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體裁作文 >讀後感 >

2020年三國演義讀後感3篇

2020年三國演義讀後感3篇

三國演義》是一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作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0年三國演義讀後感,歡迎閲讀參考!

2020年三國演義讀後感3篇

2020年三國演義讀後感1

《三國演義》是一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作品,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雖然我對歷史不太感興趣,不過《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以天才的筆觸再現了東漢末年以及三國從建立到滅亡的那段波譎雲詭的歷史,塑造了一大批鮮活的歷史人物形象。被後人稱為“七分真,三分虛”。

一直到六年級時再次品味它,我才發現了它一直深深吸引我的原因是作者羅貫中在寫這部作品時,是在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時期,由此可見他寫作的困難之大。

書中,我最感到可惜的'是“阿斗”劉禪,因為劉備的教育不當,他從那個連諸葛亮都嘖嘖稱讚的好孩子演變成了一位昏庸無知的王,這其中原因,無疑是劉備的溺愛啊。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例子也比比皆是:有一個小男孩,已經七八歲了,就讀小學二年級,有一次,他回家後,想要吃香蕉,就吵着要奶奶幫他拿香蕉並剝好皮,可他的奶奶因為在做飯脱不開身,便説:“你自己去剝吧。”這時,那個男孩邊大吵大叫,最後,見奶奶仍紋絲不動,便自己剝皮了香蕉,還將香蕉皮扔了一地,並且覺得很委屈。

剝香蕉對一個7,8歲的小孩來説並不難,可為什麼這個男孩卻要讓他人來做呢?是因為溺愛啊!溺愛會使人的獨立能力下降,也會讓人不會愛,只知道對別人説“NO”,不能容忍別人對自己説“NO”。這一切都是溺愛惹的禍啊。

《三國演義》告訴我們的不止這些,還有更多更多,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感悟很多。

2020年三國演義讀後感2

在東漢末年,羣英並起,他們為了闊大自己的領地,於是相互廝殺。最終,曹操、劉備、孫權三分天下,進入了三國社會。其中,最有名的要數是諸葛亮了,他做事果斷,謹慎。所以他能幫劉備獲得“新野勝利”、“赤壁勝利”、“博望坡勝利”等。更利於劉備成為三分天下之其中一主。劉備死後,諸葛亮繼續鞠躬盡瘁,把朝中大臣都團結起來,扶佐後主劉禪,最終使蜀國成為一代霸主,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

記得有一次上體育課,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足球比賽,我們一組十分齊心,後衞和守門員把球門守得死死的,前鋒和中鋒像一隻只猛虎,向着對方球門衝去,經過40分鐘的激戰,終於以2:0戰勝了對方。我想:眾人齊心力量就是大,驗證了“一根木頭會折斷,一捆木頭折不斷”的道理。

再説到討伐中原時,全軍來到祁山腳下,有一條大路和一條小路,走哪一條路才安全呢?諸葛亮手下的謀士劉巴等人説走大路比較危險,應該走小路。諸葛亮覺得應走大路,因為人家都知道他一生用兵謹慎,所以會在小路埋伏。大家都説大路危險,這時自己的觀點必然開始動搖,可他仍然領部隊走大路。真的大路上一路暢通無阻,部隊很快過了祁山。只要我們堅持自己的觀點,成功很可能在自己的眼前。

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爾,有一次參加指揮家大賽,小澤爾指揮到樂譜的一處,總覺得這裏不太和—諧,可在場的音樂專家都説這裏沒錯。這時,小澤爾不免對自己的觀點開始有所動遙可他經過再三思考,覺得是譜子出了錯,大聲喊道:“是譜子有錯!”台下一片掌聲,小澤爾順利獲得了冠軍。原來,這是評委們設計的一個圈套,來證實一下這些指揮家們在碰到問題時,能不能堅持自己的觀點。在某些情況之下,成功就在我們眼前,只要堅持自己的觀點,成功就是我們的。

2020年三國演義讀後感3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精彩的一百二十回的第二回:張冀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

這一回主要講了:張飛用柳條痛打督郵,但在仁慈的劉備的勸説下,仍舊停下了,以及何國舅謀誅宦豎。我覺得張飛和劉備倆兄弟的性格截然不同,從“性發”、“大怒”、“咬咬鋼牙”、“滾鞍下馬”、“早”等詞中可以看出張飛的性子比較急,比較鹵莽,同時也是一個十分重義氣的人,要不劉備受了點小委屈,被人家誣衊,他怎麼會挺身而出,為兄弟兩肋插刀呢?再來説説劉備,他是個十分納賢的人,但他實在是太仁慈了!就連一個對自己有害,想害自己的人都一視同仁,也是那麼仁慈,那可怎麼行呀!就算要幫助別人,那也得是就對自己無害處的人,不是嗎?我們現在還小,還在成長,我們可千萬不能太鹵莽,同時也不能對人太仁慈。

如果太鹵莽的話,就可能會失去許多朋友,如果太仁慈的話,那麼被你幫助過的人就會得寸進尺,使你沒有任何的反抗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ticaizuowen/duhougan/22zn9v.html
專題