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1

剛看完這本書不久,看了前面的回答,覺得都挺文藝,所以想寫寫自己看這本書的一點收穫。讀完這本書的第一時間,合上書,閉上眼,忘掉所有或瑣碎或簡潔的語言,忘掉所有書中的明線暗線和情緒中的細枝末節,留在我的腦海中的只餘下一個畫面:一位在自己人生中所有角色都一敗塗地的懦弱男子,在一條望不到邊的路上艱難前進。

無數次想過放棄,又因為或是覺醒或是被鼓勵而最終堅持到了最後。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這個老人的普通,他不像很多小説中的主人公,他既不巍巍然如山川湖海也沒有卑劣無恥沒有下限,他就是你身邊的他他和他,就是與你擦肩而過的某某某,就是你和我。這本書讓我明白,讓一個人堅持下來的動力,往往不僅僅是意志貫穿始終,更多的是掙扎、猶豫、疼痛和痛苦後的自省。當然還有不可避免的外界環境之所以喜歡這本書,是因為提供給如我們這樣普通的人也可以拾級而上的一個故事,一份期冀,一個朝聖成聖的救贖之路。

一棵草可斬星,一粒塵可填海,沒有去嘗試,便不能説不可能。多年以後,我忘記了哈羅德,忘記了莫林和奎妮,但是喬伊斯帶給我的那種信仰會一直存留。這本書給人的,是勇氣。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2

一個人的朝聖,可能某一天你會因為某件事情,沒有原因,也知道不太可能,但是就是想去做,不管是周圍的人還是自己的理智都告訴自己,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自己就是想去做,更經常見到的就是年輕人的衝動。

在《戀戀日記本》中的男主角在知道女主角已經喜歡上其他人的情況下,還是去修那個房子,那是一個夢想,有那麼一個執着的念頭,其實自己想想知道修房子和女主角能不能夠回來沒有任何的關係,但是就是想去做,在這本書中,把整個路途中所有的心理路程也寫下來了,雖然最後的結局是沒有拯救得癌症的朋友的生命,但是讓她安詳的死去,最重要的就是整個過程,男主找到了自我,瞭解了自我,在不斷的徒步過程中,不斷的反思,不斷的去想自己的事情,還有他的妻子也在整個過程中,瞭解到兩人之間的真愛,將因為兒子去世而留下的裂痕去掉了。兩個人又重新找回了那份丟失的愛情。

人活着,有些事情必須去瘋狂的去做一下,讓我們自己的人生沒有白活。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3

很幸運能看到這樣一本書。

很佩服作者對人物心理的描寫如此細緻。看到男主的一段段獨白,不禁會聯想到自己。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會有這種感覺,明明想去做的事情,卻沒有去做,比如關心親人,朋友,好似覺得這不重要吧,對他們來説。其實,這是有必要的。

哈羅德總是一個人,他沒什麼朋友,他害怕坐到陌生人當中,這樣他顯得很不自在。然而,在朝聖的過程當中,他慢慢的發現,和陌生人相處沒那麼難,人和人不同,卻又是相同的。每個人都有故事,或美麗或哀傷。現在的我喜歡獨自一人待着,隨心所欲。若是和一羣人在一塊,我往往是那個最安靜的人,聽他們説話就好了,真不知道説些什麼好。我是一個不太會聊天的人,嚐嚐要把天聊死的那種,或許是因為自己的一根筋。

本書對我有另一個啟發,關於婚姻,夫妻應該相互扶持,包容與理解,多溝通切勿冷暴力。男主妻子因兒子去世後,就開始與男主分房睡,日常溝通也不多,並一直怨男主,無疑對雙方都是折磨,長達二十多年的煎熬最終因為一封信才開始解脱。在如今社會,離婚率升高,很多都是不滿冷暴力。女人要的是安全感,男人要的是支持。若愛,請珍惜;若不愛,請不要傷害。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4

一個人的朝聖歷程也是哈羅德重新回憶,整理,審視自己一生的過程。為弗萊和艾琳的愛情又喜又憂,喜的是確實感受到了愛情的甜蜜,憂的是看着他們在時間的磨練中漸行漸遠,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感慨於哈羅德第一次為人父母時的心理活動,對一個天才而又患有抑鬱症兒子的又疼愛有時候又手足無措。從兒子誕生時,妻子慢慢的開始改變了,她一切都開始站在兒子的那一方,她變得不愛打扮,敏感多疑,生活失去了戀愛中的以前那種情趣。有時候哈羅德真的像個孩子,不,應該是有時候男人就像一個孩子,會吃醋想要獲得愛。他會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兒子的問題,擊破堅強的外表他也有一顆脆弱的心,哈羅德説:原諒我,原諒我,原諒我有時候也很懦弱會讓你失望。兒子自殺去世了,夫妻的關係也名存實亡了,兩人形同陌路。但在朝聖的路上,夫妻兩都陷入了對自己行為的審視,發現他們都還是深深愛着對方,經歷了那麼多,一切都釋然了。每個平凡人生命中都是有遺憾的',看着眼前這個有信仰貌似堅定的老人,支持敬佩目送他遠去做那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這是對生活最後的反抗吧。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5

一開始非常困惑,他們的孩子戴維到底怎麼了,一會兒覺得戴維好像去世了,一會兒戴維又跟他們對話,覺得自己想多了。但是隨着哈羅德“朝聖”的路上,他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做了各種各樣的不可思議的事情,也看淡了許多。直到快要結局的時候,在哈羅德給加油站女孩的那封信裏,我才知道,哈羅德和莫琳的孩子戴維因抑鬱症自殺了。只是莫琳無法接受,所以前期我看到的那些對話,都是莫琳的自我安慰與想象。

雖然哈羅德與莫琳他們的故事我沒經歷過,但就是有一種莫名的感同身受,有些心酸,可能這就是文學的力量吧。剛開始我還在想,就是去個貝克特,為什麼説是“朝聖”呢?但當我讀完這本書後,我心服口服的承認:這就是朝聖。有信仰不一定就是去信仰某種宗教,其實自己的內心本身就是一種信仰。戰勝自己,看清人生,珍惜眼前,何嘗不是一種成功!

這樣的朝聖是我向往的,我希望自己也能走出那個自己所謂的熟悉的世界,走進另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可以盡情地讓自己的思想碰撞。我敬佩哈羅德!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6

鼻子無法呼吸、心抑制不住的顫抖下看完了這本書,很美好的結局,希望每個人都找到自己重新孕育生命的感覺。

在自己看最後一章中,不斷的看到想到在我生命中出現的並曾經一直在路上為之祈禱的那些過客(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快樂精靈留給我的是永遠的微笑,雖然他有煩悶的時候,但他還是會給我微笑;媽媽走時的安詳與解脱,我每日騎車在不同醫院奔波的路上只為告訴她愛她、想她;我牽着婆婆的手在小區裏四處遊蕩,她撿起一片樹葉視若珍寶,我給她帶上一朵小花她笑顏如花;

最後她們離開時肯定是都已經厭透了這個世界,每個人眼神最後都是空洞的,無論那時我們怎麼想留住她們。如今我才明白,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希望,都有自己的路走,都要重新來過。

寫到這裏時,心理平靜了許多,從新審視這本書,還是值得推薦一讀。在隨着哈德羅一起行走的路上,你也在不斷反省自心,不斷髮現生活中自己和別人新的優點,不斷的看到被自己忽視的各個角落的美!一個人的朝聖,一個家庭的救贖,慰籍了3個人及其周邊的人,這個圈子有多大,你來想吧!

又一個週末的早晨,一本好書帶給我的快樂把一週的疲憊洗去,看到了早上明媚的陽光。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7

看完被感動到,總想寫點什麼,這一路彷彿跟着哈羅德一起走,他起初的孤獨和無助讓我感到壓迫,但又為着他懦弱沉默、未盡父親的責任而有埋怨,隨着哈羅德的回憶,真相才逐漸明朗起來。一個人的成長成才與其原生家庭是分不開的,什麼樣的家庭造就什麼脾性的人,哈羅德16歲被父母拋棄,獨自面對生活,年過半百又重新啟程不斷直面自己的內心和痛苦往事,他是勇敢的。

我相信他與奎妮間純粹的友誼與愛情無關,甚至在哈羅德結束87天的行走按下療養院的門鈴時緊張起來,期盼他與奎妮熱切的寒暄,期待老友久別重逢的熱淚盈眶。並沒有,奎妮只是睜眼看了看他,説不出一句話,這多少令我失望,我也在這時明白,好多時候結果沒那麼重要了,享受過程,直面自己的錯誤併力求不再次重蹈覆轍才是真正的救贖與悔悟。愛與被愛都是一種能力,我們每個人可能都需要這樣一次回頭看過往人生的經歷,然後與自己和解,與身邊的人和解,奮力前行,熱愛生命。

當然,這本書帶給我的感悟還有更多,感謝哈羅德,感謝朝聖途中的每一個人,感謝作者,謹以此為記。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8

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常態大概是這樣的:“無趣、一無所有,循規蹈矩地讀書、坐一輩子辦公室、結婚生子、退休,一輩子沒有做過什麼特別有意義的事情。有時候不禁會反思自己的人生,難道我就要這樣過一輩子嗎?這樣的人生會不會太寡淡了點。

《一個人的朝聖》很雞湯的名字,但説的是主角哈羅德的一段徒步之旅,在閲讀的過程中,很多場景都引起我的共鳴,失落時的自我否定;無助時的哭泣;骨子裏的不甘平庸……其實書中哈羅德就是你,就是我,就是苦苦在現實中掙扎的普通人。“我並不是説要信仰什麼,我的意思是,去接受一些你不瞭解的東西,去爭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的一些事情。”

在做一些事情之前,我們總在猶豫,總是在做與不做之間舉棋不定。歸根究底,對於那些我們不瞭解的事情,我們總是在擔心自己做不好。只要我們相信自己,認真努力嘗試過,哪怕只比過去好一點點,我們都可以理直氣壯地告慰自己,很多時候,也許正是你自以為是的理性,阻擋了人生的更多可能。讀後感·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不瘋狂一次,衝動一次,生命未免過於單調,太過平淡,在若干年後,再回首,其實那都是隻要付出一些努力就可以解決的困難。

一個朝着自己的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百年人生其實並不短,我們沒有辦法一眼看到盡頭,或許我們曾經放棄過,曾經失敗過,不管過去怎麼樣,我們只要一直開始就好了,所有的開始都會變成堅持。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9

作者:李麗。哈羅德不是一個人在走,讀這本書的人都在陪他一起走。87天,627英里,沒有手機沒有地圖與徒步裝備,僅憑藉一個信念,但是他堅信,只要他走下去,他的好友奎妮就會活下去,他欠奎妮一句感謝還有道別!

這是一場艱辛的旅行,也是一場心靈上的朝聖。在他走的過程中,遇見不同的人,得到一些人的支持與幫助,也認清了自己以往60多年的人生。

這一生,我們都匆匆忙忙活過,忙碌的外表下是傷痕累累的靈魂,我們甚至都忘記了以前的幸福與歡樂,忘記了那些我們摯愛的人在心目中的地位。哈羅德的徒步旅行不光是身體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對心靈最直白的叩問與反思!

仔細想想大學生活,忙碌且迷茫,忘了上大學的意義,忘了自己的初心,平庸的日常也是顯得自己頹廢不堪。我不正像哈羅德一樣只顧匆忙生活,忘記了身邊有那麼一羣可愛的人,忘了家裏那些給予温暖的親人。有時候,又覺得自己與世界格格不入,實際上是我沒有勇氣敞開自己的心扉吧!

感謝遇見了哈羅德,他讓我明白了:不問結局,堅持一個信念的走,把一隻腳放在另一隻腳的前面,邊走邊看周圍美麗的風景,牢記旅途中美好的人和事,活出一個不留遺憾的人生。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10

朝聖這個詞,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來説有點過於神祕。好在這只是記者口中的噱頭詞彙。

真正的旅程還是很值得關注,只要跟着哈羅德,他的狀態,他的回憶,他遇到的陌生人的故事,就是一段很有趣的故事。直到記者出現,一切變了韻味,很想跳過那段,生活因為過度關注而打擾了本來的進度,那些跟隨者,那些試圖替代光環的偽朝聖者。很多很多,在我們的現實中都能找到對應的角色。炒作和口號,過度的形式感,也有善意的人們,試圖阻止破壞,理解他人。看着這些鮮明的人物形象,想想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被無形得影響過呢。

喜歡獨處的人,非常理解他,在自己的行走過程中不斷想起往事,重新開始思考,很多以為已經忘記了的生活點滴,浮現舊事的畫面,當時沒有留意的想法和細節。所以獨處是真的很有意義,常常和自己相處,與自己對話,會有很多新的收穫。

文章到後期,看着有點惶恐,對年老對時間流逝,沒有太多的概念,但在這裏有一種老去被描述得很清晰,想到自己將來也會面對歲月匆匆,不免有些心驚。

這本書雖然是講一個人的朝聖,但看完卻讓人更想要珍惜身邊人,陪伴,包容,相信,最重要真誠。推薦安靜得看完。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11

斷斷續續半年了,《一個人的朝聖》還沒有看完,不知道臉上擺出個什麼表情合適呢?新的一年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2018年確實很特殊,其實發生了很多事,讓我的精神有點跟不上。所以在工作穩定之後有些懈怠了,整天就是什麼都不好好幹,就想着放假偷懶,不過也給自己設下了deadline,半年休息,休息過後,生活迴歸正軌。昨天就是最後期限了,把所有的事情收個尾,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利落轉身跟2018年say拜拜。感慨完之後,繼續進行讀書感悟。

其實在讀到後半段的時候,我突然有些不明白這個書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了,有些摸不着頭腦。前期哈羅德是自己孤身一人,在與自己相處的時候,他反思了自己過去的生活,心裏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我原本以為他會一直這樣走下去,就像一種自我救贖一樣,在旅途中慢慢看清生活的本質,讓自己的心更加堅定,可是,劇情卻沒有這樣發展。他的事蹟被報道出來,有了一批自以為很酷的人加入了他所謂的朝聖道路,他的妻子莫琳也在鄰居的幫助下,追上了在路上的哈羅德。到這兒我就開始迷惑了,一個人的朝聖重點難道不是在一個人嗎?,現在這些同伴的意義是什麼呢?至少我現在是沒明白,可能要繼續讀下去才能有新的感悟吧。

這也是名著迷人的地方,只有反覆品讀,琢磨,才能每次都有新發現吧。可是我最大的缺點也在這兒,不走回頭路,看過的書不會看第二遍,去過的景點基本也不會重複,連上學時的同桌都不能重複第二次 所以我做事總是淺嘗輒止。我現在的生活之所以還算順遂,應該得益於初中的博覽羣書,初中進入青春期之後,就變成了寡言少語的小啞巴了,每次寒暑假在家都是看書,各種名著,小説 ,甚至連成語大全也看了一遍,在此後的生活中,至少是語文學習上沒有吃過虧。這些年,尤其是這兩年,不願意靜下心去讀書了,願意看一些快食類的資訊,文章,性子也有些浮躁了。

當然要做出改變,過程會很艱辛,可是現在的樣子,不是我當初許願要長成的模樣,我一直都希望自己變成一個端莊大度,淡定從容的人,就我目前的瞭解,只有讀書能辦到。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12

讀完了這本書,記住了什麼呢?説記住了什麼,好像太功利了,這一切是為了什麼呢?不知道,我好像從來不知道答案。

哈羅德最終見到了奎妮,可她已經記不得他了,但在最後一刻,奎妮記起來了,並且走的很安詳,這就是意義嗎?一路走來,哈羅德經歷過現實的苦難,孤獨,到了別人的認可,一羣人同行,再到一個人,恐懼,不安,他最終走到了,卻找不到了意義。回顧了一生,有些東西他也許放下了,也許從未放下,沒有經歷過,怎會知道那種苦呢?看完後,我腦子浮現一個人,熱血尖兵裏的司馬戰歌,他曾在一次跳傘事故中懷疑自己的人生意義。死於訓練,真的有意義嗎?如果是戰爭,我可以毫不猶豫的衝向戰場,可那不是。最終他像是尋到了什麼,一次演習中,他和同伴在海里漂了三天,差點死在海里,有意義嗎?有什麼意義。

我想到了演員春夏,一個堅持做自己的女孩,看姜思達採訪她的視頻中,大致意思是,姜思達問她為什麼要和別人不一樣,她的回答讓我心裏一震,如果和別人都一樣,那我是誰?有時候我也想問,那我是誰?旅途中哈羅德也像是在尋找自己,那個丟失了的自己。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13

朝聖的意義是什麼?

對於奎妮來説,是信念的支撐。當她聽到他的好朋友要來看她,不是開車下午就到,而是要走上好幾十天,是為了能夠醫治她的疾病。這是多麼大的信心和鼓舞。並非真的可以醫治癌症,但卻是這份信念,讓奎妮堅強快樂的撐過了最後的歲月,最後見到哈羅德之後,她滿意的微笑着離開了世界。

對於哈羅德來説,是內省和醫治。內省這麼多年來對於家庭的失職,也醫治他對於妻子,對於優秀卻最終吸毒而亡的兒子的愧疚和負罪感。是哈羅德重新想起起初對妻子莫琳的愛情,和現在仍然深埋心底的愛。

對於莫琳來説,是獨處的時間,是理解。獨處的時間讓莫琳清楚的看見自己的內心,即便是兩個人分房睡了20年,即便曾經覺得這個人無關緊要,甚至希望不要看見他。但是最後,她深深的發現,丈夫永遠是他心頭最温柔的愛,是最深切的依靠。這就是婚姻,深沉又平淡的愛情。她也原諒了哈羅德在兒子生命中教育和保護的缺席,理解哈羅德年幼被母親拋棄的困境。

他們六十多歲的時候又重新戀愛了。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14

通過十點君找到了這本書。首先這是一本關於“朝聖”的書,書裏囊括了許許多多情感:愛情、友情、親情等等。

哈羅德的朝聖始於獨自一人、經過中途的喧囂、迷茫、反覆,最終又回到了孑然一身並終於完成了“一個人的朝聖”之旅。看似孤獨、艱難的旅程,卻使他終於能夠直面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自己當初所無法面對的一切,同時妻子莫琳也因為日常的生活環境被打亂而可以重新開始審視自己的內心、審視出她與哈羅德之間矛盾的根源,最終他們通過朝聖,愛情與心靈都得到了救贖。

人始終無法脱離情感而獨活,情感是人的支柱,是人的歸屬。而找回這樣的情感,是對自我的救贖。

人與人之間每段感情的建立,都需要恰到好處的分寸,分寸感拿捏得好,才會獲得內心的篤定與信心。--by十點君

生活中當你覺得一段感情出了問題,不妨脱離出來,做一個清醒的過客,這時候所有的陌生事物都會被賦予新的意義。驀然回首,你的那份感情也許已經得到了救贖。定期的審視自己的內心,是自我完善所必不可少的。

《一個人的朝聖》第不知道幾天15

記錄了一下哈羅德的旅程,不知道對不對:金斯布里奇-洛迪斯韋-南布倫特-布克法斯特-阿什伯頓-希斯菲爾德-奈頓-查德利-埃克塞特-布蘭福斯貝克-索華頓-比克利-提伯頓-森弗路德-巴格利坪-陶頓-奧特里-布爾頓-格拉斯頓伯裏-威爾斯-拉德斯托克-皮斯登聖約翰-巴斯-斯特勞德-斯拉德-伯德利普-切爾滕納姆-佩雷斯貝里-温奇科姆-百老匯-米克爾頓-克利福德堂-斯特拉特福-沃裏克-巴金頓-貝德沃斯-納尼頓-特懷克羅斯-朱什的阿什比-提克諾爾-小切斯特-奧爾弗裏頓-克雷科洛斯-謝菲爾德-巴恩斯利-維克菲爾德-利茲-達林頓-紐卡斯爾-赫克薩姆-康博-貝里克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腦子裏總是想到一首歌,《Five hundred miles》,一英里又一英里,哈羅德就這麼一步步走完了全程。是自我救贖,是苦行僧,正是在一步一步中慢慢回憶過去,思考一生。接觸不同的人,感悟不一樣的生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哈羅德和莫琳之間有隔閡,正是這趟旅行讓倆人冰釋前嫌。過去都已經過去,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珍惜眼前始為真啊。好好的把握當下吧,不要做對不起自己的事。

標籤: 朝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3kpw0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