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背影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1

初次讀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在初中的課本中,那時老師説這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我當然也深信不疑,不過並未有老師説的父子情深到海枯石爛的感覺,記得當時還曾懷疑過自己是否是“冷血動物”。

再次讀到《背影》是在六年後的今天,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一個書的節日,一個讀書人的節日。

大概真的是離家在外求學的緣故,此次拜讀不在是“冷血動物”而是“淚花閃閃”了。也許那時小小的我並不能體會20歲離家和父母分別的心情吧!朱先生在車站同父親分別的那一幕我也已經不是第一次經歷了。於是我不由的產生一絲遺憾,為什麼,這樣的絕唱不是出自我的靈感。

綜觀全文,文章寫得非常樸實,但字裏行間裏流露出一種動人的情感。人都説,千古情最深是母愛。我還要説父愛更深沉。本文以情動人,浮子深厚感情洋溢於紙上,然而像“關心”“愛護”“感激”這一類抽象現成的字眼,文章中卻一個也沒有用,更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文章只是用不加粉飾裝點的平常話語,用平樸直率來打動讀者。

文章多用白描的手法。如中間寫父親的背影時: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硃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作者寫父親為我買橘子是的情景,寫了父親怎樣走出去,怎樣探下身去,怎樣爬上月台,攀上爬下,這些都是真實的描寫,不帶任何修飾不加任何雕琢,至真至樸,將人,將事,原生態地呈現在了我們的面前,個我們身臨其境的感覺。這種白描的手法,達到了再現實景的藝術效果,同時使讀者感情上達到共鳴。

文章的另一個特色就是文白夾雜,就朱自清本人來講有很深的文學功底,就他所處的時代來講,當時問題也大多文白夾雜,再者,就時代賦予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以一種特殊的自尊,例如,不説失業或丟了差使,而説賦閒在家,從感情層面來講似乎是不那麼另人難堪和有失體面,保住了知識分子的面子。而最後應用父親的書信全是文言文,除了真實之外,更能表達家庭的困境和蒼涼之感。

用樸實的語言去描寫,純樸之中見真情,這正是《背影》的餓成功之處。因此好文章並不一定需要華麗的辭藻,要善於觀察,善於體會,用真心寫真情。就一定回寫出好文章來。現在的我正處於另人羨慕的燦爛年華,於是,更不敢懈怠,要用我至真至純的心來留心生活,觀察生活。用我至誠至樸的情感寫生活。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2

我的眼角依然閃着淚光 ,流轉的時光 ,將褪色的過往映在我的心上 。就如一部倒敍的電影 ,曾在幽幽暗暗中反反覆覆尋找一雙温暖的大手 。那雙手扶起我的柔弱 ,待我急不可耐的擁入他的懷抱 ,面前卻又是遙不可及的渺茫 。他的背影説 :“ 在哪裏跌倒 ,就要在哪裏站起來 ,哪怕自己一個人 。”稚嫩的心靈 ,似懂非懂 ;堅定的話語 ,耳熟能詳 。

合上語文課本 ,朱自清父親的背影還在心中盪漾 。細細回味 ,父親對朱自清的愛 ,是那麼深沉 ,那麼濃厚 。文中 ,朱自清多處描寫父親的背影 。那臃腫的 ,蹣跚的 ,艱難的 ,熟悉的背影 ,包含的是如此強烈的愛 。 作者到徐州奔喪 ,看着狼籍的家 , 想起去世的祖母 ,不禁簌簌流淚 。而這時 ,他的父親卻勸道 :“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其實父親何嘗不比兒子悲傷呢 ,他禍不單行 ,喪親 ,失業等慘淡的事情並沒有讓他怨天尤人 ,他一如既往愛護兒子 。其實他可以讓別人送兒子去火車站 ,可是因為放心不下 ,便親自去送 。即便是兒子已二十來歲 ,北京也來往過好幾次 。其實他可以不去冒着生命危險攀爬月台為兒子買橘子 ,但是因為愛 ,他還是去做了 。儘管步伐是多麼的蹣跚,鐵道是多麼的危險 ,月台是多麼的難爬 。那肥胖或許令人發笑的背影 ,在愛的襯托下是多麼辛酸 。那明明是多麼難以完成的動作 ,在愛的掩藏下是多麼的輕鬆 。猶如一把把鋒刃刺穿他人的情感 ,連鼻尖都透露出淡淡的憂傷 。離開時 ,父親又是走的那麼輕鬆 ,一句“我走了 ,到那邊來信 。”其實父親的心中對兒子是何嘗的眷戀 ,何嘗的不捨呢 ,只是為了不讓兒子感傷 。“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這令兒子悲酸而惆悵的背影 ,影愈遠但心愈近 ,兒子體會到了父親無微不至的愛 。

我的身邊 ,也有那麼一個背影 。隨着歲月天平的傾斜 ,時光沙漏的墜落 ,背影不像從前一樣健壯 ,十幾年的風雨下 ,多了幾分滄桑 。他牽我的手帶我看過日出日落 ,告訴我要像夸父逐日一樣朝着光明勇往直前 ;他牽我的手帶我聽過音樂會 ,告訴我舞台上的光彩奪目是需要千辛萬苦的努力;他牽我的手帶我聞過春日氣息 ,告訴我春天萬物復甦生機勃勃 ,要做個真正活的人 ;他牽我的手帶我嘗過花蜜的甜 ,草露的甘 ,告訴我大自然是多麼的美好 。那是屬於我的背影 ,在我生病時在房外焦急來回踱步的背影 ;那是屬於我的背影 ,在我貪圖利益津津樂道時扇我耳光無奈氣憤的背影;那是屬於我的背影 ,在我深夜挑燈關心之後悄然離去的背影;那是屬於我的背影,拿着我高分試卷興奮顫抖的背影……

我要擁抱他的背影 ,在我落寞無助的時 ,是他給了我堅持的信念 ;我要擁抱他的背影 ,在我懵懂無知時 ,是他給了我深省的哲理;我要擁抱我的背影 ,在我百感交集時 ,是他給了我釋懷的輕鬆 ;我要擁抱他的背影 ,在我傷心欲絕時 ,是他給了我依靠的肩膀 。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3

讀《背影》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文中那“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前行”的背影卻還時常浮此刻我腦海裏。它似一根琴絃,一經撥動,便觸動我的心靈。

在中國幾千年浩瀚文學中,歌頌父親的文章不計其數,而朱自清的《背影》卻留給我最深的印象。作者只是以普通人的眼睛去發現一個普通的動作,沒有高調的鋪張,也沒有華麗的修飾,卻讓人能從內心深處感受到這其中的濃濃的親情。我想起我的父母,如此細膩的温暖,滋生在我的心底。

我很敬佩作家們或擅於寫文字的人,能夠把對父母的感情從筆尖流瀉於紙上,自然而親切,總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心靈隨之躍動,情感隨之流露。就像《背影》這篇文章一樣,能帶給我們感動。作者寫到父親去給他的兒子買橘子,要穿過鐵道,跳下去又爬上那邊的月台。父親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現出很努力的樣貌,作者看着父親的背影,留下了眼淚。有的時候,僅是一個背影,就已能夠表現一位父親全部的愛。

孩童時的我,卻不是這麼想,不善言辭的爸爸,讓我總是覺得他不關心我。我總以為媽媽愛我多於爸爸愛我。早上出門前,媽媽會提醒我“路上細心”,爸爸只是無言;碰到有考試的日子,媽媽會早早起來,給我做好營養早餐,爸爸卻還是在睡覺;放學回來,媽媽關切的問我考得怎樣樣,爸爸還是平靜的吃着飯……這些都讓我覺得我的猜想是沒錯的。

爸爸愛抽煙,一向就是這樣,他那早已被煙燻的焦黃的手指如今還夾着一隻捲煙。無論在家還是在外面,他身上總有一股煙味,令我萬分厭惡的.煙味。在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得了闌尾炎,動了手術。那個時候,我還很小,我很害怕,從來都沒有動過手術,我不明白動手術有多疼。於是我抱着媽媽哭,嚷着可不能夠不動手術……媽媽也跟着我難受。可是我找不到爸爸,心想這個時候也不在我身邊,他真的是不關心我。我幼稚的想法是讓爸爸媽媽都心疼我,那樣我就能夠不動手術了。很快,爸爸來了,他已經打理好一切,我住進了我的病牀,手術安排在九點半。我心裏異常惶恐與不安。這時,僅有媽媽陪着我。爸爸正在病房外面的陽台上抽煙,煙霧繚繞中,我只能看到他的背影。

九點半立刻到了,護士進來跟我説,準備好了嗎。我聽了害怕得眼淚直打轉轉。這時,爸爸看着我,輕輕握住我的手臂,説,不要怕,很快就好了。眼神中分明的關切和安慰。我使勁地點點頭,可眼淚卻抑制不住的溢出來,耳邊的頭髮也已被淚水濕透。爸爸的眼睛裏閃過一絲心疼和着急。我心裏一動,爸爸是關心我的。

長大後我漸漸懂了,每次爸爸有心事的時候他就會抽煙,那些煙霧正是他深深的愁緒他的煩惱。再次回想那個煙霧中的背影,那就是我的爸爸,深愛我卻只是不懂如何表達的爸爸。

是的,父親表達愛的方式,不會像母親那麼直白細膩,往往是更加隱晦,如涓涓細流温暖女兒的心田。他們不需要開口表達,更多時候只是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甚至有時候,只是一個背影,卻讓你感覺到無比的信賴和安全感。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4

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文章是朱自清的《背影》。《背影》這篇散文一直被收錄在學生教材之中,相信大家也都讀過。選材時,我也考慮過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沒有新鮮感,但少年看山是山,此時與彼時的感悟與理解自然大不同。人,唯有豐富了閲歷,才能回過頭來珍惜。在此借這篇散文向各位偉大的父親致敬!

朱自清利用平凡的事件,呈現了父親的關懷和愛護,暖意與感動在字間流淌。但文字中也穿插着年少無知時的後悔。過江進站買票,父親忙着與腳伕講價時,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總覺他説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終於講定了價錢;就送我上車。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裏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我心裏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託他們只是白託!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唉,我説道:“爸爸,你走吧。”

這種情形,回想一下,似乎也經常出現在我與父親之間。有時,天氣冷了,父親會一再跟我強調,帶件衣服,防止感冒。我被叮囑得不厭了,經常會不耐煩、語氣沖沖地説道“知道了呢,我那麼大人了,還能不知道冷熱麼?”每每如此,父親就會訕訕地小聲解釋一句“我怕你冷”,見他這樣,我的心中總是無限後悔,但又不好意思去説些什麼。總是將父親對我的關心當做理所當然,有時候知道自己對他造成了傷害,但又不願去深想。直到後來有一次,母親跟我説:“你爸跟我説,你長大了,不願意跟他親近了。”這時我才幡然悔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習慣了對外人温言以對,笑臉相迎,卻在不知不覺間對自己最親近的人實施了冷暴力。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大約是大學以後吧,這個時候的父親不像小時候那樣替我做主,而是凡是皆聽我的。這種情形可能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當你的冷言冷語讓父親沉默以對的時候,不知是否能想起,小時候,父親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教你騎自行車?夏夜的星空下,父親帶着你躺在庭院的涼蓆上,要指天空中的牛郎織女星,講述着唯美的神話故事?父親的陪伴,一幕又一幕的在腦海中閃現,細細想來,小時候,對父親的觀感與現在是完全不同的。那時候,在小小的我心中,父親是高大偉岸的。牽着手與他走在一起,我得仰望他,感覺老爸好高啊,即使他不到一米七。感覺老爸好厲害啊,幼兒園的男孩子欺負我,老爸親自上陣嚇退了他!

但是現在的父親,正如朱自清的父親一樣,會腳步蹣跚,略顯笨拙。也會因為害怕變老,整天往臉上擦抗皺霜。五十多歲,正是白髮漸生的年紀,每次父親讓我幫他拔白髮時,我都會笑着調侃他:“老了就老了,拔了也沒用!”即使嘴上插刀,但我的心中酸澀的無以復加。我的父親,在歲月的流逝中,我發現了他這樣那樣的缺點,比起我年幼時心中的無所不能的英雄,現在的他平凡得可愛。此時,我能幫他拔盡白髮。若待到他滿頭銀髮,現在想象一下,他可能會向我撒嬌,就為了我能帶他去染髮,彼時,他想做什麼,我都會依他。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5

父親啊,現在洋氣一點叫爹地,矯情一點叫爸比,而我,是個連最普通的“爸”都説不出口的懦夫,而且是個徹底的懦夫。

至少,在我的記憶裏,從來沒有過。

我和我的父親,僅有的交集除了血緣,就只是那一句“我媽呢?”,説來實在嘲諷,實在好笑。那個男人,在我眼裏就是不正經的,浪蕩的,毫無責任感並且脾氣還不好的,雖然這些在那些大人眼裏是幽默、浪漫主義、灑脱和真性情,但是在我看來實在是好笑至極!

我從不樂意主動跟他講話,從來都是用白眼球看他,但他似乎什麼都察覺不到,總是嬉皮笑臉的湊到我面前,扯些有的沒的。每到這時候,我的討厭之意毫不掩飾,默默離他遠點:“呵呵”。這種情景多得我難以數計。直到有一次,我徹底惹怒了他。忘了是什麼原因,只記得當時他憤然摔碎了一個玻璃杯,我卻神情淡然。摔東西是我最討厭他的行為之一。那個時候,厭惡之情氾濫如海,以至於他啞着嗓子問我的那句“劉曉帆,我對你來説算什麼?”我都只是微笑着起身,淡淡道:“可有可無”。他甩門而去,我留在原地。看着地上狼藉,一腳踹翻垃圾箱,便也揚長而去。有時候我真痛恨自己,看吧,劉曉帆,摔東西這些壞毛病都是因為你身體裏流着他的血,都是因為遺傳於他的基因。

可是,我發現他變了。他原本白皙水嫩的不像男人令我討厭的皮膚,如今變成了黑黑的健康的很男人的古銅色;他原來千奇百怪染了色的頭髮現在已經修的短短的很普通了;他原本每天去釣釣魚唱唱歌的生活小情調現在也已經淹沒在每日的奔波勞累中。他開始很晚回家,甚至我很久都不能見他一面。我不知道我們之間還剩下什麼,那點可憐的,幾乎沒有的,所謂的親情?呵,我不敢説。

媽媽也不止一次想緩解我和他的關係,但那都是徒勞的。所有的所有,最後都只是留給我一句:“多年以後,你會後悔的。”我覺得有什麼東西在我臉上蜿蜒,一頭扎進枕頭裏,很輕很輕的説:“不會……”。

然而今天,朱自清的《背影》,老師的日記,讓淚流滿面拼命掩飾卻被大神一下子發現的我,對愛有了一種新的認識。準確點説,應該是對父愛有了一種新的認識。他的愛,在不厭其煩的嬉皮笑臉中,在一次次憤怒的摔東西中。想想也真是,明明是我故意激怒他,還厭惡他摔東西。難道他的滿腔怒火,不去摔東西,要來打我嗎?從小到大,他從來沒動過我一根手指頭。他會累,他會疼,但他從來沒有在深夜買醉,或許是壓抑着,或許是他們説的,責任與擔當。

我們之間,剩下的還有什麼?我不清楚。但是,就讓我用剩下的年華,去彌補這麼多年來我的任性與不懂事,剩下的話,不必多説,我只是想叫你一聲,爸爸。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6

從小到大,生活在父母身邊,他們沒少給我買過洋娃娃、文具盒、甚至是手機、抑或是電腦,而朱自清竟然以父親為他買橘子時的背影寫出了他對父親的愛,

“……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但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貌,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細細的外貌、動作描述表達出他對父親的一種愛,他將這種愛“宣泄”的淋漓盡致。讀着這篇《背影》,讓我眼角有些濕潤,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親。

母親常常向我炫耀她與父親的結婚照,看着她一臉幸福的樣貌,我也開心的笑。照片裏那個穿着西裝,打着領帶,英俊、瀟灑的男人竟是我的父親,記憶中從未見過父親穿西裝,打領帶的樣貌,人到中年的父親開始發福,身體變得臃腫,再挺着一個圓滾滾啤酒肚,名副其實的中年男子。

父親在我心裏的地位很低,甚至不及母親的一半好,從小到大,父親從未打過我,甚至連大聲呵斥都沒有過。從前,我會很自豪的對大人們説:“我喜歡媽媽,即使她再打我、再罵我也好。”即使是父親就站在我身邊,每當這時幼稚的我總會抬頭,看着父親正尷尬的笑,腦海中他一向都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我打心眼裏瞧不起他,我常常看到母親大聲的呵斥父親,而他竟然一聲不吭的坐在那兒不是默默地抽着煙,就是照着媽媽的話收拾着房間。這時的我心裏總是在説:“這男人做的還真是窩囊。”所以我從不替父親説好話,即使當他對的時候,我也總是站在母親那邊打氣,但事他依然默默承受。

直到那天,我的想法開始轉變,那天晚上父親喝了很多酒。回到家,母親生氣便開始了脣槍舌戰。“你……”“你給我閉嘴,安靜點,女兒在看書。”這是我第一次聽見父親的反擊,很是驚訝,於是出去觀戰。“你不要以為我是膽小、懦弱,不敢跟你吵,我是忍,忍,你懂嗎,但是忍是有極限的。”父親之後説,“你總是這樣,弄得女兒看不起我,這還像是一個男人嘛,簡直就是窩囊。是,我沉默,我忍受,是因為我愛你們,我愛這個家,我期望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説到這,父親竟然哭了,目光轉向母親,此時此刻母親也是滿臉的淚水,而偷跑回房間的我更加是淚流滿面,原先父親並不是膽小、怕事,而是對我們的愛,是一種寬容,與安慰。

這天,家中依然常伴着母親大聲呵斥的聲音,而緊隨其後的竟是我的聲音:“噓,小點聲,免得爸爸又要去喝酒了發威了。”母親笑,父親依然默默地看報紙、抽着煙。

我的父親至今令我覺得驕傲,自豪。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7

29歲再讀朱自清的《背影》,我的眼角濕潤了,再聽筷子兄弟的《父親》,悲傷的情緒難以自拔,對父親這個名詞我彷彿多了一層理解。父親寥寥數語,卻牽動了我心中那根弦。尤其是那三個感歎號,就像是一根鋒利的釘子一樣釘入了我的心頭。

“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這是父親第一次出現的話,面對喪母之痛、事業之痛,父親簡短的話掩蓋了自己內心的悲傷,尤其最後那個感歎號,更是讓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個父親的力量,作為家裏頂樑柱的責任擔當。

當時朱自清的父親時任徐州榷運局長,因為納了幾房小妾,被徐州的姨太太知道了,來大鬧一場,導致父親丟失了官職,祖母也不堪承受如此變故而逝世。此時的父親早已悲痛難以自已,但是面對“我”,他依然輕描淡寫地説:“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這句話是對朱自清説的,彷彿也是對他自己説的。一個感歎號,四兩撥千斤,痛不欲生卻還要寬慰兒子,這是一個多麼堅強的男人!這是一個如山一般的父親,男兒有淚不輕彈,縱使再多的苦難,也要為孩子們撐起一片天。這是一個充滿責任感的感歎號,縈繞在我心頭,久久難以散去。

“不要緊,他們去不好!”這是父親對“我”説的第二句話,依然以感歎號收尾。當時的朱自清已經是二十歲的青年了,但是在父親的眼中,他依然是個需要人照顧得小孩子。我們經常説:“在父母眼中,我們可以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的確如此。父親囑咐茶房送“我”,但是依然不放心,非要親自去送,而年輕的“我”總覺得父親的“迂”,“我”覺得父親嘮叨,殊不知那是父親對兒子一生的牽掛。這是一個充滿父愛的感歎號,彷彿是命令式的語氣,卻又有一份温情在裏面。

在《背影》中最令人感動的莫過於“望父買橘”的畫面了,面對高1.8米的月台,只有1.6米高的父親,拖着他肥胖的身體爬過月台為“我”買橘子,除了父愛,我想沒有什麼能解釋的。在父子惜別時,父親説:“我走了,到那邊來信!”又一次出現了感歎號,我感受到了父親內心的不捨。但是父親不像母親那樣的絮絮叨叨,男人的愛大多是婉約而深沉的,這個感歎號是沉甸甸的,它彷彿在説:你到了北京後趕緊告訴我平安的消息;你到了北京後我們要常聯繫;你到了北京後要照顧好自己……萬千的關懷,都藴含在這個感歎號裏。一句囑託,一個感歎號,父子情深躍然紙上。

葉聖陶曾將《背影》選入教科書,並説道:“篇中的人物語言,看來很平常,可是都帶着感情。”確實如此,哪怕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感歎號,都值得我細細品味,語言的力量是可以穿越時空的。父親何嘗不像這個感歎號一樣,筆直地挺立在大地之上,蔭庇着家人的幸福。父愛無言,一字一句沉甸甸。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8

初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已是十六年前的事了,那時的我正上高一。一個人寄宿在東雙溝學校,背井離鄉的感覺自然讓我深深體會到什麼是寂寞。有時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中間都是父親給我來學校送米和錢,到了突然降温的天氣,父親還得給我送棉被和衣服。父親不善多語,每次見面時只會重複那一句老話:認真讀書,多穿衣服,別捨不得用錢!每次看着父親把東西給了我後,推着自行車轉身離去的一瞬間,我便不由地聯想起朱自清筆下父親的背影:身材瘦瘦小小,雙肩不算寬大,脊背也略有彎曲。那是為操持一個家的擔子壓彎他的脊背,那是為了我們這一代兒女而勤儉瘦小,這就是我父親的背影……

如今的我已成家立業,已有了一個兒子,也成為人父。當年父親的舉止無疑不在影響着我:我願意為自己的兒子做我所能的事情,我願意承擔這個家的重擔,我也曾設想過,兒子如果有一天在外寄讀,我也會像當年父親那樣去給他送東西,也會重複父親那句老話……

如今的生活已大不比從前,現在可以説不愁吃喝,也不擔心生活到底會有多窘迫。閒瑕之餘,我便喜歡獨自坐在書桌前,聽着窗外似有若無的雨聲,手捧一本《朱自清散文集》,再次細細品味。中學時的我並不能體味其中深意。如今作為人父,書中父親提着橘子蹣跚爬越欄杆的背影,已定格在我的腦海裏,像一根敏感的琴絃,一經撥動,便會引發我無限的感慨。

在中國幾千年的浩瀚文海中,歌頌父母的文章不計其數,而《背影》卻是最讓我感動的一篇。也許就在於作者用普通人的眼睛去發現普通的父親一個最普通不過的動作。而這恰恰觸碰到了我心裏某個最敏感的部分,讓我想起我的父母,細膩的情感綿綿不絕,彙集成一條温柔的小溪,在我心中緩緩流過。

我敬佩和羨慕那些作家或擅於寫作的人,可以把對父母的情感通過筆尖,自然而然地流瀉於紙上,讀來總能帶動讀者的心靈隨之躍動,讓心靈深處的情感也隨之點燃,繼而蔓延,情到深處,禁不住淚眼模糊,就像《背影》帶給我們的感動。

於是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父母。想着雖然生活艱辛,但他們卻樂觀幸福的笑容;想起我放假回家,母親見我時孩童般的喜悦;想到他們冬日裏依然在凜冽的寒風中,守着收入微薄的小攤,任冷風吹痛了臉頰的身影;想起他們日漸加深的皺紋、愈加清晰的白髮……真的,想到此處,我便忍不住淚眼濛濛。

平凡的父母給了我不平凡的閲歷,給了我不平凡的人生感悟。我有一個很簡單的願望:早日讓父母卸下沉重的擔子,安享晚年的幸福。我只有盡我的努力讓他們過得更好,因為我知道,父母,都是無私而偉大的。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9

父親沒有上過學,沒有進過學堂,他把他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我們姊妹身上。那一年,正是我該上學的年紀,可是沒有户口。我的哥哥就因為沒有户口只上了幾年學,在家待了兩年,就外出打工了,姐姐因為沒有户口經常被人看不起,而且沒有考試資格,只好早早地外出打工。為了不讓歷史重演,我的父親將船定居下來,通過多方努力,終於有了户口,我才有了讀書的機會。

在那段日子裏,父親似乎瘦了很多,連腮幫骨都凸出來了。父親為了我們不知付出了多少,這使他與同齡的人比起來老了許多。他的工作很忙,一年365天有大部分時間不在家。每當我在牀上,在我的耳邊總能聽到那種特有的機器聲,我立刻會想到是我的父親回來了。

我裝着睡覺,以免他又説我不好好睡覺,他不會打擾我,只是從門縫處偷偷看我一眼,然後就離開。每當我學習不好,他就會顯現出心情不好的樣子。他總是笑着對我説:“沒關係,人生難免有挫折和失敗,只要下次努力,爸爸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每次當我做錯事或者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都會去找他,他都會用生活的語言幫助我解答問題。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不再這樣做了,我開始討厭那種解題方法。記得初一,我住進了學校,開始住在學校或多或少有一些缺失。一個星期二的早晨,我正在教室裏讀書,我們的邱老師正為我們班講着語文課,走廊裏傳來了腳步聲,起先以為是老師,當我看到他的身影,才看清那是我的父親。我的心忐忑不安,心跳得很厲害,臉頓時紅了起來,有點呼吸困難。

旁邊的人開始了諷刺性的笑,因為他的衣服很土,還有一些髒,就連魚鱗都在衣服上,顯得有一些不文明。我被叫了出去,我立刻將他領到了我的宿舍,將帶來的洗髮液放好,生怕他又説個沒完沒了,他問了我一些問題,我都沒有從正面回答,只是一直竭力催促他快點回家。我的語氣當時大概有些生硬,彷彿像根刺,他有一點明白了,就沒再説什麼,然後轉身離去,他的背影就這樣離我遠去。讀了朱自清的《背影》後,我突然想到我那時的父親和朱自清的父親該是一樣的吧?這讓我慚愧不已。

如果時光能夠逆轉,我願好好的聽父親的教誨,聆聽那最真摯的語言。可惜時間如水,不能復始。父親的愛讓我無以回報,我將會用我最優秀的成績來回報他。生命正該如此,只要你珍惜別人,願意幫助別人,呵護別人,為別人着想,為集體多想,為國家多想,並以你的行動來證明,你就是一個能在感恩中成長的人。

我也是,讓我們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感謝老師用知識澆灌我們,感謝社會給了我們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要感謝在成長中幫助我的人。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10

朱自清是現代中國著名的詩人和散文大師。大多數人對朱自清的詩並不是很瞭解,但説起散文,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那篇《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這篇散文短小得只有千餘字,為什麼會給人留下這麼難忘的印象,它的藝術魅力究竟何在?俄國作家高爾基回憶自己在少年時,讀完福樓拜的小説《一顆單純的心》後,曾被這個樸素的故事感動得如痴如醉,《背影》比起福樓拜那篇小説來,篇幅更短小得多,情節也更加簡短,卻同樣也激起了讀者的感情。

《背影》所以能感動讀者之處,在於對父親的這種回憶,最重要的是他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和許多讀者一樣,印象最深的是兩個片段:一是胖胖的父親蹣跚地穿過鐵道,跳下去又爬上來,就是為了給兒子買橘子;二是父親的來信:“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著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寫得平靜自然,我們吟於心間,會與作者發出一樣的感想。我們不能忘記這兩個動人的情景,我們不能忘記那父慈子愛的誠摯之情。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11

在我看來,秋雨先生的散文一貫帶有着他對人性、對社會、對歷史的深沉思考。這篇《一個王朝的背影》,是他踏入承德避暑山莊遊覽時的一些聯想。他從清朝初入中原漢族讀書人的反抗開始談起,着重談了一下他對康熙皇帝卓越的一生的看法。

我想這篇文章核心想強調的一個關鍵詞是“文化認同”。清兵剛剛入主中原時,中原的漢人抱着極大的牴觸情緒,把入關的滿族人看作“外國的侵略軍”,而對滅亡了的明朝抱以同情,對朱姓子弟建立的腐朽不堪的“南明”小朝廷充滿了幻想,希望他們能夠勵精圖治,把清兵趕出關外,恢復漢人的政權。總結起來就是孫中山先生200多年以後提出了的反帝提綱“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顯然,這種情況的發生都是由於滿漢兩個民族缺乏文化認同。滿族歷史上一直生活在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過着遊牧民族的生活,崇尚武功而文明程度不高,與在中原大地上沿襲農耕文明,崇尚四書五經的漢族人相比,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方方面面存在着不小的差異。漢族人擔心清朝統治者會沿用自己民族的價值觀進行統治,給漢民族的文化帶來滅絕性的打擊。於是,對清廷恐懼和憤怒在中原大地上蔓延,各種打着反清復明旗號的起義此起彼伏。清朝的統治陷入了危機。

而改變這種情況的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的學識的淵博和人格的健全足以讓我們現代人敬佩地五體投地。他竟然比歷屆明朝皇帝更加精通漢族的文化,“大凡經、史、子、集、詩、書、音律,他都下過一番功夫,其中對朱熹哲學鑽研最深。”“親自與理學家進行水平不低的學術討論。”他在位的時候,主持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和《康熙字典》,對中華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至今都在發揮着作用。

他對西學的重視也讓人對他刮目相看。西方的數學、物理、化學、醫學、天文等學科,他都興致勃勃地在傳教士的幫助下刻苦鑽研。他還下令翻譯西方的許多自然科學着作,對動了他們在中國的傳播。

……

在康熙年間,漢族知識分子的內心逐漸軟化。看到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他們對清廷的態度由堅決抵抗逐漸轉變為接受、合作。滿漢的文化認同逐漸在加強,民族趨向融合。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清朝滅亡。

即使在今天,當我們用客觀的眼光打量康熙帝時,大多數都是正面的評價。我想,究其原因是,康熙皇帝極大地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主要是文化上的認同。作為國君,他認真吸收漢族文化,至少作出了一種很高的姿態,表明他尊重漢族文化。同時,他也贏得了漢族人的尊重和認可。這種互相之間的尊重、包容為緊接而來的盛世奠定了一個重要的基礎。

在處理今天的民族的問題時,我們也應當多借鑑康熙帝的做法,避免“增進民族團結”成為一句空話,把它變成實實際際的行動。改善民族關係,互相尊重和學習是必不可少的。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12

《背影》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1925年所作,回憶發生在八年前,記錄了父親送兒子北上讀書在車站告別的感人一幕。在那特定的場合下,在那悲涼的氣氛中,通過父親吃力地爬到對面月台為兒子買橘子的細微動作刻畫,展現作為父親對兒子的舐犢情深,使兒子極受感動,這印象銘刻心中,永生難忘。八年之後,作者已在清華任教,但想起那背影,父親的形象便出現“在晶瑩的淚光中”,足見作者當時感受之深了。該文寫作技巧是如何的出神入化,是如何的膾炙人口,早已有公論,在此不再贅述。讓我讀後心中久久難以平靜的是那種血濃於水的父子親情。

很多事情,也許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有更深的體驗及感觸。作者與父親這種感人至深的父子親情,於我猶如感同身受!

記得我自讀初中一年級起,便離家到鎮內中學就讀,學校離家大約五里路,由於當時鄉下與城鎮之間未開通公交,每次去學校總是由父親騎自行車送我去。將要出門時,我總不敢直面母親,“媽,我上學了……”話沒講完,瞥見母親眼裏已經滿含了淚水,我就哽咽得再也説不出話來。好不容易到了學校,跟父親説再見時,雖然他努力表現得很輕鬆的樣子,鼓勵我用心學習,但我還是極力避開他那慈愛的目光,生怕不爭氣的眼淚忍不住再次流淌下來。

這種依依不捨的情感,源於少年的我對父母之愛的難以割捨!而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愛是如此的偉大而又無私,則是我已為人父之時。此時,才真切的感受到什麼是“潤了兒身,瘦了孃親,長了兒身,老了雙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可惜父親已經老了,留下的只有永遠難以磨滅的既熟識又陌生的背影!

小時家貧,母親體弱多病,父親作為一家之主,像一頭老牛拉破車一樣,吃力地拉扯着我們一家六口人艱難度日。多少個漫長的黑夜,在忽明忽暗的煤油燈下,父親獨坐牀沿,手中握着那管一尺多長早已摸得溜光的水煙筒,若有所思,吧嗒吧嗒地抽着水煙,我有時被煙燻醒,也不敢吱聲,生怕驚擾了沉思的父親,而父親沉重的背影,卻像鉛塊一樣壓在我幼小的心裏讓人喘不過氣來。

經過時光沙漏日久經年的無情打磨,父親親切的音容笑貌漸漸在記憶中淡去,而那沉重的背影,卻變得越來越清晰,從父親身上發出淡淡的汗香和着那水煙的獨有味道,常常在我腦中縈繞不去。

思緒在朱自清先生雋永的文字裏徜徉,靜靜地品味一位年邁的父親博大的愛,我相信,那一刻,朱自清先生是無比幸福的,無論他走到哪裏,父親都是他奮鬥的支撐,父親永遠是他心中無比巍然的山,而我也一樣!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13

《背影》展示了世界上最深刻的愛——父子之間真誠的愛。描述細膩、真實而深刻。

在作者20歲的一個冬天,在他祖母去世後,他的父親參加完了葬禮,和父親一起去了南京。他父親坐火車把作者帶到了北方。在那個特殊的場合,作為一個父親,他的兒子被他的關心、體貼和愛深深打動了。在這篇文章中,父親從不擔心茶館,他想親自去送作者,從找座位開始,反覆叮囑;親自買橘子反映了我父親的愛。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是極其普通和瑣碎的,但是它們所表達的感情卻是極其珍貴的。讀完這些,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汽車發動前,我父親堅持要給我買橘子。可以看出,父親對我的愛是所謂的一絲不苟。甚至食物也被考慮在內。

最讓我感動的是我父親買橘子的整個過程。父親是如何爬過柵欄的,他是如何買橘子的,他是如何穿過鐵路的,這些細節都非常感人。這是作者第二次寫他父親的背。看着父親買橘子時的背影,“我”流下了眼淚。這是一滴感人的眼淚。我父親龐大的身軀克服了許多購買橘子的困難。當我擦去忍不住流出的淚水時,父親已經抱着猩紅色的橘子走了回來。給我放下橘子很放鬆。我父親感到放鬆的原因是因為他願意為他的兒子做些事情,並且作為父親盡最大努力照顧他的兒子。作者生動地描繪了他父親的背部。當他父親離開時,他寫下了這句話--他走了幾步,回頭看着我説:"進去吧,裏面沒有人。"可見父親心裏是如何看待兒子的,那是一種不情願放手的情感,是父親愛的表現,直到我父親的背影完全融入了人們的進進出出......

我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想着爸爸媽媽的背,但不太清楚,我很慚愧,我似乎忽略了生活中的許多細節,認為一切都是自然的,應該由父母來照顧。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抱怨我的父親。很長一段時間,我大部分時間都和媽媽呆在一起,因為爸爸經常出差和加班。當他回來時,我經常睡着。我責怪我父親不能像其他孩子的父親一樣帶我到處走。我也很羨慕孩子們的父母會在幼兒園放學後來接我。直到我長大後,我才真正明白父親為了家庭犧牲了很多時間和家人在一起。

我父親對我的愛不在他的語言上,而是淡淡的,常常無意中流露出來。例如,我有時寫作業很晚。只要我父親在家,他就會陪着我,會給我倒一杯麥芽汁,讓我在困的時候提神。我心裏真的很感激。有時候我真的不會做某道題,我會問我的父親,他會花時間給我解釋和建議。即使我出差,他也會在電話中分析這個問題,並且非常耐心。

想想生活中的小事。美麗無處不在,朱自清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我也希望我能像他一樣,善於發現美好的事物,把淡淡的愛流入筆尖,把深深的永恆的愛藏在心裏,永遠珍藏。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14

從小到大,生活在父母身邊,他們沒少給我買過洋娃娃、文具盒、甚至是手機、抑或是電腦,而朱自清竟然以父親為他買橘子時的背影寫出了他對父親的愛,

“……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細細的外貌、動作描寫表達出他對父親的一種愛,他將這種愛“宣泄”的淋漓盡致。讀着這篇《背影》,讓我眼角有些濕潤,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親。

母親常常向我炫耀她與父親的結婚照,看着她一臉幸福的樣子,我也開心的笑。照片裏那個穿着西裝,打着領帶,英俊、瀟灑的男人竟是我的父親,記憶中從未見過父親穿西裝,打領帶的樣子,人到中年的父親開始發福,身體變得臃腫,再挺着一個圓滾滾啤酒肚,名副其實的中年男子。

父親在我心裏的地位很低,甚至不及母親的一半好,從小到大,父親從未打過我,甚至連大聲呵斥都沒有過。從前,我會很自豪的對大人們説:“我喜歡媽媽,即使她再打我、再罵我也好。”即使是父親就站在我身邊,每當這時幼稚的我總會抬頭,看着父親正尷尬的笑,腦海中他一直都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我打心眼裏瞧不起他,我常常看到母親大聲的呵斥父親,而他竟然一聲不吭的坐在那兒不是默默地抽着煙,就是照着媽媽的話收拾着房間。這時的我心裏總是在説:“這男人做的還真是窩囊。”所以我從不替父親説好話,即使當他對的時候,我也總是站在母親那邊打氣,但事他依然默默承受。

直到那天,我的想法開始轉變,那天晚上父親喝了很多酒。回到家,母親生氣便開始了脣槍舌戰。“你……”“你給我閉嘴,安靜點,女兒在看書。”這是我第一次聽見父親的反擊,很是驚訝,於是出去觀戰。“你不要以為我是膽小、懦弱,不敢跟你吵,我是忍,忍,你懂嗎,但是忍是有極限的。”父親接着説,“你總是這樣,弄得女兒看不起我,這還像是一個男人嘛,簡直就是窩囊。是,我沉默,我忍受,是因為我愛你們,我愛這個家,我希望給女兒一個完整的家……”説到這,父親竟然哭了,目光轉向母親,此時此刻母親也是滿臉的淚水,而偷跑回房間的我更加是淚流滿面,原來父親並不是膽小、怕事,而是對我們的愛,是一種寬容,與安慰。

今天,家中依然常伴着母親大聲呵斥的聲音,而緊隨其後的竟是我的聲音:“噓,小點聲,免得爸爸又要去喝酒了發威了。”母親笑,父親依然默默地看報紙、抽着煙。

我的父親至今令我覺得驕傲,自豪。

三年級背影讀後感15

烈日炎炎的酷暑,暑假也如期而至了,離開了學校緊張的生活,回到平靜的家中,我深深地吸了口氣。望着家裏一貧如洗,悄然無聲,思念之情湧上心頭。父母半年前,為家庭的生計就遠赴廣州打工,可父母對我感人肺腑的教導,對我至深至真的愛卻久。

在那兒,我帶去了暑假作業,嚴厲的父親雖然每天拖着疲憊的身體上班,可是出門時總是不忘叮囑我認真完成作業。但生性貪玩的我,每次都把父親的話當作耳邊風。最終,迎來的父親暴風雨般的斥責。每次看到父親火冒三丈的樣子,心理總有種愧疚感。這種感覺一直延續到現在。

聽到這句話,我的心瑟瑟發抖了,媽媽的這種語氣和腔調是如此的陌生,讓我有些害怕,一種難以啟齒的悲傷湧上心頭,我到底怎麼了,一個聲音在我的心底呼喚。只看見滿臉愁容的父親無奈地發話了:“如果你現在回去的話,一切家中用的東西都得去買,不如過年陪我一起回去,可以嗎?”央求的聲音如此無力,無法抗拒母親的滿腔怒火。

我望着父親,他沒有吭聲,總是默默地沉思着。無聲的寂靜,望着父親憔悴的面容,我突然想到,媽媽若回家了,家裏所有的開支都落在了父親身上,這怎麼可以,我湊上前去,哀求着爸爸讓他勸勸媽媽,可是一向倔強的父親堅定地説:“什麼也別説了,你媽在這也有五、六年了,是該回家休息了,也好照顧你們,你們正是關鍵時期,耽誤不得,爸只希望你們好好珍惜時間,給咱爭口氣。”説完,就端起碗筷吃起來,雙眉緊皺着。

一直滿心歉疚的我,緊跟着父親,直到他上牀睡覺的時候,我才發現他的腿上已經貼滿了止痛膏藥,此時的我,一種鑽心的疼痛傳遍全身。眼淚在眼眶中打轉,父親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卻笑着説:“這算什麼,沒事,咱是男人。”看到父親那一臉的鎮定自若,毫無怨言,我心虛,我又為這個家做了什麼,連最簡單的學習還偷懶,馬虎,逃避。我又算什麼男子漢。

開學的前一個星期,父親陪我們到了火車站,進站時,父親給我們留下的依然是一抹淡淡的微笑。直到今天看到《背影》這一刻,那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湧上心頭。在廣州,我們的第二個家被我們的不懂事給抹殺了,父親卻依然面容暗淡,堅定地擺手和我們説再見,可誰知道,他轉身的那一刻是否眼睛含着不屈的淚水。離別了,意味着他往後沒有母親的分擔憂愁和精神安慰,陪伴他的或許更多的是相思、寂寞之苦。悔恨自己當初的天真和不負責任。

我的父親給我留下不管是蹣跚的背影還是堅定的微笑,我都將銘記於心,永生難忘,用實際行動履行自己的承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7glyee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