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後感

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後感

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後感1

 一、優化策略,加強體育道德

書中提到:“真正的教學是教人,而不是教書,學科教師不是教學科,而是用學科來教人,這是培育學科核心素養首先必須確立的教學觀念。”體育品德包括體育道德、體育精神和體育品格。體育道德要培養學生遵守規則、誠信自立、公平正義;體育精神主要是通過讓學生參與運動,培養自尊自信、意志頑強、超越自我、勇於進取的精神;體育品格包括培養學生文明禮貌、相互尊重、社會責任感、正確的勝負觀等,這些是體育學科獨有的育人要素.問題在於如何讓孩子們理解與感受,並內化於心,表現於身。

以低年級的課堂為例,針對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教師以親切、富有童趣的課前導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以遊戲活動的方式增強孩子們守規則意識,利用合作的形式加強孩子們的團隊意識和競爭觀念,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良好的成功體驗,從小樹立正確的勝負觀,形成良好的體育道德。這樣的課堂不僅有趣,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技能,獲得自豪感,也能讓孩子在體育活動中獲得自信心和安全感。比起教師一味講解技術動作,學生枯燥反覆練習的課堂,教學為主會更高效、更實用,也更讓學生獲益,同時道德滲透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二、善用競賽,提升體育精神

體育不是一門只關於運動技能的課程,它還涉及心理健康、體育精神、體育人文等。體育課堂,特別是體育競賽往往有很強的競爭性與挑戰性,有輸有贏,有強有弱,在面對強大的對手時敢於挑戰,在面對失敗時從容面對。在這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自尊自信、勇敢頑強、積極進取、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教師應該及時總結引導提升,讓學生在學習體育技能的同時提煉自身所表現的體育精神。並結合優秀人物如:中國女排不畏困難、敢打敢拼,不斷進取,取得一個又一個世界冠軍的拼搏精神;中國奧運代表團從零到有,直至巔峯,失敗中走向成功的感人事蹟等,提煉“為國爭光”“無私奉獻”“團結協作”等愛國主義精神,促進學生在體育學習和鍛鍊過程中錘鍊屬於自己的體育精神,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充分發揮體育學科的育人功能。

 三、關注互動,培養體育品格

課堂教學實施中有兩種互動方式: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這兩種互動貫穿整個課堂。在大部分的課堂中教師一般會較多關注師生互動,以此來讓教學內容順利、有效的實施。但往往忽略或者少數能關注到生生互動的內容。而生生互動中又能直觀的反映出學生的學習狀態如:學生之間是否良好的合作;有沒有在活動開動腦筋思考問題;能不能協調、溝通各自的想法聯合力量為達到目標而相互作用;互動中是否相互尊重、民主等等。學生在分組或合作探究中,在教師有目的的指引下,學生以學習運動技能為核心相互交流探討、分享自己的想法,在思想交流碰撞中體會運動樂趣與學習的意義。

以球類課堂為例,在技能學習掌握後進行的小組比賽中,學生通過對自身水平的認知結合自身技術特點分配場上的位置,比賽中團隊合作、相互激勵,在賽後及時總結分析,這些互動都有利於核心素養的發展。相反,不是所有的互動都是正面的,也會出現爭論、指責、批評等負面情緒的宣泄。教師要第一時間疏導,這也是學生情緒控制核心素養髮展的良機,教師要抓住“課堂生成”的“關鍵點”及時進行體育品格的培養。

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後感2

記得本世紀初第一輪新課程改革的時候,各種培訓和講座向一線的老師們紛至沓來,如一個表面聽話的孩子,老師們學了多少、思了多少就很難説了。而走進課堂,教師怎樣面對手捧的“新教材”,才是反映每個人是否真的走進“新課程”。在第一輪十年課改中,筆者覺得更多的一線教師是被課改的潮流推着往前走,效仿的多,創新的少,實踐的多,思考的少,以至於很多的課堂或“穿新鞋走老路”,或一味求新、偏離了課堂和課程的軌道。當然,在這種搖擺和彷徨中大多數老師們也漸漸尋到了新課程的根本,找到了自己課堂的定位。

捧起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並覺自己必定能走出“概念不清、理論不明”的混沌。“核心素養”一詞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充斥在各種教育文本和各種培訓講堂中,但多為“擦邊球”,何為“核心素養”,為什麼要講“核心素養”,怎樣培養“核心素養”等等,聽者仍是一鍋粥、脈絡不清。作為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委員會的成員之一,餘教授可能已感到需要給“核心素養”“正聲”、“正名”、“正位”,為新世紀第三次的課程改革“正本”。如文中所説“既然本次課程改革是從研製、提煉核心素養開始的,那麼我們首先就要弄清楚核心素養的內涵”。從素養到核心素養的內涵界定、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重建,到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閲讀中,我也理清了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是什麼”、“為什麼”、“怎樣做”。當然,文本的閲讀主要還是告訴我們核心素養“是什麼”、新課程改革為什麼聚焦“核心素養”,而具體的策略只是原則而非模本,面對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環境,具有各自特質的教師恐怕還應遵循原則而“因材施教”。

眾所周知,課程改革的關鍵是教師。如前文所述,第一輪的課改中,老師們為什麼被動跟隨,為什麼沒有準備好。可能是太久的'思維定式讓大家習慣於熟套。“教師擁有什麼,才能夠給予學生什麼”。“唯有智慧才能啟迪智慧,唯有素養才能培養素養”。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教師應有怎樣的素養,聚焦核心素養的新課程,教師的核心素養準備好了嗎?因為在乎素養,在乎自己教師的核心素養,所以很希望問道於這類“素養”類專著。也許過分相信教師的素養或在乎學生素養的培養,餘教授在本書中也只輕輕帶過“教師的核心素養”。“深刻”、“獨到”、“廣博”是餘教授到來的新課程改革的承擔者的學科素養的期望,三個精煉的詞語覺得也是筆者期望自己課堂中學生所應有的素養。從學生到教師,可以説是每個從教者的成長經歷,他們在怎樣的環境中、或應怎樣做才能具有這樣的素養,文中並未告訴我們。對於教師的教育素養,筆者同樣覺得是自己對教學效果期待和最佳期望。

歸結以上,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不只是導向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是教師的核心素養導向學生的核心素養,師與生的核心素養培養互為因果。在師、生、教材碰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因素更為能動,或者説教師促使學生更為能動,才是素養形成的課堂,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新課程改革,教師的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才是改革的源頭。

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後感3

什麼知識最有價值

以前常説知識無價,任何知識都是有用的我們應該如飢似渴的加以吸收。但是看過本章後我對知識的價值產生了全新的認識。

在學科本質一節中作者將物理知識比喻做一棵大樹,枝繁葉茂根深蒂固,枝葉,枝幹,樹幹,樹根以及水分和養料構成了大樹的全部。作為一棵樹每一部分都重要,作為一個學科構成這五部分的每一版塊也同樣重要,但這之中還是有主次之分。

而初中階段,正是對物理這門學科產生全新認知的起步階段,相比較循序漸進的構建知識,方法,思想,形成物理觀念應該是這個學段的重點。

文中將物理觀念比喻做樹根,這很貼切,物理觀念是物理思想的延續但更是物理思想的凝結。它為枝幹樹葉的生成紮下基礎,它能源源不斷的吸收物理精神的養分進而長出枝繁葉茂的物理方法和物理知識。

那麼該怎麼養成物理觀念?我覺得從一開始接觸學科時就有意識地從細節加以培養是最有效的手段。比如,物理計算區別於數學計算,計算過程中數字也要帶單位。比如每個物理量都有其表示符號,堅決杜絕用XY簡單替代。這是從習慣入手潛移默化形成屬於本學科的特有觀念。但這還不夠,還應該養成用物理的觀念去看待世界。比如別人看月食只當天文奇觀,而我們應該讓學生本能的想起月食的成因,別人看到一隻小鳥飛過,我們的學生應該在心裏加上相對於地面小鳥是運動的。

這些細節構成了物理觀念的相關要素,有意無意的培養使物理之樹的樹根深埋地下,源源不斷吸取養料,最終使學科之樹茁壯成長。

碎片化學習的弊端

這幾年我基本看不進去書。不同於少年時代的如飢似渴挑燈夜讀,現在看見長一點的段落都沒有耐心看完。我以為是年齡和家務的瑣事造成的,可直到我學習了“學科結構”這一塊我才找到了問題的本源。

由於電腦和手機的介入,我們生活在知識碎片的時代,這個時代可以説是知識大爆炸,同樣也是知識粉碎機。百度,詞條等工具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大便利,寫論文不需要鑽研長篇鉅著,需要什麼知識點,上網檢索,省時省力。

可是,這些拿來主義的被我們用到蹩腳論文裏的碎片知識我們真的消化吸收了嗎?沒有!學科知識應該形成經緯交織融會貫通的網絡,形成由點、線、面築成的立體式的整體知識結構網絡。而知識碎片對這個網絡的建成全無用處。

那些檢索來的學科知識用完了就丟到腦後,下次用到只能再次檢索,在個人成長中沒能留下一點痕跡,而長期接受碎片化信息會讓人對閲讀尤其是紙書的閲讀喪失興趣。

自媒體文字的風格是語句短,段落短,它要在最短的時間把它想灌輸的東西灌輸給你,僅此而已。而我們學習研究應該立足書本,立足文獻,立足深奧的艱澀的難啃的大部頭專業書上。可是,碎片化學習帶來便利的同時養成的惰性已經讓我們很難靜心讀書了。

即便強迫自己,也常常是浮光掠影,看幾行忍不住拿起手機刷刷微信,在看幾行忍不住打開電視看上幾眼。碎片化時代,粉碎了知識,也粉碎了我們的耐心。如今我和孩子看同一本書,她比我更專注也更快讀完,這還得力於她目前接受的都是學校體系化教育,尚未嘗到知識碎片的“甜頭”也沒因此走上飲鴆止渴的邪路。

核心素養命題改革的立意就在於:要從關注碎片化,固定化的學科知識技能的習得,到關注複雜,不確定性的學科問題的解決。而放下手機拿起教育教學理論著作是教師應該邁出的第一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exvd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