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話劇《茶館》讀後感(通用13篇)

話劇《茶館》讀後感(通用13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話劇《茶館》讀後感(通用1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話劇《茶館》讀後感(通用13篇)

話劇《茶館》讀後感 篇1

《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也是老舍的成功之作。

《茶館》的故事全部發生在一個茶館裏。茶館裏人來人往,匯聚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老舍抓住了這個場景的特點,將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六七十個主,人物高度濃縮在茶館中,展現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後,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國黨政權覆滅前夕三個時代的生活場景。概括了中國社會各階層,幾種勢力的尖鋭對立和衝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國的歷史命運。

這就是《茶館》投影出的中國!

裕泰茶館在大時代中生存了下來,必然有他的生存之道。先從茶館的內部裝飾開始説起。

從茶館中桌凳的變化就側面反映了這裏生意的好壞。第一幕中店裏放的是長桌,方桌,方凳,長凳,小凳。這樣客人的容量還是挺大的。當時天泰,廣泰,德泰都已經關門了。市場競爭的壓力不大了,勉勉強強的混口飯吃。第二幕中一律是小桌與藤椅,桌上鋪着淺綠色桌布。牆上用的是時裝沒美人,可見王利發緊跟時代潮流。第三幕中都換成了小凳和條凳,傢俱也黯淡了,門庭也不光線了,歲月讓裕泰失去了生氣。體面也不是這裏的形容詞了。除了這明顯的外部裝飾,還有那些個字條。

“莫談國事”這條子陪着裕泰一起經歷了半個世紀。第一幕中茶館各處都貼着這條子“莫談國事”。第二幕中的“莫談國事”更大了,更醒目了,功能依舊。第三幕中“莫談國事”有了一個夥伴“茶錢先付”。“莫談國事”更大,更多!這是一張神奇的條子。

“莫談國事”將封建無限的放大,也無限的反應了社會的落後。“茶錢先付”反映了裕泰的生意已經岌岌可危了。

在茶館中不僅僅有陳設的條子,還有人。《茶館》中人物繁雜但每一個都有鮮明的個性。

其中在全文的結尾的時候有一個沈處長。他一共只有一點點的台詞,是七個“好”字和一個“傳”字。語言極其凝練,但同時把這個人表現的淋漓盡致。沈處長的出場穿着軍便裝,高靴,帶馬刺,手持小鞭,後面還跟着兩個憲兵。他明顯是一個很霸氣的人,但少言寡語。不説話,用眼神示意也許就是這些長官的特徵之一。

沈處長不過是這戲中的跑龍套,而王利發是貫穿整部戲的靈魂人物之一。

王利發是一個小小茶館的老闆,為了生存,他阿諛奉承,逆來順受。這不僅僅是他的茶館,也是他父親的。所以茶館不僅是一個賺錢工具,更是他父親的饋贈和希望。一個不卑不亢的人,但不是一個苟活之人,他很堅定的保護家人,自己堅守茶館,最後用上吊來結束生命。

《茶館》是我讀的第一本戲劇。人物繁多,我每每讀過都不時的翻到前面去看人物表。雖然人物多很繁雜,但老舍能清晰地寫下這麼多,可見他能力的強大。一張張醜惡的嘴臉,一張張善良的臉龐,都在老舍筆下栩栩如生。我讀出了世道淪落,讀出了人間正道是滄桑。

《茶館》很經典,人物很傳奇。

話劇《茶館》讀後感 篇2

幾乎所有人都説《茶館》是一位成熟的劇作家的成功之作。——題記

《茶館》的故事全部發生在一個叫做裕泰的茶館裏。一部簡簡單單的三幕話劇,藉助於一家普普通通的茶館,將半個世紀的歲月濃縮,將許許多多符合時代特徵的小人物涵蓋,將一個國家在那些個特定時代的悲哀訴盡。

這部話劇主要講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館在時代的變遷中逐漸走向破滅的故事。歷經了清朝、民國、抗日戰爭勝利後國黨統治時期的裕泰茶館,在當權者和小人的謀劃下最終被改成了“花花聯合公司”。而一生守護着茶館的王利發掌櫃選擇了在他的茶館裏自殺。《茶館》該劇可以説是很現實,好人不一定有好報,而惡人不一定有惡報。解放前社會的黑暗、官員的敗被裸裸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唏噓不已。

先談談這幕話劇中的人物吧。老舍先生在《茶館》中刻畫的人物性格特點十分鮮明。每個不同的人物都代表了當時社會不同職業、階級的不同羣體。看似多達幾十位的出場人物,卻無一顯得重複。王掌櫃、常四爺、鬆二爺等等身世不同、個性顯著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只需讀過一次,就能把各種人物的性格特點深深刻在腦中。例如裕泰茶館的王掌櫃,正如卷首老舍先生予其的定位一般:精明、有些私心而心眼不壞。通覽全文,在我眼中他作為一個掌櫃,很圓滑又顯得軟弱,遇事就給錢、説好話。

然而,在結局中他不忍看到茶館被高官與小人奪取,默默地在後院自殺。這一情節,彷彿出乎了人們的意料,但仔細一想,又在情理之中,讓人心酸不已。這麼一個走着中庸之道的掌櫃,卻選擇以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老舍先生通過一個人物,以其行為與性格的強烈反差,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悲哀,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氣的諷刺與不滿。

再談談這部話劇的特殊之處。《茶館》的成功在於語言的成功和戲劇結構的巧妙、嚴密。話劇全憑台詞塑造人物,一個人的性格全體現於他的每一個字眼中。“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的語言功力令人歎為觀止。《茶館》中每個人物的台詞都有生活氣息卻意味深長。在戲劇結構上,《茶館》可以説是“形散,神不散”。整部話劇雖年代跨度大,沒有主線故事,但毫不顯得零散難懂。老舍先生通過一個主要人物,從壯到老,貫穿全劇。這樣,故事雖鬆散但有了連貫性。其次,故事中人物父子相承,雖然年代變化了,但每個人物所代表着的羣體依舊存在,並隨着時間的遷移有了細微的變化。令故事富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最後,每個人物都扮演着自己的故事,同時又與各自所處時代密切關聯。揭示了社會一角,展覽了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生活。

有人評論説《茶館》是一曲舊時代的葬歌,也是一曲輓歌。《茶館》這三幕共佔了五十年的時間,而老舍先生僅僅用一些個小人物怎麼活着和怎麼死的,來説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我想當你合上書本的一瞬,你會感覺到你和那些小人物一起度過了漫長艱辛的五十年。

話劇《茶館》讀後感 篇3

我覺得書是回憶的另一種表達方,它或許有些虛構,卻是基於生活的。所表達的必然也是人們的內心世界,所以才會隨着歷史顛簸影響着一代一代人,這就是人們常説的共鳴。

看如今的世界,城市裏車水馬龍,燈火闌珊。縱橫交錯的交通設施,構成了城市的血脈和骨架,生活也更豐富多彩。農村裏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舒適的日子在那片土地上就可以自給自足……可現在城市裏的人用冷漠偽裝自己,農村裏的人拼命想要逃離。對於這樣的生活我也並不覺得感激,反倒是認為日子平淡,比上白開水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總想着思甜,卻忘了憶苦,誰曾想過那從前的時光呢?

《茶館》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寫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館的興衰變遷為背景,向人們展示了從清末到抗戰勝利後的五十年間,社會的風貌和不同階級人物的不同命運。在一個明媚的午後捧着這本書,思緒也隨窗外翩躚的楊柳飄回那個年代。

滿清末年,茶館裏依然是一派和諧的景象,茶館掌櫃王利發左右逢源,一切似乎都如此美好。然而在這背後卻充斥着令人窒息的衰亡。富裕的人在茶館裏喝茶,聊天,只是莫談國事,貧窮的人卻在茶館裏賣孩子。農村破產,人們生活更加貧困,今天想着明天,明天卻又想着後天。他們只能將自己的孩子賣了以獲得微薄的費用養活家裏更多的人。我想起《捕蛇者説》中的那個捕蛇人,冒着生命危險討生活,原來古今貧困竟也是相同的。想起老舍筆下另一個人物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車,即便尊嚴被踐踏也不反抗,終究是被那吃人的社會吞沒了。那樣的社會給人的失望大於希望,結局似乎註定了悲慘。

到了民國初年,連年不斷的內戰使百姓生活更加痛苦悲傷愈演愈烈。生活就像重砣壓在人們生上,那時連呼吸的`空氣都是渾濁且陰暗的。京城裏的好多茶館店鋪都關門了,唯有王利發掌櫃改良經營。然而社會動亂是全方位的,迂腐的大兵前來敲詐,逃難的人堵在茶館門口……莫談國事的標語在牆上顯得愈加刺眼。人們不敢亂説話,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安上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人們就像活在槍彈雨林裏,稍不留神就會被擊中。困難的環境也激發了人們的本心。善於偽裝的人一下就露出了醜陋的面孔,站到了正義的對立面上。説來也是可悲,這正體現了那個時代的迂腐黑暗,畢竟太平盛世誰會願意去幹那樣的事呢?

又過了三十年,已是風燭殘年的的王掌櫃仍在苦撐着茶館,可那股黑暗勢力仍沒放過他。流氓特務靠着阿諛奉承的嘴臉獲得了權勢,想要霸佔王掌櫃的茶館。虛弱的老人終究被現實擊垮了,自己安然了這一生。

莎士比亞説過:“黑暗無論怎樣漫長,白晝總會來到。”現在是靈驗了,可誰又知道這漫漫探索路上祖輩們付出的艱辛呢?不能忘也不可忘。

讀完了《茶館》,心情格外壓抑。放眼看向窗外,楊柳依依,歲月靜好。温水般的生活也總有它的滋味所在,想來也滿足了。

話劇《茶館》讀後感 篇4

這部劇運用對京城中裕泰大茶館裏人們的談話,體現了國家的興盛衰敗。從戊戌變法的失敗到解放戰爭的前夕,時代的變遷讓茶館裏發生的一件件小事變成了一部歷史劇,而這部歷史劇的主角當然就是茶館掌櫃王利發了。

王利發是個精明而正直的人,年僅二十歲就出來替早逝的父親打理生意,他生在一個混亂的、戰火連綿的年代,最後正因不能忍受自己經營了幾十年的茶館被人強行霸佔而上吊自殺。是啊,用戲中的話説,那是一個人們“一堆一堆給洋人送鈔票”的日子,不少的人都當起了漢奸,個性是戲中的兩代小人——劉麻子和小劉麻子。

先説劉麻子吧,他見利忘義,幹着給人説媒拉線這種不正當的生意,不論雙方願意與否,只要有錢賺他就幹,有時甚至還賣人兒女。在第一幕中,他竟然把一位生活貧苦的農民——康六的女兒康順子以十兩銀子的價錢賣給了給了一個太監。

而劉麻子的兒子小劉麻子呢?他非但沒有“改邪歸正”,反而還“發揚光大”,要創辦一個專給美國人帶給女招待的“花花聯合公司”,甚至想方設法霸佔了王掌櫃的裕泰茶館,把它改成了一個“取得超多情報,捉拿共產黨”的地方。

現如今,像這樣見利忘義的人還在少數嗎?有些奸商,為了謀求暴利,用偷工減料製成的東西來矇騙消費者,甚至不惜搭上消費者的性命!

但是此刻,隨着人們的意識不斷增強,明白那些為祖國作貢獻的好心人越來越多,這是讓人們欣慰的一點。不管怎樣,《茶館》這篇局本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從中讀出了一位語言大師的愛國愛民,善解人意。

話劇《茶館》讀後感 篇5

茶館,在我們眼中只是彼此嘮家常,談山海經的地方。誰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會問題!除非有一位具有獨特視角的大師使它“活”起來,否則茶館依舊會是那樣的平庸無奇,永遠不會有更深的意義。而那位大師便是老舍,他用其獨特的視角和手法使整部劇本的語言綻放生命的炫彩,讓它成為真正的藝術品。

以老舍先生獨一無二的創作手法,使全劇顯得乾淨、簡潔。是時間變遷,同時也是歷史變遷。用人物來表現年代,同時又把年代作為人物表現的背景,二者相輔相成,使小小一茶館成為舊時代的一個縮影,讓人以看“歷史劇”的眼光來評審。三教九流市場彙集地的茶館,仍有幾位核心人物始終貫穿其中,例如茶館掌櫃王利發,膽兒小的鬆二爺,十分愛國並胸懷正義常四爺等等。茶客間説的不是客套話便是奉承話,他們之間的談話使人更能深刻的體會到世態炎涼。

《茶館》中語言的精妙運用,同樣讓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第一幕裏茶客的東一句西一句,左一下右一下。那都是北京語言的精華,都是近百年京都生活的沉澱。它們多彩而不雜亂,節奏明快又一氣呵成。這使得第一幕成為全劇的高峯,後邊兩幕也是由第一幕而來,託着襯着第一幕構成整部戲。

但是,老舍先生的《茶館》低調的很,僅有一個電影演員劇團,算是業餘演話劇,排過,在郊區劇場也只演過一兩場。可真的藝術,無論何時,都會散發光輝。現在的《茶館》已經成為人藝的經典保留節目,同時也在人們的心中紮下了根。

希望多年以後,我們也不會忘記那一句“我們吃下午茶去!”

話劇《茶館》讀後感 篇6

《茶館》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劇的劇本,《茶館》講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館幾十年間的跌宕起伏,歷經清朝、民國、抗日戰爭勝利後反對派統治時期這三個年代。《茶館》非常現實,好人不一定有好報,惡人不一定有惡報,充分體現瞭解放前社會的黑暗、官員的腐—敗。

老舍先生在《茶館》中刻畫的人物性格特點十分鮮明,這也是這個劇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櫃、常四爺、鬆二爺、劉麻子、唐鐵嘴、宋恩子、吳祥子等人物的個性特點都躍然紙上。只需讀過一次,不必像上語文課那樣細細品讀,也能把各種人物的性格特點弄明白。例如裕泰茶館的王掌櫃,他為人正直、不做壞事,但有些軟弱,遇事就給錢、説好話。茶館的老主顧常四爺,他跟王掌櫃一樣,正直、不做虧心事,跟王掌櫃不一樣的是他比王掌櫃要硬,骨子裏有那麼一股傲氣,怎麼也不肯低頭,不肯讓步。

讀完《茶館》,我體會到我們現在是多麼幸福,那時候的很多孩子連一碗熱湯麪都很難吃上,而我們現在漢堡牛扒可以隨便吃。那時的人們真是生不逢時,生活在那樣一個黑暗的年代。

在《茶館》裏,我最敬佩的人還是常四爺,特別是他那種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常四爺是滿族旗人,在清朝時有份“鐵桿兒莊稼”,不用幹活就有錢拿。後來清國滅亡了,常四爺並沒有像他的好朋友鬆二爺一樣捱餓,而是自己去種菜賣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難低頭。這種精神正是我們現在缺少的,由於生活條件優越,我們遇到困難就退縮,假如生活在那個年代,沒有常四爺這種精神恐怕也很難在社會中生存。

話劇《茶館》讀後感 篇7

茶館是老北京隨處可見,在那裏彼此嘮嘮家常,談天説地,再普通不過的一個地方了。但誰能想到就是茶館竟能折射一個大的社會問題。老舍讓一個平庸無奇的地方有了更深的意義。

老舍的寫作手法與寫作角度都是對一無二的。我認為《茶館》雖一共只有三幕,但令人難忘,一幕一段,小而精,幹練、簡潔。劇情從清末一直到民國初年,再到國民黨政權覆滅前期。在《茶館》中我們所能感到的不僅僅是時代的變遷,更是一種歷史的變遷。《茶館》中巧妙地表現出了年代變遷與人物的突出性格。儘管書中的“茶館人”呆,三教九流不少,但正是這些小人物在文章中起到核心作用。《茶館》中那些小人物如:茶館老闆王利發,心不壞但膽小的鬆二爺,愛國情懷高的常四爺。在茶館中沒有幾個人是掏心掏肺的人,聽聽!説得不是客套話,便是奉承話,我不懂,不懂老舍為何塑造這些人物,但不能不説從那些小人物的那些有“人情味”有“良心”的話中能讓人感到世態炎涼呀!

在這本劇中“子承父業”,這是一句頗有諷刺意味的安排。劇中一幕幕向前走,那人們的裝束也前衞起來了。西裝革履,看那些黃皮膚黑眼睛的“西裝同胞”們更讓我看到中國的境況不容樂觀。

從老舍那略帶諷刺意味的話語中讓人們瞭解到他的真情實感。讀了《茶館》這個劇本便了解了老舍處於那個年代的真實感覺,總體而論,《茶館》無論從場景佈置,人物性格塑造,語言的精煉程度,都可稱之為一部不可不讀的作品。《茶館》可以作為現在許多劇本的榜樣,老舍可以成為現在劇作家的楷模。

話劇《茶館》讀後感 篇8

我們經常會説“坐茶館兒”,在不同的時代這個詞彙已經具有不同的含義,例如現在的茶館兒幾乎成為了打牌和賭博的代名詞,但是在老舍生活過的時代,茶館是正規意義上的消遣和喝茶的地方,當然了這樣的場所不論在什麼時代,似乎都是極其複雜的,因此在老舍先生的《茶館》中,我們可以看到眾生相,通過這些人物來揭示那個時代的社會面貌和人物命運。

這部話劇中講述的人物很多,大多數都是裕泰茶館的顧客,其中有吃皇糧的旗人,開辦實業的資本家,有太監、教士、農民、警察、流氓等等,眾多人物和不同職業的人都常常在這個茶館裏聚集。話劇描寫了戊戌變法、軍閥混戰割據、解放前夕三個時期斤50年的社會風雲,向我們展示了社會的腐敗滋生的種種罪惡和光怪陸離的眾生相,讀之感慨不已!

茶館老闆王利發可以説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他對茶館的慘淡經營,可以説用盡了心力,但因為受到壓榨和剝削,始終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他的人生始終被有權勢的人左右,做不了自己的主,這就是封建社會的罪惡和混亂的中國的現狀。

在話劇中,老舍寫道“現在想起來,大清國不見得好,可到了民國,我捱了餓。”這句話反應出了內心的無奈,在大清朝的時候遭受剝削和欺壓,本以為經歷了革命之後,推到了5000年的封建帝國,日子會過的好一些,能夠享受到應有的權利和福祉,卻沒想到生活更加艱難了。

作者用人物的人生歷程和眾生相來揭露封建社會對人民的毒害,而軍閥割據的時代,最悲慘的依然是底層老百姓,只有明主社會的到來,人民才會看到希望,才能享受到平等!

話劇《茶館》讀後感 篇9

舊社會的黑暗往往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可怕許多,和現在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而《茶館》這本書很好的向我們詮釋了這中間的天壤地別。

這本書的作者是老舍,他把人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描繪的淋漓盡致,把當時舊社會的黑暗一一揭露出來,似乎看到的那些,就是自己曾經親身經歷過的這本書最重要的場景就是在當地有名的裕泰茶館,他經歷了好幾代掌櫃,早已將社會的黑暗、不公平和是非給看透了,每天來這裏的都是有權有勢的旗人,偶爾來幾個到這裏做生意的。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片段是:有一天,茶館的生意正興隆,王掌櫃正忙着招呼兩位很有地位的旗人,突然,來了一對母女,她們穿的衣衫襤褸,可見她們過的苦不堪言,掌櫃本來想好好招待他們,但是因為今天生意正忙,達官貴人又多,不得不讓小二將他們請出去,但那婦人就像受了驚似的,死活不肯出去。突然,她大聲喊道:“誰能讓我女兒吃的好,穿的暖,我就把她賣給誰!”天吶,可憐的母親為了能讓女兒過的好,不惜忍痛送走她,想必這個母親是有多愛和多捨不得她的孩子啊。

和他們對比一下,我們豈不是生活的太幸福了,他們在忍飢挨餓的時候,我們在嫌棄飯不好吃,他們受冷受凍時,我們還在埋怨衣服不漂亮。俗話説,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他們的生活,給了我們一記響亮的耳光,想想他們的日子,再看看我們的日子,他們有的,我們也有,他們沒有的,我們還有。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埋怨社會,埋怨生活呢?

幸而,最後有一位好心人讓那對母女吃上了飯。舊社會的黑暗,讓我們明白了我們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務必要珍惜現在的生活!

話劇《茶館》讀後感 篇10

淺斟慢品,任塵世浮華,眼前氤氲的水霧,纏綿,消散……茶館,一個充滿情思的地方,它固執地守在塵世浮華中,護住了自己的清雅。她微微頷首,捊須而笑,衣衫翩翩,絕世而獨立,於一方角落見證着市井百態。

老舍先生的茶館,正似一杯幽幽清茶,不濃不烈,不急不躁,不沉不浮,從從容容,淡泊致遠。像低進塵埃裏的素顏,似高攀靈魂的風骨,忍不住,去口味。

初品,是歲月的苦澀。第一幕,一個初秋的上午,三三兩兩的旗人遛夠了鳥,走進裕泰歇腳,茶客們細品着茶點,閒聊着風月。突然,一洪亮的男聲攜着滿懷的豪情,對醒目的“莫談國事”恍若無視,拍案訴説着對洋鬼子的不滿,眉眼中的壯志顯而易見,卻被那特務吳思子和宋祥子抓了去。可憐的康老六為了讓女兒過上好日子,將女兒賣給了年過七旬的龐太監。女兒淒涼的淚向人們訴説着對世界的不滿。於這一方茶館,各色的人演繹着各色的人生。

親抿一口,品味出些苦澀,融着些百味,苦澀的絕唱,響徹歲月的枝頭。就像烏雲密佈的天,讓人不由得心情沉重。這樣的《茶館》,讓我不禁想去再次品味。

再品,是亂世的本味。人們追逐着時光的腳步,來到了民國初年。身處亂世的裕泰艱難的維持着,掌櫃王利發積極改良,卻屢遭失敗。唯有那“莫談國事”變得更加醒目。掌櫃的兒子與兒媳打點着茶館。常四爺終於出獄了,將他關進去的二人卻又成為軍閥的走狗……這一方茶館,接受着歲月的考驗。

望茶葉於杯中沉沉浮浮,與沸水的碰撞,激出了最美的舞踏。它飛旋着,舞着它的態度,於亂世中的一絲本味。這清茶愈加苦澀,可又讓人們品出了它的態度,它的決心,它的本真。而我們於這如海的苦澀中尋懂了那一絲本味,去追尋那心心念唸的苦盡甘來。

飲盡,是人生的風月。故事終有尾聲,一個個子承父業的青年再次聚集在不似從前的裕泰,帶着從前的希冀,守着父輩的故事,於亂世中,遇見,又錯過……常四爺的生活更加悽慘了。當昔日的意氣風發變為老年的感慨萬千,眼底的風霜是歲月的痕跡與無可奈何。咀嚼着前塵往事,感慨着世道崎嶇,對着世間的麻木悲涼冷笑。但康大力作為一個青年熱血地投入革命鬥爭,以及康順子、王大拾等投奔西北游擊區,何又不是奔赴光明前景,向可悲的社會唱響反抗之歌?是啊,當你老了,可永遠有人正年輕着。

這一口,品盡了這世間繁華,品盡了人生百味,品盡了風花雪月。回味悠長,沉痛的苦終會過去的吧。苦盡甘來是最為幸福的時刻。

人們品着清茶,品着事故。城市一隅的一方茶館,茶館無言卻守着歲月,過去的過去,歲月流逝;故事的故事,茶館記得。

這樣的《茶館》讓人怎麼不去用心品味。清杯一壺茶,品味餘後生。一杯茶,一個地方,一羣人,一個故事,一本書,一杯茶……用心品味……

話劇《茶館》讀後感 篇11

飛機落地蓉城,剛好讀完。

先説書:引子和尾聲兩章極其精彩。開卷讓人回想起《尼加拉》開頭那個為榮譽而死的國王。只有人類學才能不斷地為我帶來這樣的高光時刻。

這本書最好的寫法其實是沿着引子寫下去寫成一本小説,然後接上結尾50年一夢迴首。

中間11章有10章論述和1章結論,總體來説寫得不怎麼樣,10章論述的安排鋪陳沒有新意,只是簡單的史料羅列和分類,第11章強行昇華做理論比較,可謂生搬硬套莫名其妙。據此,總的來説如果説王笛的想法是做一個哈貝馬斯社會理論的經驗研究,那無疑完成度是很差的。

王笛其實拿着一批相當有價值的材料,令我覺得尤其有理論空間的包括文化精英的刪詩活動(那個叫《殺子報》的話劇太有意思了,我昨晚做夢甚至都夢到了)、袍哥幫會與地方自治、軍閥期間四川的武裝化、團練問題等等,深究下去都很精彩,但文中就平平帶過了。

但以此指責王笛這本作品是失敗的是無理的,因為為理論提供某種質料恰恰不是民族誌的意義所在。民族誌的活力和意義正在於那些理論系統無法統攝的細節。在這個意義上,民族誌材料越是無法歸置於什麼理論之下,這些材料才越有價值。

我看來,《茶館》真正的結論是那個尾聲,作者最後親自在1950年的蓉城降臨,作為一個不可説的已知未來的見證者,他用這本書表達了對成都人最普通的共同生活的熱愛和懷念,這種十分個人性的情感恰恰構成了《茶館》的精彩及其意義,在這種情感面前,哈貝馬斯什麼的真是毫不重要。

大概一個90年代的普通青年對這樣的茶館真是毫不陌生,對我自己來説,高中逃學去的網吧,大學隔壁寢的空座位,有燈之前的夜晚紫操,這些共同生活的場景才是日復一日的模糊歲月中最鮮亮的標點。

話劇《茶館》讀後感 篇12

《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一部不朽的傳奇。

故事講述了茶館老闆王利發一心想讓父親的茶館興旺起來,為此他八方應酬,然而嚴酷的現實卻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終被冷酷無情的社會吞沒;經常出入茶館的民族資本家秦仲義從雄心勃勃搞實業救國到破產;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爺在清朝滅亡以後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還揭示了劉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狀態。老舍把這些人物集中在茶館這個微縮社會中,讓他們各自上演不一樣的人生故事,用小人生來寫大社會,同時以茶館的興衰來透視舊中國的衰敗。

《茶館》一劇具有極強的社會批判精神,反映了生活在黑暗社會中小人物的命運是多麼悲慘,道出了勞苦百姓對生活的憎恨與不滿。能夠説,老舍筆下的三幕戲葬送了三個時代,這三幕戲共佔了五十年的時刻。這五十年中出了多少多少大變動,但是劇中只透過一個茶館和一些下茶館的小人物來反映,並沒正面敍述那些大事。這就是説,用這些小人物怎樣活着和怎樣死的,來説明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這些混雜着汗與淚,歌與笑的故事全部發生在一個茶館裏。茶館裏人來人往,匯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老舍抓住了這個場景的特點,將半個世紀的時刻跨度,六七十個主、次人物高度濃縮在茶館之中,展現了清末戊戌維新失敗後、民國初年北洋軍閥割據時期、國民黨政權覆滅前夕三個時代的生活場景,概括了中國社會各級階層、幾種勢力的尖鋭對立和衝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的歷史命運。

這樣的戲劇構思縱橫開闔,既是大氣魄大手筆,又不乏細微之處的生動描述,是老舍先生的獨創,帶給了大家這樣耳目一新的故事。因此曹禺先生説,《茶館》是“中國戲劇史上空前的範例”。

一鍋老湯、一壺釅茶,一幕震撼人心的人間悲喜劇在百年老店“裕泰大茶館”裏上演,演繹着老舍先生蘸着滄桑寫出的舊時代裏黑暗的一頁,把一幅沾滿了人世坎坷的老北京歷史民俗畫卷生動地展示在讀者面前,留下永恆的記憶。

話劇《茶館》讀後感 篇13

老舍先生創作《茶館》時,是政治清明的好時候,他寫出了了如此有力度的作品,讀來令人回味。

《茶館》敍述了清朝末年,民國初年,以及抗戰結束的三個時期一家大茶館的變遷,以此來表現19世紀末以後半個世紀中國的歷史變遷。老舍除此之外還經歷了新中國這一時期,他的這部文學作品可以説是對時代的總結從他的這種宏大敍事中能感受到老舍先生的將自身生活經歷與所處的環境緊密聯合起來,用自己的理解與感悟詮釋這個年代的複雜悲涼,他的才思湧動,筆力雄厚可以被我們深深地所感知。

老舍先生對這篇文章的敍述動機,是來自於對建立現代民族國家的渴望,和對一個不公正社會的憎惡。劉麻子之死就是一個印證。劉麻子是一個壞人,他卻不是因為他做過的錯事而得到應有的懲罰,而是被人冤枉了,説他是逃兵,頂着這樣一個八竿子打不着的罪名,讀到這兒,心裏有種説不出的感覺,同情他嗎,他是壞人,不值得同情;不同情他嗎,可他確實是被冤枉的可憐人。僅這一幕就能讓我們知道軍閥一貫草菅人命的作風,即使是像劉麻子一樣的壞人,也應該有自己的生命權,他被冤死,只能説明軍閥更壞,這個社會充斥着巨大的不公。而龐太監之死,則又是另外一種基調,充滿了悲涼哀憫的色調。曾經是大權在握的宮廷大太監,改了朝換了代,大權旁落,沒了勢力就面臨着被狠心的侄子們活活餓死的局面。他有權勢時,是做過些見不得人的事,卻被親近的人如此對待,可能在今天的我們心裏感受並沒有那麼強烈,但如果把他放在現在,想象一下,一位老人,他心力憔悴了一生,卻不能擁有活下去的權利,他是多麼的可憐悲哀啊。在這個時代我們想着這是如何如何的絕情,但在當時,似乎並沒有什麼,亂世之中,黑暗的社會裏,好像只有麻木的人心。所以,這樣的社會裏滿是不公正,亦滿是老舍先生對此深深地憎惡,他也渴望真正的現代新民族國家得以建立,從這人吃人的社會中逃離出來,把它擊碎,讓每個人真正得到幸福。

有人説,老舍這篇《茶館》的結構方法是新舊社會對比,這也是他的歷史觀。有人認為,這種新舊社會的對比是是舊時代的中國與新中國的社會對比,有人説,老舍這篇《茶館》的結構方法是新舊社會對比,這也是他的歷史觀。有人認為,這種新舊社會的對比是是舊時代的中國與新中國的社會對比,老舍寫這篇文章是主要是想讓年輕人珍惜新中國的來之不易。但我對這個説法卻不苟同。我認為這裏的新與舊是民國於清朝為新,而於新中國為舊,是一種從不間斷的新舊社會的交替,沒有人説這是真正新社會的完整呈現,沒有人説這是人民最滿意的時代,我們以後繼續發展繁榮的社會於那時的心中來説才是真正的新。再者,這種新舊之比是反向的,社會制度一幕比一幕進步發展,但民生狀況卻一幕比一幕沉淪。常四爺的一句“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深深地戳痛了無數為國奮鬥抗爭在第一線的愛國人士,他們對新社會新國家的理想抱負,在一次次被打擊消滅,知道自己也絕望了,在他們心裏,再“新”的社會也只是一個空架子,充斥的只是更多的虛幻與沉淪。不過也正是如此,才構成了這部劇如此的張力。

《茶館》這部劇早已超越了對新中國的歌頌,而是用人的生存際遇與命運沉浮去寫社會變革,歷史變遷。讀來總是令人深思,想着過去,現在與未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9gmrm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