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1

《愛的教育》那本書是一篇小説,它以一個小學生日記形式來寫的,原名《心》。那本書記述了發生在四年級學生中的一百個感人的故事。寫出了安利柯、老師以及同學們對祖國和人民、對父母和兄弟、對老師和同學們深厚真摯的愛,抒寫了師生之誼、同學之情、親子之愛。

“愛”那個字多麼閃亮,多麼令人鍾愛的字眼。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有愛,因為只有“愛”才能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美好。那本書就表達了“愛”。

讀《愛的教育》時,我走進安利柯的生活,體會到了深厚的愛,感受到了怎樣的愛,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安利柯是個懂事的孩子,他很孝敬父母,對同學很熱情,當同學們遇到困難時,安利柯會主動幫助他們。她天真、活潑、勇敢、堅強,在他生活的周遭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常常鼓勵他,安慰他,讓他感受到“愛”,他可以自由、快樂地成長。書中處處體現着愛,那些愛教給了我們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保持一顆勇於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

那些故事使我受益匪淺,看過那本書,使我深深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要互助、體貼和關愛。我們應該關愛他人,用自己的愛來薰陶別人,讓愛盡情地飛翔吧!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2

暑假裏,老師推薦我們看《愛的教育》,這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

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中國小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3

當第一次打開《愛的教育》這本書時,我便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它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講述了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讀完後我最大的感觸,那就是愛?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讓人感動不已:有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愛、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安利柯生病時,他的母親照顧他的情景。以至於我都放下書好幾天了,安利柯生病時的情景卻仍歷歷在目:當安利柯生病時,他的母親整日整夜地守在他的牀前,靜靜地聽着他的呼吸。她怕得全身發抖,以為馬上就要失去自己的兒子;她因為過度悲傷而痛哭;她寧願去乞討、寧願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挽救自己的兒子。

安利柯的母親深深的愛令我感觸良深:我的父母,也是這般的愛着我,每天為我燒飯洗衣,對我噓寒問暖,而我,經常為了一點芝麻綠豆的小事,我會跟父母賭氣,甚至向父母發脾氣,絲毫沒有考慮過父母的感受,真是太不應該了……

俗話説,讀一本好書就如同交一個朋友。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人世間最神聖的莫過於母愛,踐踏這種感情的人是可恥的。一個殺人犯,只要他還敬重他的母親,就説明他還有起碼的仁德。而一個成功者,無論他多麼光彩照人,如果使母親傷心,他便會分文不值。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4

今天,我閲讀了《愛的教育》的《寬宏大量的品德》,讀了這篇文章後,我深受教育,教育到我們應該有那種“美麗而又神聖的心靈”,那才是我們真正的“美”。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個叫科羅西是一個殘疾人,在學校很多人譏諷他的,終於有一天他忍不住了就拿了一瓶墨水朝譏諷他的那個人扔去,反而扔到了老師的身上。

老師尋問是誰搞的,卡羅納瞥了他一眼,站起來了,老師知道不是他做的,就馬上問,然後科羅西站起來了向老師敍述原因,老師教育了譏諷他的同學,又誇了一下卡羅納説:“你的心靈真美”!我們的身邊是否能多一些這種心靈美的人呢?例如平時有人做錯事還要抵賴,其實,只要做錯事知道能改就行了。

還有無論別人身體上欠缺些什麼,我們都不應該去譏諷侮辱別人,我們在友誼方面要尊重對方,你知道這樣別人是很傷心的,同時也玷污自己的人格。我們所認為的美是無處不在的,但相貌與外表美是不符合實際的,是不對的,真正的美是心靈美、思想美、道德美,如果這三樣東西你不健全,那你何談“美”?

那只是虛偽的美,不真實的美。我們人的道德行為規範中是否也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美。生活的美與許多都息息相關。讓我們一起擁有這樣的美,努力加油,少違反紀律,少欺負別人,上課尊重對方,尊重老師辛勤勞動。這種美麗神聖的心靈能夠真正在我們生活中出現嗎?點評:觀點正確,獲益良多,對的,“真正的美是心靈美、思想美,道德美”。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5

在一個晴朗的一天,我在教室看一本書——《愛的教育》,裏面有一篇作文——《卡羅納》,這篇作文使我感動;同時也有一些句子的用法徝得我學習。

這篇作文——《卡羅納》,講的是一個小男孩,他叫卡羅納,他的母親身患重病,終於,有一天他的媽媽死了,他悲傷不已,整整一天都沒來上課。第二天他來了,他的雙腿似乎已經站不穩了,他看起來好像大病了一場一樣。

接着,就是卡羅納坐在作者旁,作者也有些同情他!

這個作文讓我覺得最好的一個自然段就是:我看見了母親在等我,跑過去撲進她的懷抱,母親卻把我推開了,她目不轉晴的望着卡羅納,當時我並不明白母親的用意。過了一會兒,我看見卡羅納獨自站在一邊端詳着我,他的目光裏充滿着無法形容的悲哀,那種神情彷彿在説:“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

這個自然段充分的表現了卡羅納對失去了母親的悲傷。我恍然大悟,是呀!如果這個世界多一點寬容,愛心,會使我們人與人之間更近一點,讓這個世界變成一個充滿愛心的世界!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6

暑假裏我最喜歡看的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因為特別感人,讓我印象深刻。這本書是意大利著名的作家亞米契斯寫的。我最喜歡看其中《尋母親》、《聾啞女孩》這兩篇故事了。

《尋母親》的故事説的是一位母親離開她的兒子和丈夫到了另一個地方去,他的兒子非常想念母親,,於是他就坐上了尋找母親的輪船,到了另一個地方。他找遍了很多的地方,雖然他又累又渴,衣服、鞋子全都破了,依然還在堅持和努力。終於,他來到了母親住的那座城市,他問了很多人,可是卻聽到人們告訴他,母親生病住院了。他來到醫院了,本來不願做手術的媽媽,看到自己很久沒見到兒子,心裏默默的説:“為了兒子,我一定要堅強的活下去。”於是母親接受的手術,最終手術成功了,母親和兒子都很開心,因為這樣他們局可以每天快樂的在一起生活。

你們覺得這個故事感動嗎?我看了這個小故事後非常感動,因為文中的兒子不畏艱難,克服了很多困難,為了能找到自己的母親,母親為了能與兒子一起快樂的生活而堅強的與病魔做鬥爭。所以有了這偉大的愛,時間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7

最近,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這本書不但讓我真正地懂得了愛的教育,還讓我真實地在愛裏成長了!所以我想推薦給大家……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四年級的小男孩安利柯的成長故事。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故事的“新來的同學”。當天,一個新同學來到安利柯的班上,由於他是新來的`,所以有些緊張,臉色通紅,不敢抬頭看同學們。而同學們對他很友好,還送出了各種禮物。使同學們送出禮物的,是一種愛。這種愛,不是我們常歌頌的母愛,也不是我們讚美的父愛,而是一種最單純的友愛。

這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剛剛轉學到另一個幼兒園時,我的心情也和新來的同學一樣,很緊張、害怕,面紅耳赤,兩腿直髮抖,低着頭不敢直視同學們。我害怕小朋友們不願與我玩耍?也擔心因記不住同學們的名字而鬧出笑話?……然而,卻是同學們的熱情,沒收了我的擔心;老師的擁抱,沒收了我的害怕;愛!沒收了我對新環境的緊張,使我融入了這個大家庭。到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那些充滿了愛的眼神。我,也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傳遞愛,傳播愛,使生活裏處處充滿愛。

其實,愛的教育從我們出生時就在進行:有父母的父愛和母愛,也有朋友的友愛。生活中處處都有愛的教育,你感受到了嗎?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8

進入初中後,我們讀的第一本書便是《愛的教育》。這本書通過對樸素生活的描寫,使我感受到人類多麼需要互相關心、互相理解、互相幫助!我認為這種關心、理解和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根本的東西——愛!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封父親的信——《要學會愛人》,主要內容是講:安利柯的父親看見安利柯走路時不小心撞了一個婦人,連對不起也沒説就走了,感到非常生氣,並告訴他今後應該怎樣尊敬別人、培養好的品質。

説實話,其實我有時也和安利柯差不多,每當有家長陪的時候,我都很有禮貌,但當家長不在時我就變懶了,見到誰就當沒看見,頭一低就過去了,連句話都懶得説。

記得有一次,我在上學的路上碰見我家門口的阿姨,我連理都沒理,低着頭就往前走,裝作沒看見。也不知道人家會怎麼想,是不是從此把我看成一個壞孩子呢?總之,我這樣是非常不禮貌的。

一個人要培養好的品質必須從小事做起。小小事不注意,將來就成不了大事。

今後,我要學會關愛他人。如果看見有小同學摔倒了,就連忙扶來;看見有人遇到困難,要及時幫助。給老人讓路、給盲人引路、見窮人施捨、見傷員施救,這都是文明的表現,這都是愛的表現。

我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充滿愛心。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9

在我的書架上,有許多書,可我喜歡的是《愛的教育》,這是一本寫愛的故事的小説,我看了之後十分感動。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人亞米契的作品,它以日記的形式記敍了評價公安利柯小學校園的生活,這段時光,有同學對他的愛,有老師對他的愛,有親人對他的愛,這段時間,也有他對同學的愛,他聖者監理所愛,他對親人的愛。到了最後,他要轉學,大家都十分傷心,為此而流下了眼淚。

家無處不在,愛就在身邊,有不少人認為世界上十分冷漠,根本就沒有愛,其實你仔細想想,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春天的光看着,夏天的綠照着你,冬天的風清涼着你,這不就是我們每人都有的愛。

有個比方打得好:世界是沒水的池塘,而愛是水,只有把水倒進池塘,才是一個真正的池塘,這就代表世界需要愛,沒有了愛,這就不是一個真正的世界,可見,愛是多麼的重要的呀!

別人給你愛,你也要給別人受,等你面對不愛你的人時,你要用愛去感化他們,這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10

亞米契斯筆下的《愛的教育》講的是一位四年級的安利柯在柏林小學所發生的故事。讀了這書,我深有感觸。

人與人之間包含了許多種愛,有同學的愛、父母的愛、老師的愛,……,讓人們在愛中成長。愛能夠比喻成許多東西,能像燦爛的陽光,給我們照亮心靈的每一個角落;能像一件衣服,讓我們無時無刻感受到温暖和關懷;還能像一杯水,有時會是平淡無味的,但我們永遠都需要它;……愛就是像這些東西,是人們所必備的,永遠離不開,説不盡、寫不完的。每個人都可以擁有巨大、純潔的愛。

媽媽經常在我耳邊説:“人都是有愛的,我們要用發自內心的愛來幫助別人,讓人感到温暖,感到幸福。將自己的愛傳遞下去,讓世界充滿愛!”我想將自己的愛傳遞下去,做一個有愛的小女孩。新近搬來的鄰居阿姨,她的小孩子經常哇哇大哭,沒辦法看鋪做生意。我常會幫她帶着孩子,哪怕是哄他一會兒,也讓阿姨省點煩惱。

這就是我從《愛的教育》裏讀懂的愛,讓人無法缺少的愛,雖然有時候是很不起眼。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11

讀了《愛的教育》,我百感交集,心裏受到了很多啟發,書中敍述了親情,友情……那是多麼令人感動 的情啊!所謂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處處暖人心,就單憑那個“情”字就足以讓我思緒萬千,引領我與作者一起,走進了這個有情而純潔的世界。

書中向我們介紹了可愛和高尚的卡隆,嚴格而細心的德羅西,孝順而忙碌的克萊諦,和善而孤單的校長,勇敢而執著的瑪爾可……

我看到這充滿情趣的人物,想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愛的教育》裏有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那就是——《小小抄寫員》,書中寫到,小朱李奧看到父親每天早上工作,晚上就要寫文件,換錢。

所以,就每天晚上起牀幫爸爸寫文件,而為了不讓爸爸傷心。所以總悄悄 的

我從中看出,朱里奧是多麼為父母着想。會為父母分擔困難

讀到這裏,我不禁閉目沉思,想想自己平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跟朱里奧比起來,我慚愧極了。我相信,讀了這本書,我肯定能成為爸爸媽媽的小助手。希望更多的人讀這本書,去感受其中偉大無比的愛。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12

最近幾天,我仔細地閲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雖然不止讀過一遍了,可這次我又明白了一些新的道理,新的感受,今天我就來談一談這本書吧!

這本書主要寫了主人公安利柯在學校,家裏,以及在社會裏發生了一件件讓人難以忘懷的事情,也讓我知道了安利柯在作者亞米契斯的筆下是一個活潑開朗的一個好孩子,在慈祥的父親,慈愛的母親以及和藹的老師的教育下健康成長的故事。

別的我就不一一説了,最重要的還是我讀這一本書的一些感想,啟發,在這本書裏“愛”這個字對我來説是最深刻的,父愛,母愛,敬愛,友愛,師愛,兄愛等,這些愛在生活中都是能出現的,可我們在意了嗎?留心了嗎?比如,你做錯了事爸爸打你一頓,你雖然很痛,有時會恨爸爸,可爸爸是為你好,是愛你的,母親日夜照顧你,她也是愛你的,我説到這,自己也不禁臉紅了,因為父母愛我時,可能用的方式不同表達也不同,我曾厭煩過,不理解過,也是很辛苦的,當我翻過這一卷卷的故事時也被這真摯的友愛,師愛,兄愛而感動,覺得有時也對不起朋友,痛恨過老師,欺負過弟弟,覺得這些也是太不應該了。別人都能做成寬容朋友,尊敬老師,愛護弟弟妹妹我為什麼不能呢?

以後,我還要再多看這本世界名著,讓它教育我,讓它給我高尚的品德,讓我做一名更優秀的學生。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13

《愛的教育》講述了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情感——愛。它是意大利人必讀的10本小説之一,同時,它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經久不衰的名著,被世界各國公認為最富愛心和教育的讀物。它給人的最大的收穫是懂得愛的真諦,學會愛的能力。

《愛的教育》吸引着我,感動着我,震憾着我,既為它簡練的文字,也為它字裏行間所充滿的人類最好的語言——愛。《愛的教育》讓我沉浸在愛的温暖中,閲讀這本書時,我感到的是無邊的愛的沐浴,我看見的是人間處處充滿着愛。

愛是人世間最美好,最純潔的一種情感,愛可以創造奇蹟,愛可以讓人感到温暖,愛可以化為鼓勵他人前進的動力,愛可以存在於心中,愛可以生活在人間,愛可以遨遊在太空,愛無處不在。

《愛的教育》帶着我看見了一件又一件充滿着愛的事情,讓我明白愛的真正含義是:無私奉獻,讓我學會用愛去感悟他人。

《愛的教育》帶領我看見了一次又一次被愛征服的厄運,引着我感受了一回又一回因愛而產生的奇蹟,指導我發現了一個又一個與愛我有關的故事。它告訴了我,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愛是無價之寶。

《愛的教育》告訴了我,人一定要懂得愛的真諦,學會愛的能力,因為,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夠將愛的力量發揮到極致。即使我們身處黑暗,也可以用愛喚醒身邊的人,共同用愛的力量迎來光明與幸福。

《愛的教育》讓我真正地讀懂了愛,讓我深切地明白了愛的真諦,讓我學會了愛的能力,讓我成為了一個充滿愛的人。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14

在書的海洋中,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書中講述了很多真實感人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刻難忘的一篇文章——《醫院的天使》。

故事講述了一個叫西西洛的男孩,他的父親在外地打工,下船後突然生病,因此住進了醫院。他一面寫信給他妻子,告訴她自己已經回國,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後雖然擔心,但因為正在哺乳着小兒,不能分身,不得不叫大兒子到醫院去看望父親,他又因為匆忙知道爸爸的病情,把人搞錯了,直到自己的爸爸出現才知道自己一直在照顧着別人。可他覺得這個人實在是太可憐了,決定要留下來一直陪伴他。西西洛就像以前一樣用心照顧着病人,而且更加仔細了,一刻也未離開他,直到病人離開人世,他神聖的工作才到此結束。

讀完這篇文章之後,讓我深深感動的是西西洛少年幫助一個素不相識的人,他這種樂於助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也激勵着我要更好的去學習,長大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只有人人奉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再讀《愛的教育》有感15

夜深,我獨做在燈下 ,望着已翻至末頁的《愛的教育》,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我被他們那可愛的笑臉而迷醉;被那些真實的故事而動情 ,温馨的畫面,又一次浮現在我眼前 。不知不覺, 我又進入了亞米契斯為我們描繪的愛的世界裏……

愛,在羅佩尼眼中,是解救一個小男孩的生命;愛,在卡隆眼中,是保護許多弱者的安全;愛,在朱里奧眼中,是半夜為父親工作的價值……《愛的教育》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善良的人和他們的日常生活,但在其中,卻影藏着千千萬萬的愛啊!儘管他們性格不一,但他們都有一顆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的純潔之心。

麼,請問,什麼才真正叫作愛呢? 作者亞米契斯把愛比作了許許多多的東西。陽光之愛,融化冰雪;春風之愛,萌發草木;雨露之愛,滋潤萬物……但不全是這些,小到同學與同學間的真摯友誼,到學生與老師間的真誠鼓勵,到父母對孩子的關心愛護;大到刻骨銘心的生死之約,熱血沸騰的愛國之情……及都是《愛的教育》詮釋的愛。

有一件事,給我印象很深。那就是《少年愛國者》這個故事。故事的大概是這樣的:一個貧困的意大利青年,從小賣到戲班子,受盡了折磨和虐待。一次,戲班子到西班牙表演,他趁機逃了出來,在領事的幫助下,他登上了開往意大利的船隻,與一些貴人同坐在二等艙中。貴人瞭解了他的悲慘身世,紛紛同情地給了一點錢他,正當他沾沾自喜時,他聽見貴人在侮辱他的國家,他氣憤萬分,青年毅然把錢扔向貴人們,並高聲哄道:“拿回去!”又一把一把地扔着,“還給你們,你們這些可惡的傢伙,居然侮辱我的祖國,我不要你們的錢!”讀到這裏時,我不禁為他那強烈愛國心讚歎不已。

有人説,愛是心靈的藝術。一個人心靈的成長,不僅需要老師的培養,父母、親人的呵護。《啊的教育》使我深深地體會到父母對我的愛和愛的無限力量。

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只有一顆充滿啊的心靈,人生,才會是一段愉快、美好的旅程!

標籤: 教育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3mr0n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