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熱】讀《愛的教育》有感

【熱】讀《愛的教育》有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愛的教育》有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讀《愛的教育》有感

讀《愛的教育》有感1

我喜歡讀書,讀許多有趣的書,寒假裏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使我感慨頗多。

《愛的教育》這本書裏面,每一篇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次奇妙的探索,每一個章節都是一次温暖的旅程,每一個細節都是一扇淨化心靈的窗户。這本書的寫作形式採用了日記體,每篇日記中包含着一個道理,教我怎樣為人處事。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珍貴的禮物》,卡洛斐把自己看得像生命一樣珍貴的集郵冊,送給了受傷的老人,當作報答老人原諒自己過錯的禮物,卡洛斐勇於改正自己的錯誤,用實際行動來彌補自己的過失,我從這裏學會了要知錯就改。

我還知道了可萊蒂的高尚:一次,在課上,可萊蒂不小心碰了“我”一下,墨水弄髒了“我”的作業本,他向“我”道了歉,可“我”卻不服,他拿了獎章,心生妒忌,故意撞了他一下,使他的作業本也髒了,可萊蒂很生氣,他約“我”放學後見。“我”後悔了,可放學後,當“我”向他舉起戒尺時,他卻主動向“我”和好了,原來“我”誤會了他放學後約我見面的意圖,“我”為自己的猥瑣而汗顏。

記得在此之前,我就與同學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因為同桌無緣無故拿我的筆,我生氣了,就向他要回,可他卻在我的書上亂七八糟地畫,於是,我也在他的書上亂畫,最後,我們誰也不理對方。就是對面碰到也不打招呼,至今我們仍然保持彼此不搭理對方。看了這本書,我深深地認識到,做人就應該大度,要學會寬容對方,理解對方,於是我向老師要了她家的電話號碼,打電話主動向她問好,並説自己當時也做得不對,希望我們以後還是好朋友。電話那端的她聲音已經哽塞,只聽到輕輕地一句:“對不起,是我的錯”這期一開學,我們又成了好朋友,兩人都非常得開心。

媽媽常説:得饒人處且饒人。老師常説:退一步海闊天空。我讀了這本書後,對這兩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是啊,人非聖賢,誰能無過?關鍵是自己有錯就改,別人犯錯就寬容,善於原諒別人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2

今天,我讀完了《愛的教育》這一本書,讓我回味無窮,也讓我的心情像火炎一般,久久不能夠釋懷。我的腦子充滿了許多的感受,感到無比的深厚與沉重。

本書通過一個小學生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各種事情不同的態度、不同情感與不同的處置方法。它是通過對生活的樸素的描寫,使人感受到愛的偉大!

當我讀到:“有一天,又有人……打心眼裏高興。”時,我的心情頓時平伏不下來。卡隆真讓人佩服啊!為了同學奈利不被別人欺負,他與別人打起架來,校長知道後就把他倆安排在一起,讓他們倆變成了好朋友。多麼好的卡隆啊,他的行為、品質真是讓人敬佩啊!那就是愛,對人的愛、互相關心的愛。但是,為什麼我們沒有呢?你看,因為一點芝麻小事而打架的,天下比比皆是,有時還嚴重到殺人。那是因為他們心中沒有愛,如果他們心中有愛,也就不會發生這種慘劇。我們一定要向卡隆學習,學習他那一份真誠的愛。

當我讀到:“姐姐邊説邊拉……那一夜她高興得幾乎沒有睡好覺。”時,那是多麼孝順的子女啊!為了生計,她們可以不要任何的東西,為了父母,她們可以答應父母幹零活。這也是愛,對父母的愛。那我們呢?在家就像小皇帝、小公主似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根本不用幹什麼事。但我們還要發脾氣,來氣父母,那是多麼不孝啊!所以我們要對父母好,不要再氣父母了。

讀完了這本書以後,讓我領略到了人世間的愛,體會到了人世間的種種感情。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世間到處充滿了愛,只要你用心地去領略、去體會,你總會明白愛的。

讀《愛的教育》有感3

世間的愛,無處不在。

《愛的教育》中用真誠的愛,深深地打動了我的情感。讀完這本書後,書中的故事久久在我腦海中縈繞,令我不斷地回味。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式的小説,主人公恩利科和我一樣,也是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作者通過描寫他在一學年裏發生的一件件平凡、細微的小事情,生動地描述了人和人之間那種無處不在的樸素的真摯的“愛”,讓人感受到最值得讚美的友善、純潔與美好。“愛”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人們的心靈。

在《愛的教育》中,我最有感觸的一篇是“爭吵”。這個故事講的是,科列帝不小心弄髒了“我”的作業本,“我”憤怒極了,儘管科列帝左一個對不起右一個對不起地向“我”道歉,“我”還是罵了他。而他卻沒有生氣,只是輕輕的説,我在外面等你。一開始“我”還很生氣,認為他不在乎,但一想到他平常幫助同學的種種大度行為,似乎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什麼。出去以後,“我”主動對他説對不起,科列帝也説沒關係,與我和好如初。這個故事雖然很平凡,但是科列帝那種跟同學交往中表現出來的大度、寬容、不斤斤計較的優點深深打動了我。

這也讓我想起過去許多和同學交往的事情。在學校裏我有好多好朋友,但有時候我跟她(他)們相處時的態度卻不是太好,有時候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很對,自己很棒,甚至無人能比,所以不自覺地就有一點點傲慢。慢慢地有些朋友就開始疏遠我,而我卻不知所“錯”,認為她們很討厭。有一次,一個同學忍不住跟我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聽完之後我頓時清醒了過來,認識到了自己的錯,明白了同學交往要平等、真誠和友愛,要用“愛”來澆灌友誼,這樣才能有更多的好朋友。從此以後,果然我的好朋友越來越多了。

《愛的教育》真是一本充滿“愛”的好書,我喜歡裏面“愛”的故事,也希望我們周圍都有“愛”環繞。

讀《愛的教育》有感4

在某大學,教授對學生做了個小測試,卷子上的最後一道題非常特殊:如果遇到了困難和挫折,你最需要什麼?全班同學都寫了“地位、金錢、榮譽”這三個詞。最後教授公佈了答案,只有一個字:愛!雖然是簡單的一個字,但它可以撫平你心中那道痛苦的疤,使你的心再次充滿活力。而地位、金錢和榮譽呢?它們只是你暫時的“止痛藥”,那道疤卻永遠留在了你的心裏。

“人世間沒有愛,太陽也會死!”愛,是不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愛,也許只是一個細節,也許只是個眼神,但它卻值得我們去加倍珍惜。

一天早晨,媽媽告訴我,我們一個遠房親戚的兒子要來我們家做客。臨近中午時分,門鈴響了,我跑去開門,門口站着一個小男孩,黑黝黝的皮膚,一雙大大的眼睛。他輕輕地把鞋子脱去,向屋裏打量了一番,便不再做聲了。吃晚飯時,桌上放着許多好菜,小男孩(偉偉)去看着這些菜發呆。“吃吧不然菜就涼了!”媽媽熱情地夾給偉偉一隻螃蟹。偉偉看着這隻螃蟹,把他一直放在身後的那隻手拿了上來想去抓,可眼神裏卻充滿了猶豫。他整了整衣領,從口袋裏拿出一個皺巴巴的袋子和幾張紙巾,然後將螃蟹小心翼翼地包進紙巾裝進了袋子裏。“你怎麼不吃蟹呀?”媽媽一邊給他夾菜一邊問。“我……我……”他的嘴脣微微抖動了一下子,“我家從來沒有買過螃蟹,我爸爸工作很辛苦。我想拿回去給他吃吃。我爸爸也這樣,已有好吃的,他就會給奶奶吃……”他低着頭,兩隻黑乎乎的小手不停地擺弄着衣角。媽媽麻利地把剩下的那隻大螃蟹夾到他的碗裏,説:“那你一定也沒怎麼吃過吧,來,這個給你吃!”他微微抬頭。眼裏流露出喜悦的神情。然而,片刻之後他又把螃蟹裝進袋子裏,還迅速打了個結呢,好像生怕誰再偷了似的。“怎麼又不吃啊?”媽媽一臉疑惑。“我……我想媽媽也沒有吃過,這一個留給她吃吧!”他眉頭緊鎖,眼睛一眨也不眨的。“多麼懂事的孩子啊!”媽媽讚揚道,邊説着還邊夾了好多菜給他。愛,如果像空氣一樣,充滿了人的內心,融入了人的生命,那樣,我們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嫉妒,有欺騙,有邪惡了。

各種各樣的酒能調製成雞尾酒,各種各樣的愛能調製成幸福。有了愛,就有了世界!你付出了愛,別人就會雙倍回報於你!

愛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打開我們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愛給人力量,給人温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裏溶解,這就是《愛的教育》給我的啟示。

讀《愛的教育》有感5

《愛的教育》發表於1886年,是作者歷經八年嘔心瀝血寫成的一部日記體小説。功夫不負有心人。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穫。作者8年的心血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這部作品1886年發表後,果然不同凡響,立即轟動了當時的意大利文壇。這部作品還曾多次被改編成動畫片和故事片,搬上舞台和銀幕,繪成各種動人的畫冊。作品還超越了時代和國界的限制,被譯成數百種文字和方言,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讀物之一,被公認為是一部人生成長中的必讀書。本書通過一個小學生記日記的形式反映了社會各階層的人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不同事物不同的態度,不同情感以及不同的處理方法。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充滿兒童情趣的幽默語言和十九世紀意大利引人入勝的習俗風尚吸引着無數人,作品展示的的孩子們對祖國和人民,對父母和兄弟姐妹,對老師和同學的深厚感情更是扣人心絃,也為我們今天瞭解當時整個意大利社會的各個方面提供了一個更為直觀的視角。這本書是意大利學生安利柯,在一個學年的12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其中,也有他父母對他勸戒性的文章,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小故事。它訴説着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昇華。

書中每個人物皆栩栩如生,以高尚的情感聯繫在一起,組成了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它通過對生活的樸素描寫,使人感受到人類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瞭解、相互幫助!而這種關心、瞭解、幫助,都離不開一個最基本的東西—愛。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所以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愛是人類永遠的主題,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不管在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中,愛都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是教育的關鍵。愛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愛,但需要理性的去愛。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於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溺愛,導致了一些孩子的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的扭曲。所以我們需富有更多理性的愛,去培養和感染孩子們心靈,形成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愛,其實隨處可見,卻也隨處不見,因為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讀了《愛的教育》能是我們感受到一種純真的友情,博愛的親情,無私的師生之情,堅定的愛國之情,這些都是人間最美的情感。可是,如今的社會物慾橫流,有多少愛已經被人們的慾望和私心所污染和淹沒,人心因私慾而複雜,致使我們的雙眼被迷惑,靈魂迷失了方向,丟失了人間最閃亮的的真善美。也許從《愛的教育》中,你能重新體會曾經的那份純潔無雜,美好的情感。充滿愛心,獻身教育事業的老師;對孩子關懷備至,拳拳之心的父母;清純善良,活潑可愛,見義勇為,心靈高尚的學生,還有那讓安利柯永生難忘的校園生活。它會讓你感動,讓你讀起來就好像在愛的海洋裏遨遊。

愛的力量是偉大的。陽光之愛可以融化冰雪,春風之愛可以萌發草木,雨露之愛可以滋潤禾苗……愛更是無處不在的。儘管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但我依然相信愛的偉大,相信生活中依然存在着愛,而每一個人也感受和付出着愛。《愛的教育》教會了我:只有善於發現愛,才能發現生活的美好!

讀《愛的教育》有感6

亞米契斯以一個13歲男孩安利柯的語氣,對這世界闡釋着愛與打動,滌盪着大家因權益而冷漠無情的內心。10個月的學校生活,讓安利柯學得的不但是專業知識,也有為人處事的大道理,也學會了如何去善待自己身旁的每一個人。安利柯的同學們來源於不一樣的地區,擁有 不一樣的家世。因此,愛不僅是相互照料,還包括了公平、尊重、與包容。

有那樣一個故事:一名黑種人出租車駕駛員載着兩位白種人母女,小孩子問母親:為何大伯和大家的皮膚顏色不一樣?母親説:那是由於造物主以便使這世界越來越絢麗多彩,因此鑄就了不一樣皮膚顏色的人。黑種人駕駛員備受打動,由於小孩子的母親並沒有告知小孩子皮膚暗沉的人影響力不高這類得話。在安利柯的全球,無論是媽媽靠賣野果謀生的克洛西,還是爸爸是士兵的可萊諦,無論是地地道道的當地小孩,還是不遠萬里的插班生,大夥兒在一起就沒有影響力勝負之分,手足情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一樣,每一個人即便人種影響力不一樣,但全是同一個祖國母親的子女,理應公平以誠相待。

就算是貧民區裏的難民也非常值得大家重視她們的人格,她們也是有自尊心,傷殘人也一樣這般。我們不能由於本身標準的優異而岐視她們,乃至取笑她們,這種全是不重視另一方的主要表現。大家理應像安利柯和他爸爸一樣,尊重難民和傷殘人,儘自身較大的勤奮去協助她們,平復她們心裏的痛苦,讓她們感受到世間的關愛,而不是遭人冷淡的人情冷暖。勞動人民更非常值得大家的尊重,儘管她們全身土灰、大汗淋淋,可是沒有她們的努力,談何今日的熱鬧?她們的身上的每一把灰全是摩天大廈的磚瓦窯,每一滴汗全是為祖國的興盛而艱苦的榮譽,因此我們不應瞧不起勞動人民,而應當對勞動人民心懷感恩和尊敬。

俗話説得好忍一時晴空萬里,退一步開闊天空。在人和人之間的相處中,在所難免遭受他人無意的損害,如同克洛西並不是有心把墨水瓶砸在了教師的身上。安利柯的學校生活使我們明白了包容,明白寬容他人的無意損害。爭執是一顆鋼釘,深深地紮在心中,雖然鋼釘已沒有,心裏還會留有傷疤。而包容則是一根線,把二顆因惱怒而生疏的心又牽在一起。

期待每一個人都可以像這本書中的人物一樣,用仁慈的心應對全球,應對身旁的每一個人,多一點關愛,少點耍心眼,多一點和睦,少點爭執,那麼這世界會更為幸福。

讀《愛的教育》有感7

這幾天,我一口氣讀完了《愛的教育》,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不是華麗的語言,而是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異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它在感動我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愛的一些思考。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是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什麼?帶着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得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之間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因為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在我生病的時候,媽媽整夜陪伴我;當我學習遇到困難時,媽媽總是擠出時間教我;在我做錯事的時候,媽媽從不責罵我,而是耐心地教育我……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

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具有偉大的力量,當我讀到小偵察員為了祖國統一做出了巨大犧牲時,我不禁想到了我們祖國的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的祖國、同樣是拋頭顱、灑熱血,我被這至高無上的境界折服了、震撼了。

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完成了對愛的思考。

讀《愛的教育》有感8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意大利著名作家德米亞歇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給大家展示了各種不同的愛。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安利柯小男孩,他記錄下的“每月故事”都是身邊一個個感動人心的故事,包括他父母的諄諄教誨,老師的默默辛勞和同學的團結互助,都體現了各種不同程度、不同層面,但卻温暖人心的愛有對學習的愛:有對朋友的愛,有對父母的愛,有對師長的愛,在閲讀中我彷彿融入到了這一個個故事裏面,感受到了愛的神奇魔力,心裏盪漾着一陣陣感動,如同大海上的波濤陣陣,同時我也得到一個深刻的教誨,感受到了世界上的真愛無處不在。

感動之餘,我也在默默反思着:父母那麼疼愛我們,為我們打點好一切,讓我們吃飽穿暖用好。我們在接受父母的疼愛時,曾抱有一絲絲感恩之心嗎?也許,給他們倒一杯茶,為他們捶捶背,詢問一下他們的工作情況和身體狀況,聽聽我們訴説心中的煩惱或是分享愉快的校園生活,父母就能心滿意足了。

曾經有許多老師、同學幫助過我,老師在學習上為我鋪設基石,同學在我的學習生活中為我加油助力。一個個讚許期望的眼神、一份份千叮嚀萬囑咐、一張張温暖人心的笑臉,我心存感謝嗎?我是否能將這種無私的幫助提供給別人呢?有愛的社會,懂愛的社會,才能將愛傳遞到每一個角落。

《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真正懂得了什麼是愛,讓我學會了怎麼去表達愛、傳遞愛,讓我從小就心懷一顆感恩的心,關愛父母、尊敬師長、關心他人。我們活着,所以豐富多彩;我們愛着所以執着勇敢!愛,是一雙可以相執的手和一顆理解的心;愛,是無私地奉獻;愛,是空氣無時無刻圍繞在我們身邊。感受着各型各色的愛,我們應心懷感恩。感恩大自然的賜予,感恩時間的公正,感恩父母的悉心照料,感恩老師的教導,感恩好心人的出手相助。感恩不只是感謝,更是一種行動:珍惜大自然的資源,認真對待每一分一秒,給予父母關懷,用端正的.學習態度迴應老師,懷着同樣助人為樂的心施於困難之人援助。愛讓我學會感恩!

教師點評:這篇文章中心突出,層次清晰,結構嚴謹,語言流暢。以《愛的教育》為閲讀體驗,闡述了閲讀之後對感恩的思考,文章運用大量排比來抒情,節奏和諧,顯得感情洋溢、形象生動,無可爭辯地説明了"因為愛才懂得感恩,因為感恩世界才會充滿愛"的道理。文章結構上從全書更改入手,再描寫自己的感悟,結構明快,縝密而從容,感情真摯,健康而飽滿。

讀《愛的教育》有感9

愛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不變的基調。愛是一種至高無上,純潔美好的情感。如陽光温暖了人灰冷的面頰,如雨露滋潤了人乾涸的眼瞼。愛是不同種族,不同時代,不同年齡的人們共同嚮往的完全一樣的心靈沐浴。

今天,我有幸拜讀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花了近十年完成的名著《愛的教育》。全書共有100多篇文章,它是以日記方式來寫的,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小説以一個小男孩艾裏克的眼光,從三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七月份。描寫了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家裏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對兒女的摯愛和殷殷期盼,師生、朋友、同學之間的愛和友誼,對祖國神聖的愛無不溢流在紙上,讓我感悟到:在生活中,愛的力量無處不在。

本書通篇洋溢着愛,以一個愛字貫穿全文,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善良和進取的心。其中的一篇每日故事《萬里尋母》更令我感動不已。主人公馬爾克這個家庭因遭遇了一連串的不幸,結果債務累累,貧困不堪,馬爾克的母親為了還債,被迫飄洋過海,去追求新的希望,為了擺脱困境,他的母親去有錢人家做女傭,每三個月便往家裏寄錢。一年過去了,他的母親在信上説身體不適,從此杳無音信。。十三歲的馬爾克説服家裏所有的人,孤身一人從熱那亞出發,踏上了萬里尋母的征程,他歷經科爾多瓦,圖庫曼等地,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母親,用他的愛,讓母親重新站立起來。讀完這個故事,我淚流滿面,我深深感到母親的偉大,可敬和孩子對母親無限的依戀,還有馬爾克那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媽媽,一個永恆的稱呼,她的愛無時無刻包圍着我們,也包圍着一切愛我們的人,使我們永遠走不出母親的懷抱。“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包的三春暉。”母親的愛,不附帶任何條件,她的愛,摒除一切,拂試了一切,層層揮開我前後左右所蒙罩的,而直接地愛我的自身。母親您是一位無比神聖的使者,不僅僅把我帶到了這個紛繁的世界,還教給我怎樣生活,您給予我們太多太多。我想起了我的媽媽,我對她孝順嗎?我做過了讓她欣慰的事嗎?有些同學可能做過,可我沒有。我感到十分慚愧,我認真地反思自己,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孝順你們。孝順是永遠的美德,不過,我們不要認為孝順就一定要想小黃香那樣冬暖席夏扇枕,其實孝順的方式很多,很簡單,很容易,你和我都能做到,爸爸媽媽下班回家,給他們遞一雙拖鞋,倒杯熱水,捶捶背,幫他們掃掃地……這些都是孝順,這些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我們一舉手,一投足就能做到了,讓我們行動起來,做個人見人誇的孝順孩子。

馬爾克,他帶給我們什麼?他有一顆持之以恆的心,他那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十分佩服馬爾克。他的這種精神永遠激勵着我們永不放棄。俗語説:“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難道遇到一點挫折就退縮了嗎?我不想當縮頭烏龜。我們在學習一定會遇到許多難題,那麼多?難道都不做嗎?不做也不學嗎?不可以,那樣會耽誤學習,耽誤前程的。軟弱只會給你帶來災難,我們不要碰它。假如有一天大地震發生了,你本來可以生存,卻放棄了生存的一絲希望,你就坐在那等死嗎?那是一種極其懦弱的行為,大家一定不要學。這都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這些例子只説明一個道理:“堅持就是勝利”,“ 鍥而不捨,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只要努力,只要堅持,便是耀眼的成功。

泰戈爾曾説:“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着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愛的教育》一書,引領着我們正確地愛人,對我們學生有着深遠的意義。讓愛的主題曲永遠不帶雜音地奏響在每一位學生的心谷吧!

讀《愛的教育》有感10

讀了《愛的教育》,我十分感動。眼眶至今仍是濕潤的。

《愛的教育》主要講了愛的故事,以四年級小學生愛立可的所聽所看,反映了意大利人民的純樸善良,有對國家、對父母、對朋友的愛···把“愛”表現的淋漓盡致。全書共一百篇文章,有愛立可的作文,還有老師在課堂上讀的“每月例話”——關於愛與感人的故事。

這一百篇文章中,使我最感動的,是《少年偵探》。它講了一個少年隆巴第熱愛祖國,為了戰爭勝利,為國捐軀的故事,我敬佩少年為保衞自己的祖國,不惜犧牲生命的精神,這是他對祖國的愛,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少年這種為愛犧牲的精神,在我們身邊也經常出現:為了救孩子而失去生命的母親,為了救女友生命不惜犧牲自己的男人···其中我最敬佩的是為救孩子而不惜失去生命的母親,母親們都深愛着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處於困境,不管自己多麼痛苦,甚至犧牲生命,也要保護孩子,我敬佩這些為愛犧牲的人與他們的精神。

相比起來,我就差遠了,我總是吃不了苦,一遇到難題就退縮:有一次,我在寫作業的時候遇到的一個比較難的題目,我就不想思考了,盯着窗外在發呆,我心裏想着:反正等下媽媽回來我就問她,如果她也想不出來就明天回學校抄同學答案,如果同學也不會,就乾脆隨便蒙一個或者不寫了,反正我是不想動腦筋了。等到媽媽回到家時,我問她:“媽媽教下我這道題,我不會。”媽媽沒告訴我答案,反而説:“這道題很簡單,你自己想吧。”我懶得動腦筋,就直接把本子收起來,想着還是問同學吧。第二天,我回到學校,不勞而獲地抄了宋芊芊的答案,心裏卻總覺得不舒服,不踏實。現在想來,我怎麼算的上熱愛學習呢?如果熱愛學習,就要像隆巴第一樣,因為心中有熱愛,而不怕困難,堅持到底,想到這裏,我感到無比自責:現在可以不勞而獲抄作業,但是不熱愛學習,不勇於面對困難,就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將來怎麼辦?

全天下所有為愛犧牲的人民,我敬佩你們,為了愛,我也要不怕困難,堅持到底。

讀《愛的教育》有感11

剛剛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我的心慢慢地温暖起來,我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在於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説所藴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所説的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給我的是似激流一般清澈的感動。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閲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這本書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常常思考,在這繁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我帶着這個思考,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飽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形影不離、卻又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視、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又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被深藏上了鎖的櫃中。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因為它不僅僅是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生到性格都各不相同,但他們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裏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羣少年聽的“精神講話”。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我這個中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説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讓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着對於生活的追求。

在《愛的教育》中,把愛比喻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樣,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因為,對於每個人來説,追求不同,對生活、對愛的體悟是不會一樣的。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小到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大到捐獻骨髓、獻血、向“希望工程”捐款、汶川之愛、舟曲精神……大愛無限!愛無所不在!雖然如同空氣般的愛有時會被“污染”、“稀釋”,甚至“消失”但我們沒有理由相信愛會“泯滅”!只要我們更多的人去增強愛的意識,提升愛的藝術,從身邊樸實無華的一言一行中感受深厚的愛,能在心中埋下一顆愛的種子,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把自己的真愛帶給更多更多的人,世界就會充滿愛!

讀《愛的教育》有感12

感恩之心就像一把鑰匙,它打開了愛的大門:愛心就像一陣微風,它無時無刻都在我們身邊。

在這個暑假中,我有幸讀到一本好書——《愛的教育》。《愛的教育》是以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恩里科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件件平凡、細微的小事、老師講述的“每月故事”和恩科的父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封藴含着人生哲理的信,娓娓地記述並向我們講述了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

《賣炭人與紳士》的故事令我印象最深刻,彷彿還歷歷在目。這個故事為我們講述了有錢紳士和貧窮的賣炭人高尚的品質:卡羅·諾比斯是個紳士的兒子,有一天他和賣炭人的兒子貝蒂吵得不可開交。諾比斯氣急敗壞地對貝蒂説他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比斯的紳士父親知道了這件事後,非常生氣。那位善良的紳士抓起諾比斯的手,希望他的兒子能和貝蒂道歉。賣炭人知道後,急忙揮揮手,表示這不行。但是,紳士堅持這麼做了。最後,諾比斯取得了賣炭人的原諒。賣炭人與紳士握了手,還讓貝蒂去擁抱諾比斯。

這件事在我們眼中是非常微不足道的,但是它卻藴含着我們都懂,但很難做到的道理:就像紳士與賣炭人,他們有愛去教育了自己的孩子,我相信,在諾比斯、貝蒂長大之後,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也會像自己的父親教育,讓自己的孩子學會寬容,學會尊重別人。

學會感恩,學會寬恕,學會尊重,讓我們做一個心地善良、懂得奉獻的人!

讀《愛的教育》有感13

寒假中,我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對我的啟發、教育非常深!

安利柯是小説的主人公,他出生在一個幸福和睦的家庭中,學習上勤奮努力,生活中誠摯友善,觀察生活細緻敏鋭。他秉性純樸仁厚,天真善良,極富同情心和進取心。看見別人的優點,他隨即刻意仿效。他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少年。這本小説是以安利柯的口吻來寫的。全書是從安利柯四年級開學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七月份,這些日子在安利柯身邊發生了許多感人的故事,讓讀者流下動情的淚水。

“愛”,一個簡簡單單的字,但在這個字裏卻藴含了很多的愛。愛是無私的,偉大的;愛分好多種:無私的愛,偉大的愛,純真的愛,真摯的愛,沒有理由的愛。父親的愛是無私的,母親的愛是偉大的,朋友的愛是純真的,老師的愛是沒有理由的。愛也藴含着各種高尚品質——愛國、善良、俠義、英勇、寬大、無私……

愛,是一種力量的源泉,它可以使人在最低落的時候起死回生,使人一生都生活在幸福的海洋裏;它可以讓人知錯悔改;可以是人徹底的改變自己,愛的力量是無窮的!

這本書還讓我學會了要經常反省,知道自己還有什麼做的不如別人,要學習別人的優點,彌補缺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得更好。還有,教育不只是老師的職責,更是父母的義務,只有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老師再助父母一臂之力,我們就會變得更好,更聰明。

書籍——是幫助我們提高智慧的“魔法師”,更是讓我們收穫諸多智慧的“金庫”。所以,我們要多讀課外書,這樣,我們就會提高我們的水平!努力嘍!

讀《愛的教育》有感14

老師向我們推薦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著名兒童文學家亞米契斯寫的。假期裏,我認真閲讀了這本書,裏面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難船》這篇文章。

《難船》講述的是一個十二歲的少年馬里奧,他乘上一艘開往馬耳它島的巨輪,準備到一個遠方親戚那裏去,他父母雙亡,是個孤兒。在船上,他認識了一個小夥伴,叫朱利葉,是個女孩子。船行在途中颳起了大風,天氣很惡劣,風雪怒吼了一夜,天亮時,風浪更大了,海水衝進了船艙,乘客們一個個驚恐萬分,紛紛求船長救他們。可是風浪太大了,放下的救生艇很快被沖走。人們絕望了,擁抱在一起,等待死亡,有一名乘客開槍自殺了,有的嚇得失去了知覺,馬里奧和朱利葉擁抱在一起眼望大海。風浪漸漸小了,船也要沉沒了,最後一隻救生艇放了下來,14名水手和三名乘客上了船,船上只能坐一個小孩子了,馬里奧説:“朱利葉,你比我小,你上去。”“不,你上去。“

“不,你還有父母,我就一個人了,快上去”馬里奧一把把朱利葉推到了船上。

我含着淚讀完了故事,少年馬里奧多偉大啊,在生死之間做出了多麼難得選擇,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把生讓給朋友,我希望爸爸媽媽,我的同學,我們每一個人都來讀讀《愛的教育》這本好書,都來接受一番愛的教育!

讀《愛的教育》有感15

今年寒假,我與媽媽一起看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悟出了一些道理。

《愛的教育》裏有一個故事讓我最為難忘。這個故事講了主人公安利柯跟媽媽到了畸形兒院門口,媽媽卻不讓他進去,而是獨自去探望了畸形兒。事後,在寫給安利柯的信中,媽媽這樣説:“像你這樣健康的孩子進去,一定會給那些不幸的殘廢孩子帶來心理壓力,他們時常為自己的殘廢而深感不幸,那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啊!”

我感動了。安利柯媽媽的心靈多麼美好啊,她處處為別人着想,為了不傷別人的心,她不讓自己健康的兒子進畸形兒院,她才是真正做到了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現在,能像安利柯媽媽一樣為別人着想的人有很多(比如,那些在公交車上為“老弱病殘”者讓座的人),但是有一部分人卻只考慮到自己,甚至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傷害他人(比如,有些家長因為怕自己的孩子吃虧,而教導他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這些人與安利柯媽媽比起來是多麼渺小與可恥啊!我們也應該像安利柯媽媽一樣,多為別人想一點。

看了這篇感人的文章,我想,如果所有人都像安利柯媽媽一樣,世界將多麼美好!啊,同學們,行動起來吧,向安利柯媽媽學習,學習她的善良,學習她為別人着想的精神!

標籤: 教育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p8ogd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