界的很多信息,但是讀書依然是孩子們接受新知識、新思想和文學薰陶的最好形式。

我一直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愛上讀書。可現在很多家長雖然支持孩子上學讀書,但並不太支持孩子讀課外書,也很少給孩子買課外書。上學雖然可以讀書,但是隻是讀一本語文教材是遠遠不夠的。

現在的農村小學生大多不缺吃,不缺穿,但是缺少可以閲讀的優秀課外書籍。最近幾年,我也通過自己的一點努力,給家鄉的孩子帶一些優秀的書籍回來,希望家鄉的孩子能愛上讀書,通過讀書明白事理,改變自己的人生。

《阿蓮》讀後感 篇9

在讀《阿蓮》之前,我從來沒有對一本小説的閲讀等待那麼久。從去年開始,我就知道湯素蘭老師在創作一部新的小説,雖然不知道湯老師這次會寫什麼內容,但我一直充滿了期待。

我在讀《阿蓮》之前,讀過湯老師的7本成長小説,寫的都是當代孩子的成長故事,大多是當代孩子開心、歡樂的成長故事。那些開心快樂的成長故事讀過好幾年了,我都忘得差不多了,只有《珍珠》這本書讓我記憶最深刻,因為這本書裏描寫了一個叫珍珠的女孩在父母生了弟弟之後,擔心父母不再愛自己了,小説裏瀰漫着一種淡淡的傷感味道,讓我一直對珍珠這個女孩有一種心疼的感覺。

我們大人都希望孩子能幸福快樂地成長,可是我知道,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充滿了痛苦的經歷,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不容易的。因此我對描寫孩子在成長中痛苦掙扎和蜕變的故事記憶更深。

今年5月4日,我第一次看到了《阿蓮》這本書,幾個事先讀過書的讀者都説這本書很好看。我沒有拿到書,但一直充滿了期待。我先看了湯老師寫的後記,知道了她創作這本書的過程,又看了曹文軒老師寫的序言,看到曹文軒對這部小説的評價非常高:“我們可以將《阿蓮》看成是一部成功的成長小説。2017,中國的兒童文學擁有一部《阿蓮》,是非常幸運的。”我心裏就癢癢的,很想早點拿到新書來讀。

在沒讀《阿蓮》之前,我還看到了一篇評論和一篇讀後感,評論是從專業研究的角度來談的,讀後感是從個人閲讀體驗來談的。我個人更喜歡看讀後感。但我在沒有讀《阿蓮》之前,這些評論和讀後感對我來説,都是沒有感覺的,只是激發了我閲讀作品的願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llw0q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