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四年級一班的王潤澤,很高興能在這裏和大家分享閲讀的快樂。高爾基曾經説過一句名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歌德也曾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今天我帶來了近期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有兩種不同版本,這也證明了它深受讀者的喜愛。它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亞米挈斯耗時10年精心完成的。我的這本是海豚出版社出版的。1986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有代表性的歐洲系列叢書》中,1994年,它被列入到國際安徒生獎之中;20xx年,它被教育部制定為中小學生語文新課標課外閲讀書目。這本書多次被改成動畫片、電影、連環畫……遍佈全世界。成為一部最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並且是一部人生成長的必讀書。

這個版本的《愛的教育》一共有四十一篇。講述了一個叫安利柯的四年級小男孩的成長故事,因此又叫《一個意大利小學生的日記》。主人公是純真善良的安利柯和他的一羣小夥伴,有愛打抱不平的安利柯好友——卡隆;有品學兼優兼任班長的代洛西、還有身體瘦弱、對待學習毫不馬虎的潑來可西,也有性格活潑、很懂禮貌的可萊蹄,還有身體殘疾的斯代地,也有喜歡捉弄人的弗朗帶,也有喜歡欺負同學的華梯尼……這本書講述了無數個發生在學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每個故事都充滿了愛。大至國家、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

書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深深影響着我。你聽:一天,羅貝帝正在上學的路上,突然間,一名一年級小學生摔倒在馬路中間,這時,一輛馬車奔馳而來,馬上就要撞到他了,就在這時,羅貝帝跑過去一把推開了他,遺憾的是,自己卻被軋傷了。羅貝帝既勇敢又機智,在危機時刻他只想到了救人而忘了自己,這不正是我們提倡的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精神嗎?你看:每月故事—愛國少年,倫巴第的小哨兵,敍利奧替父抄籤條,撒丁島的少年鼓手,馬爾科萬里尋母記,等等……都是“愛”的典範,滿滿的正能量!也教育了我要做一個愛家人、愛朋友、愛祖國的時代少年。

朋友們,讓我們捧起這本偉大的愛的經典,用心去感受人間至純至真至愛,相信你會有意向不到的收穫!

書是知識的海洋

我願是一葉輕舟

載着理想之帆

在海面上盪漾

書是知識的海洋

我願是一條小魚

在海的懷抱裏心情歡暢

用畢生的熱血開發書中的寶藏

書是知識的海洋

它富饒浩瀚又寬廣

它美麗、博大

藴含着祖祖輩輩的希望和嚮往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2

假期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着教育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書中還提到了這樣一件感人肺腑的事情:二年級學生洛佩諦為了救一個站在當街的一年級學生,而趕在車子前面,救出了他,自己卻被車子軋斷了一條腿。同學、老師、校長都紛紛稱讚他是“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還有一件事:一個小男孩因為受別人羞辱而氣憤地將墨水瓶丟向欺侮他的同學,不想卻丟在了剛走進教室的先生身上。先生並沒有盲目地責怪他,而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弄得一清二楚,並“請”造事者起立,承認錯誤,從而培養學生有坦白過失承擔責任的勇氣。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我們要看到在當前發展經濟的情況下,同學之間自私自利、以我為主、嫉妒打擊、怕得罪人、惡意競爭等不良作風日益生成,關心人、瞭解人、幫助人的優良風氣日漸淡漠。因此,在全社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形勢下,我們更應在學校、在學生中提倡和開展愛的教育,提倡愛祖國、愛社會、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上一切需要愛護的人,培養學生得、智、體全面發展,做個新時代的好少年,讓我們用愛去喚醒人類的真實情感,讓愛在每個人的心中永駐。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説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3

利用這個突如其來的漫長的寒假,我斷斷續續讀完了《愛的教育》。雖然我沒有流眼淚,但是我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一本好書,一本能夠洗滌人內心深處的好書。

這本書,吸引我的,並不是他的文學價值有多高,而是在於他用最平凡、樸實的言語,近完美地寫下了親子之愛,師生之情,鄉國之戀,友情之貴……處處散發着濃厚之情。

愛,就像是空氣,無時無刻不在我們的身邊,但,又往往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他,他的意義就是把自己融入到每個人的生活中去。

讀了《愛的教育》,我走進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如何生活、如何學習、如何去愛的。再感動之餘,發現愛的方式其實有很多種,有對生活的追求,對新生事物的感悟,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懂事,在愛中長大,在父母的天然大傘中長大。

《愛的教育》,把愛比作了很多東西。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我們張口閉口就是所謂的隱私,最簡單的東西,就容易被人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的親子之愛。很多人感受不到,甚至對自己的父母不尊重。

而“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村暉。”卻也道出了天下兒女對父母的感恩之心。

我們,要學會感恩,感恩是有意義的,我們要學會用懷着感恩的心,去看待這個社會。

想想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沒有白衣天使的逆行,哪裏來我們的安定,平安。沒有他們的大愛,哪來我們的健康。都是別人的孩子,別人的父母,他們選擇了舍小家,顧大家,因為,他們心裏有愛。他們知道,在這個時候,祖國需要他們,人民需要他們。“哪裏需要我們,我們就會出現在哪裏!”這是在這次抗病毒戰役中,聽到的最為普通的一句話。到處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在踐行他們的使命。

一份幫助,乘以13億就能幫大家度過難關!

一份關愛,乘以13億就會變成愛的海洋!

一份信心,乘以13億就是中國人的脊樑!

而白衣天使們,就是用自己的雙手去做好這個乘法!

大難中,我們用最快的速度,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一個古老而又頑強的民族,萬眾一心,共赴國難!

大難中,我們用最人性的方式,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一個國家的大愛無疆!

大難中,我們用最剛強的方式,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一支軍隊的英勇無敵!

大愛無疆,壯哉白衣天使!

“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甚至素不相識的人的一個微笑……大到獻血,逆行者們的愛……雖然,有些愛會被“釋放”、“消失”,但是,如果有愛的存在,我們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你會發現,愛的力量是博大的,是偉大的!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4

讀了亞米契斯先生的兒童文學名著《愛的教育》,我不止一次流下了熱淚。小説一共寫了一百個故事。書中的主人公平凡而又高尚 ,他們對祖國和人民,父母和兄弟,老師和同學的深厚真摯的愛,深深地感染了我。高尚的卡隆,刻苦的斯代地,才華出眾的代洛西……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引起了我思想上的波瀾,流下了慚愧的眼淚,小石匠到安利柯家來玩,小石匠穿的是他父親——一個石匠的衣服,衣服上的石灰把椅子弄髒了,安利柯伸手要擦,被父親制止了。後來,小石匠悄悄地把石灰拭掉了。安利柯的父親是這樣對他説的:

“安利柯,你知道為什麼我不讓你去擦椅子上的灰嗎?因為當着同學的面這樣做,就等於責備他把椅子弄髒了。這樣很不好,第一,他並不是故意弄髒的,再則他穿的是他父親的衣服,上面的灰土是他父親在勞動的時候沾上的。凡是勞動所帶來的,不論是塵土、石灰、油漆,還是別的什麼東西,都不是骯髒的。當你看到一個勞動歸來的人時,千萬不要説:‘這個人真骯髒! ’你應該説:‘他身上帶着勞動的痕跡’。” “記住我的話吧,你要愛小石匠,一來他是你的同學,二來,他是勞動者的兒子。”

回首往事,我的臉紅了。記得過去的我, 曾是一個嫌髒、怕累、嬌生慣養的小姑娘。到農村去勞動,別的同學二次抱三四棵大白菜,我卻一次只抱兩小棵。有的同學説: “還是體育委員呢,這麼嬌氣!”我反駁道: “體育好,並不等於胳膊有力氣,再説,我今天可是帶‘病’堅持來的,你們對這種精神不給予肯定,還來批評,早知道,我就不來幹這費力不討好的事了。”還有一次,我沿着馬路沿兒淌水玩,清潔工請我離開,以免掃水時把水濺到我身上。我沒動,幾滴污水濺到我的花裙子上。我忿然地怒視着她,她急忙道歉又責備我不聽勸告,我卻火了,説: “你不要一推六二五, 自已什麼責任都沒有似的,要是嫌工作不好,請不要把火氣發泄在個孩子身上。”

讀着安利柯父親的話,我的心不禁為之顫動,想想自己的過去,我真是無地自容。是啊:沒有勞動,就不會創造出物質財富和精神文明,沒有勞動人民,就不會有社會的進步;勞動是最值得尊重的,勞動人民不怕髒不怕累的高貴品質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於是我決心改掉自己身上這種不良習氣,從小事做起,積極參加各項勞動。首先按時做值日,多為集體做好事。那次,我們放棄了遊戲時間去清掃操場角落裏的雜土,在勞動中我總是撿最苦最累的活兒幹,打水、倒垃圾我總是搶在前面。勞動結束了,我的頭上、 臉上、身上都罩上了一層土,我自豪地説: “我身上帶着勞動的痕跡。”

《愛的教育》是我的良師諍友,它給了我許多的啟迪,提高了我的思想境界。讀了它,我似乎對愛祖國、社會、家庭的含義理解得更清楚了。我更加熱愛我的祖國、 我的父母、我的同學了。我更加尊重別人的勞動了,我自己也更愛勞動了。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5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一部著作。這部書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通過日記本的形式,講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後將“愛的.教育”融入這些故事,用以培養年輕一代的思想情操。

《愛的教育》裏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敍,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

比如在《我們的老師》、《爸爸的老師》、《我弟弟的女老師》這幾篇日記中描繪的師生之間的愛是那樣的親切、自然。在《我們的老師》一文裏,作者用一種非常口語化的語言描寫了老師在迴應學生的問候時的神態、關心孩子時手的動作、批評孩子時的語調等,給我們勾勒出一個慈祥的、感性的、親切中不失威嚴的好老師形象。《弟弟的女老師》一文所描寫的那些情景彷彿就是我曾經經歷和正在經歷的。女老師怎樣教換牙的孩子學拼音,怎樣處理孩子們帶到教室來的東西,怎樣應付上課時突發的事件,怎樣剋制自己情緒,怎樣在發火後後悔等等。

我感到書裏面的最可貴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我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不由想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其實,我們也可以擠出一個固定的時間讓孩子們多聽聽這些“愛的故事”,感受和體驗愛,學習付出愛。我想,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説實在的,在我們的中小學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説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教育的整體認識上,作為一個完整教育過程的學校教育,它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兒童為目的的,它首先考慮的是現實社會中各種矛盾的存在和社會本身的發展,是一代代的兒童將成長為什麼樣的人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教育不僅僅是自由的,也是強制的。集體教學的形式一經奠定,所謂“因材施教”只能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的目標。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6

星空當頭,我伏身几案。啊,我完全陶醉!一本亞米契斯《愛的教育》讓我欲罷不能、感慨萬千,它濃濃的香醇的愛使我陶醉。

《愛的教育》全書共100篇文章,由三部分構成:主人公小學生恩利科的日記,他的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隨筆,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每月故事”。其中任何一篇文章,都把“愛”寫得淋漓盡致、感人肺腑。寫子女與父母的愛,寫兄弟姐妹之間的手足之情,寫師生間、同學間的互相關愛,寫對民族英雄和偉大祖國的愛。從開頭到結尾,每一則故事都深深地感動了我,使我置於愛的海洋中。

其中一篇名為《佛羅倫薩的小抄寫員》讓我感動不已,它將會烙印在我的心上終生難忘卻。故事講述了一個名叫敍利亞的五年級小學生為父親抄寫封條的故事。父親為了養家餬口,除了一份日常的工作外,常常還要給人當抄寫員掙錢,每天都要抄寫到深夜,由於過度的勞累使他患上重病。心地善良的敍利亞於是每天都等父親熟睡之後偷偷下牀幫父親抄寫。日復一日,疲倦使敍利亞難以支撐,學習每況愈下,父親誤解他,對他嚴厲呵責,但是可憐的敍利亞懷着對父親的摯愛,又暗地裏幫父親抄了兩個月。一天深夜,他的行動被父母察覺了,父親看着兒子柔弱的身軀,蒼白如紙的臉龐,深深地感到內疚。這正如雨果所説:“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這種家庭的愛的温馨,讓我彷彿有身臨其境之感。

我在心中默默叨唸:我要心敍利亞為榜樣,這樣深深地去愛自己的父母吧!掩卷沉思,我突然覺得我們這一代人在此書的小主人公思利科的面前是多麼渺小啊!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都在父母的百般呵護中長大,嬌生慣養的我們只知道如何被動地去享受父母温馨的愛,而不知道如何去給予父母愛的回報,有時父母累了病了,或者在事業上受挫而神情沮喪,我們有沒有去關心愛戴過他們呢?我們應該像敍利亞那樣,學習關心體貼父母,努力營造温馨和諧的一家人。

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其實也是一部野蠻史。人們勾心鬥角,互相殘殺,甚至還發明瞭惡魔一樣的原子彈。這實在太可怕了!我真想向世界倡議,人人都能去營造温馨美好的氛圍!

《愛的教育》向我們詮釋愛,教育我們去創造愛,讓我明白了愛的真諦。愛,像東方初升的太陽,冉冉升起,給人光明和温暖;愛,像一杯濃湯,“味道棒極了”,引逗得我們時時吮吸手指去回味;愛,如同沙漠中的甘霖,給我們帶去久未重逢的涼爽感覺。

我相信愛的陽光終有一天會消除人性中存在已久的冷漠自私,爾虞我詐,陰險毒辣的堅冰。世界必將大同,全人類必將成為一個温馨的大家庭。

“寧願相信愛永不會絕跡,一起去尋覓,那未知的命運”。去尋找充滿愛的美好人間。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7

花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把這本厚厚的《愛的教育》讀完了。讀完後給我的第一感觸,那就是--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所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受動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馬可爾萬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馬可爾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的。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着聯絡。可自從上次馬可爾的媽媽寫信説身體有些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絡。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請了的。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馬可爾想媽媽想的快死了。終於,13歲的馬可爾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的。馬可爾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了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了一切,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的,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為馬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馬可爾同樣的歲數,卻顯得樣無知,那樣渺校只要發生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的,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的,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的、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地加以體會。而如果你加以體會,你會感覺到,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時,常常會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們作對一樣,甚至抱怨這世上沒有人愛自已,有的想更悲觀,則會自殺,表示他的抗-議的,這多可悲呀!

其實,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我們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居然有那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呀!當你能夠感受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朋友們、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愛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自己的愛的人生。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8

在20xx這個特殊的新年裏,我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這一個月都宅在家讀書看報。當我讀完了《愛的教育》,滿心滿眼氤氲着無限的愛。

這本書是以一個男孩——安利柯的日記,來透視日常生活中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老師和學生的關係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間的天倫之愛。

愛的教育文字雖然簡單樸實,描寫的也是極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會讓人感動不已。例如:每月例話中----瑪爾可六千英里尋母的故事。文中講到了因父母負債,瑪爾可的媽媽決定去工資豐厚的布宜洛斯工作,媽媽剛離開時,還和家裏保持聯絡。可自從上次瑪爾可的媽媽寫信説身體不適後,就和家裏失去了聯繫。家裏用盡各種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媽媽的信,家裏更冷清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淚洗面,瑪爾可想媽媽想得快死了。終於,13歲的瑪爾可自告奮勇決定去找媽媽。

瑪爾可的堅持使父親無奈地相信這個理解事物程度並不遜於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籌備好一切,瑪爾可開始了六千英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的時間,憑藉着瑪爾可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

瑪爾可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瑪爾可和媽媽終於重逢了……讀到這裏,我不禁為瑪爾可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瑪爾可同樣的歲數,卻顯得那樣無知,那樣渺小。只要發生一點芝麻豆點的小事,就把火往媽媽身上撒,真是太不應該了……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可是,有時候,我們也常會忽略周圍的愛:如白衣戰士們面對兇狠的病毒卻勇敢地挺身而出擋在全國人民的面前;鍾南山84歲高齡卻仍心有大愛駐紮疫情第一線;再如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老師對學生循循善誘;朋友間互相安慰……這些往往都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細細加以體會。

生活中從不缺乏愛,上一年的暑假,我自己騎車去上暑假班的時候,然後到了半路,前面有一塊大石頭,我下車試着搬開,可是我力氣太小了,搬不動,忽然有一雙粗糙而有力的手放在石頭上,一下子搬開了那塊石頭,我抬頭,看見了一個叔叔,是他幫我搬開石頭的,我看了看時間,噢,快遲到了,我連忙説了聲謝謝就走了。啊!這個世界真是處處充滿愛啊!

有時候,當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常常會怨天尤人,甚至抱怨這世界上沒有人愛自己,有的想得更悲觀,想去自殺,表示他的抗議,這多可悲呀!其實,如果我們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周圍的一切,一定會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人疼我、愛我、幫助我我多幸福啊!當你能夠感受到那極為普通的愛時,相信你一定不會吝惜付出你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是不是?

請你帶着一顆聖潔的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會發現:“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心,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請你乘上“愛”的小舟,走完屬於你愛的人生。

因為有愛,人生,這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9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並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

《愛的教育》在訴説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安利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

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

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樸實語言中深厚的愛,我想這部好小説將會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10

最近,我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作者是艾德蒙多·德·亞米契斯。我以前買回來一直沒有看,而是將它放在一邊。一次偶然的機會,當我翻開這本書時,裏面的一個個故事都有着一種與眾不同的愛,我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幾個星期後,我把這本書看完了。在看的過程中,書本里彷彿暗藏了一塊神祕的磁石,覺得這一行行的字靈動起來。它使我如醉如痴、悲歡離合,看到入情處的我,眼圈泛紅,喃喃自語……

書本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學習。寫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種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戒啟發性的文章,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精彩的“每月故事”。 就在最平實的字裏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師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每一種“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它並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這份愛讓我感動,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中,安利柯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確實這樣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她有“小愛”就有“大愛”,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災區人民……

這本書我反反覆覆看了好幾遍,真正吸引我、感動我的並不是它的文學價值,而是它無處不在的“愛”——親情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在這些近乎完美的愛中,讓我感受最深的還是親情,尤其是媽媽的愛。

記得有一天,媽媽和往常一樣早早地起了牀,為我準備好了熱騰騰的早餐。我以為是我最愛吃的炒粉,就興沖沖地跑到餐桌前,可我看到的並不是我最愛吃的炒粉,而是討厭的白粥,看着這碗清淡的白粥,我立即大聲嚷嚷起來:“怎麼又是這難吃的白粥?”媽媽見狀,心情氣和地説:“你現在正長身體,只有攝入足夠的營養,才能滿足生長的需要,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上課才能認真聽講……”媽媽又開始發表長篇大論,我很不耐煩地打斷了她的話:“不吃就是不吃!白粥再有營養,我也不吃!”話音剛落,我噘着嘴,背上書包,“砰”的一聲關上門生氣地走了。

中午放學回家,我發現飯桌上都是我愛吃的菜。餓了一個上午的我立即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我正吃得痛快呢,忽然發現媽媽的右手上纏着紗布,紗布上還滲着血呢!我一問才知道,原來媽媽切菜時,因為擔心我沒吃早飯會餓着,一分神,不小心切到了手指頭。知道這一切後,我還是大口大口地吃着飯菜,但已經不知道這些飯菜是什麼味道了……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知道成長原來也是一筆財富。我走入充滿“愛”的生活,教會了我要真正的把愛心獻給需要的人,應當從點滴的小事做起。在讀書中,我感動着,我發現着,我終於知曉——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11

最近,我讀了一本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的課外書。這是一本流傳於世界各國的名著。

這本書以是意大利小學生安利柯的日記形式寫的,記載了安利柯身邊許許多多感人的小故事。 全書都在宣傳愛。愛祖國、愛人民、愛師長、愛同學、愛家人、愛鄰居、愛學習、愛勞動、愛集體、愛和平、愛生活……

我也生活在一個洋溢着濃濃愛意的環境裏,我的周圍充滿了愛:爸爸、媽媽的疼愛、爺爺、奶奶的寵愛,老師的關愛,同學之間的互愛……我多幸福呀!我在充滿愛的社會裏快樂地成長着!

老師經常教育我們:“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我一定要珍惜各種各樣的愛,努力地學習,以優秀的成績回報社會,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12

愛就像空氣,充斥在我們生活的周圍,充滿了每個人的內心,它的非凡意義已經融入到每個人的生命。

為了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假期的十幾天,我拜讀了亞米契斯的代表作品《愛的教育》。這是一部日記體小説,情感豐富且文筆優美。全書共一百篇文章,都有着積極的教育作用。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我能放下手機,潛下心來投入有益的閲讀,是一件受益終生的決定。

在我們中小學教育中,“愛的教育”始終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但“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説來容易,做起來又何其難?在教育的整體認識上,作為一個完整教育過程的學校教育,它永遠不是也不可能是單純以兒童教育為目的的。孩子們不可能生活在真空裏。學校教育首先考慮的是現實社會中各種矛盾的存在和社會本身的發展,是一代代的兒童將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才有利於,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在這一點上,教育不僅僅是自由的,也是強制的。所以,我們必須結合孩子們的不同成長環境,不同認知,既要“因材施教”又要“異中求同”。“條條大路通羅馬”,孩子們明白愛,理解愛,踐行愛,這就是我們的羅馬之路。

《愛的教育》一書上每個小故事都講述了一種不同的愛,特別是每月故事更是讓人感動,讓我覺得世間處處有真情。其中《尋母記》更使我感慨頗深,一個才十一歲的孩子就孤身一人從熱那亞出發去美洲,這需要多少愛來支撐他啊!然而愛的獲得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千萬個磨礪,使他變得更加堅強,更讀懂了愛的彌足珍貴。書中還有一個小故事,一個小男孩本想把墨水瓶丟向侮辱他的同學,不想卻丟到了先生身上。先生沒有盲目地責怪他,而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弄得一清二楚,並請真正的肇事者起立,承認錯誤,從而培養學生有坦白過失承擔責任的勇氣。

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彷彿現實中的情景重現。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人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温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孩子的世界就是一張潔白的白紙。老師就是那個拿着畫筆的人。你的用心塗抹,會在白紙上留下永遠的印記。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裏溶解。愛是所有塗抹中最亮麗的一筆。

人生有太多平凡而難忘的瞬間,我們別忘了給這些瞬間一個大大的特寫。雖然這些瞬間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説,也許只是波瀾壯闊的人生歷程中的一朵小小的花,可是對於孩子來説,也許因此開啟了幸福之路,成功之路。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作為一個平凡的教師,我願用我的真心,愛心,耐心去和孩子們一起開啟幸福之路!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13

愛像雨露,滋潤着乾涸的心田;愛像花蜜,甜蜜着受傷的心靈;愛像陽光,温暖着敏感的心扉。自從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後,獲得了人生的啟迪。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一部日記體小説。在這本擁有一百多篇文章的書中,沒有乏味的説教,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平淡無奇的生活描寫,只有那些充滿愛的形象。雖然他們有着截然不同的家世背景——有的家境貧寒,有的天生嬌貴,有的身患疾病……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擁有愛。在愛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愛的教育》這本書與其他書有所不同的是,它以愛立可的視角,寫了他的一個學期。裏面包括愛立可身邊發生的各種各樣的事,父母以及姐姐在他的日記本上寫下的許多真心話和每月例話,並且説明了“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這一中心論點。而其他書的覆蓋面可能沒那麼廣。

在《愛的教育》中,我看到了不顧自身安危而救一個即將被公交車軋倒的小男孩並導致自己終身都要拄着枴杖的普羅迪;我看到了遇到壞學生願意主動站出來管理秩序的大塊頭卡羅內;我還看到了願意忍受父親虐待卻依然努力學習的普來克西……在這些同學們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並不是主人公愛立可,而是戴洛西和渥特尼。

戴洛西是一個品格端正、成績優異的好孩子。他身材高大,陽光帥氣,金黃色的頭髮蓬鬆地覆着額頭。行動敏捷,只要用手一撐就能躍過椅子。他樂於助人,雖然是富家子弟,卻不像羅賓斯那樣傲慢,因此深受同學們的喜愛。而渥特尼卻不一樣,他自以為是,每當戴洛西獲得第一時,他心裏總不是個滋味。久而久之,他就在心裏埋下了嫉妒的種子。

有一次,當他得知戴洛西得了100分時,寫下了“我們不羨慕因為老師的不公與偏見而得第一的人”這樣一行大字。同學們甚至做了一面畫了一條大黑蛇的獎牌送給他。雖然這是看似水火不容的兩個人,但在最後的告別時,渥特尼竟給了戴洛西一個大大的擁抱,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戴洛西與渥特尼身上都有真摯的愛,戴洛西給予渥特尼寬容的愛,終於使他改過自新。

其實回過頭來看,戴洛西用寬容使渥特尼改過自新不就驗證了“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嘛!渥特尼對同學的愛需要戴洛西的教育,而對渥特尼的教育也需要戴洛西的愛,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在我們的校園生活中,肯定有時會對成功者抱有一點嫉妒的心理,不過這很正常,因為我們擁有愛。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去發現對方的優點,去學習他的優點,互相吸取經驗,這樣大家就可以成為好朋友。在這種良性循環下,自己的各方面都會有所提高,還能結實好友,何樂而不為?

無論在書中,還是在生活中,“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這句話已經成為了現實。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心中充滿愛,去做充滿愛的事。即使我們可能當不了名人,但我們可以通過愛去喚起更多人美好的心靈,讓自己過得充實。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14

這部作品的作者是德·亞米契斯。他憑着對生活的深刻熱愛,對孩子的真正瞭解,真正關懷,已經成為影響世界家庭教育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序中説這本書也可以叫做一個小學生一學年的故事。這本書是意大利學生安利柯,在一個學年的12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其中,也有他父母對他勸戒性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小故事。《愛的教育》很吸引我,它訴説着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咱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所以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其實隨處可見,卻也隨處不見,因為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咱們所忽略,可是咱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更讓我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

而面對咱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對於生活的熱愛。

書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幫助希望工程……儘管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但我依然相信愛的偉大,相信生活中依然存在着愛,而每一個人也感受和付出着愛。

三年級讀後感:《愛的教育》讀後感15

假期裏開始讀意大利作家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

主人公小學生安利柯記錄了一個學年裏在校園、班級、家裏、同學家等所到之處身邊發生的點點滴滴,記錄了自己的感想,摘抄了父母充滿愛心和殷切希望的細緻入微的為人之道的勸誡,摘抄了老師精心準備的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

讓我眼前呈現了一百多年前異國他鄉的小學生們學習生活的生動場景,放佛小男孩安利柯一家就在對門的鄰居,安利柯就是兒子的一個同學,聽話,安靜,友好,我很想抱抱這個可愛的孩子。

他看到課堂上老師問臉上生着紅粒的學生是不是發熱了,就從心裏喜歡這個老師;卡羅納怕克洛西受罰便替他頂罪,鼓勵卡羅菲向被雪球砸傷眼睛的老人認錯,而且還義務保護幫助駝背的納利,他就越來越從心裏欽佩卡羅那;看到殘臂窮困的克洛西連讀書的燈也沒有但仍然刻苦讀書,他內心就有觸動;可萊諦搬運木柴時複習功課,他能認識到可萊諦幫父母分憂充滿愛心;德羅西優異的學習成績,他最初有些嫉妒,但是最終成為了最好的朋友……

安利柯無疑是讓人心疼、讓人喜歡的感情細膩、善於觀察、明辨是非,充滿愛心的好孩子!我希望我的許睿也能像他一樣!

安利柯的父母無疑是讓人感動、讓人敬佩的富有愛心、具有良好的素質、有社會責任感、特別善於教養孩子的優秀父母!他們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給孩子做出了榜樣,我希望我自己能像他們一樣!

正如高爾基所説:“單單愛孩子,這是連母雞也會的事,可是善於教養他們,卻是一樁偉大的公共事業。”

安利柯的父親在孩子邀請他的同學到家裏玩,看到了駝背的納利就把家裏的見平日掛在餐廳牆上的駝背的滑稽畫特意收起來,怕納利看見;卡羅菲用雪球不小心砸傷眼睛的老人當初由於害怕不願承擔錯誤,父親和安利柯目睹了這一幕,非常鄭重其事地要安利柯發誓有承認過失負擔責任的勇氣;當孩子學習倦怠時,父母旁徵博引寫了大篇的文章,要求鼓勵孩子為人類的文明而學;看到報紙上有需要救助的人,就組織孩子一起去看望並給與資助,發現是孩子的同學的母親,為了避免同學難過,要求安利柯別出聲;當老師在給孩子發獎時表現出不耐煩,父親給安利柯寫了長長的信,教育孩子理解,體諒老師……

生活中每一點每一滴,安利柯的父母能及時發現,並做出了正確的榜樣!這是件很難的事!需要父母在工作之餘花費很大的精力、很多的時間。

我捫心自問,自己做到的有多少!一天當中跟孩子交流的時間是多少?是每天騰出時間看孩子的作業了嗎?究竟認識幾個孩子的同學?跟孩子的老師説過多少話?跟孩子一起做過社會實踐嗎?我覺得很是愧疚,心有點痛!從此時此刻起,我要從生活細微處關心孩子!

首先,從跟孩子一塊讀書開始,就從《愛的教育》開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jqw3p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