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有關於《百年孤獨》的讀後感

有關於《百年孤獨》的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於《百年孤獨》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於《百年孤獨》的讀後感

有關於《百年孤獨》的讀後感1

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説作品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折射了一片大陸激起人們的富足與貧困。

——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一開始我對這本書並沒有什麼興趣,只是由於讀書節和諾貝爾文學獎的高度評價的緣故,我就想一探這本書到底有何吸引之處。這本書是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直到20xx年這本書才在廣州市購書中心的書架上出現,而且在暢銷書的榜單上小有名氣。後來在網上翻查這本書的資料,發現原來作者馬爾克斯曾撂下狠話,有生之年不會授予中國任何一家出版社,因為中國盜版猖獗。不過他也食言了,那就註定我們在有生之年可以一睹正版名著的風采。

説了那麼多的體外話,還是講回我讀這本名著的感受吧。當我翻開這一本書,就註定了我孤獨的閲讀歷程。一開始,我就被第一句話帶回了那個許多年以前的小村莊——馬孔多。見證了一個小村莊歷經自閉到開放,開放到繁榮;再由開放到自閉,自閉到其消失的全過程。作者通過30萬字的篇幅訴説了一個歷經百年滄桑的小村莊裏面的怪人怪事。為何會稱其為怪人怪事呢?因為其中發生的故事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例如他們每一代的生活,姓名,性格都驚人的相似。時間對他們來説彷彿不存在,或者説,時間都在轉圈圈。最不可思議的是他們都逃脱不了一種宿命——孤獨。書中的人物都是孤獨的,但每個人面對的方式有所不同。奧雷里亞諾上校採取的方式是戰爭,永無休止的戰爭來排遣孤獨,但戰爭只讓他更加寂寞。蕾梅黛絲用的是愛情,可惜他的愛情不被母親允許,寂寞也就依然如影相隨。

家族中的另一個貫穿始終的人即是烏蘇拉爾,她從未看過羊皮卷,卻遠比所有人都先知先覺。早在羊皮書破譯之前,她就曾經在內心中對自己説“這些事情在他們發生之前我就曾經見過,也早就知道”。作者正是借這個總結性人物的話,表達了自己對拉丁美洲百年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餘年的歷史是重複的,拉美的發展和歷史進程都停滯不前。

《百年孤獨》是一部有趣的作品,它沒有波瀾壯闊的情節,故事的發展更是令人費解。但當你讀完它,掩卷長思,你卻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歷史的重複,對拉美百年孤獨的思考。並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我想,這也是這部作品如此引人入勝的原因。

有關於《百年孤獨》的讀後感2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著名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一部長篇小説。這部小説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也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我花了好長的時間才讀完這本書。確實這本書近三十萬字的內容,而且人物眾多,情節曲折,再加上神話故事、宗教典故和民間傳説等。讀完這本書,讓我對這位文學大師肅然起敬。

這部作品主要講了布恩地亞家族七代人充滿神祕舍財的坎坷經歷來反映哥倫比亞乃至拉丁美洲的歷史演變和社會現實。作者刻畫了許多性格鮮明的.形象。

在這個家族中,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姐妹,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儘管很多人為打破孤獨進行過種種艱苦的探索,但由於無法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把分散的力量統一起來,最後均以失敗告終。這種孤獨不僅瀰漫在布恩地亞家族和馬貢多鎮,而且滲入了狹隘思想,成為阻礙民族向上、國家進步的一大包袱。作家希望拉美民眾團結起來,共同努力擺脱孤獨。

對於現實生活中的人類來説,孤獨是人類發展的本質,加西亞·馬爾克斯遵循“變現實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現實主義創作原則,經過巧妙的構思和想象,把觸目驚心的現實和源於神話、傳説的幻想結合起來,形成色彩斑斕、風格獨特的圖畫,使讀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獲得一種似曾相識又覺陌生的感受,從而激起尋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創作真諦的願望。魔幻現實主義必須以現實力基礎,但這並不妨礙它採取極端誇張的手法。

世間百態,最愛你的無限包容你的未必是生你養你的那個人。人生在天地之間,因為恐懼才會感到孤獨。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本書凝重的歷史內涵、犀利的批判眼光、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龐大的神話隱喻體系是由一種讓人耳目一新的神祕語言貫串始終的。有的評家認為這部小説出自8歲兒童之口,加西亞·馬爾克斯對此説頗感欣慰。這是很深刻的評判目光。因為這種直觀的、簡約的語言確實有效地反映了一種新的視角,一種落後民族(人類兒童)的自我意識。當事人的苦笑取代了旁觀者的眼淚,“愚者”自我表達的切膚之痛取代了“智者”貌似公允的批判和分析,更能收到喚起被愚弄者羣體深刻反省的客觀效果。

通過讀完這本書我明白有些東西從出生到死亡,別人無法體會,無法替代,無法奪走,孤獨就是其中之一,浪漫是情有所用,心有所屬,而孤獨教會我浪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2jln7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