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寒風吹徹讀後感

寒風吹徹讀後感

寒風吹徹讀後感1

我第一次讀《寒風吹徹》是在高一,老實説我是不喜歡這樣的文章的。當時的我認為作者無病呻吟,又故作深沉。我那狂妄的青春,活蹦亂跳的熱情,是怎樣也領悟不了劉亮程在一個貧困落後的村子度過大半生的感觸的。就是雪,我也沒見過,廣東的冬天,一般都有5℃以上。所以,無法想象,寒風吹徹可以奪走一個人的生命,身體上的冷與心中的冷的千絲萬縷的聯繫。

寒風吹徹讀後感

後來,再讀的時候,感慨作者生活艱辛的同時,就覺得作者的話語中有太多的無可奈何了,有太多的悲觀了,有太多的”聽天由命“了。他説”他們被留住了。冬天總是一年一年地弄冷一個人,先是一條腿、一塊骨頭、一副表情、一種心情,爾後整個人生“,”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作者説這話的時候,應該是很平靜的吧,就像晚飯時的一聲咳嗽,像晚飯後的散步時的一聲叫喚。那是我幻想的年齡,幻想愛情的降臨,幻想五彩的未來。相比之下,此時的劉亮程就顯得有點對生命的”漠不關心“了。

前幾天,我又讀《寒風吹徹》,卻是不敢評論了。聽着他説”圍抱火爐,吃鹹菜啃饃饃想着一些人和事情,想得深遠而入神“,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呢,只是我通常會不承認罷了。聽他感慨”冬天,有多少人放下一年的事情,像我一樣用自己那隻冰手,從頭到尾地撫摸自己的一生“,這是他的消極悲觀,還是他的坦然,對人生的坦然?他還説”許多年後有一股寒風,從我自以為火熱温暖的從未被寒冷浸入的內心深處陣陣襲來時,我才發現穿再厚的棉衣也沒用了。生命本身有一個冬天,它已經來臨“這是他的無情絕望,還是他對與生命的淡然?

”生命中有一個冬天“,我是不敢承認,還是我在試圖逃避?”生命中有一個冬天“,我是在悲傷,還是我在恐懼?現在才覺得,縱使是一個冬天又如何,那就堅強地,用春天的生機,夏天的熱情,秋天的收穫,去陪伴它。如果”被寒風吹徹“是註定的,無可避免的,那麼就淡然的等待他的到來吧,就平靜地品味每一天吧。

現在的我,才由心底裏覺得,我以我20多年的人生閲歷,以我狂妄的青春,以我稚嫩的文字,是無法完全體會與表達作者的冷,作者的”被寒風吹徹“。

寒風吹徹讀後感2

靈魂尋找自己的來源和歸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個沒有根據的偶然性,這是絕對的、形而上的、哲學性質的孤獨。靈魂尋找另一顆靈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間的一個沒有旅伴的漂泊者,這是相對的、形而下的、社會性質的孤獨。

前一種孤獨使人走向上帝和神聖的愛,或者遁入空門。後一種孤獨使人走向他人和人間的愛,或者陷入自戀。

一切人間的愛都不能解除形而上的孤獨。然而,誰若懷着形而上的孤獨,人間的愛在他眼裏就有了一種形而上的深度。當他愛一個人時,他心中會充滿佛一樣的大悲憫。在他所愛的人身上,他又會發現神的影子。

天亮時,牛車終於到達有柴禾的地方。我的一條腿卻被凍僵了,失去了感覺。我試探着用另一條腿跳下車,拄着一根柴禾棒活動了一陣,又點了一堆火烤了一會兒,勉強可以行走了。腿上的一塊骨頭卻生疼起來,是我從未體驗過的一種疼,像一根根針刺在骨頭上又狠命往骨髓裏鑽這種疼感一直延續到以後所有的冬天以及夏季裏陰冷的日子。

天快黑時,我裝着半車柴禾回到家裏,父親一見就問我:怎麼拉了這點柴,不夠兩天燒的。我沒吭聲,也沒向家裏説腿凍壞的事。

一顆平庸的靈魂,並無值得別人理解的內涵,因而也不會感受到真正的孤獨。孤獨是一顆值得理解的心靈尋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劇性的。無聊是一顆空虛的心靈尋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劇性的。寂寞是尋求普通的人間温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然而,人們往往將它們混淆,甚至以無聊冒充孤獨

我孤獨了。啊,你配嗎?

孤獨與創造,孰為因果?也許是互為因果。一個疏於交往的人會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一個人專注於創造也會導致人際關係的疏遠。

那些不幸的天才,例如尼采和凡高,他們最大的不幸並不在於無人理解因為精神上的.孤獨是可以用創造來安慰的而恰恰在於得不到普通的人間温暖,活着時就成了被人羣遺棄的孤魂。

亞當斯密有言:我們窮盡一生追求地位、財富、榮譽,是為了什麼?究其本源,是為了得到他人的愛和認可。不過,愛可以撫慰孤獨,卻不能也不該消除孤獨。如果愛妄圖消除孤獨,就會失去分寸,走向反面。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着對於對方作為獨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對方獨處的權利。

當一個孤獨尋找另一個孤獨時,便有了愛的慾望。可是,兩個孤獨到了一起就能夠擺脱孤獨了嗎?孤獨之不可消除,使愛成了永無止境的尋求。在這條無盡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終就會看破小愛的限度,而尋求大愛,或者超越一切愛,而達於無愛。

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我們幫不了誰。我的一小爐火,對這個貧寒一生的人來説,顯然杯水車薪。他的寒冷太巨大。

你與你的親人、友人、熟人、同時代人一起穿過歲月,你看見他們在你的周圍成長和衰老。可是,你自己依然是在孤獨中成長和衰老的,你的每一個生命年代僅僅屬於你,你必須獨自承擔歲月在你的心靈上和身體上的刻痕。

在舞曲和歡笑聲中,我思索人生。在沉思和獨處中,我享受人生。

寒風吹徹讀後感3

每個人都逃避不了生命的冬天,逃避不了生命的冬天的寒風吹徹。

在這個寒風吹徹的冬天,大雪與寒風鋪天蓋地席捲而來,寒風的凍是凍進骨頭裏的凍,大學的冷是冷進心裏的冷。寒冷無法躲避,總是如影隨形。它禁錮了我的言語,我無法表述我的傷疼。它限制了我的思想,我只能沉溺在痛苦的過往之中。我什麼都不能做,只能用無力的雙手環住自己冰冷的身軀,頭靠着膝蓋,靜靜地坐着與哀傷作伴。我的耳邊,分明清晰地聽到,絕望沙啞的嘶鳴混雜在呼呼作響的寒風中。我感到更加地寒冷,身邊卻找不到可以取暖的事物,抑或人。

無以取暖。是的,無以取暖。我在經歷我生命的冬天,旁人無法給我什麼以温暖我。他們會安慰我説,一切會過去的。他們説,你要相信,一切會好起來的。他們還説,當你經歷過這些之後,你就會發覺,這並不算什麼。可是,沒有人告訴我,告訴正在經歷着的我,應該如何度過這個寒風吹徹的冬天。他們沒法告訴我,因為他們聽不到我耳邊絕望在呼叫。絕望對我説,只有失去才是永恆。他們聽不到,所以他們沒法教我應對生命的冬天,他們安慰的言語也是那麼蒼白無力。就如劉程亮在文章寫到的那個渾身結滿冰霜的路人,作者給他的一杯熱茶,讓他坐到火爐旁邊暖和過來,但是他卻在第二天下午凍死在村的西邊。作者説:我的一小爐火,對於這個貧寒一生的人來説,顯然杯水車薪。他的寒冷巨大。

沒有人能幫助到他,因為他的寒冷巨大,因為他處於他自己生命的冬天。

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我們幫不了誰。

生命的冬天,本身就是我們自己一個人的戰爭,與透徹的寒冷戰爭,與孤獨的痛苦戰爭,與消極的自己戰爭。我們就這麼站在寒冷的戰場上與對手靜靜地對峙着,沒有刀光劍影,沒有血肉橫飛,只是靜靜地,靜靜地看誰先倒下來。若這場戰爭失敗,我們的生命只能像那位路人一樣,被心間的寒冷凍住,然後凝固。假若我們勝出,我們便會看到希望伴隨着春風而來,然後默默等待下一個生命的冬天。四季總是輪迴的,人生也沒法避免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冬天。

然而,我還是願意在這個冬天堅持抵擋這徹骨徹心的寒冷,因為我還在眷戀着夏天的回憶,還在期待着下一個夏天的來臨。

寒風吹徹讀後感4

我蜷縮在椅子上,一個字一個字吃力地讀着,風透過窗户的小小空隙,把紙張吹得沙沙作響,就好像是樹葉被吹落的聲音。天,很冷;文章,更冷當我依舊吃力地讀第三遍時,除了撲面而來的寒冷,我終究一無所獲。望向窗外,玻璃投射出明亮的房間,望不到漆黑的夜空,只是那家家温暖閃爍着燈光的窗口,不知又在等待哪個夜歸人。

作者用令人窒息的文字讓我們看到他所經歷的苦難,他像一棵被抽乾的枯樹一樣,年齡已有些老了,似乎脆弱得不堪一擊,可他仍給我們感動,至少他知道去等待春天,等待又一個温暖的開始。

這容易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熬過寒冷的冬天,然後等待着春暖花開。

三毛在撒哈拉沙漠寫下那麼多温暖歡樂的文字,因丈夫的意外身亡,在一個寒冷的冬日,用一個短襪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我至始至終仍舊懷疑她文字裏的樂觀,又或者這只是虛假的表象。至少很少有人會像她這樣,這麼輕描淡寫地拋下一切,彷彿她的生命多麼得不值一提。

我很愛她的文字,甚至取和她一樣的英文名,但我無法去喜歡一個不愛自己的人。也有人説,那些輕易結束自已生命的人,是太愛自己,愛到不願自己受到更多的苦難。

鬧鐘在耳畔滴滴嗒嗒地響着,那是我的生命在流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首詩歌不知感動了多少人,給予多少人希望,可他的作者海子卻在鏗鏹的鐵軌聲中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3月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哪怕他已經熬過了寒冷。

生命的可貴之處就在於經歷磨難跌到後的爬起,哪怕前面是泥濘,卻有陽光。很清晰地記得作者在文章裏寫道,他似乎已經預感大雪的來臨,把劈好的柴火整齊地碼在窗台上,把院子掃得乾乾淨淨。這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大仲馬曾説過:人生就是不斷地等待與希望。“生命的腳步踏着時光走過一年又一年,所有生活的苦難,在生命面前,渺小得不過細塵。

我努力使自己變成一個常常充滿希望的人,無數的挫折會將人打倒,而希望又會使人想不斷地前進。前面就是大海,讓疲憊的腳丫在沙灘上,留下生命的足跡。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希望被寒風吹起。

寒風吹徹讀後感5

西部利亞寒流早已飄過了中國大陸,而某年某月某日的某場大雪再沒有在我思維裏停滯過,就像寒潮過境,只是定期的”路過“,是難以勾起我僅有的那股絲絲涼意的……實在是有幸被提醒關注這篇文章——《寒風吹徹》,劉亮程硬是用刀尖裂開了我心底的驚喜與驚慌。

我不否認我對中國中期文學始終是抱着失望和歧視態度的,乾癟的文字,憋足的情節實在是難以在我們90圈裏激起微微漣漪的。直至這篇文章的出現,第一句便觸動了我的心臟——”雪落在那些年雪落過的地方,我已經不注意他們了。“實有寒風的荒寂,確有吹徹的淒涼。

在零九和一零年的夾縫裏缺失了一個開頭的生機,在不及回首時便直捷地攤開了夏季的步履蹤跡。一零年的四月拖着零九年的大雪,依舊侵襲着北方的大地。大雪吝嗇地擾亂了邏輯上的規律,寒冷堅定不移的霸佔了期待了一年的春季。

在這個北方的角落裏四月才結束了冬季寒流的侵襲,五月便恍然入夏,不免讓人剎覺觸不及防。外祖父的病情也隨着這罕至的季節開始變得踮延起伏,已經註定要被冬天留住了,他就這樣每日拖着一雙被日月束縛嚴實的雙腳,披着被歲月抓皺巴了的”衣衫“艱難地敬畏着生命,吃力地與生命抗爭……

十幾年前外祖父的幻影在十幾年後的今天彰顯得淋漓盡致,撥開我記憶的浮雲,將春夏秋冬十幾個來回慢慢展開,最終化為了外祖父一生的雪,腳印不斷。直至有一天冰涼封住了腳步,永遠留在了冬天。

我曾在無數個早晨賴在炕上,聽着火爐上咕嚕着紅薯撈飯,紅薯的清香硬是挑逗着我的嗅覺神經,無數次地擾亂了我的晨夢。不過,説起也值當了。想想二十年來的一餐一食,除母汁外是沒有什麼可以與之對戰媲美的。這簡單的撈飯煮盡了一個時代的猙獰和一位老人對外孫的疼愛,無非不是世上最甜美的佳餚了。

端飯在院子的石桌上開始扒飯,外祖父言語很少,冷落了這非冬的熙陽……外祖父一生是淒涼的,一輩子的單身磨盾了一個男人的性情,也折煞了一個男人的一生。老天沒有給外祖父留下延續香火的機會,母親是帶的,在那個落後的鄉村,不開放的年代一個女孩受盡了白眼和歧視,我實在是難以想象外祖父是如何終其一生將母親拉扯成人的。我的出現則給外祖父帶來了無限的活力,沐浴在兩代人的熙陽中開始成長,開始向盯住了我青春的那個冬季靠攏。

收拾好碗筷,外祖父給我套了件單衣給我一條羊鞭,讓我尾隨他之後趕着羊羣滿大山的轉悠。目睹着羊羔隨着母羊啃進了整個春天的生氣,吮盡了整個世界的乳液,我竟然會無限歡喜,無動於衷。

多少年後的今天當我有幸能夠揣摩到愛的真諦時,已近晚了,只留下了外祖父枯乾的身軀和日漸削弱的生命力,我知道外祖父的冬天已經來了,他再也熬不過這個冬天,儘管這是五月的天,揮”淚“如雨。

拾起沉默的畫筆,哽咽着畫完外祖父的一生,一條條溝壑細微的刻畫,一根根白髮細微的勾勒,直至被氧氣罩無情的截斷了我炭筆的路線,接着從鼻端開始轉變為一條平直的生命線,一直畫出了紙端……舉着畫筆遲疑了一會兒才明白,原來外祖父再也熬不到下一個春天了。

外祖父就這樣赤裸裸的來,赤裸裸的走了。終其辛勤一生,最終走在陰森的雲上被寒風吹徹。

標籤: 寒風 吹徹 讀後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4jvd0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